平迪克中级微观经济学.ppt
1,微观经济学(平狄克,鲁宾费尔德,第四版),LECTURE 2 导论,2,一、前言,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微观主体行为:消费者(如何)选择买(什么);生产者(如何)选择生产(什么).市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联系纽带。而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宏观课题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4,微观经济学的要旨,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我们不总是能获得我们想要的,这就要求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配置可以通过市场、也可以通过计划实现,微观经济学的目的不在于确定哪种方式更好,而是给衡量配置方式优劣一个标尺。,5,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理论VS模型;实证VS规范;市场VS行业;竞争性市场VS非竞争性市场;市场的内涵VS市场的外延;市场的地理边界VS市场的产品范围;名义价格VS实际价格,6,二、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7,需求与供给,8,供给,供给曲线显示在其他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一个既定价格下生产者愿意出售的产品数量(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正向相关关系。非价格的供给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本、原材料)。供给曲线由非价格决定因素决定,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动,整条曲线都将发生移动;在非价格决定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发生变动带来的供给数量的变动由曲线上点的移动来体现,此时供给曲线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实际的落点。,9,需求,需求曲线显示在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售价发生的变化导致他愿意购买的数量的变化(价格数量关系);它与价格成反向相关关系。非价格的需求决定因素包括:收入、消费者品味,相关商品价格(互补品、竞争品)需求曲线的变动和需求曲线上点的变动规律同供给曲线。,10,均衡,均衡(市场出清):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图PP11;市场机制:图PP12,13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市场出清价格;一旦价格偏离均衡,则市场将通过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减轻需求方或供给方的过剩或不足,从而实现重新均衡;要使市场机制有效,市场必须是竞争性的。市场均衡的变化:非价格的需求或供给因素发生变化将使需求或供给曲线变化,进而导致市场均衡变化。图PP14.,11,The Market Mechanism,Quantity,Price($per unit),12,The Market Mechanism,13,The Market Mechanism,14,Income Increases&raw material prices fallThe increase in D is greater than the increase in SEquilibrium price and quantity increase to P2,Q2,P,Q,Changes In Market Equilibrium,15,总结,非价格需求决定因素,需求曲线,非价格供给决定因素,供给曲线,市场均衡,16,需求与供给弹性,17,需求和供给弹性介绍,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负值:需求价格弹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种商品的可替代性:替代品越多,弹性越大。无穷弹性和0弹性。图PP18-19.其他需求弹性,如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一般是正值,其他特点同需求弹性.,18,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Infinitely Elastic Demand,19,Price Elasticities of Demand,Completely Inelastic Demand,20,短期弹性VS长期弹性,需求方面:价格弹性: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收入弹性:对于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收入弹性大于短期收入弹性;对于部分耐用消费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供给方面:大多数商品和劳务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对部分耐用消费品或可回收商品,则短期弹性大于长期弹性。,21,政府干预效应:价格控制,最高限价(政府认为均衡价格过高)。最高限价必然产生过度需求。图PP21.,22,Effects of Price Controls,Quantity,Price,23,补充说明,本章案例极多,可一一浏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使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去分析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这无论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考试时分析题的回答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使学习过程不至于沦为单调的理论推导。但在浏览这些案例时应切记,重在“看懂”,而不在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