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饮片鉴别.ppt
常用中药饮片鉴别,祝之友主任中药师 临床药师 眉山市中医医院(三甲)药学部临床药学室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眉山)TEL:2013-12-09 成 都 Email:zhz,这次学习班主要学习要点:1.中医临床药学工作开展问题 2.中药品种理论问题(创新中药基本理论内容之一).3.中药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中药的五气五味研究).4.中医用药质量问题.5.中药饮片质量与鉴别.6.中药临方炮制与辅料质量(标准)问题.,这次学习班主要讨论问题:1.如何开展中药品种理论学习与研究.2.如和指导临床用药.3.现代中医临床药学的特点、开展与研究内容.*4.临床医师用药思维.5.临床中药师的临床药学思维.,问题的提出 中医用药情况调查.2011-2013:国家教学医院 3家.三级(三乙、三甲)医院 5家.二级(二乙、二甲)20家.区乡医院 32家.社会葯房 15家.中药饮片企业 5家.中药处方10000多张.,10000多张中药处方医生中,其学历:有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等.其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正高级、教授、研究生导师等.在被检查医院接触处方药学人员中,技术职称有初级、中级、副高级.存在旳共性问题:,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1.品种理论问题。由于品种混乱,常造成中医处方用名与实际调配付给品不符。如红藤、木通、通草、柴胡、竹叶、浮海石等。2.伪劣中药饮片和“美容”饮片泛滥。如白芍、白术、人参、西洋参、茜草、通大海、红花、枸杞、金银花等。,3.精制饮片质量可控问题:(1.)基原与品种问题:Ex.鸡血藤与血藤、四川鸡血藤,升麻(绿升麻,毛茛科植物)与白升麻(唇形科植物)(2.)饮片规格、等级标准问题:Ex:香附,延胡索等要求切片,丹参、大黄等饮片规格等级(3.)炮制质量与调配规范问题.Ex:如郁金、玄参、独活等要求切薄片延胡索切厚片(4.)临方炮制与用时打碎,小包装饮片无法解决(5.)基原与品种正确,但饮片不合格.Ex:地龙(6.)新的白色汚染问题,4.渗假饮片。如红花、酸枣仁、山药、通大海等。5.含水量,非入药部位超标,水洗饮片等现象严重。如川牛膝、玄参、知毌、黄精、玉竹、白及等。6.中药饮片质量鉴定知识、文献、标准欠缺(中药材鉴定不完全等同于中药饮片鉴定)。.,7.中药饮片炮炙质量问题:中药饮片质量问题:(略)炮制所用辅料质量问题:液体辅料:蜂糖(渗假蜂糖),醋(白醋、酿造食用醋),酒(黄酒、白酒、苦酒)、药汁、油等.固体辅料:麦麸、蛤粉、盐、姜、油砂等.药剂科主任,葯房主任,药学人员的工作质量(应知应会)问题.,目前中医用药思维现状,医圣张仲景一身临床所用药物,均是在神农本草经收录范围内。张氏所创的经典方剂,至今为中医界所推崇和效用。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加之中药理论几千年的固有模式,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影响临床疗效,导致现今对经方(古方)和其中药物的认识差异。,在传统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原因,药物品种内涵的不断变化,即“方未变而药多变”的特殊现象,造成了古方与现代用药之间的不恰当与脱节,从而影响中医临床疗效,乃至中医药学的发展。,在很多经典古方中,如“麻黄桂枝汤”中的“桂枝”;“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的“连轺”与“梓白皮”;“枳实汤”中的“枳实”;“泰山磐石散”中的“续断”;“仙方活命饮”中的“金银花”等。现代中医在使用这些汤方时,均被更换了其中的药物,把现代人对药物的思维标准强加在古人用药意图上,有的完全背道而驰,如张仲景所用桂枝,应是现今肉桂;所用连轺根应是现今之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不但品种发生了变化,而入药部位也发生了变化。张仲景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用的梓白皮,而现在用的是桑根皮,品种发生了变化。桑根皮与梓白皮,其临床性效完全不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木通与通草,枸杞与枸杞子,忍冬与金银花,威灵仙,柴胡等。,有一种现象,中医名家多数从来只对处方研究精湛,往往对药物的历史变异不很重视。在中药饮片使用上,只注意“道地正宗”,而不注意药房调配实际付给品的真伪。如国内很多中医名家开写“雅连”、“大连”,而药房实际调配的是“味连”,完全违背了处方医生的用药意图。正如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中所言:“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血气,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时的中药学教材,在中药名称下均标示最早出现的著作。但没有注释说明是药物名称的出现,或药物的实际品种,临床应用的实际时间。中药名称的最早出现与中药实际品种与入药部位的最早进入临床使用,均有较大的年代差异。这些一直未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古今药用品种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异。现代中医用药当以现今统编教材和中国药典为依据。但是,在运用古代汤方时,必须认真考虑具体入药品种及入药部位,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而作相应的翻译和灵活变动,否则将不能运用古方、经方的预期效果。,长久以来,我们的中药教学,只注重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真伪鉴别,加工炮制,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等常规中药的基本理论,很少深入到药物的历史变化和实际功能品论理上,有的论述是张冠李戴。,传统医药的发展,中药品种内涵意义的不断变化,造成“方未变而药多变”的历史现状,造成古今汤方与用药品种、入药部位之间的脱节。金元时期大医家就曾大声疾呼“古方今病不相能”与“古方今药不相能”。,中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的根本在于中药饮片(中成药原料),中药饮片的核心在于质量,中药饮片质量的保证在于药学从业人员的技术成本和服务质量。无论何种等级医院,建设何种专科、专病,不管其技术职称多高,其核心要素是终端效应疗效,治愈患者疾病,让疗效说话。在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前提下,必须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如果医院提供的药品(中药饮片)没有疗效,即使你什么重点专科,重点专病,鼓敲得再好,如病人最终得到的疗效差,也不会买你的帐,患者就不会来,“回头客”(复诊患者)少。,中医要发展,中医要努力缩小与现代医学(西医)之差距,首先要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且至关重要。Ex:(重症胰腺炎的现代中医治疗.大柴胡汤伤寒论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五两、枳实四枚,炙、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临床疗效是中医立足之本,只有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整个中医方能得到根本的发展和提高。临床疗效是第一位的,亦是最核心的。离开临床疗效,一切建设和发展都是空谈。,中医学界历来尊经崇古,对于“经典”不敢摘破,所以对经典处方、药物名称、剂量等均很敬重,这就造成中医界“古方今病不相沦”和“古方今葯不相论”,“方未变而药多变”的现象;对古代文献汤方和汤方葯物,要知其然,要搞中医临床药学研究,协助和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目前中医用药质量问题:处方葯物名称书写与葯房调配应付与实付不符.中药饮片品种、规格与汤方用葯意图不符.如枫斗、猪牙皂等.角注与医嘱不淸.汤剂煎煮与服用方法不符合中医葯理论,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疗效.如银翘散之汤剂.,急症用药问题:古代汤剂的煎煮(即用药质量问题):煎煮方法,如桂枝汤,银翘散 个别特殊饮片的处理.如全蝎、土鳖、石膏、青黛 散剂的意义:1.直接服用的散剂 2.需要煎煮的散剂,如银翘散,导赤散等。,银翘散:(温病条辨卷一方)金银花一两、连翘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旁子六钱。上杵为散,毎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淸,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病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生地黄、甘草、木通各等分。共为末,毎用三钱,加竹叶,水煎,食后服。功能清心火,利小便。治心经热盛,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或心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尿道刺痛等症。,方解:方中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木通性寒,味苦。归心、小肠经。淸心除烦(第一功效),利尿通淋,引热下行,使从小便而出。(川木通,性寒,味淡。归肺、膀胱经。利尿通淋,通经下乳);竹叶清心火,利水;生甘草清热泻火,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清心养阴,利水导热之效。,关于竹叶与淡竹叶:(另文讨论)古代本草和医药文献方剂中的竹叶、淡竹叶、竹叶卷心等均是指淡竹的叶,非现今之小草本植物淡竹叶 竹叶长于淸心经热,淡竹叶长于淸胃和膀胱经热,特殊中药饮片应用问题:如“毒剧荮品”与虫类葯物旳正确应用问题:如半夏如虫类药物旳煎煮(毒性蛋白性质),青黛另煎等患者自我保护意思增強影响药疗的依纵性临床医生自生安全意义与医疗风险,当前中医药界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等级医院务须开展中医临床药学工作*中药饮片质量鉴别*提高中医用药质量,坚守中医中药,不能用现代医药理论来要求中医中葯等级中医院必须加強临方炮制工作中管局要对等级医院的药亊管理,中药饮片质量和用药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和指导。,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与意义,1.中药饮片与中药材中药材:在商品流通中,又称“个字货”,系指原生药材,即指原药用部位,上市流通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统称“中药材”,但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其特点:不能直接用于临床。中药饮片:系指将中药材依照中医药理论,经过净选、加工、炮制成具有一定形状,规格标准的,可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中药饮片种类:普通饮片.即中医所用常规中药饮片。精制饮片.即小包装饮片。颗粒饮片.即将普通中药饮片制剂成一定粒度的颗粒制剂。免煎饮片.即经煎煮、浓缩、制粒、干燥的颗粒制剂。破壁饮片.即超微粉中药饮片。利用特殊粉碎设备,将普通饮片进行粉碎,其细胞壁已被破害。,中葯临床性效的限定意义(饮片质量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定义为:“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P.13)。也就是说中药材只有炮制成饮片后才有其特定的临床性效。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P.20),2.中药饮片规格:(中药饮片质量鉴定的依据)中药饮片的形状、规格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一部附录(P.20)明确规定:片:极薄片 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块:8-12mm的方块.丝:细丝2-3mm,宽丝5-10mm.其它:不宜切制者,一般应捣碎或研碎使用.,3.目的和意义:中药品种繁多,同一名称药物,基原众多,如:贝母、黄连、银花、小通草等,特别是同科同属植物,器官形态相近,如白花蛇舌草、伞房耳草、纤花耳草等,加工炮制后其形态特征,颜色变化等,容易发生混淆,加之掺伪掺假:给中药饮片鉴别增加难度。再则:中药饮片具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产地之分,又由于各个生产厂家执行标准不一,生产工艺不一等,造成中药饮片规格不统一,片型不一等。目前出现的所谓“精制饮片”(小包装饮片)“精制不精”,内在质量不如普通饮片,等级差别悬殊等,严重影响中药饮片鉴定和中医临床疗效。,到目前为止,对于中药材的经验鉴别,有成熟的经验和教材,从全国统编教材和国家药典对中药材的形状鉴别有较为科学和详细的文字描述,我国的中药专家老前辈识别中药经验均偏重于中药材,涉及中药饮片较少。长久以来,药学人员不注重中药饮片质量鉴定;中药饮片质量鉴别,直接关系到临床工作终端。,长久以来,中医底气不足,其要害问题:中医临床疗效,尤其是中医急症用药;临床疗效的核心是中药饮片质量。不言而喻,中药饮片质量鉴别,是中医药界有待加强和学习的迫切问题。同时又是中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最基本技能之一。,二、中药饮片鉴别方法,中药的四大鉴定方法:1.基原(来源)鉴定:就是应用动、植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原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2.性状鉴定:就是用眼看、手摸、鼻闻、囗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中药饮片的外观性状。3.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来构观察中药饮片的组织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中药饮片的真伪。4.理化鉴定: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知识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饮片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中药饮片鉴定依据:主要依据国家药典和国家颁布的有关中药饮片标准。,中药饮片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在基层医院对中药饮片鉴别最基本、最实用方法.为性状鉴定,即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就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眼看、口尝、鼻嗅、耳听、手摸、水试、火试等方法对中药饮片进行基原鉴定,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表面或断面(切面)的颜色、质地、折断现象、气味等特征。方法简单易行、可靠。可运用植物分类学、植物解剖学等理论知识,借助放大镜、紫外光灯、化学试剂等进行鉴别。,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主要手段有:1.形状:2.表面:3.质地:4.折断面:5.气味:6.水试:7.火试:,1.形状:中药饮片因来源(基原)不同,各自性质及植物器官不同,所采用的炮制方法不同,饮片的类型各异,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各类中药材切制饮片规格类均作了严格的规定:如横切类圆片白芷、白芍、泽泻、通草;斜片 黄芪、山药方块形 杜仲、黄柏、葛根;段状 桂枝、威灵仙、党参、牛膝;丝状杜仲、黄柏、枇杷叶、荷叶等,而各种果实种子类饮片均有国有的形状,如冬葵子似橘瓣状,2.表面:表面的颜色、形状是中药饮片最具特征的地方,切制饮片可分为周边(外表皮面)和切面(横切面、纵切面),外表面是饮片的保护组织;切面(断面)是饮片的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的综合反映。如鸡血藤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白芷的周边具纵皱纹,饮片切面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抗白芷特征)或近圆形等。即双子叶植物根、茎、皮的最外层,常由木栓细胞组成,因此饮片外表皮显得较为粗糙,有时呈鳞片剥落,如地骨皮、海桐皮等,枳壳外皮有油腺点等:而单子叶植物根、茎中药饮片外表皮无木栓层,外表皮光滑,如麦冬,中药饮片绝大多数为横切面,其特征非常重要,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即可观察到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公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鉴别其不同的品种和混淆品种,如防风、大血藤、川木通、甘草、苍术等。鉴别中药饮片的横切面,首先要注意区分是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还是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的根、根茎、茎,形成层成环状,呈放射状纹理,根、茎中央有髓或无髓。单子叶植物的根为内皮层环,皮部较宽,中央有髓,中柱一般较皮部小,如百部、麦冬、天冬等,另外,单子叶植物根茎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如白及等。蕨类植物根茎、叶柄基部的中柱有一定形状或分体中柱环列,如狗脊饮片中柱呈圆形环,紫基贯众饮片叶柄基部中柱呈“”字形,绵马贯众饮片叶柄基部分体中柱环列等。,有的中药饮片具有异常特殊构造,如牛膝,川牛膝具同心多层异型维管束环;商陆饮片切面上显“罗盘纹”、“鞋底板“状;何首乌饮片显“云锦花纹”;大黄饮片髓部具多数“星点”。木质藤木类饮片横切面显导管较粗大,饮片切面呈小孔洞,如川木通饮片。皮类中药饮片,有的干皮组织中纤维束和薄壁组织 向排列,折断显层状结构,如饮片川黄柏、秦皮等。,分泌组织,在切面上的重要特征,亦是鉴别要点:如人参、西洋参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苍术具大型油室,中药特别术语“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饮片皮部具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形似鸡血。中药饮片表面颜色与饮片质量相关,如黄芩表面变绿后提示质量降低,临床疗效丢失,所以黄芩要黄,丹参要红赤,紫草要紫,乌梅要乌,黄连饮片要黄为佳,3.质地 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系,常有硬、脆、实、轻、重、松、粘、粉、韧、角质等区别。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疏松的饮片一般较脆,如丹参饮片、甘松饮片;以薄壁组织为主,结构较酥松,空隙大的饮片一般较松泡,如南沙参饮片、生晒山参饮片;淀粉多的饮片呈粉性,如山药饮片、半夏饮片;淀粉多、结构紧密的饮片一般较重实,如大黄饮片、川芎饮片;纤维多的饮片则韧性强,如葛根饮片、桑白皮饮片;含糖、黏液多的饮片一般粘性大,如地黄饮片、黄精饮片;富含淀粉、多糖成分的饮片经蒸煮糊化干燥后呈角质状,如红参饮片、延胡索饮片、天麻饮片等。,4、折断面 指中药饮片折断时的现象,常有平坦、纤维性、颗粒性、分层、刺状、粉尘飞扬、胶丝、海绵状等,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太子参饮片;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黄芪饮片、厚朴饮片;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粒性,如肉桂饮片、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细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与软韧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秦皮、黄柏;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饮片、苏木饮片;含胶质的饮片折断时有白色胶丝,如杜仲饮片;薄壁组织结构疏松的饮片有的呈海绵状,如陈皮的内表面饮片等。,5、气味 饮片中所含的不同化学成分能反映出不同中药饮片的气和味,如木兰科、伞形科、唇形科、菊科、樟科等植物都含有挥发油,有明显而特殊的香气如辛夷、白芷、当归、防风、羌活、川芎、北柴胡、薄荷、紫苏、荆芥等。有的饮片含有某种特异成分使其有特有的香气,如香加皮含有甲氧基水杨醛,牡丹皮含牡丹酚等。,味是由口尝而感觉,常有酸、甜、苦、辣、咸、涩、淡等。木瓜、乌梅饮片含有机酸而味酸;枸杞子含糖、甘草含甘草甜素而味甜;穿心莲含穿心莲内酯而味苦;干姜含姜辣素而味辣;海藻饮片含钾盐而味咸;槟榔饮片含鞣质而味涩。有特殊的气味,如黄芪和山豆根均有豆腥气,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所以中药饮片的气味也是衡量中药饮片品质的标准之一。对有毒性的药材口尝时要特别小心,取样少,尝后立即吐出并漱口、洗手,以免中毒。,6、水试 有的中药饮片在水中或遇水发生颜色变化,膨胀性、粘性、沉浮等特殊现象,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本身不退色,苏木投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又如车前子、葶苈子,遇水粘滑性加强。,7、火试 有的饮片用火烧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可作为鉴别手段之一,如麝香少许用火烧之香气四溢,起油点如珠,灰白色,海金沙,易点燃有爆鸣声并闪光,而蒲黄、松花粉无此现象以此区别。,三、常用中药饮片鉴别,川贝母、浙贝母、湖北贝母 川贝母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处方用名:川贝母别 名:川贝、尖贝、松贝、贝母、青贝、炉贝等来 源:百合科 Liliaceae 贝母属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太白贝母 Fritillaria taipaiensis.瓦布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var wabuensis(et)S.Wang et.的鳞茎(均为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品种)。最常见的为前四种。,商品药材分类与鉴别:贝母属植物全世界有85种之多,在我国约有16种,最常见的为药典收载品种。在商品中药材种,根据贝母采收时间、不同形状特征,将其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其形状鉴别(经验鉴别)要点:,松贝 又称为“尖贝”、“珍珠贝”,为贝母之精品(注意:现代药理学研究多为一年生或双飘带产品,临床疗效不一定是最好的)。体小,表面类白色,光滑。呈近球形或类圆锥形,高0.30.8cm,直径为0.30.9cm。外层鳞片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包裹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先端钝圆,顶部闭合;底部平坦或约凹入,能平放坐稳,习称“观音坐莲,怀中报子”。底部中心有一灰褐色鳞茎盘,偶见有残存的须根或痕。将鳞片剥离后,内有类圆柱形心芽和小鳞叶12枚。质坚实,断面白色。气微,味微苦。,青贝 呈圆锥形,略似蔷薇科桃之形状,大小不一,高0.41.5cm,直径约0.41.5cm。外层鳞片两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不紧,先端钝尖而多偏斜,顶端开口呈孔状或微开裂,内有心芽和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残茎;底部略平坦,多能放平坐稳。表面淡黄白色,粗糙,或近光滑;质地较松贝疏松。断面呈白色,味微苦。,炉贝 呈长圆锥形或长卵圆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浅棕黄色,个别表面具有棕色斑点。外层鳞叶两瓣,大小相近或稍显大小,单鳞瓣形如马牙,先端略尖,顶部开裂或呈口状,底部稍尖或钝圆,或偏斜。剥离成两瓣,可见幼鳞瓣23枚及残留的茎芽一枚。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甘,微苦。商品中有“白炉贝”(产于四川甘孜、青海玉树等地)和“黄炉贝”又称“虎皮贝”(产于四川巴塘、西藏昌都、云南德钦等地)之分。,川贝母临床共性: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消痈。治疗分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浙贝母 FRITILLIARIAE THUNBERGII BULBUS处方用名:浙贝母别 名:浙贝、大贝、象贝、元宝贝、珠贝等。来 源:百合科 Liliaceae 贝母属植物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商品药材分类与鉴别:大贝(元宝贝)为鳞茎外层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一面突出,一面凹入,略呈古代元宝状,故有元宝贝之称。长24cm,高12cm,厚0.41.5cm。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原生药材有时有淡棕色瘢痕,用牡蛎粉和石灰粉推撞过之商品表面被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在太阳光下对光观察可见晶莹冰糖白色闪光晶点,气微,味微苦。,珠贝 为完整的鳞茎,呈扁球形,高11.5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枚,肥厚,略呈肾形,相互抱合,其内有23枚皱缩的小鳞叶及干缩的残茎。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在太阳光下对光观察可见晶莹冰糖白色闭光晶点,富粉性,气微,味苦。浙贝片 浙贝片为近年来试行的产地加工方法制成,即将鲜贝母除去心,洗净后切成约4mm的厚片,晒干或烘干,又称“脱水片”。为浙贝母外层的单瓣鳞叶切成的厚片。片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性味归经:性寒,味苦。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消痈。治疗分热咳嗽,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湖北贝母 FRITILLARIAE HUPEHENSIS BULBUS处方用名:湖北贝母别 名:贝母、板贝、平贝、奉节贝母。来 源:百合科Liliaceae 贝母属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圆球形或圆锥形,高1-2cm,直径,表面类白色至淡棕色。外层两瓣鳞叶肥厚,略呈肾形,通常一大一小,且大小悬殊,少见大小相等。大瓣紧抱小瓣,顶端平,常开裂。剥开鳞叶内有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基部凹陷呈窝状,残留有淡棕色表皮及小数须根。单瓣鳞叶呈元宝状。质脆,断面类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苦。性味归经:性凉、味微苦。归肺。心经。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散结。治疗痰热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通草、小通草 通 草 TETRAPANACIS MEDULLA 处方用名:通草 别 名:大通草、通花、方通、通草丝、白通草、泡通等。来 源:五加科Araliaceae通脱木属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的干燥茎髓。,性状鉴别要点:本品药材呈圆柱形,直径1-2.5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总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中部有直径的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薄如蝉翼,半透明的薄膜呈梯状排列。无臭无味。性味归经:性微寒,味甘、淡。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固肺气。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产妇目昏、鼻塞;催乳等,小通草 STACHYURI MEDULLA;HELWINGIAE MEDULLA 处方用名:小通草 别 名:通草、实心通草、鱼泡通等。来 源:旌节花科Stachyuraceae旌节花属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山茱萸科Cornaceae青荚叶属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L的干燥茎髓。(以上均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在小通草商品流通中还有以下品种做小通草入药,只看药材极难区别:旌节花科植物倒卵叶旌节花Stachyurus obovata(Rthd.)Cheng.凹叶旌节花Stachyurus retusus yang,四川旌节花(特产四川瓦屋山)Stachyurus Szechuanense Fang.柳叶旌节花Stachyurus salicifolius Franch.等的干燥茎髓。另外:商品流通和药房所见品种还有下列伪品作为小通草应用:蔷薇科Rosaceae棣棠属食物棣棠花Kerriai aponica(L.)Pc.忍冬科Caprifoliaceae锦带花属植物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Rehd.)Bailey.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绣球属植物大卫绣球Hydrangea davidii Franch.等的干燥茎髓。,形状鉴别要点:Stachyurus组:药材呈圆柱形,直径0.5-1cm,表面白色至淡黄色,表面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试:水浸后有黏滑感,气微,味淡。Helwingia组:呈圆柱形,直径,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表面有浅纵条纹,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质较硬,捏之不易变形。水试:水浸后无黏滑感。性味归经:性寒,味甘淡。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淋证,乳汁不下。,大血藤 血藤 鸡血藤 红藤 草红藤 大血藤(红藤)SARGENTODOXAE CAULIS 基 原:木通科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藤茎。鉴别要点:饮片呈类椭圆形厚片。外表皮灰棕色,粗糙。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可见多数点状导管孔,呈放射车轮状排列。气微,味微涩。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祛风止痛。用于肠痈腹痛,热毒疮疡,经闭,痛经,跌打肿痛,风湿痹痛等症。,血藤(四川鸡血藤)基 原:系木兰科(Magnoli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植物翼梗五味子 Schisandra henry;Clarke.中华五味子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藤茎。鉴别要点:干燥藤茎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一般成约3060cm段落。表面棕褐色,微带黄色,皮质粗糙,质坚实,切断面皮部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心紧密结合,木心坚硬,淡棕红色,有多数排列散乱的细孔。,性味归经:性温,味辛酸,归肺、胃经。功用主治:养血消瘀,理气化湿,消血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月经不调、痨伤吐血、脚气痿痹、脉管炎、骨折等。其果实为翼梗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本品在云南为鸡血藤膏的原料,故有的地方将其误用成鸡血藤,为鸡血藤的同名异物。清唐荣川所著血证论中之“血通”即指该品种。本品无清热解毒之功,专入血分,破瘀生新。,鸡血藤 SPATHOLOBI CAULIS 基 原: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藤茎。鉴别要点:饮片呈椭圆形或不规则斜片,或块状。栓皮层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纹,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性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味涩。,草红藤 SHUTERIAE HERBA 基原:豆科植物有毛宿苞豆Shuteria pampaniniana Hand.-Mazz.的全草。鉴别要点:茎圆柱形,多节,节上分枝。饮片为8mm段。表面紫褐色、紫棕色,具明显的纵纹及灰白色的柔毛;老茎微具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色至灰白色;三出复叶互生(饮片多脱离),小叶宽椭圆形,尖端钝园,顶端有小凸尖,全缘,叶两面均被白色伏贴柔毛,叶缘可见长柔毛。,青果 西青果:西青果 CHEBULAE FRUCTUS IMMATURUS 基 原:使君子科植物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的幼果。鉴别要点:本品呈长卵形,表面黑褐色,具有明显的纵皱纹。一端较大,另一端略小,钝尖,下部有果梗痕。质坚硬。断面褐色,有胶质样光泽,横切面可见一室,,果核不明显,常有空心,有种子一粒;小者黑褐色,无空心。味苦涩。性味归经:性平,味苦,酸,涩。归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用于阴虚白喉等症。,青 果 CANARII FRUCTUS 基 原: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成熟果实。鉴别要点:本品呈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质硬。果核棱形,有三条纵棱,暗红棕色,横切面可见内分3室,每室各有种子一粒。气微,味涩。性味归经:性平,味甘、酸。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黏,烦热口渴,食蟹中毒等。,芦根 芦竹根 芦 根 PHRAGMITIS RHIZOMA 基 原: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根茎。鉴别要点:本品呈圆柱形段。表面黄白色,有光泽。节成环状,节间有纵皱纹,有残根子。芽痕。外皮疏松可剥离。切面黄白色,中空,有小孔排列成环。味甜。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痛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等。,芦竹根 ARUNDINIS RHIZOMA 基 原: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芦竹 Arundo donax L.的根茎。鉴别要点:饮片为不规则的厚块片,边缘(外皮)浅黄色,具光泽,环节上有黄白色叶鞘残痕,有的具残存的须根,切面黄白色,粗糙,有多数突起的筋脉小点,纵切面可见众多纤维。体轻,质硬,气微,味淡。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止呕生津。治疗热病烦渴,呕吐,高热不退,小便不利等。,葛根 粉葛:粉 葛 PUERARIAE THOMSONLL RADIX 基 原: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根。鉴别要点: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小立方块状。黄白色。切面白色,粉性,纵切面可见有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体重,质硬,富粉性,味微甜。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重在生津止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葛 根 PUERARIAE LOBATAE RADIX 基 原: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根。鉴别要点:本品呈不规则厚片或小立方块形,表皮具皱纹粗糙,纤维明显。切面浅黄棕色至黄白色,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甘甜。性味归经: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生津止渴,透疹,解酒毒;重在升阳止泻,通经活络。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浮海石 海浮石 浮海石与海浮石,为基原完全不同的两种药物,前者为动物类药物,后者为矿物类药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未收载。第七版全国统编教材、临床中药学和部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5年版收载。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浮海石,本品为脆孔科动物脊突苔虫 Costazia aculeate Canu.et Bassler 的干燥骨骼。”四川省中药材标准2002年版以“浮海石”、“浮石”分别收载。教科书载:浮海石与海浮石,性寒,味咸。入肺、肾经。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通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老痰积块,瘰疬,瘿瘤,淋病,疝气,疮肿,目翳等,尤其清化老痰,浮海石独具疗效。临床工作中,由于药学人员不能正确识别两种药,常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浮海石 os costaziae 浮海石,系胞子科冬菇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e Ganu.et Rassler.和瘤苔虫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的骨骼。本品又名石花(古代文献通用名),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常叉状分枝,呈扁圆形,灰白色,中部交织如网状,多数完整者钝圆形。质硬而脆,表面与断面均匀密集细孔,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味微咸。,关于海浮石的基原与临床疗效,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有精辟的论述。宋人寇宗奭在本草衍义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石花(浮石),白色,圆如大马勺,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搓牙分枝如鹿角,上有细纹起。以指撩之,铮铮然有声,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难得,其体甚脆,不禁触击。”,“海中者微咸,入药更良。”(只有海中才有),海浮石(浮石)os pumice 海浮石(Pumice)系火山类岩石,为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后所得,有的采集自海中火山喷发,经海水浸泡而成。(目前市售者绝大多数为火山灰)本品呈不规则块状物,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呈灰白色,表面有粉状物,且易粘附手指。质硬松脆,易砸碎,入水不沉,断面粗糙小孔,具有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中国矿物药(长春中医学院,长春地质学院 合编 1988年版 地质出版社)指出:“市售海浮石有3种,即大浮海石(主要为火山玻璃与少量呈斑品的硅酸盐矿,采集自内陆河滩);小浮海石(主要为以壳碎屑为核心,沉积形成的结核),产于沿海岛屿岸边;石花,即水生动物的死亡骨骼,长久经海水浸泡而成”并指出:“现用的大海浮石从火山口直接采来应用,这种来源至少与其命名意义不符,其微量成分也不同于海中者各种火山岩的大海浮石成分又有很大差异,不限定药源,其疗效是很难稳定的”。“浮海石(石花)具有特定的多种微量元素,药源稳定,其疗效也就稳定”。,附子、附片、白附子、白附片.附 子 基原: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illii Dehx(栽培品)的子根。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云:“乌头与附子同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中药饮片因加工炮炙方法不同分为生附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和淡附片(上世纪五十年代加工制品).,生附子:不经炮制的直接晒干的泥附子。泥附子: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盐附子:选择个大、均匀的鲜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黑顺片: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白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黄附片: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 的片,用 红花,甘草,皂角,姜黄,生姜等中药饮片熬制的药汁水浸泡煮至黄色,取出,蒸透,晒干,习称“黄附片”老一代中医药专家,特别是京津地区中医药前辈认为:黄附片具有回阳救逆,補火救阳,逐风寒祛邪之功效;温扶元阳首推黄附片,沉寒痼冷可用生附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附片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新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