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记忆、心境、个性特征与抑郁症.ppt
,专 业:应用心理学导 师:冯正直教授研 究 生:刘庆英,心境、个性、情绪记忆抑郁症,你所听到和看到的不仅依赖于你所站的地方还依赖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C.S.Lewis,个性,心境,情绪记忆,大脑,心境-记忆,正性心境和负性心境可以促进正性效价和负性效价情绪记忆的提取。(Brown and Tayor)无论是在实验室诱导心境还是自然心境都可以增加对情绪性信息的记忆(多数采用自由回忆的记忆提取方式)。,心境-大脑,心境诱导后的心境或者自然心境均可以导致杏仁核和前扣带回活动加强。Wang等研究发现,在悲伤心境的诱导之下,被试对悲伤刺激的反应会加强杏仁核与扣带回的激活。,Hable在高兴情绪诱导之下,这些区域的活动也增强。Brain 的实验研究中,要求被试报告自己的负性心境时,对负性刺激的反应与前扣带回的活动有关联。特定的心境与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与扣带回的联系密切。,心境-大脑活动-记忆提取,结合以往的研究发现心境诱导之后的大脑激活加强会导致情绪记忆的加强。Lewis 的研究发现正性心境诱导之后扣带回活动加强,而这导致正性情绪性信息的记忆加强。,Ramel et al.(2007)研究发现高抑郁被试杏仁核活动的增强与负性心境下所报告的负性自我相关性信息的增强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对所经历的特殊心境的敏感性与对有关情绪记忆的提取易化的脑区有密切联系。,心境-个性,不同个体对特定心境的反应是不一样的。Lucas and stwent et al.的研究发现外向性和宜人性的个体更容易诱导出正性心境,而神经质和回避性的个体倾向于产生负性心境。Rusting 认为心境和个性的交互作用会导致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倾向性如情绪记忆偏向。,心境-个性-记忆提取,许多研究发现个性和心境的交互作用会使情绪性信息的提取增加。Rusting 的研究发现外向性和正性心境的交互作用会使个体对正性信息的提取增加,而神经质和负性心境的交互作用则会使负性信息的提取增加。,另外也有研究发现自尊和负性心境的交互效应会使个体的负性自我相关性信息的提取增加。这些研究预示这与心境和个性的交互效应相关的神经网络会使个体对情绪性信息的提取增多。,心境-个性交互效应的神经机制,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已经发现这种交互效应可能与网状系统的激活有关。研究发现外向性和正性心境的激活以及神经质和负性心境的激活均与前扣带回的激活有关。心境和个性交互效应所引起的杏仁核激活可能是与之相关的神经基础。,总之,以上有关心境、个性和情绪记忆的交互效应的研究可能表明前扣带回和杏仁核调控着人们对心境的不同敏感度,进而影响到个体对不同情绪性信息的记忆,如产生与当前心境一致的情绪性信息的记忆偏向。,抑郁症,抑郁个体的一个很显著特点就是习惯于将焦点放在自己的失败和缺点、缺陷上,这也是易感人群的一个显著特点。记住负性信息和忘记正性信息的记忆偏向是重性抑郁症的重要特征,而记住负性自我相关性信息的特征与当前抑郁状态密切相关。,研究者多用外显(自由回忆)和内隐(词干完成等)的记忆测验方式对青少年、抑郁康复患者、临床抑郁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负性效价信息的记忆偏向是大批临床抑郁患者的基本特点(Castaneda et al.,)。,个体不同的个性特点与抑郁状态密切相关。Bagby et al.,研究发现高神经质个体产生一些抑郁性症状的可能性增加,如沉思的水平更高,产生负性心境的可能性和程度均增加。,有研究者对抑郁患者和正常人的个性的研究发现,抑郁患者在神经质上得分较高,在外向性和宜人性上得分较低,而正常人则正好相反。调控情绪信息记忆的个性和心境交互作用的系统影响个体的抑郁易感性、抑郁症的发展,,Durrett et al.,做了有关神经质和抑郁的研究,结果发现高神经质个体产生抑郁的风险更大,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高神经质个体均会产生抑郁症。主要问题是为什么有些高神经质个体产生了抑郁,而另外一些却没有产生抑郁?一个途径是鉴别高危个体与患病个体。,个性,情绪记忆,1,2,其中一个可能的机制就是高神经质个体和抑郁个体均倾向于注意负性情绪性信息(会导致杏仁核激活增加)。,Leppanen抑郁个体对负性单词、面孔或复杂图片的注意增加的同时伴随杏仁核激活的增加。结合其它相关研究推测表现出对负性情绪性信息的注意偏向、伴随杏仁核激活增加的高神经质个体爆发抑郁症的可能性大。,另一个可能机制是个性、心境和情绪记忆的认知神经通路。如高神经质个体经历高负性心境,而这又会增加对负性情绪性信息的提取,由此导致个体陷入负性心境负性信息提取增加的恶性循环中(恶性循环)。,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