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docx

    • 资源ID:5706717       资源大小:95.98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docx

    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本章导读】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赏析】这首好了歌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是晚年落魄的甄士隐拄着拐杖,到街前来散心时,听一位跛足道人唱的。跛足道人对这首好了歌的诠释是:“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是好,须是了。”曹雪芹在此回中借跛足道人写好了歌是为隐射小说情节,借此表达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传递其对现实的愤怒和失望。第一节文学欣赏课程目标通过文学欣赏课程的学习,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学生文学基础知识和文学阅读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等方面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文学鉴赏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一、能力目标文学欣赏课程能力目标要求如下。(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以下阅读技能: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与大意;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意思;了解语篇的结论;进行信息转换;特别是能够了解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文学欣赏的理解能力是高级水平的理解,属于间接理解,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融会贯通,并使之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2)鉴赏能力。文学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知活动。读者通过语言媒介,获得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及其艺术形式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情感反应,得到审美享受。文学鉴赏能力的要素由从事鉴赏活动所必需的鉴赏知识、技能所构成。文学鉴赏能力处在理解能力和评论能力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3)评论能力。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该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4)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而在这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这里,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的训练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对绘画和音乐的敏感程度,与人的视听器官的先天敏锐程度有关,先天失明的人无法有绘画的感受,先天失聪的人也无法有音乐的感受。而后天各人生活条件和经验的不同,对感官的培养、锻炼的程度不同,更现实地使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能力。这些个人能力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虽然和人们生理及心理的素质有关,但是在本质上是人类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个人在生活中和审美活动中长期受到教育及训练的结果。审美能力只能结合审美活动加以研究,不能把它看成某种固定不变的东西,而应该把它看成可以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丰富的东西。二、知识目标文学欣赏课程知识目标要求如下。(1)掌握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语言艺术的基本特点;文学欣赏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知活动。(2)掌握诗歌基本知识,包括中国现代、当代诗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欣赏,外国诗歌欣赏。(3)掌握与小说相关的知识,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小说欣赏,中国现代、当代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等。(4)掌握东西方戏剧欣赏、影视欣赏知识。三、素质目标文学欣赏课程素质目标基本要求如下。(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2)具备善于与他人合作、交往、沟通的素养。(3)具备意志坚定、克服困难、勇于攀登、不畏艰险的素养。(4)具备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劳动技术素养。(5)具备做人的诚信素养。第二节文学欣赏的概念、性质及特点一、文学欣赏的概念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一种文化型的文学观念。我国在魏晋以前,西方在18世纪以前都是这个观念。狭义的文学是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便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这是一种审美型的文学观念。文学欣赏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知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还能够对文学作品的修辞、结构、语句作出细致的解读,领悟文字中蕴含的不尽意味。文学欣赏包含感受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欣赏艺术魅力,鉴别作品质量。二、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具有以下性质。(1)文学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因为读者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但社会生活却是无限的,所以文学欣赏就成为读者认识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去认识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去发现社会和自己。(2)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文学作品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愉悦、激昂、悲哀、愤怒等感受,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读者阅读一部作品时,会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暂时忘却了现实生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感和愉悦感。另外,人都有七情六欲,有一些理想,但现实生活中可能常常被压制。但在文学作品中,人的情感可以尽情地表达宣泄,现实中实现不了的愿望可能在书中实现,读者因此会动容、受感染。(3)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家创作、塑造文学形象是一度创造,读者阅读、生成新的文学形象是二度创造,或叫再创作,具体讲,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具体处境、文化素养等因素,通过想象和联想,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进行再加工、补充,使之成为自己头脑中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三、文学欣赏的特点文学欣赏具有如下特点。(1)文学欣赏是一种借助形象与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始终离不开艺术形象的诱导和强烈情感的激发。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通过理解文字意思,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握作品中描写的艺术形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会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吸引读者、感染读者,使读者通过艺术形象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的面貌,进而通过理解它的本质意义,引起情感上的反应。所以说,艺术形象所唤起的欣赏者的情感反应,是审美享受的重要标志,这是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读到陶渊明的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们会被陶渊明悠然的心态所打动,很容易想到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非常喧闹的社会中,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中。但只要我们的心远离一些名利和物质的追求,那么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一些浮躁的情绪也会被克服,使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安宁、闲适。因此,现在我们读到陶渊明的诗,内心总会产生一种静谧、悠闲的感觉。(2)文学欣赏是感觉与理解相统一的审美认知活动,在欣赏过程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伴而行。文学语言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我们在欣赏过程中通过文学语言这个媒介,在想象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形象,进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只有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才会充分欣赏到文学的艺术之美。这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等抽象思维去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和艺术特色,从而得到思想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鉴赏上的愉悦。(3)文学欣赏是一种依靠想象与联想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活动。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欣赏离不开形象,但也不是简单地再现形象,而是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重新创造形象。比如没参加过战争的人,也能通过作家形象的描绘,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体验、领略战争生活。如果读者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对作品有深切的感受,不可能发现作品中那些弦外之音。当然,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的差异,对于同一部作品中的同一个形象,也很可能得到不一样的印象。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4)文学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应活动。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会被作家通过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打动,引起读者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同或相近的思想感情: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呼,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感情就是共鸣。第三节文学欣赏的过程、内容及方法一、文学欣赏的过程文学欣赏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兴趣、期待、感知、情感等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以下儿个阶段。1.准备阶段(1)文化储备:就是读者在欣赏前,对欣赏对象一文本的选择,这取决于读者的审美趣味、文化积淀和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包括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文化积淀: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审美能力: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包括直觉能力(第一印象)、想象能力、移情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种能力是可以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的,例如多读书,多读优秀的作品。(2)期待视野:指欣赏前,读者心理上对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文体期待:读者希望看到某种文体应该具有的那种韵调和艺术魅力。例如阅读小说,期望展示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意象期待:对作品深层的情感、意义的期待指向。例如读者希望作品蕴含符合自己思想倾向的艺术境界,能流露出与自己相通的人生态度。2.发生阶段文学欣赏具有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即“言”“象”“意”,人们首先接触“言”,然后窥见“象”,最后领悟“意”。文学欣赏的发生阶段主要指读者通过语言媒介,形成欣赏注意,进而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1)欣赏注意:文学欣赏的开始就是欣赏注意的形成,也就是读者阅读作品第一行、第一段、第一页时,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该作品,尽快进入作品的虚拟世界中。欣赏注意的形成,既是作品自身艺术魅力的结果,又是读者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感知形象:文学创作是一个创造形象的过程,而文学欣赏是一个感知形象的过程。比如,读者读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一位万般愁苦的思妇形象就会在头脑中显现。3.发展阶段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即发展阶段,是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把握,这个期间伴随着两种心理现象想象的展开和情感反应的持续。(1)想象: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文学欣赏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文学欣赏需要想象,是因为:首先,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符号,需要转化为艺术形象,这就离不开想象;其次,作品中的空旷结构,也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空白,使之连贯、完善。巴尔扎克说:“真正读得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儿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可见,想象在意义理解中的不可或缺性。(2)情感反应:情感是文学欣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没有真正的情感投入,就没有真正的欣赏活动。共鸣和净化是文学欣赏高潮来临的重要标志。共鸣:一种心灵感应现象,指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互相沟通、交流融合,同忧同喜;也指不同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产生共鸣。净化:共鸣的进一步发展,指读者通过欣赏活动,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过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诗人,是指导人们对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的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惑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4.延展阶段延展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从以感性认识为主到以理性认识为主的飞跃,是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其表现为以下两方面。(1)回味:阅读文学作品后的萦绕、回想状态。比如读者读罢作品仍然难以忘怀,感情仍然陷在其中。(2)融入:指阅读文学作品后,其对读者审美能力、精神风貌、人格产生影响。例如许多青年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立志投身革命,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二、文学欣赏的内容文学欣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解读文学作品蕴含的深刻思想,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二是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从而体验审美的情趣。在艺术欣赏中,最有欣赏价值的是意境。意境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意象,具有整体性,而一般所称的意象则是单个的,若干意象才组合成意境整体。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贡献,且一直遵循着虚实相生的原则,李白望庐山瀑布就营造了一个雄伟壮丽且令人心旷神怡的美学意境。阅读古典诗文,可以使读者体味到或雄奇或委婉或悲壮或优雅的审美情趣。西方文学基于求真的模仿,因此强调意象,既注重“意”的表现,又注重“象”的刻画。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是意象诗的代表作。中国文学中,意境的特征是中和性,“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源于“天人合一”的古代文化。西方文学的意象则是基于“主客两分,物我两分”的核心观念。而印度文学虽然强调意象并重,但是更突出意象的神灵性,印度文学曾提出过味、韵等欣赏概念,主要是指文学作品中超功利的审美情趣。在表现手法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含蓄写意。含蓄,即以隐喻、寄托、借代等语言形式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引导读者去体会作品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体现了孤傲独立的人格,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表达了真挚的友情,杜甫“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爱国的情怀,孔雀东南飞中松柏梧桐交枝接叶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儒林外史则更是婉而多讽等。中国文学含蓄写意的美学风格取决于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更受压于专制社会的淫威。西方文学则不然,率意直言颇少禁忌。彼特拉克指出,我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这是一种享乐观的反映,文艺复兴的狂飙刮起了“人欲”的旋风。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更提出了酒神精神,为了酒神,人们在迷乱中狂欢醉舞,忘却了一切,他进而认为,现代艺术的唯一出路是恢复这种酒神精神,这与中国文学用平和、简约的手法来表现隽永深沉大相径庭。三、文学欣赏的方法1 .进入文本世界文本就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作品,是读者阅读的对象。阅读文本是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审美创造,由于读者的文化修养、阅读背景、阅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对同一个文本,读者的审美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无论如何,读者也不会把他想象成骑瘦马、挥长矛的唐吉诃德。作为审美创造活动的文学欣赏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有限创造,离开文木,文学欣赏就失去了自身的创造性。所以,细读文本和会意是文学欣赏活动的基点与开始。细读文本就是从文本结构入手,从语言开始,对文本的形象、情感、结构和叙事方式、意义进行全面分析,寻找审美创造的切入点,打开艺术想象空间。会意指对作品中的字词、语句的意思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意蕴、旨意的把握。(1)排除语言障碍:认识字词以及一些字词的深层意蕴,包括隐喻、象征、用典或文化意蕴,特殊语境中的引申义、暗示义等。例如在中国古诗词中,“柳”表示惜别之情,“杜鹃”“梧桐”传达凄凉伤感,“菊花”“松柏”象征坚贞、清高和高洁,“鸿雁”表达游子思乡和羁旅伤感之情,还指代书信和相思之情。(2)在理解和准确把握字词、语句意义的基础上,对整个作品的意义有一个总体的感受,包括艺术形象的内涵、作者融入作品中的感情等。这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去理解与体悟。例如杜甫的诗歌月夜:“今夜解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很容易理解,是诗人因为战乱在外漂泊,心中充满对妻儿、对家的思念之情。如果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站在诗人的角度来体会,就会发现,诗人漂泊在外,不可能知道家中妻儿的情况,诗中所描写的妻子闺中独看月的情景是诗人自己的想象。这里写妻子思念丈夫,是为了表现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正是出于对妻子彻骨的思念,才能够如此形象、真实地想到妻子的思夫之苦,才能够想到将来团聚之日,夫妻二人能够共倚窗前,在同一片月光下互诉离别相思之苦。这样理解就深化了一步。2 .保持虚静心态,体会结构手法保持虚静心态是指欣赏文学作品时,读者要自觉摒弃一切欲求杂念和既有经验,为欣赏营造一个凝神静气的澄澈心境。例如阅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时,如果读者从日常经验出发去看待文本中的奇幻情节,那么一定会觉得难以相信,产生武侠小说无聊、不真实的想法,这样读者就将自己逐出了艺术想象的空间,从而无缘于金庸武侠小说丰富的审美内涵。体会结构手法指对作品遣词造句的仔细推敲,对表达情感和旨趣的结构手法的探究。由于文学表达的特殊需要,有的作品要依靠对语言的变形、违反常规的使用来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这只靠凭第一感觉体会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探窕作品是如何传达情意的。例如杜甫的秋兴之八:“昆吾御宿自透迤,紫阁峰阴入淡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其中,“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将正常的语序打破,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作者是有意打破语序的。秋兴这组诗是作者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所作,诗中回忆昔日盛唐繁盛之境,对比当时衰败之境,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凄凉悲苦的迟暮之感。木诗是这组诗的最后一首,除了最后一句以外都描绘了一种盛世中秋季的生机盎然和繁华胜景,因为是秋季之景,所以将“香稻”“碧梧”通过倒装的手法置于句首,以便突出稻粒的富足、梧桐的繁茂,来衬托盛世的繁盛之境,这样既合乎秋兴之题,又凸显了盛世气象。3 .展开自由想象想象是文学欣赏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离开了想象,读者无法完成对文学文本的鉴赏。只有在文学欣赏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个人的印象和积累,来补充、增加作家在文本中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性格,读者才能体会到文学文本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内涵。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只是几个名词组合而成,没有其他任何词。如果我们通过想象把每个名词转化为鲜活的文学意象,这些初看没有生命色彩的词语就会相互激活,交织成生动的情境画面:天色薄明,远行在外的人就在乡野茅店一声声鸡鸣的催促中,沐浴着晓月的余晖匆匆上路了,此时乡野板桥上的寒霜己经印上早行者的足迹。在这幅图景中,“板桥”“茅店”传递着荒凉、萧瑟的感觉,“霜”有压抑之感,“月”有寒冷之意,“鸡声”传出催促之音,“人迹”暗示旅途漫漫。因此一幅旅居在外、颠沛转徙的人生图景便呈现出来了,并且使人产生一种苦涩沉闷、身不由己的生命感受。这样,诗的审美内涵就在自由的想象中得以实现。4 .追溯创作背景文学欣赏常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的思想来源于孟子,他认为对作者生平、思想及有关情况的了解和作者所处时代的认识是理解其文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每一部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都是作者对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生感受进行审美创作的结果,知人论世的方法可以从创作意图的方面帮助读者深化对文本意蕴的理解。例如鲁迅的小说多取材于不幸的下层平民百姓,通过刻画他们的性格和命运,表现出国民的灵魂。这种创作特点与鲁迅的身世、人生道路、世界观等有联系。但有些作品(例如主观感受型小说、象征类诗歌)就不适合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文学文本是具有开放性结构的审美创作客体,一部文本之所以不朽,不是因为它把同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同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我们不能把自己认定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作为文本的主旨,从而限制审美想象的空间,抽干文本丰富的审美意蕴。5 .品味象外之象优秀的文学文本总是包含超出文本形象层面的深刻意蕴,这就是文本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文本通过文字所表现出来的作为读者接受基础的审美意象,是文本的第一个象。通过读者对第一个象的领悟和把握,想象出来的一幅虚幻景象,就是象外之象,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情与景的结合,令人回味无穷,具有朦胧和不稳定的特点。这是文学欣赏中的最高级形态,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例如红楼梦,我们可能都知道它通过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残酷,通过四大家族的衰败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必然性,但红楼梦的深层意蕴不只如此。作为一幅完整的艺术长卷,它的形象整体走势似乎朝向结束、衰败、毁灭、消亡。无论是痴情的爱情悲剧,还是显赫世家的没落;无论是水做的女儿们悲惨的结局,还是泥做的男人们的沦落;无论是祖传家业的挥散,还是恩宠权势的消亡,其中的人物无论贵贱,竟没有一个活得痛快,故事不分大小,竟没有一桩结局圆满。万般事端似乎都只为一个字而存“空”,所以使人自然而生“人生如梦”“万般皆空”的感触。这一切与文本的篇名联系起来时,“空”“梦”的生命悲剧感就会越来越强烈,这也就是支配读者审美兴趣的象外之象。第四节文学欣赏的文化背景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样,我们也通过不同的文学作品,提取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内容。不同文化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文学品性,中外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价值取向也是不同的。中国古代文学坚持以善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尚善。据论语八僧记载,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乐的评价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尽善尽美的艺术观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设定了文学评判的最高标准。这种尚善的理想主义,在文学上往往表现为揭露社会的黑暗、抒发爱国的情怀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境界,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的执着追求,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精神。李白“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的傲岸,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激情,直至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无一不是以揭露封建专制的腐朽,讴歌对新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中,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尚善理想主义的典型,从而使作品具有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尚善的理想主义是接受“诗言志”“文以载道”等儒家学说的影响,尤其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使之更上了一层楼。以诗教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格和诗文的统一性,因此,形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化传统,是历史的必然。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古典文学则坚持以真为美德原则,其核心是求真。西方的文学创作强调模仿现实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惟妙惟肖地复制自然。当然,这种模仿是有选择性的,应该描绘出事物的本质。这种模仿自然的文艺本质论,自亚氏开始,至贺拉斯、达芬奇,一直到波瓦洛,代代相递,在西方古代有着显赫的地位。西方文学到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从模仿外物跳到另一个极端纯粹地表现主观。例如,华兹华斯认为,诗的本质是强烈的感情的自然流露,对此,埃布拉姆斯用镜和灯为比喻,评述了上述两种倾向,形象而精到。西方文学的求真与其思维形态紧密相关。西方的思维偏重外在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注重于事物内部的关系分析,即醉心于逻辑。因此,在文学欣赏中,人们喜欢把文学艺术类比为自然科学,强调理性分析。求真,既指追求社会科学的真理,又指对事物描写的真实和思想反映的真实,从亚氏的诗学乃至当代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等文学理论,无不闪烁着求真这个特色。第二章诗歌欣赏【本章导读】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能任用贤才的人,古代曾经有之,但往者不可追;后来当亦有之,但来者不可及。2怆(ChUGn9)然:伤感貌。【赏析】该诗是陈子昂最负盛名的作品。公元696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宜征契丹,陈子昂以右拾遗随军参谋,武攸宜出身亲贵,不晓军事,子昂曾献奇计,未被采纳,反遭贬斥,陈子昂满怀悲愤而作此诗。诗中没有一句提到具体的环境,却创造了一种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的意境。诗人登上蓟北楼,想起当年燕昭王知人善任,礼贤下士,乐毅、郭隗等感激知遇,乘时立功。俯仰今古,瞻望未来,诗人更深刻地体会到生不逢时,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和悲哀,也更深刻地体会了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困境中激愤不平的崇高感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在前朝还是后代,往者不可追,来者不可及,知音难遇,知己难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现了诗人在空间上的孤独,纵有天地之阔,相知却无一人。于是,在时间仿佛凝固的、辽阔无垠的大地上,寂真地站着一位诗人,感叹着苍凉与孤独。这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一个孤独的点,这个点以浩瀚的天宇和苍茫原野的交融为背景,无限辽阔而苍凉,这是一种“伟大的孤独“(李泽厚语)。第一节诗歌概述一、中国古代诗歌概述1 .诗歌的历史茫茫宇宙,悠悠岁月,作为人类文学艺术之一的诗歌究竟产生于何时,谁也说不清,谁也道不明。当我们的祖先还在森林和洞穴里过着漫长的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的时候,人类智慧就已透过沉沉黑夜放射出微弱的光华。古老岩洞的壁画、简单粗糙的石骨装饰品,使现在的人们仍然能依稀忆起那天边的一线曙色。虽然我们无法证明诗歌的产生先于绘画、雕刻,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语言产生以前,人类远祖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的时候,诗歌,这门人类古老的艺术就已开始萌芽那就是“杭喑杭哺派”(鲁迅语)的“举重劝力之歌”。当然,开始时它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声,真正能表达意义的诗歌只有在语言这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产生以后才能出现。我们无法想象,在文字产生以前会有什么单纯地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歌,因此,诗、乐、舞三位一体就成为原始人艺术活动的一般形式。原始人正是通过长歌咏言来表现自己,抒发情感,反映生活,寄托自己朦胧的理想与追求。2 .诗歌的发展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早在先秦时代,诗经三百篇就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基础。而以屈原诗为代表的楚辞则以其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风格与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交相辉映,开启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继诗经之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两汉乐府民歌以其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接着,以曹氏父子为首的建安文人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志深笔长、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曲折隐晦、寄托遥深的“正始之音”,标志着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己经到来。而谢灵运富丽精工的山水长吟、陶渊明平和淡泊的田园清唱则充分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士人对自我独立人格的追求。到了隋唐,中国古典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初唐的张若虚、刘希夷和“初唐四杰”,已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新的精神风貌。“铁马秋风塞北”的边塞高歌则奏出了盛唐诗歌交响乐中的最强音;“杏花春雨江南”的山水田园诗篇也以其优美明朗、清新健康的浅吟低唱与阳刚雄健的边塞诗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盛唐之音”。尤其是豪放飘逸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更是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诗仙、诗圣,就如日月双悬,朗照乾坤,光耀千古。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又一次大发扬。白居易“唯歌生民病”的优秀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社会历史的真实画卷。晚唐的杜牧、李商隐却在忧时惘乱、感叹身世中吟唱着黯淡低沉的末世哀音,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社会背景下发出无可奈何的喟然长叹。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唐诗之后的宋词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一座丰碑。延续三百年之久的两宋词坛,产生了一千三百多位作家和两万余首作品,涌现出了像柳永、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等著名词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传唱千古的名篇佳作,使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新的光辉。到了元代,诗词虽已衰退,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一散曲却从民间兴起,转到文人手里后即大放异彩,使马致远、关汉卿、乔吉、张养浩等杰出的文人士子写出了一曲曲凄婉缠绵、令人柔肠百结的人生悲歌。明清两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时期,诗人辈出,各种诗歌理论和流派纷纷涌现,诗歌创作在数量上卷帙浩繁,超出以前任何一个朝代。但这是一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市民文学兴起的时代,诗歌已是强弩之末,渐趋衰落。因此,此时的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大不如前。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作为封建时代正统文学的中国古典诗歌也就走完了它漫长的道路。二、中国现代、当代诗歌概述在中国现代、当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最初是以新文学的形式推行的,新文学革命则以新诗为突破口。在这之前,诗歌是以文言的形式写成的、讲究严整的格律的古体诗;在这之后,诗歌则是以现代白话文为载体、形式比较自由的新诗。如果以诗体形式为分类标准,那么新诗主要可以分为自由体、格律体、民歌体、商籁体和朦胧诗等。1 .自由体什么叫自由体呢?用白话文运动先驱者之一的胡适的话说,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全都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用诗人艾青的话说,就是:“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几行的;每行没有一定的音节,每段没有一定的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没有一定的格式,只要有旋律,念起来流畅,像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情感的起伏而变化。”例如,胡适的小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胡适这代人,因为是刚从古体诗中走出来学作新诗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刚刚解开裹脚布”,所以这首诗还带着比较明显的古体诗的痕迹:全诗4句8行,每行5个字,大致押韵,比较接近五言律诗,但是没有格律和对仗,诗句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显得比较自由。到了艾青这一代,新诗就完全脱离了古体诗的束缚,例如,他的叙事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12节,每节行数不一,少的有4行,多的有18行;每行字数不一,少的有5个字,多的有20余个字;基本上不押韵,格律更是完全不讲究了。2 .格律体胡适等人的自由体诗作了一段时间之后,闻一多、徐志摩等新月派的诗人觉得诗歌太自由了,就失去了“诗味”,因此他们开始提倡格律体新诗。什么是新诗的格律呢?徐志摩说:“格律可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闻一多将徐志摩的意思发展、归纳为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也就是说,诗歌在形式上,一要有音乐般的节奏;二要像绘画一样,有优美的富有色彩的语句;三要像建筑物一样,有比较悦目的排列形式,节与节之间要有大致相等的句数,句与句之间也要有大致相等的字数,不要有的过长,念起来喘不过气,有的过短,一念就完,没有韵味。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是格律诗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徐志摩的一些诗歌,其诗行诗节的整齐、音韵的和谐典雅以及意境的清新优美,堪称中国新诗的经典。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后文“中国现代、当代诗歌欣赏”部分已经入选了,闻一多的死水限于篇幅,没有入选,不妨附在下面: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轲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3 .民歌体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诗人们开始强调诗歌的通俗性、战斗性,这种要求是贵族气的格律诗所不能满足的,于是诗人们向民歌学习,这样便产生了民歌体新诗。早在五四时期,刘半农等人就开始搜集民歌,向民歌学习,但是那时远远没有形成气候。直到抗战时期,在延安,毛泽东强调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李季等诗人搜集了数量丰富的陕北民歌,在吸纳了民歌表现手法和音韵特点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不同于过去的诗歌形式,民歌体新诗才形成一股巨大的诗潮,这种民歌体诗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代表作品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王贵与李香香回延安都采用了陕北信天游的形式,这种诗体两句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的起承转合关系并不太紧密,押韵也比较随意,但是音调高亢,便于及时、自由地反映社会事件,表达昂扬、激越的情绪。这里也不妨摘录王贵与李香香里面的几节: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材长得好。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地头上沙柳绿藁藁,王贵是个好后生。身高五尺浑身都是劲,庄稼地里顶两人。玉米开花半中腰,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4 .商籁体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以及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差不多与民歌体新诗同时),一批相当熟悉国外诗歌传统和现实的年轻诗人尝试着借用外国的诗体来写汉语诗歌。其中,尝试比较多的一种诗体就是在欧洲流行了好几个世纪的十四行诗,也就是闻一多等人所说的“商籁体”。闻一多、徐志摩等人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尝试过这种诗体的创作,但是并不成气候。因为十四行诗在格律上的讲究较之中国古代的格律诗,有过之而无不及(全诗十四行,有大致固定的音节和韵律,此外还有许多限制),即使在西方,诗人们也觉得难以运用自如I,何况用汉语来创作呢?真正把十四行诗模仿到家,并且充分将其中国化了的诗人,还得数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些诗人,比如梁宗岱、何其芳、卞之琳、穆旦、冯至等,如果莎士比亚精通汉语,那么他用汉语写出来的十四行诗恐怕也不过如此。其中,冯至的十四行诗最为出色,他在昆明的森林里独居的时候,创作了大量十四行诗,后来结集成十四行集出版了,引起相当大的轰动。可以说,冯至、穆旦等探索诗人的创作真正代表了20世纪40年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不妨从十四行集中选录第六首如下:我时常看见在原野里一个村童,或一个农妇向着无语的晴空啼哭,是为了一个惩罚,可是为了一个玩具的毁弃?是为了丈夫的死亡,可是为了儿子的病创?啼哭得那样没有停息,像整个的生命都嵌在一个框子里,在框子外没有人生,也没有世界。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洱不住地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最初27年间,在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和“两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等诸多思想潮流的影响下,中国诗歌创作陷入了低迷状态,总体上的创作成就不高。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诗人进行了可贵的努力。比如前面提到的贺敬之,他的诗歌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现代诗歌的丰富营养,又熔铸了国外诗歌的有益形式(主要是苏联的由马雅可夫斯基开创的“楼梯体”),雷锋之歌十年颂歌放声歌唱东风万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诗显示出了一种与“共和国”相匹配的宏大气象。另外一位与贺敬之齐名的诗人郭小川(本书选录了他的望星空),他本来也是写颂歌的好手,但是很快放弃了颂歌的创作,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陆续写出了白雪的赞歌(写一个丈夫在前线的孕妇与一个医生的暧昧感情)、一个和八个(写一个被自己人视作奸细的共产党员王金与八个土匪的故事)等叙事长诗以及团泊洼的秋天秋歌等抒情诗,这些诗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题材和思想内涵上都作出了大胆探索。这些具有“独特的风格”的诗歌证明了郭小川是当时最有才气和勇气的诗人。面对越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文学欣赏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