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ppt
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授课人:张晓玲,引子:虎妈妈的战歌,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妈的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思考:这里“虎妈妈的教育”是指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的哪种?这种教育有什么特点?,最新时代封面虎妈的真实故事,2013年9月21日,江西两女童被洗衣机绞死,引起了网友的质疑。同时也对父母亲的行为进行斥责。思考:家庭教育的内容有哪些?,从母女两段不同对话讲起:第一段对话:“妈妈,这是什么?”“是花”。妈妈很自然地回答。“什么花呀?”“烦不烦,你不会自已看”。,第二段对话:“妈妈,这是什么”?“是花。一朵花。一朵美丽的花。你看是什么颜色呀?“红色”。“对,聪明极了!它像什么一样呀”?“象喇叭一样”。“你真棒!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朵美丽的红花,像喇叭一样的!”思考:父母亲应该采取什么样方式方法教育子女?,需要四个方面:,家庭教育-50%学校教育-20%社会教育-20%自我教育-10%,问 题: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有耐心,有责任心又有方法的家长,教育理念很重要,理念是指导方法的。有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你就会知道你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又应该怎样去启发引导他(她)。“养育孩子,不仅给孩子一碗饭,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理念”。是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不是把财富留给孩子。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同情心是孩子向世界自由敞开的四座门,快乐成长的金钥匙,父母该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与特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含义与特点(一)含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人类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之一。尽管对家庭教育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这些差异基本上是由于侧重点的不同。综合不同学者的论述和我们对家庭教育本身的理解,我们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过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家庭生活的过程,也就是家庭教育的过程。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1、时代性和社会性2、亲情性和感染性3、针对性和随机性4、连续性和一贯性5、权威性和专制性,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发育 1、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2、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二)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 1.有助于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 2.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能预防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三)家庭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 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四)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 1、陶冶了孩子的性情 2、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3、发展了孩子的才能,(五)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提高了孩子的发展水平 2、影响了孩子的职业去向,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一)健康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关注孩子饮食的安全 2、关注孩子游玩的安全 3、关注孩子脑部的安全 4、关注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的安全,(二)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 2、发展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 3、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 4、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三)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2、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3、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四)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1、加大孩子的艺术投资 2、尊重孩子的艺术爱好 3、鼓励孩子的艺术创造,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更新价值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构建学习环境2、理智性原则:调节情绪;规定限度;全面整合;杜绝溺爱3、指导性原则: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恰如其分的帮助;重视孩子自我教育,4、渐进性原则:具体明确;适当合理;螺旋上升5、适度性原则:称赞孩子的努力;惩罚孩子的过失;奖与惩相结合6、一直性原则:互通信息;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1、环境熏陶法:组织相应的家庭生活;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2、兴趣诱导法:了解孩子的喜好;提供新异的刺激;激发孩子欲望;趣味盎然地施教3、暗示提醒法:多与孩子沟通;多种方式暗示;巧妙使用反暗示,4、活动探索法:开展体育活动;组织游戏活动;倡导劳动活动;鼓励探索活动5、榜样示范法:父母自身树立榜样;借助文学作品榜样;利用孩子同伴榜样,第二部分 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野,无论对一个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的解剖,或是对其成功经验的总结,抑或是对其特色的分析,都可以从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这几个基本的角度进行探讨。这些视野,将使我们能够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对一个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家庭教育状况有更确切的认识和了解。,一、经济学的视野 经济学的建立,通常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为标志。经济学有两大基本前提:其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对资源占有和资源分配之间存在的矛盾;其二是人类在处理以上矛盾时是理性的,其基本方向是趋利避害,即人类会对情景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后作出相应的决策,而且总是最大程度地追求利润而降低成本。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家庭与家庭教育都可以从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家庭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精力和时间等,总体上来说,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如何分配这些资源就成了每一个家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二、人类学的视野 人类学一方面探讨人体结构的演变,另一方面研究人类社会形态与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与家庭及家庭教育有较密切关系的主要是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主要分析语言和家族对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的影响。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也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过程中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在家庭生活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和种族,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家族关系(Kinship)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另一个方面。家族关系是以血缘或婚姻关系缔结而成的不同家庭之间的联合。,三、心理学的视野 心理学主要侧重对人的心智(mind)和行为(behavior)的研究,心理学涉及的基本研究对象包括独立的个体和群体中的个体研究。教育的过程,既是个性陶冶和个体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个体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概而言之,即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四、社会学的视野 社会学的视野主要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群体关系等方面探讨社会对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内部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第三部分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家庭教育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幼儿发展而言,家庭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父母的教养态度以及父母自身的行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好是坏,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家庭的烙印。,一、攀比成风攀比产生负面影响:第一、你所树立的榜样孩子是不服气的,也就不会接受。第二、孩子会有够不着的感觉,因为不断有新的榜样会出现在他面前,会出现自我放弃的心理。,切记:可纵向比较,不要横向比较。,1.娇惯迁就2.包办代替3.无原则的满足4.过度保护,二、溺爱,懒惰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不懂得关心人,溺爱的危害,三、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不当 四、家庭教育不同步,五、过早进入“成人世界”六、英才教育使家庭教育过早功利化,针对以上问题,为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改变父母的教育观念。(2)密切家庭与教育研究人员、教师与家长的联系。(3)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环节,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心态,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 的过程,是需要那些“磨杵成针”的精 神来的。只要方法得当,再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第四部分 家庭教养方式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父母或其他长辈)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和途径。由于幼儿家庭教育相对而言是以家长为主导的教的过程,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信息传递方式,成为判断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依据。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它反映了父母与子女交往的实质。,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分类与特性 1.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 2.放任型教养方式 3.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 4.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第一种类型: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父母,即“高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会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没有意识到过高的要求对孩子的个性是一种变相的扼杀;他们不能接受孩子的反馈,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不能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在这种“专制”下,孩子容易形成对抗、自卑、焦虑、退缩、依赖等不良的性格特征。表现:此类父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发泄情绪的行为上,而不去探究孩子为何会产生这些行为的真正原因。例:一位母亲见女儿又哭又闹,她会讨厌这种行为而不分青红皂白地揍孩子一顿,却不去耐心听取女儿为何哭闹的真正原因。,第二种类型:放任型教养方式,此类父母完全“包容”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行为表现,不管是积极的抑或是消极负面的。其实质是对指导孩子如何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知识缺乏与能力不足,以至于表现为“不干涉”的策略。“放任型”父母,即“低要求、低反应”型。这类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长,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行为标准,对孩子冷漠,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这类孩子自控能力差,对一切都采取消极的态度,还会有其他的不良心理特征。,第三种类型:溺爱型教养方式,“溺爱型”父母,即“低要求、高反应”型。因父母过度的溺爱而有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这类父母对孩子充满了无尽的期望和爱,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要求。这些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的依赖、任性、冲动、幼稚、自私,做事没有恒心、耐心。,第四种类型:权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此类父母会很好接受孩子的情绪情感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一糸列行为表现他们不会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也不会因孩子的情绪表现不佳而取笑他们,这种类型的父母是孩子情绪情感发展的辅导员。对于自已和他们所关爱的孩子情绪情感具有很强的洞察力,他们会关注自已所有情绪情感和孩子所具有的情绪情感,全括负面的情绪,诸如:忧伤、愤怒、恐惧、焦虑等在生活中的影响作用。,“权威型”父母,即“高要求、高反应”型。此类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二、影响家长采用不同教养方式的因素1.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影响2.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3.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的影响4.儿童与家长个性的影响,三、给父母的建议1.尊重儿童是爱护儿童的基础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权利(1)尊重孩子的选择(2)平等对待孩子向孩子学习向孩子请教解放孩子,要避免下面六个请不要:,第一、请您不要以家长之尊来对待孩子;第二、请您不要将自己的想法、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第三、请您不要打骂孩子;第四、请您不要言而无信;第五、请您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孩子;第六、请您不要无视孩子的天真和自信。,2.帮助儿童学会思考犹如帮助儿童学会独立行走 一个孩子经常被我们看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说成什么样,经常被我们怎样对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现实。-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3.相信孩子一个字“行”,一个“行”字,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快乐感觉;一个“行”字,唤醒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你真行;孩子,你真棒!,打孩子到底有没有效果?,4.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保持基本一致,挨打诗,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5.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 通过观察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后天的八大潜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6.制定目标要符合现实,不能为了家长的面子而教育孩子我们经常用自己的需求来了解孩子的需求,结果又是,7.父母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注意观察孩子的发展,第五部分 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幼儿离开家庭到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是孩子生活中的第一次重要转折,因此选择一间怎样的幼儿园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是所有父母关注的问题。父母为孩子选择了幼儿园后,应从哪些方面做好孩子入园的准备,使孩子尽快适应从家庭到幼儿园的环境变化,也是每一位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对于进入幼儿园生活的孩子来说,家长则更关注应如何协助幼儿园教师共同教育好幼儿这一具体问题。作为一名家长,以下的分析对您所关注的问题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解答;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以下的分析对于您了解家长面临问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主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概述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指导,一、幼儿园教育概述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一般从3岁左右开始进入幼儿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幼儿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世界上最早的一所幼儿园是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于1840年在勃兰根堡创建的。福禄贝尔将其称为Kindergarden,即幼儿园,其含义是让孩子在花园中自由成长。当时的幼儿园招收17岁的儿童。,婴儿教育:0岁3岁(托儿所教育)学前教育机构 幼儿教育:3岁6岁(幼儿园教育)(一)学前教育的双重性质 教育性 福利性(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学前教育对于家庭的价值,(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幼儿园教育总目标 幼儿园各年龄班目标(大、中、小)幼儿园学期教学目标(上、下)幼儿园各领域目标(五大领域)单元教学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教育活动目标(一个活动的目标),三者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总的纲领性规定。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教育目的规定教育目标的方向,教育目标是对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规定和划分。学前教育目标是学前教育阶段对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四)构建以幼儿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 1.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2.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3.重新确定教师的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4.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二、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幼儿园教育发展的共同方向。1.明确家长是重要的教育力量 2.了解家园合作的主要内容 3.了解家园合作的方式,三、孩子入园前的准备 1.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愿望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缩小家庭与幼儿园生活的差异性3.父母与孩子一起进行模拟幼儿园的活动4.结合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四、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指导 只要你的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那么为孩子选择一间怎样的幼儿园,一定会成为每一位家长谈论最多的问题。许多家长更表示“择园问题”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考虑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择幼儿园的关键是家长首先应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家长应了解幼儿园哪些情况?又应怎样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下面以一位美国母亲与中国母亲选择幼儿园的经历来进行分析。,Linda是一位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妇女,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女儿将到入园年龄的前几个月,她就开始收集有关的信息。她的具体做法是先到社区服务中心了解附近几家日托中心的具体地址,然后电话预约安排参观和与老师交谈,了解幼儿园硬件设施和幼儿园的主要教学风格、特点。在她比较满意的两家日托中心,她把女儿的情况向老师作了简单介绍,听取老师的看法。这样既请教了专职工作者的意见,又对教师个人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又广泛地听取家人、朋友们的有关建议和收集相关信息,并选择了一所幼儿园。不过它的整个选择过程到此还未结束,她还要进一步确定这所幼儿园对她女儿是否合适。于是,她带了女儿一起再次来到这所幼儿园,陪着女儿参加了这里的半日活动。女儿快乐的表情促使她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赵女士是一位中学老师,先生从事金融工作,女儿两岁多。女儿上哪一间幼儿园是她平时与先生和周围同事、朋友们探讨最多的问题。最后根据朋友和同事的建议和她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她选择了一间省一级(级别最高)幼儿园作为主攻目标,于是她就密切关注幼儿园贴出的招生通知,按照招生日期带孩子一起到幼儿园与园长面谈幼儿入园问题。园长见过小孩,简单问一下孩子的名字、年龄后(有的园长也会和孩子聊几句),赵女士就让同去的父亲把孩子带到幼儿园的滑梯、摇椅等地方玩耍,自己则与园长继续谈孩子的入园问题,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孩子入园缴纳多少赞助费的问题。一切谈妥后,赵女士一家也开开心心地离开了幼儿园。最后孩子体检及格,顺利地成为了这家幼儿园的新生。,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的母亲,还是美国的母亲,对孩子进幼儿园的事情都是非常重视的,但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价值取向,她们的做法又是不相同的。美国的那位母亲,她的目标是选择一所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是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了解的内容包括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点,以及任教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风格等情况,并将孩子的特点与之进行比较并让孩子有亲身体验的机会。重点考虑的是这间幼儿园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了解的方式方法是全面细致的。正如中外幼儿教育的比较与实践书中所说的,Linda在孩子真正入园时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初级的“幼教专家”,能如数家珍般地说出各种教学流派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母亲的做法,她的目标是选择一间夫妇俩都认为好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是采取一种被动的态度,了解的内容主要是幼儿园的名气及设施、环境等。而园长、老师的教育观念、教育风格、教学形式等则一概不知道,也从未想过要知道,更没有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这间幼儿园的问题。中美两位母亲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不同做法,看似一个幼儿教育中的小问题,但其背后隐藏着中美家长对待孩子的不同观念。美国家长多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她)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征,孩子是应该受到家长尊重的。而中国年轻一代的家长也明白孩子是一个值得尊重的独立个体,但往往在实际生活中,又忘记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个性特征。,中国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选择一间最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从而使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一)指导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情况了解幼儿园的类型与级别2.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3.了解教师素质及师生比例4.了解幼儿园的场地、设备、设施(二)家长了解幼儿园的途径、方法(1)电话咨询园长(2)亲自参观幼儿园(3)与所在幼儿园的家长交谈(4)收集亲戚、朋友、同事的信息(5)利用宣传媒介了解幼儿园的情况(6)带孩子参加幼儿园的半天生活,讨论:如果你遇到家长择园疑惑时,你如何答疑?(1)送孩子进全托的幼儿园好还是日托的幼儿园好?(2)选择幼儿园一定要离家近吗?(3)幼儿园的老师不教孩子计算和写字,只让孩子玩好吗?,第六部分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的方法,一、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 家长在幼儿入园前一段时间内可以多给幼儿讲一些涉及幼儿园的故事,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兴趣;还可以多让幼儿与社区内已经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耍,并鼓励这些哥哥姐姐表演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舞蹈等,让幼儿产生羡慕向往的情感;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幼儿提前到幼儿园参观一下环境,接触一下幼儿教师,让幼儿对幼儿园多一些了解,减少入园时的陌生感。,二、对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进行延伸和巩固 一是家庭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从物质环境来说,应该参考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幼儿的房间装饰应该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不可太过成人化。墙面色彩柔和鲜明、多样化,多放置幼儿喜欢的卡通图案、玩具等,给幼儿充分的视觉和触觉刺激。幼儿的玩具不一定非要是昂贵的,从商场买来的东西,废旧的塑料瓶、包装盒等稍加修饰就可以成为不错的玩具。在房间的角落为幼儿设置图书角和区域活动角来放置幼儿 的图书和玩具,并经常变换房间布置,与幼儿一起创设一个自由活动的“小天地”。二是在家庭作息时间安排、生活习惯、学习活动的要求上,尽可能向幼儿园靠拢。,三、对幼儿园教育的某些缺失进行必要的补充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幼儿品格的形成举足轻重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渗透教育 抓住时机锻炼幼儿各方面能力 家庭教育要明确孩子的学习特点、特长,因势利导 家庭教育中游戏的参与十分必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