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4章.ppt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14.1 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原则,在开放经济中,任何能够影响IS、LM、BP曲线变动的因素,都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国际收支的变动。如果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或者改变那些因素,则既能够调节国内经济均衡和经济增长,也可以对已经出现的国际收支的失衡进行调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原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有汇率政策可以对国际收支的失衡加以调节。但是,一国政府采取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条件是实行浮动汇率制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由于不能经常变动汇率,所以,谈不上使用汇率政策。因此,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作用时,必须区分不同的汇率制度。此外,也需要在资本流动性不同的条件下加以讨论。,14.2固定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及其效果,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如果发生了顺差或者逆差,从而出现汇率趋于上升或者下降的压力时,为维持汇率的固定水平,政府必须通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这就会使本国的货币供给发生变动,从而影响已经使用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政策效应,1.货币政策的效应在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极小的利率差异也会引起巨大的资本流动。在固定汇率情况下,IS-LM-BP模型所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一国无法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即货币政策不会发生积极的作用。这种情况可以参加图14-1。,图l4-1中,由于资本的完全流动,BP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这意味着,只有在利率水平等于国外利率,即r=rw时,该国才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在任何其他利率水平上,资本都会发生流动,以至该国的国际收支无法实现均衡。国际收支的失衡所导致的本国货币升值或贬值的压力又迫使该国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某种政策进行干预,以维持原有的汇率水平。这种干预在理论上会使LM曲线发生移动。,图14-1从最初的均衡点A点开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表示该国为推动经济增长而采取了货币政策。这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的位置。这时表示经济内部均衡的点移动到B点。但在B点上,由于利率降低引起的资本外流会导致国际收支赤字的出现,因而发生使汇率贬值的压力。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干预,在本国外汇市场上抛售外国货币,同时购回本国货币。这样,本国货币供给就会减少,结果使LM曲线向左移动。这一过程会一直持续到最初在A点的均衡得到恢复为止。,同样的机制也可以说明,中央银行实行任何紧缩货币的政策都将导致大规模的国际收支盈余。这倾向于引起货币升值,并迫使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引起本国货币量增加。结果,最初实行的货币紧缩政策的效应就被抵消了。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本完全流动时,采用货币政策调节国民收入,最终被证明是无效的。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明,在资本流动性较强的情况下,在固定汇率制条件下,货币政策仍然是无效的。,2.财政政策的效应 当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对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国民收入进行调节时,其效果将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完全不同。其调节过程如图14-2所示。,图14-2中,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上升到r1。尽管国民收入提高会使进口增加,但是,由于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所以,利率的上升使得资本流入增加的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因而,净资本流入增大,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达到B点。这时,本币升值的压力就出现了。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外汇市场,购入外汇,增加本币的供给。这种干预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最终在C点达到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而且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和作用很大。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财政政策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可以吸引大量的资本流入,国际收支因而出现顺差,货币趋于升值,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固定,必须购入外汇,这样货币供给不但不减,反而增加,使利率维持在原来的国际利率水平。由此形成的货币供给的增加,更增强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外汇不但没有损耗,而且会因为中央银行购入外汇而增加。同理也可说明,在资本流动性较强时,在固定汇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也将比较有效。,14.2.2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政策效应1.货币政策的效果 如果货币当局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太低,并试图在固定汇率而且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条件下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如图14-3所示。,经济中,原均衡点A为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中央银行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而增加货币供给的时候,LM曲线就向右移动到LM位置,使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降低到r1。代表新的收入和利率组合点的B点并未处在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上,所以,这不可能是经济的最终均衡点。由于r1y0,尽管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时,r1y0却会使商品和劳务进口增加,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逆差(y1与r1的交点处于BP曲线的右方)。,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况表示本国外汇市场上对外汇的需求增大,外汇汇率趋于上升,本币趋于贬值。中央银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即本币币值稳定),必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抛售外币,购回本币。这样,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图14-4中的LM曲线再回到原来的LM的位置,达到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上为止。这时,经济就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上。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从最终结果看,是完全无效的。同理也可证明,在资本流动性较弱时,在固定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仍然是效果不大或者是无效的。,2.财政政策的效应 假如政策当局认为当前的国民收入水平或者就业水平太低,而试图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条件下,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如图14-4所示。,经济中,原均衡点A为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当政策当局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试图达到增加国民收入或者就业水平时,下图中的IS曲线将向右移动到IS的位置,收入水平将暂时提高到y1的水平,利率暂时上升到r1的水平。由于B点不处在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上,所以,这不可能是经济的最终均衡点。由于资本完全不能流动,所以,利率的暂时提高并不能带来资本的流入。但是,收入的暂时增加却会引起进口增加,从而造成国际收支逆差。IS、LM曲线的交点暂时处于BP曲线的右方。,在本币贬值压力下,货币当局必须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抛售外币购回本币的举动,减少了本国的货币供给量,从而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直至最终达到与IS、BP曲线相交的LM曲线位置C点为止。在C点上,利率上升了,但收入却没有增加。结论: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和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除了使利率上升、外汇流失之外,对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最终不产生影响。不过,假定其他条件和前面讨论的一样,只是资本的流动性较弱,那么,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会有一定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和效果将如图14-5所示。,图14-5中,资本流动性相对较弱,所以,BP线的斜率高于LM曲线的斜率。假定原均衡点A是图中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所决定的r0和y0,扩张性财政政策将向右上方移动IS曲线到IS的位置,使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提高到r1。不过,由于B点并不处在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上,所以,B并非最终均衡点。收入提高会使进口增加,利率提高会使资本流入增加。B点位于BP曲线下方,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因为资本的流动性较弱,所以,资本流入小于进口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本国货币趋于贬值。在固定汇率下,中央银行必须干预外汇市场,抛售外汇,收回本币,这会导致货币供给减少,引起LM曲线向左移动到LM的位置,最终在IS、LM和BP三条线的共同交点C点,恢复均衡。在最终的均衡点C上,收入和利率水平都上升了。这表明政府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调节经济达到新水平的内外均衡方面是比较有效率的。可见,在资本流动性较弱和实行固定汇率制条件下,财政政策将会有一定的效果。,14.3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机制及其效果,在完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需要为维持汇率的稳定而采取干预政策。,14.3.1 浮动汇率制下资本完全流动时的政策效果,1.货币政策的效果IS、LM和BP三条曲线的最初均衡点为A。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下降到r1。由于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所以,利率的下降使得资本流出增加。此时,收入的增加也会使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这两方面都会使经济产生国际收支逆差。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趋于贬值。本币贬值使IS曲线移动到IS 位置,和LM、BP两条曲线共同相交于C点,达到新的均衡。,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也就是说,货市政策有较好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货币政策同样是比较有效的。2.财政政策的效果 假定其他情况如前,政府想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同时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增加国民收入的话,该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和效果将如图14-7所示。,图14-7中,IS、LM和BP三条曲线的最初均衡点为A。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上升到r1收入增加虽然会使进口增加,但是由于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所以,利率上升会使资本大幅度流入,超过进口的增加。所以,B点位于BP曲线的上方,表示国际收支发生顺差,使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IS又会向左移动,回到IS的位置。最终,重新在A点上恢复均衡。,所以,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因为,在资本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利率上升,可以吸引大量资本流入,国际收支会发生顺差,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完全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以至财政政策完全无效。不过,在资本流动性较强时,由于BP曲线是正斜率的而不是水平的,而且BP曲线可以随着汇率的变化而移动,所以,依据同样的机制可以知道,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流动性较强时,财政政策也会有一定的效果,而不是完全无效。,3.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汇率政策的效应经济中,原均衡点A为IS、LM和BP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假如政府试图以本币贬值的汇率政策在短期内推动出口,从而推动国民收入的增长,则IS曲线将向右移动到IS的位置,收入将暂时增加到y1,利率暂时上升到r1。由于资本完全流动,利率的上升将引起资本的较快流入,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B点位于BP线上方。国际收支的顺差将引起本币升值。结果,曲线IS向左移动,回到原先的位置,最终与LM和BP曲线共同相交于A点,恢复均衡状态。这时,一切情况都回到采用汇率政策之前。可见,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并且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政府的汇率政策最终将不具有实际效果。,浮动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政策效应,1.货币政策的效果。如图14-9所示。,图14-9中,BP曲线因资本完全不流动而呈现垂直状态。假定IS、LM和BP三条曲线的最初均衡点为A。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向右移动到LM位置。暂时均衡在B点,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下降到r1。由于资本完全不流动,利率的降低并不会引起资本的流出,但国民收入的提高却会增加进口,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会发生贬值,使IS和BP曲线分别向右方移动到IS和BP的位置,最终与LM线相交于C 点,达到最终均衡。与最初的均衡点相比,采取货币政策的结果,使国民收入增加了,同时,本国利率也变动了(至于利率到底是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情况)。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不能流动时,货币政策也是有效的。同样道理,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流动性较弱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也会是有效的。,2.财政政策的效果,浮动汇率制、同时资本完全不流动条件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图14-10所示。,图14-10中,BP曲线因资本完全不流动而呈现垂直状态。假定IS、LM和BP三条曲线的最初均衡点为A,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的位置。在与LM线相交的暂时均衡点B点,国民收入暂时提高到y1,利率暂时提高到r1。由于资本完全不流动,利率的提高并不会引起资本的流入,但国民收入的提高却会增加进口,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在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会发生贬值,在马歇尔-勒纳条件下,IS和BP曲线将分别向右方移动到IS和BP的位置,最终与LM线相交于C点,达到最终均衡。与最初的均衡点相比,采取财政政策的结果,使国民收入增加了,同时,本国利率也上升了。可见,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当资本完全不能流动时,财政政策也将使国民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同理,在浮动汇率而且资本流动性较弱时的财政政策也会使国民收入有所增加,利率有所提高。,14.4 调整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在国内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时,也同时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就是IS曲线、LM曲线和BP曲线相交于一点。,经常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如下几种情况:1.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都不均衡。2.国内经济均衡,但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这种情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两种情况。3.非理想的国内和国外同时均衡状态。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看,上述三种情形都需要进行调整,以实现理想的均衡状态。调整的具体思路,就是使IS、LM和BP三条曲线相交于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利率收入组合点上。这样,调整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的政策就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影响或改变总需求量的政策,例如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将从总需求方面直接影响一国的经济活动水平。从理论上看,这些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可以移动IS、LM曲线的政策。第二种类型是调整支出结构的政策,例如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是改变或者影响经济活动的模式。从理论上看,这些宏观经济政策都是可以移动BP曲线的政策。第三种类型是抵消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的其他金融政策。,关于第二类宏观经济政策,也可以考虑进一步分为通过市场起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两类。通过市场起作用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改变汇率、改变国内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政策措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本国汇率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本币升值或贬值)和汇率稳定情况下国内价格水平的变动,会影响进出口;国内利息率的变动,则使资本净流出额发生变动;货币供应量的改变则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既影响价格,也影响利息率,从而产生实际影响。最终,这些政策都会消除国际收支顺差或形成国际收支逆差,在图形上表现为BP曲线、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政府直接干预的经济措施和手段,包括给予出口津贴、加征关税、实行出口退税、实行进口限额等。这些措施和手段会对进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也可以影响BP曲线,甚至IS和LM曲线。其影响情况与汇率和价格变动的影响大致通过市场起作用的宏观调整相类似。,第三种政策的实行,虽然不能改变国际收支函数,但是可以抵消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从而收到与实现国外均衡相同的效果。这类政策主要涉及与资本流动、债务管理以及一国国外净资产的规模有关的金融政策。,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整,内部均衡由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A所决定,这时,收入为y0,利率为r0。但由y0和r0所决定的A点位于BP曲线的上方(或左方),因而存在着外部失衡,即存在着国际收支顺差。要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就要求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既不能位于BP曲线的上方,也不能位于其下方,而只能处于BP曲线之上。要做到这一点,从图形上看,就要求三条曲线中至少有一条可以发生移动,以便使同一个y与r的组合点处于三条曲线的交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