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农权小学校 张祖荣,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课稿,内容提示:,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五、说教学方法:,六、说学法指导:,七、说设计思路:,八、说板书设计:,四、说教学重、难点:,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八单元的内容。我说的是第二课时P121页122页的例3和例4。,2、教材地位:条形统计图这个单元是在学生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本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统计表的学习,深化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根据统计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其优越性,而且这个单元的学习也为以后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作准备。,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材和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自主构建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的统计表,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价值。,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3、能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同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并能进行交流。,4、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主建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教学难点: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读取有用的信息填表、分析、判断、交流,并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准备:我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五、说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法”。,探究学习是美国的施瓦布首先提出来的。发现法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探究发现教学旨在一切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经历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生疏到掌握的过程,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六、说学法指导:,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法指导重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其依据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去实现的,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同化还是顺应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已有认知发展水平,所以数学学习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准备。在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顺应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发展。,七、说设计思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是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与探索,使之发现有规律的东西概念、规则或原理,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的认知积极化,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探究意义,发展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强化学习动机,都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我这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由六大板块构成。,板块内容提示,(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二)又见老朋友,引发认知冲突。(三)认识新朋友,建构新知识(四)理解运用,交流信息(五)巩固运用(六)全课总结,学生质疑,(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开课时,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创设了春天郊外的活动场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同学们,在这个季节你们最想去干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情境。)然后出示四年级和五年级同学参加各个活动项目的统计情况,以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出现。,(二)又见老朋友,引发认知冲突。,对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学生已能够进行描述、理解、提问等。这儿的提问重点就不仅局限于了解到各个活动项目的人数,什么活动项目的人数最多或最少,教师要侧重鼓励学生对不同年级的各项活动进行横向比较,(这儿学生如果想不到,就可以预设,提问让学生一会观察四年级的统计图,一会儿观察五年级的统计图,还要把两个统计图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感到用两个分开的统计图来进行比较太麻烦了,就产生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的冲动,于是就有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求。,(三)认识新朋友,建构新知识,在学生有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我们想把两个年级的统计图用一幅图就来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教师参与学生讨论,适时进行引导),从而发现纵轴的人数和横轴的活动项目都是一样的,只有用来表示两个年级活动项目人数的条形,颜色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合在一起。(用课件演示合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横轴和纵轴完全重合。而两个年级的活动项目人数的条形图并在一起,颜色非常鲜明。这种新组成的统计图就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然后大家观察、比较。议一议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好处?大家很容易得出:统计图的条形有两种颜色,不同年级的条形,颜色不同,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各年级,各项目的人数,并且很容易把相同项目、两个年级的人数进行比较,便于分析。)并提示:黄色是四年级的人数,红色是五年级的学生人数。两个方框表示图例,很关键,是用来区别不同年级的标注。,这个环节注重体现了学生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然后利用数学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发挥顺应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由不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发展。,(四)理解运用,交流信息,这个环节也就是例4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分析统计结果,并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1、先出示四年级男、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进行描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复习,对刚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加深认识,要求学生会看图分析数据),2、出现问题,让学生填空。,3、质疑,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越性。,4、根据统计图填统计表。目的是通过图表互补,增强统计意识,感受统计图、表之间的联系,在这个统计表中,表头的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五)巩固运用,我安排了P122页的课堂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今天所认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如何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体会统计的价值。,(六)全课总结,学生质疑,这个环节的安排就是让学生归纳今天所学知识,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然后引发学生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向往,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八、说板书设计:,这节课我准备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包括了例3、例4 及课堂活动,因此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复式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体育活动中男女生人数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