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崔功豪.ppt
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崔功豪(南京大学教授、博导),一、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城镇体系规划三、城市发展与城镇体系规划,1、城市化过程是人类走向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城市化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进步而推动的,城市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社会文明的象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城市推动时期,社会发展将进入以城市为中心组织社会生产生活的时代。本世纪,世界将进入城市社会。城市将成为人们主要的工作场所、生活场所、活动场所。中国也将走向城市化,正在逐步实现城市为中心的体制。,1、城市化过程是人类走向发展和进步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获获得者所蒂格利茨在2001年世界银行的一次会上曾经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与规划调控”,2、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城市化,就是人类社会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城市化是人口转化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转化的过程。,2、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城市化是空间转化的过程。就业特征与空间转移同步;空间转移在前,职业结构在后(假城市化);空间转移在后,职业结构在前(非农业,分散化)。,2、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城市化是意识和观念转化的过程。“城市集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有利于劳动者和方面的发展。”“城市化使农村居民脱离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城市所形成的人口集结,使劳动者得到最合理的组织和最有效的利用,而且使企业人员更富有进取精神和竞争心理。”(马克思,恩格斯),3、世界城市化进程启示,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世界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集中城市化阶段自工业革命至二十世界50年代郊区化阶段1920年开始,50年代大发展至60年代逆城市化阶段70年代开始再城市化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3、世界城市化进程启示,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启示,城市化最基本形式是集中,集聚经济、规模效益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城市化的过程不都是集中过程,也包括分散,集中和分散是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城市化不都是大城市,也包括大量的小城镇,不同的城市化阶段,不同国情,城市的规模形态就不同。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在于产业,在于产业的演变。城市化过程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演化的过程。需求多样化,导致城镇类型多样化。,4、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中国正处于城乡转型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城市结构、地区结构调整中国城市化受到工业化中期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双重压力。托夫勒:“中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第二次浪潮,又面临第三次浪潮的挑战,中国应采取两个浪潮同时推进措施。”,4、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背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体系的影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巨大差异。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5、中国城市化战略,中国正进入城市化加速期。美国学者诺瑟把城市发展划分为初始、加速、趋级三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为70%。世界银行编写的世界经济200年回顾世界经济发展轨迹一书中指出:“一国一地区城市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和城市水平超过30时期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5、中国城市化战略,中国应采取集中发展的城市化战略。中国国情要求采取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总体上,中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集中城市化阶段。,5、中国城市化战略,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从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转向区域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努力参与世界城市体系构建。积极有序地发展大城市。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提高城市质量。培育都市区、城市群、城市连绵区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6、推进城市化的几个问题,拟定合理的城市化目标 城市人口的增长应是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增长,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城市化目标不仅指城市化数量(人口城市化),也包括城市化质量。“人们为了生活来到了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集聚在城市。”亚里斯多德 城市化目标应充分考虑近阶段城市就业形势。,6、推进城市化的几个问题,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多元化投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效的制度环境。高尚的文化环境。,6、推进城市化的几个问题,实行体制与制度创新编制科学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各级城镇体系规划。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和城镇布局。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议投融资新机制。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一、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城镇体系规划三、城市发展与城镇体系规划,1、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从城市到城市体系城市历史发展阶段-城市的诞生城市是中心城市推动城市空间组织的演化从单一城市到城市群体城市从封闭、分散到开放、联合从点的城市、面的城市区域到区域城市化城市体系是城市竞争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1、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城镇体系的概念“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组成的城镇群体。”“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1、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城镇体系规划理念整体性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城市区域(城市与周边)发展的整体性时间与空间的整体性可持续这一代与下一代,这一任与下一任治标与治本单一性和多样性弹性、有序、滚动、连续以人为本目标“一切为了人”环境与尺度原理公平为全体城市活动市民实施公众参与市民是城市的主人,2、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城镇体系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作用的重要手段城镇体系规划的目的是构筑一个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相适应、相匹配的城镇体系风格,建立以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发展框架。城镇体系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分配为主的地域空间规划。空间优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城镇体系规划也是一种区域有序竞争和长远发展的“游戏规则”或达成的区域共同发展的“契约”,2、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制定战略、组织空间、布局设施、实施调控制定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化发展战略(城镇发展战略)(定位、目标、模式(途径)组织空间划分区域空间,组织城镇空间(城镇体系的三大结构、重点空间、协调空间)布局设施区域性交通与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设施实施调控区域与城镇空间管治与调控;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建议,一、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城镇体系规划三、城市发展与城镇体系规划,1、城市发展与区域城镇体系结构,任何城市都是区域城镇体系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1、城市发展与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城镇体系的职能(功能)结构综合性城市专业性(工业、交通、旅游、商贸)城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点轴网络,2、中心城市发展的区域定位,区域定位分析的目的是明确城市在各层次(从全球到上一层次)区域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球时代评判一个城市地位的理念的准则J弗里德曼:全球时代判定一个城市区域地位的标志是参与国际经济社会活动的程度掌握和运用资本的能力区域定位分析,3、城市功能的区域分析,城市的区域功能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功能体系从生产、流通消费到管理、创新(研发)、制造、流通、服务功能从生产型转向经营服务型是当今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趋势城市区域功能案例分析,4、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分析,城市人口规模是城市化发展的标志区域生产力布局与城市规模区域农村劳动力转换与分配和城市规模城市区域功能地位与城市规模,5、城市发展支撑系统的区域分析,区域交通网络与城市发展区域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区域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