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皮肤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第十八章皮肤疾病病人的护理,课时目标,1.了解皮肤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意义。4.熟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5.熟悉感染性皮肤病及其他皮肤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6.掌握皮肤病的一般护理和不同皮肤疾病的护理措施。,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一、概述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被覆于身体表面,在口、鼻、肛门、尿道口及阴道口等处与体内管腔黏膜相移行。1.量重:成人约占总体重16 2.面积:1.22m2、平均1.5 m2 新生儿 0.21m2,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二、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小汗腺、顶泌腺和甲组成皮肤内其它组织结构:血管、淋巴管、神经等,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三、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作用 感觉作用 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 吸收作用 参与免疫反应,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一、皮肤病的症状 皮肤病的症状,主观症状,客观症状,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一)主观症状 主观感觉到的症状。与皮肤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病人的耐受性有关。1.瘙痒:皮肤病最常见症状,可轻可重,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泛发全身,有阵发性也有持续性。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和疥疮等可引起瘙痒剧烈,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一)主观症状 2.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疖、结节性红斑等;3.烧灼感:常见于接触性皮炎;4.麻木:常见于麻风等。皮肤与机体内部密切联系,体内其他系统性疾病可有皮肤表现;皮肤病也可伴发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等。,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二)客观症状 看到或摸到的皮肤及粘膜损害。即皮肤损害,亦称皮损或皮疹。皮损的性质和特点常是诊断皮肤病的主要依据。根据发病特点,皮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 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最早损害,对诊断皮肤病有重要价值斑疹、丘疹、斑块、风团 结节、水疱、脓疱、囊肿,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斑疹局限性的皮肤颜色改变,不高起也不凹陷,与皮面平行的局限性,边界清楚,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的损害,直径2cm。直径2cm的斑疹称斑片,斑疹分为四种。,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出血斑,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 1)红斑 是毛细血管扩张或充血所致,压之褪色。有炎症性红斑和非炎症性红斑 2)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是色素增 加、减少所致,压之不消失。3)出血斑 血液外渗至周围组织所致,压之不褪色,色泽为鲜红,继变紫红,陈旧时变为紫蓝或黄褐色。直径2mm的出血斑称瘀点,2mm称瘀斑。,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2)丘疹:局限性、实质性、隆起性、直径小于1cm的浅表损害。位于表皮或真皮浅层,呈圆形、类圆形或多角形。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丘泡疹,丘疹,斑丘疹,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3)斑块: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性的浅表性损害,多为丘疹扩大或融合而成。,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4)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局限性隆起性皮肤损害。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呈淡红或苍白色。其特点是速起速消,消退不留痕迹。,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5)结节 为圆形或类圆形、局限性、实性、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的损害,需触诊方可查出。直径超过2cm的结节,称肿块。,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6)水疱和大疱 为内含液体,高出皮面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直径小于lcm时为水疱,超过1cm者为大疱。疱液可为浆液性或血性。疱壁的厚薄与水疱的位置有关:角质层下水疱,表皮中下部水疱或表皮下水疱。,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大水疱,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1.原发性损害(7)脓疱:含有脓液的局限性、腔隙性损害。脓液混浊,可粘稠或稀薄,周围有红晕,有原发,亦可继发于水疱。,(8)囊肿:含有液体或粘稠分泌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样损害。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弹性感。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如皮脂腺囊肿。,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二)客观症状2.继发性损害 由原发性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疗及机械性损伤如搔抓所引起的损害(1)鳞屑 为脱落或即将脱落的异常角质层细胞,由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引起。糠秕状:如花斑癣 大片状:如剥脱性皮炎 多层银白色鳞屑:如银屑病,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2)浸渍 皮肤长时间浸水中或处于潮湿状态,角质层吸收过多水分引起皮肤松软变白,甚至起皱的损害 常发生在指(趾)缝。浸渍处表皮容易脱落或继发感染,形成糜烂。,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3)糜烂 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而露出的湿润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表浅,基底层细胞仍存在,预后不留瘢痕。,(4)溃疡 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的创面。由结节、肿块破溃或外伤后形成。愈后留瘢痕。,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5)皲裂:系皮肤的线条状裂口,深度常达真皮。常见于掌跖、指(趾)关节、口角、肛周等处。伴有疼痛和出血。,2.继发性损害(6)抓痕:搔抓或摩擦所致的表皮或达到真皮浅层的缺损。呈线状或点状,可有血痂,愈后一般不留瘢痕。常见于剧烈瘙痒性皮肤病。,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7)痂:是由皮损表面的浆液、脓液、血液、脱落组织及细菌等混合干涸而成的附着物。浆液痂 脓痂 血痂,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8)苔藓样变 由于反复搔抓或摩擦而产生的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表现为皮沟加深,皮嵴隆起,表面粗糙,似皮革样。,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9)萎缩:是皮肤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表现为皮肤变薄,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第一节 皮肤病的症状和诊断,2.继发性损害(10)瘢痕:为真皮或真皮以下组织缺损或破坏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表面光滑,无皮纹,亦无毛发。增生性瘢痕;萎缩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