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序-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ppt
,哲学与人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l一、什么是哲学,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1、培养智慧 一个人的心智成长,一般地要经历:感觉知识智慧 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一问题的答案,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对事情的看法,获得一种境界。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那么,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哲学来指导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1、培养智慧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唯物?唯心?,唯物物质客观存在看病吃药人工降雨技术,唯心意识主观思维巫术祭天祈福,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故事一,同病施同药,效果却不同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有一次给两个做小买卖的人看病。他们都是在路上被大雨淋了,头痛、发烧、咳嗽、鼻子不通气。张仲景给他们每人开了一帖麻黄药。第二天早上,一个病人吃了药,出了一身汗,病已好了一大半;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出了一身汗,病却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呢?张仲景仔细进行了分析研究,原来两个人尽管病因、症状都差不多,但一个人看病时没有汗,另一个人正在出汗。没有汗的病人吃过药发了汗就好了;原来有汗的病人再吃发汗药,汗就出得太多了。于是,他另换了一个药方,这个人吃药后病也很快好了。,思考:张仲景第一次临床实践不大成功的例子说明什么?,故事二,寓言故事:按图索骥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年老后,他的儿子很想继承这项专门的技能,以免失传。他把伯乐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根据这条出去“相马”结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兴冲冲地回家对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匹马,额头、双眼同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听了,哭笑不得地对儿子说:“你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思考:伯乐的儿子为什么会闹出此等笑话?,故事三,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为外国记者举行了一场电影招待会,放映中国戏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说明书。周总理批评这位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周总理只要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上一句话:“请你欣赏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译只作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思考:从电影招待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什么启示?,故事四,随机应变的“烟灰缸”浙江省一厂家曾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国家的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样式,再度占领了市场。,思考:烟灰缸重新占领市场说明了什么?,思考,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包括人类社会);自然界是物质的_客观存在 人脑产生意识_客观存在主观反应 世界具有物质的统一性。,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大环境中的个体,我们做任何事都无法回避客观实际,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客观实际,要做到: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达成到预期的目的。2.从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属性和规律出发。认识它,就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客观实际”?定义:客观实际,就是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宋朝时候,在河南有一著名小镇,小镇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一日,小镇大集,集市上,一位卖枣的老翁高声吆喝:卖枣啦,卖枣啦,大枣小核,小枣无核!这吆喝还真灵,一会儿他的枣就卖完了。旁边一位卖核桃的小伙子见状,也学着老翁大声吆喝起来:卖核桃啦,卖核桃啦,大核桃小仁,小核桃没仁!,结果会怎样呢?,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奶牛的故事,3、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实事: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分析、研究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规律性),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哲学与人生第一课,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从下面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提问:人生选择的客观实际指的是什么呢?,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哲学与人生第一课,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提问: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古代的人们选择的通讯方式)(现代的人们选择的通讯方式),议一议:为什么古、现代人们选择的通讯方式会不同?,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小结1:,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我们作出的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根据。,小结2:,知识点补充,区别人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性格特点思维特征兴趣爱好等,个人体质学业基础家庭背景等,人的主观条件,人的客观条件,少年时期:童年时代的我们,一般都是吃喝玩乐为主。青年时期:开始自立,独立地承担社会责任。,老年时期:安乐于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小结3:,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人生的客观实际,社会历史条件,人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不同阶段,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1人生选择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2人生实际既包括社会历史条件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笑对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客观实际的范畴(多项)()A、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B、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C、人的幻想 D、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巩固练习,2.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A.个人的体质B.个人的学业基础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3、人生的选择,必须符合()A、别人的想法 B、客观实际 C、父母的要求 D、自身的幻想,B,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5.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的是()。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练习,6.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