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概论、华、并殖吸虫.ppt
鱼虾很生猛,但,医学蠕虫,p108,Medical Helminths,授课单位 病原生物学系 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 授 课 人 明珍平 博士 副教授,蠕虫(Helminths),指一类借身体肌肉的收缩而做蠕形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医学蠕虫(Medical helminths),寄生于人体、与医学有关的蠕虫。160余种,重要的有2030种,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吸 虫 绦 虫 线 虫 棘头虫(Trematode)(Cestode)(Nematode)(Acanthocephale),土源性蠕虫:,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为感染阶段,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经皮肤而感染宿主。,生物源性蠕虫:,生活史过程中必需要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然后才能感染终宿主。,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指一些寄生性蠕虫的幼虫,侵入到非正常宿主(动物或人)体内,在组织中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分类:扁形动物门复殖纲鴞行目,寄生于人体的约有30余种,吸 虫,(Trematode),一、形态学特征,(一)成虫,外观:身体多呈叶状或长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吸附器官:口吸盘、腹吸盘,消化系统:简单,有口无肛,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可自体或异体受精),排泄系统:,焰细胞,无体腔,排泄管,排泄囊,排泄孔,口,咽,食道,肠管,神经系统:,神经节、背索、神经干,(二)虫 卵,椭圆形多数具有卵盖内含物:卵细胞+卵黄细胞或毛蚴,二、生活史特征,生活史复杂 生殖方式:世代交替(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进行)中间宿主:一个或一个以上 第一(或唯一的)中间宿主:淡水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 或 淡水甲壳类 终宿主:人和多种脊椎动物 基本发育阶段: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感染人体阶段:囊蚴或尾蚴,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华 支 睾 吸 虫 成 虫,成虫于188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体内检获,命名:中华分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亦称肝吸虫(Liver fluke),成虫的睾丸呈分支状,1956年,在我国广州郊区一明朝古墓尸体的肠道里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1975年,在我国湖北省江陵县(现属荆州市)凤凰山一西汉古尸体内发现该虫虫卵。,1982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一战国时期的古尸体内发现该虫虫卵。,说明我国早在2300多年前就有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一、形 态,体形狭长,背腹扁平似葵瓜子仁102535mm雌雄同体,(一)成虫,口吸盘,肠 支,腹吸盘,子 宫,卵黄腺,输精管,卵黄管,卵 巢,受精囊,劳氏管,输出管,睾 丸,排泄囊,华支睾吸虫(成虫染色标本),口吸盘,子 宫,卵 巢,睾 丸,肠 管,卵黄腺,排泄囊,受精囊,华支睾吸虫(成虫横切面),子 宫,腹吸盘,肠 管,(二)虫 卵,形状:芝麻状大小:29 x 17m颜色:黄褐色结构:卵盖、肩峰、小疣内含物:毛蚴,卵盖,肩峰,小疣,毛蚴,二、生 活 史,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示意图,成虫,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第一中间宿主体内(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体内(淡水鱼、虾),终宿主体内(人、猫、狗、猪等),入水,(产出),孵出,发育,发育、增殖,发育、增殖,发育,生食或半生食,(移行至肝胆管定居),(被螺吞食),水,脱囊,终 宿 主: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猫、狗等)中间宿主:淡水螺类(第一),淡水鱼、虾(第二)发育阶段: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寄生部位:肝胆管致病阶段:童虫、成虫成虫寿命:20 30年,三、致 病,致病机制:,机械性刺激,官腔变窄,胆汁淤积,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化学性刺激,管壁增厚,腺体增生,胆管炎、胆管肝炎,胆红素钙+虫体碎片+虫卵+脱落细 胞,胆囊炎:,构成结石,阻塞性黄疸,胆结石:,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胆管周围肝细胞炎症,变性,萎缩,纤维化所致,肝癌、胆管上皮细胞癌:,肝胆管上皮增生而癌变(腺癌),240例病理确诊肝胆疾病中:确诊肝胆疾病 有华支睾吸虫感染者 比例 胆管上皮癌 8例 3例 37.5%肝细胞癌 108例 18例 16.7%各型肝硬化 92例 15例 16.3%胆结石及胆囊胆管炎 32例 3例 9.4%香港的原发性肝癌有15%以上由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感染度与临床表现,1 常见症状有: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 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感染度:依据是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EPG 1999 轻度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或很轻微,常为一般不适,偶有腹泻 10009999 中度感染: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消化不良,经常性腹泻、食欲减退,头晕,疲倦无力,腹痛,肝区痛,肝脾肿大,消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10000以上 重度感染:肝硬化,门脉高压,临床分型,无症状型:34.65%肝炎型:40.22%消化不良型:16.10%胆囊胆管炎型类神经衰弱型肝硬化型类侏儒型,四、诊 断,询问病史,是否来自流行区有否生食/半生食淡水鱼、虾史职业等,深圳市肝吸虫病防治需重点关注公务员人群2008-02-01,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相关调查显示,深圳公务员的肝吸虫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于全市居民总体感染水平,属肝吸虫病防治的重点人群。调查还发现,淡水鱼中肝吸虫囊蚴的感染率达17.6%,其中草鱼高达40.74%。,超百万人吃生鱼片感染肝吸虫病2004-11-0439健康网,据佛山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透露,从多年的检测数据分析,保守估计佛山市超百万人因吃生鱼片而感染肝吸虫病;本地养的猫,百分之百感染肝吸虫。,实验诊断方法一览表,病原学 免疫学 影像学涂片法 IHA B超集卵法 IFAT十二指肠 ELISA CT胆汁引流,五、流 行,地 理 分 布,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北部、俄罗斯的少部分地区和中国。我国: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余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该病的流行或病例报道,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达1249万,发病率超过病毒性肝炎。感染率(2005年)比第一次(1990年)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其中广东、广西、吉林3省(区)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广东的感染率约为5.36,估计感染者超过500万。高发人群:私企老板、干部,流行特点,地方性人兽共患性食源性,湖北省的流行特点:,除鄂西高山区外均有流行,呈点状分布,流行程度不一,丘陵最重,平原次之,山区最轻,流行环节,传染源,病人、无症状带虫者 家畜(猫、犬等)、野生动物,生食/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鱼生”、“鱼生粥”“生鱼佐酒”、“野外烧烤”“生鱼处理不当”,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影响囊蚴存活的因素,90C 1 sec75C 3 sec70C 6 sec60C 15 sec,酱油 5 hr 醋 2 hr,温度,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纹沼螺、傅氏豆螺、长角涵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家养:鲤科鱼类(青、草、鲢、鳙鱼)等,野生:麦穗鱼、餐条等,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平原水网地区:成人为主山地丘陵地区:儿童为主,六、防 治,加强健康教育,把好“病从口入”关不用生鱼喂养猫、狗 等保虫宿主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及时治疗病人和病畜,控制传染源 吡喹酮:125mg/kg体重,2天为一疗程,请思考:,综合所学的知识,如何判 断一个地区为华支睾吸虫 病的流行区?,并殖吸虫(Paragonimus),典型特征:生殖器官并列排列全世界报道的虫种达50余种,包括变种和同种异名;我国报道的有28种分布于亚、美、非洲的31个国家寄生人体的致病虫种有10余种,引起的主要病变部位和症状有两种类型,即由卫氏并殖吸虫引起肺型及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皮下型并殖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口吸盘,肠 管,卵 巢,子 宫,睾 丸,腹吸盘,卵黄腺,排泄孔,一、形态,排泄囊,(一)成虫,外观:,肥厚,活体时呈红褐色,半透明,像半粒黄豆,大小:,7.51246mm,结构:,卵 盖,卵黄细胞,卵 细 胞,卵 壳,(二)虫卵,形状:椭圆形,两侧不对称,颜色:金黄色,大小:,801184860m,卵壳:厚薄不匀,卵盖:大,明显,内含物:1个卵细胞,与10余个卵黄细胞,二、生 活 史,成虫,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尾蚴,囊蚴,童虫,第一中间宿主体内(蜷科、黑贝科螺类)13个月,“第二”,终宿主体内(人、犬、野生动物)约2个月,入水,(产出),孵出,发育,发育、增殖,发育、增殖,发育,生食或半生食,(移行),(3W),水,脱囊,子雷蚴,发育、增殖,终 宿 主:人和多种肉食类哺乳动物第一中间宿主:黑贝科、蜷科的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和蝲蛄发育阶段: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 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蟹或蝲蛄寄生部位:肺脏致病阶段:成虫、童虫移行途径:,三、致 病,(一)病程分期与病理变化,虫体的分泌物、代谢产物以及虫卵崩解液化释放的异种蛋白等抗原物质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机械性损伤:,虫体在组织与器官内移行、寄居造成腹腔多个脏器、多种组织的损伤,化学性刺激:,1.急性期:由童虫的移行、窜扰引起,根据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病因:童虫在体内游走、窜扰所致,症状出现时间:感染后数天至1个月,损伤部位:肠壁出血,肝脏与多个腹腔脏器 局部出血及坏死,症状及体征:,轻者:全身无力,食欲下降,低热,消瘦等,重者:发病急,症状明显,高热、腹痛、腹 胀、便血等,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040%),2.慢性期:童虫进入肺脏后引起,大致可分:,(1)脓肿期,虫体移行引起组织损伤、出血、坏死及窦道形成,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 应,并逐渐形成脓肿,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薄膜状的脓肿壁,X线显示: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 浸润阴影。伴有胸水时,肋隔角变钝,(2)囊肿期,细胞崩解液化、组织坏死溶解呈咖啡状粘稠样液体,(3)纤维疤痕期,虫体死亡或游走他处,囊肿内容物咳出或吸收肉芽 组织填充而纤维化,X线显示:结节状或条索状阴影,镜检可见有坏死组织、夏科雷登氏结晶及大量虫卵,肉眼可见紫葡萄样结节状虫囊,囊内有成虫,X线显示:边界清楚的结节状阴影,有时有液平面,(二)临床表现及分型,常见症状: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多汗、消瘦、低热、腹痛、腹胀、荨麻疹等,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临床分型:,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型:,肝型:,亚临床型:,其它型:,四、诊 断,询问病史,是否来自流行区有否生食/半生食蟹、蝲蛄史职业等,应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病史、临床表现、X线、CT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综合考虑,一.病原学诊断 确诊的依据,痰、粪中查虫卵:留24h痰液,直接涂片法检查。感染轻的可用10%NaOH处理后沉淀检查,组织活检:查童虫;若移行它处,可从坏死的穴道、夏科雷登氏结晶及嗜酸性粒细胞判断,二.免疫学诊断 辅助诊断,皮内试验(I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抗原斑点试验(AST-ELISA),三.物理学诊断 辅助诊断,X线检查,CT检查,(a.生食蟹和蝲蛄史;b.免疫反应阳性;c.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误诊病例:,有17例病人,表现为单纯头痛。其中15例有食生、醉或腌石蟹史;2例常有饮溪、涧生水史,从食蟹至发病时间为60天至2年,误诊时间为半年至10年。17例中有14例进行颅脑CT检查,无异常改变;嗜酸性粒细胞无明显升高或处于正常范围内,全部误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但服头痛药后,疼痛程度略有减轻,但无明显效果;皮试阳性后,吡喹酮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3天,每天3次,每次0.4克,全部病例症状消失。,五、流 行,(一)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也有报道。亚洲:中国、日本、朝鲜、泰国、印度、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我国:从黑龙江至云南划一斜线的以东、以南包括台湾的27个省、市、自治区,主要在东北三省和浙江。,湖北:鄂东南为卫氏并殖吸虫,鄂西北为斯氏狸殖吸虫。,(二)流行环节,1.传染源,病人、带虫者 保虫宿主:犬、猫和野生哺乳 动物(虎、豹、狼、狐等),(自然疫源地:野生动物数量大,种类多,捕食转续宿主致病),2.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黑贝科、蜷科的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蝲蛄,蟹:溪蟹、华西蟹、石蟹等20余种,蝲蛄:东北蝲蛄等,(1)生食/半生食含有囊蚴的第二中间宿主,生吞活剥酒泡盐腌,3.感染方式,(2)生饮溪水或通过被囊蚴污染的炊具、食具、食物、手等感染,水煮火烤蝲蛄豆腐、蝲蛄酱,(3)生食或半生食转续宿主感染。如:日本 鹿儿岛100名居民烤野猪野餐集体发病,六、防治,加强健康教育,防止“病从口入”“强身壮骨”、“清凉败火”、“爬山善走”不随地吐痰,防止痰、粪入水治疗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 吡喹酮:25mg/kg分3次服,2天为一疗程 别丁:50mg/kg/天 隔日 3次/天 1020天手术治疗:局部麻醉手术摘除皮下结节,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人为非正常宿主,两种并殖吸虫的比较,两种并殖吸虫的比较,两种并殖吸虫的比较,谢 谢!,华支睾吸虫雷蚴,尾 蚴,华支睾吸虫尾蚴,尾 蚴,华支睾吸虫囊蚴,囊 蚴,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 傅氏豆螺 长角涵螺,第二中间宿主(鲤科鱼),伍氏半餐,(餐 条),鳊 鱼,舌 唇 鱼,中国结鱼,少鳞白甲鱼,感染华支睾吸虫 的动物肝脏,病原检查: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胆汁,(1)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2)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出率可达95%以上)(3)沉淀集卵法(4)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法,B 超,肝脏型:肝实质点状回声增粗、增强,有短棒状、索状或网状回声。肝内光点密集不均匀,可见小斑片状影。胆管型:胆管系统回声增强、管壁增厚,有时可见扩张的胆管内有点状或索状回声。胆囊型:胆囊壁增厚、粗糙,囊内有点状、棒状、索状或飘带状回声,有时伴有小结石或胆泥。混合型:同时表现出上述两种以上类型。,CT,也有较大诊断价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周围均匀扩张,肝外胆管无明显扩张;多为被膜下小胆管呈囊样扩张,近肝门侧肝内胆管向被膜侧均匀扩张。少数病例胆囊内可见不规则组织块影。,地 理 分 布,主要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北部、俄罗斯的少部分地区和中国。我国:除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未见报道外,其余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该病的流行或病例报道,估计全国感染人数达1000万。流行较严重的有:广东、广西、台湾、湖南、江西、四川省的部分地区以及东北三省朝鲜族居民聚居地。人群平均感染率多在10%以上。最严重:珠江三角洲地区,个别地区高达67.8%。北京、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和湖北的感染率一般在10%以下。,台 湾,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溪蟹),第二中间宿主,蝲 蛄,童虫移行,肠腔,腹腔,皮下,腹壁,肝、肾、生殖系,胸腔,(横膈),心包,肺,脑,(肠壁),成虫寄生于肺部,脑型肺吸虫病人(手部变形),囊蚴存活的时间,22C 43hr37C 20hr,10%乙醇,14%乙醇,22C 18hr37C 15hr,酱油(含盐16.7%)10 20%的盐水 醋,24hr,水,2127C 10天左右,病例:,宜昌某农民,因右侧胸痛、呛咳、呼吸困难、晕厥一次于某年1月6号入院。追问病史,半年前曾生食蟹10余只。检查痰液无发现虫卵,皮试阴性。2月22日,因左侧胸痛突发喷射性大咯血500ml再次入院,间断性大咯血200400ml,3天总量达2600ml,此时皮试检查强阳性。用别丁驱虫,当天咯血降为100ml;第2天咯血停止,1个疗程后出院,随访2年未再发生大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