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组胺及抗组胺药.ppt
第二十九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组胺(histamine),组胺广泛存在于全身组织的肥大细胞及循环的嗜碱性粒细胞中,而以心肌、皮肤、胃肠道和肺脏的含量为多。,组织中的组胺则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颗粒中。组胺在生理功能调节、炎症和变态反应等病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是体内非常重要的自体活性物质。,组胺激活H1受体 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部分血管扩张作用组胺激活H2受体 胃酸分泌、部分血管扩张组胺激活H3受体 参与组胺合成与释放的负反馈 调节,【药理作用】,1促进胃酸分泌2兴奋支气管平滑肌3心血管系统(1)扩张血管(2)对心脏的作用(3)对血压的影响 小剂量血压短暂下降 大剂量强而进行性的血压降低,扩张阻力血管作用:H1R快而短暂 H2R缓慢而持久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H1R,【临床应用】,主要用于鉴别真假胃酸缺乏症。,培他司汀(betahistine)H1受体激动剂,临床用于内耳眩晕病,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多种原因引起头痛的治疗。英普咪定(impromidine)选择性H2受体激动剂,用于胃功能的检查。,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 Drugs,H1受体阻断药 Histamine H1 receptor blockers,【药理作用】,抗H1受体作用,中枢抑制作用,【临床应用】,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防晕止吐,镇静催眠,【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二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有关阿司咪唑的可疑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为主,严重过敏性休克例,心律失常例,心律失常者中例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阿司咪唑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1.应禁忌与酮康唑、依曲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醋竹桃霉素、美贝地尔、奎宁共同使用。2.与氟康唑、咪康唑、甲硝唑等共同使用时应谨慎。3.肝功能严重异常、间期延长或服用延长间期药物、电解质异常及使用导致电解质异常利尿药的病人应避免使用。,H2受体阻断药,Histamine H2 receptor blockers,抑制胃酸分泌 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常用的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雷尼替丁(ranitidine,呋喃硝胺)法莫替丁(famo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罗沙替丁(roxatidine),药物相互作用,西米替丁肝药酶抑制剂 硝苯地平、利多卡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华法林、氨茶碱西米替丁与二甲双胍竞争分泌系统,大纲要求,掌握H1组胺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熟悉5-羟色胺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熟悉常用前列腺素药物及临床应用,A型题,1.属于自体活性物质的是 A组胺,去甲肾上腺素B5-羟色胺,肾上腺素C组胺,前列腺素D肾上腺素,乙酰胆碱E白三烯,甲状腺素,2.属于H1受体阻断药的是 A.苯海拉明,异丙嗪B.西替利嗪,法莫替丁C.氯苯那敏,雷尼替丁D.赛庚啶,西米替丁E.氯苯丁嗪,罗沙替丁,答案,答案,3组胺H1受体阻断药可首选用于 A.过敏性结肠炎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D.过敏性鼻炎E.接触性皮炎,4.无镇静作用的H1受体阻断药是A.苯海拉明B.异丙嗪C.布可立嗪D.氯苯那敏E.苯茚胺,答案,答案,5.异丙嗪是镇静催眠药B.H1受体阻断药C.H1受体激动药D.H2受体阻断药E.H2受体激动药,6.能阻断5-HT受体,用于高血压的药是 A.氯丙嗪B.异丙嗪C.酮色林D.苯海拉明E.昂丹司琼,答案,答案,7.治疗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作用更强的5-羟色胺拮抗剂是 A.苯噻啶B.赛庚啶C.酮色林D.昂丹司琼E.苯海拉明,8.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是A.米索前列醇B.碳酸钙C.胃复康D.雷尼替丁E.阿托品,答案,答案,9.前列腺素类抗消化性溃疡药是A.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B.罗沙前列醇,硫前列酮C.米索前列醇,地诺前列酮D.恩前列素,地诺前列酮E.罗沙前列醇,卡前列素,10.能收缩子宫,用于流产的前列腺素类药是 A.地诺前列酮,卡前列素B.前列地尔,依前列醇C.依洛前列素,米索前列醇D.罗沙前列醇,恩前列素E.硫前列酮,血栓素,答案,答案,B型题,A.酮色林B.异丙嗪C.前列地尔D.米索前列醇E.地诺前列酮,11.能阻断H1受体,松弛平滑肌,并能抑制中枢的药物是12.能阻断5-HT2A受体,并有弱的阻断1受体,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是13.能直接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是14.能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15.可收缩子宫,用于流产的药物是,答案,答案,X型题,16.H1组胺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包括A.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B.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C.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D.镇静嗜睡,防晕止吐E.镇痛、麻醉、抗癫痫,17.H1组胺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A可首选用于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局部变态反应性疾病B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瘙痒和水肿有良效C用于晕动病、放射病等引起的呕吐D对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克效果好E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镇静作用弱,不良反应少,是其优点,答案,答案,18.关于H受体阻断药,叙述正确的是A.多数H受体阻断药还具有抗胆碱作用和较弱的局麻作用B.苯海拉明具有镇静催眠、防晕止吐作用C.异丙嗪能可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H1受体,有较强的镇静作用D.苯茚胺对中枢有兴奋作用E.H2受体阻断药可治疗消化性溃疡,19.5-羟色胺的药理作用包括A.激动5-HT2A受体收缩血管B.激动内皮细胞5-HT1受体扩张血管C.激动5-HT受体收缩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D.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瘙痒E.能通过血脑屏障,引起镇静、嗜睡,答案,答案,20.关于赛庚啶和苯噻啶描述正确的是A.能阻断5-HT2受体、H1受体和较弱的抗胆碱作用B.苯噻啶治疗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和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强C.赛庚啶可用于预防偏头痛D.可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及尿闭患者E.无口干、恶心、乏力、嗜睡副作用,21.关于5-羟色胺拮抗剂正确的是A.酮色林能选择性阻断5-HT2A受体,B.酮色林还有较弱的阻断1受体和H1受体作用C.酮色林扩张阻力血管,降低血压,治疗高血压病D.昂丹司琼选择性阻断5-HT3受体,有强大的镇吐作用E.西沙必利主要阻断5-HT受体,答案,答案,22.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药理作用是A.收缩血管B.收缩胃肠平滑肌作用C.收缩子宫平滑肌D.抑制胃酸分泌E.天然品代谢慢、不良反应少,23.关于前列地尔正确的是A.能直接扩张血管B.能抑制血小板聚集C.与抗高压药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协同作用D.可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E.静滴后代谢慢,答案,答案,24.关于前列腺素类心血管药正确的是 A.依前列醇具有明显的舒张血管B.依前列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C.依前列醇能抑制血小板与非生物表面粘附D.依洛前列素是PGI2衍生物,但性质稳定E.半衰期长,25.能抑制胃酸分泌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药物是A.米索前列醇B.罗沙前列醇C.恩前列素D.地诺前列酮E.硫前列酮,答案,答案,简答题,1.简述抗组胺药的分类、依据,及H1受体阻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2.简述酮色林治疗高血压的机制。3.简述常用前列腺素药及其临床应用。4.自体活性物质都有哪些?与激素、递质有何不同?,选择题答案:,1C,6C,7A,8D,9A,10A,2A,3D,4E,5B,11B,16ABCD,17ABCE,18ABCDE,19ABCD,20ABC,12A,13C,14D,15E,21ABCD,22ABCD,23ABC,24ABCD,25ABC,简答题答案,分类依据:抗组胺药依据对组胺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分为H1、H2、H3和H4受体阻断药。H1受体阻断药主要药理作用:(1)抗H1受体作用 能完全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能显著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局部水肿)。能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作用。(2)中枢抑制作用 镇静、嗜睡;防晕止吐:(3)其他:较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局麻作用和对心脏的奎尼丁样作用,5-HT2A受体主要介导血管的收缩反应,5-HT还可增强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加压素、血栓素A2等引起的血管收缩反应。正常人5-HT1A受体介导的舒血管反应与5-HT2A受体介导的缩血管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5-HT2A受体活动占优势时,便可导致高血压状态。酮色林能选择性阻断5-HT2A受体,同时也能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扩张阻力血管,降低血压。,天然PGs药代谢快、作用广泛、不良反应多,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常用一些合成的前列腺素药。(1)常用的前列腺素类心血管药有前列地尔(PGE1)、依前列醇(前列环素,PGI2)和依洛前列素(PGI2衍生物)能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等。(2)前列腺素类抗消化性溃疡药有米索前列醇、罗沙前列醇和恩前列素,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细胞,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3)前列腺素类生殖系统药有地诺前列酮(PGE2)、硫前列酮和卡前列素(15-甲基-PGF2),可收缩子宫平滑肌,用于催产、引产和人工流产。,自体活性物质是在作用本身的靶组织产生,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局部或附近靶器官,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或病理反应。多数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生,它们不进入血液循环,也称局部激素。而激素是在特定的分泌腺合成,释放后经血液到达靶器官,远距离产生作用。递质是由神经末梢的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临近的突触后膜,完成信息传递作用。自体活性物质包括:小分子化学信号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腺苷、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氯化氢等;大分子化学信号物质如血管活性肽类(血管紧张素、内皮素、激肽类、利尿钠肽、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肽Y等)、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编者:曹永孝(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