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生物工程反应》PPT课件.ppt

    • 资源ID:5676335       资源大小:3.22MB        全文页数:14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工程反应》PPT课件.ppt

    生物工程反应,姜 梅2013.9,联系方式:Meijiang9,绪 论,本章重点:生物反应工程 生物工程概念与内容;本章难点:生物反应过程与 生物反应工程的区别。,1.1生物反应过程概述,生物反应过程(bioprocess)定义: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经工艺及工程开发而成为可供工业生产的工艺过程。实质:利用生物催化剂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青霉素的生产,抗生素青霉素,罗伯茨(W.Roberts,1874)首次报道微生物的颉颃现象(antagonism)灰绿青霉生长旺盛的液体会使人工感染细菌困难廷德尔(J.Tyndall,1876)青霉菌与细菌液体培养中有颉颃现象巴斯德和朱伯特(,1877)用炭疽芽孢杆菌培养物感染动物巴比斯和科尼尔(V.Babes&A.V.Cornil,1885)细菌之间,青霉素的生产,1928.9 英国 Fleming 发现青霉素1938 英国 Flory和Chain 重复(实验室)少量 败血病 失败(Heathley)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 D.Elder 固体培、表面培养、液体深层发酵 0.001g/L1945 青霉素高产菌株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育种技术 培养基设计技术 搅拌通气发酵罐为反应器 氧的传递技术等等,化学家钱恩(E.Chain)获得精制品,1940在美国产业化,0.001g/L,1939 50g/L,当前水平6000080000U/ml(150m3),空气净化工艺流程,生物技术 biotechnology 侧重技术方法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科学 bioscience:侧重机理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侧重工程,(一)描述性生物学1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二)实验生物学阶段:(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1900年)(三)分子生物学阶段:1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生物科学发展,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以清华大学为例,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是培养在生物科技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工作的高水平人才的专门系科。现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为了拓宽人才培养口径,招生时按生物科学一个专业招生。虽然分为两个专业,但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写毕业论文时各有侧重。生物科学专业主要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结构生物学和细胞发育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包括生物芯片技术、微生物发酵工程、藻类技术、细胞工程及酶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为使学生适应未来生物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不仅注重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术的训练,而且重视学生在数、理、化、计算机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还需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及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另有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工程学等一系列课程可选修。以上海交大为例,生物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生命科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以及外语的高级专业人才。研究方向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基因分子生物学、人类与动物分子遗传学、微生物代谢与调控以及植物基因工程等。该专业主要学习与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主要课程有: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原理、基因工程原理与方法、细胞工程、生化工程、酶与酶工程、发酵工程、计算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命科学信息与情报、生命科学基础讲座等。,示意图,细胞 酶(游离或固定化)空气 能量 提取精制 产品生物催化剂 副产品 灭菌 废物 原料 基质或培养基,生 物 反 应 器,检 测 控 制 系 统,组 成,原料的预处理选择、加工(物理或化学)、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生物催化剂的制备菌种的选择、扩大培养和接种,酶的纯化和固定化等;(核心)生物反应器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与监控反应器的结构、操作方式、操作条件;反应 参数的检测与控制;产物的分离纯化去除杂质,提高浓度。,以生物反应器为核心,之前反应上游加工;之后反应下游加工,1.1.2 生物反应过程的特点,一门综合学科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 物学、微生物学 化学:无机、有机、分析、物理 工程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采用生物催化剂酶 Enzyme;采用再生资源为原料丰富、低廉,危害性小;难控制,质量不稳定;设备简单,能耗低。,生物反应过程的分类,(1)酶反应过程游离、固定化酶(2)细胞反应过程微生物和动植物反应(3)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废水的生物处理过程特点:,是由细菌等菌类、原生动物等各种微生物构成的混合培养系统;几乎全都采用连续操作;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条件波动大;反应的目的是消除有害物质而不是生成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细胞本身;不计成本。,1.2生物工程,1.2.1生物工程的定义 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1.2.2.生物工程的分类:,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菌,发酵工程,产品,蛋白质或酶,蛋白质或酶工程,基因工程,优良动、植物品系,动、植物个体或细胞,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1.2.3.生物工程涉及的学科,学科众多。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生物学等等。使用现代化器和设备技术手段。广阔的应用前景;医药 林业 环境保护 能源 采矿冶金 农业 材料 畜牧业 化工,表1-1重要的现代生物技术仪器和设备,图生物技术树,生物工程的研究的内容 运用化学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成果进行工业开发的一门学科。既为生物技术服务的化学工程。,化学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反应、原料的处理和产物的分离、能量的传递、设备的设计与放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等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化学工程传递工程、分离工程、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系统工程 工程分类生物(生化)反应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1.3生物反应工程,定义:研究生物反应动力学,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放大以及反应器优化的一个重要学科。实质:生物反应过程中带有共性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如何从生物现象中抽象出共性的内容,从宏观看 以获得生物量为目的:生物合成速率影响因素(生物体、基质、环境因素、操作条件等)以获得目的产物为目的:从微观看 转录与转译速率=(基因量、.等)调控速率=(表达速率、酶活力、等),反应器生物反应过程的关键设备。操作方式产品的质量 操作条件 产量 结构 能耗,原因物料的混合与流动 传质与传热 三传一反 氧和基质的供养和传递等等,内容:,以生物反应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运用传递过程原理、设备工程学、过程动态学及最优化原理等化学工程学的方法,进行生物反应过程的工程分析与开发,以及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放、操作和控制等。1971 英国 阿特金逊 B.Atkinson 采用生化反应工程 术语 1974编写生化反应器1979 日本 山根恒夫 编生物反应工程1985 德国 许盖尔特Schugerl 专著生物反应工程,A.生物反应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工业生产中生物反应速率问题;影响生物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获得最优的反应结果。本征动力学(微观动力学)反应器动力学(宏观动力系学)静态变量动态变量,B.生物反应器 传递特性传质、传热和动量传递 设计与放大选型、操作方式、计算 优化与控制优化操作与优化设计、反应参数测定与控制。,生物反应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表 生物反应过程特征的比较,发展历史,a 酿酒、生产酱油和醋容器 最简单、最原始的生物反应器b.1857 Pasteur 酵母发酵生产酒控制发酵罐c.20世纪初,微生物产品有所发展,但主要属于初级代谢产物,厌气发酵,设备也相对简单(乳酸,乙醇,丙酮)。d.抗生素的发展,使生化工程诞生.特点是好气发酵,产物结构复杂,次级代谢物,培养液含量低,无菌条件高.深层培养技术、无菌空气制备技术分批、连续与流加操作e.20世纪50年代,氨基酸工业,60年代:酶制剂.60年代固定化技术新概念生物反应器.70年代基因工程特殊生物反应器,干扰素,胰岛素,生长激素,乙肝疫苗,单克隆抗体.,龙山文化(距今4000-4200年)已有酒具出现。公元前200年,作豆腐、酱油和酿醋。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提出过采用厌氧进行亚麻浸渍处理。公元10年有了天花的活疫苗。,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因1928年首先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命名。,20世纪中期前后生物化学工程学科的形成。20世纪后期(197080年)生物反应工程学科的形成。英国学者阿特金逊(1971)首次提出生化反应工程。20世纪90年代基因工程与生物反应工程不断融合、发展。,发展方向,从微观角度揭示细胞反应过程规律;代谢网络、细胞、酶 预测代谢网络(代谢途径)新型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各种描述生物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基础研究以基因组为基础的整体数学模型生产过程参数与控制手段的改进。,1.4生物反应工程的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用数学语言表达生物法反应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替代实验研究。方法机理模型或结构模型既过程机理出发推倒的。-可外推使用半经验模型 经验模型经验法,参考资料,国外1975年日本学者合叶修一等生物化学工程-反应动力学1979年日本学者山根恒夫生物反应工程1985年德国学者许盖特(Schugerl)生物反应工程1993年日本学者川濑义矩生物反应工程基础1994(02)年丹麦学者Nielsen 等生物反应工程原理2008 美国michael、土耳其Fikret 生物过程工程国内生物反应工程原理(1990和2003天津科技大学贾士儒)生物工艺学(1992华东理工大学俞俊棠等)生化工程(1993江南大学伦世仪)生化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1996北京化工大学戚以政等)生物反应工程(2004戚以政等)生物反应工程 2005浙江大学岑沛林等)生物反应工程(2005清华大学邢新会译)生物反应工程原理(2011清华大学曹竹安 陈坚),作业:,1.什么是生物工程?它包括哪几部分?2.生物工程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3.什么是生物反应工程?其内容包括那些?4.什么是生物反应过程?其内容包括那些?5.生物工程应用在哪些领域?,预习:1.概念:解离常数、平衡常数、速度常数、Arrhenius公式;2.酶的生物化学知识。,第1章 均相酶催化动力学,本章的重点:米氏方程的两种假设、两种推导方式及其参数的物理意义;实验法求取米氏方程的动力学参数;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抑制剂的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及判断;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动力学参数并判断动力学类型。本章的难点:米氏方程及抑制剂动力学等有关的推导;酶失活动力学的意义及推导。,1.1 酶催化反应的基本特征,酶的分类与命名 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合成酶类。1.1.2酶的活力表示方法酶的催化效率与酶的转换数是同一概念。催化中心活力酶活力1 kat=6107U 或 1kat=60 U 1U=1.710-8 kat比活力每1mg(1ml)蛋白质所具有的酶的单位数。U/mg 或 kat/mg,酶的特性,生物催化剂,具有一般催化剂所特有的特性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反应条件温和。高效性;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需要辅因子非蛋白质物质共同作用;金属离子、有机物质辅酶(紧密)、辅基(疏松)酶是蛋白质失活与变性。化学修饰(微观变化)、空间障碍、高级结构的变化(宏观变化)、多肽链的断裂,酶的稳定方法,1.2简单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1.2.1概念:反应速率:在均相反应中,一般以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反应组分的改变量。对于恒容反应,V为常数,故,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单位有molL-1s-1、molL-1min-1 和molL-1h-1等。反应速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平均速率 在化学反应进行的一段时间里,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即为平均速率,用 表示。例如反应 2AB(g)=H2(g)+I2(g),瞬时速率一般有两种方法,作图法 通过实验测定出不同时间某一物质的浓度,然后作出C-t曲线,再从C-t曲线图上于某时刻t处作切线,并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获得瞬时速率 r。但该方法的缺点是在c-t曲线上作t时刻切线时,存在人为因素,不易获得准确一致的结果。,例如某一反应:aA bB,浓度,时间,微分法:通过作图软件,如Excel作C-t曲线图,并求拟合曲线(要求相关系数的平方值R2 1),得一元多次方程。如拟合曲线为,c=a5 t5+a4 t4+a3 t3+a2 t2+a1 t+a0中c为浓度,t为时间,an为常数。微分上式得然后代入任一时刻的t值,得y值。此值即为t时刻在c-t曲线处切线的斜率(),从而求出瞬时速率。计算法:例1,y=dc/dt=5a5 t4+4a4 t3+3a3 t2+2a2 t+a1,aA+bB cC+dD,平衡常数K 意义:衡量反应进行程度大小的一个常数。K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即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反之,K越,表示反应进行程度越小,即反应进行的越不完全。K是温度的函数。,解离常数Ks:aA+bB cC+dD Ks=1/K意义:衡量解离进行程度大小的一个常数。Ks越大,表示解离进行程度越大,即解离进行越完全;反之,Ks越小,表示反解离进行程度越小,即解离进行的越不完全。Ks是温度的函数。,(反应)速度常数(比速度):aA+bB+lL+Mm+A=B=1mol/L时,则r=k。k与温度、催化剂有关。物理意义:某在反应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度。反应快,k数值大。,阿仑尼乌斯公式:,零级反应动力学 一级反应动力学 A B二级反应动力学 A+B C,k1,k1,连锁酶反应 A B C,k1,k2,如果A的初始浓度为a0,B和C的初始浓度为0,并且a+b+c=a0,则求得:,例1卵状假单胞菌(Pseudomonaso valis)在分批反应中先把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内酯,再转化为葡萄糖酸。此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如下 G L P求中间产物(葡萄糖内酯)浓度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时间tmax及其最大浓度值L max。已知反应常数k1和k2分别为0.87/h和0.7/h。G0(初始葡萄糖浓度)=0.38g/L。,解:G L P t=0 G 0 0 0 t=t G L P,k1,k2,k1,k2,(1),当葡萄糖内酯达到最大值时,有 将(1)和(2)带入(3),整理得:则即在1.28h时,葡萄糖内酯达到最大值15.5g/L,(2),(3),简单的酶催化反应特点:,简单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一种反应物(底物)参与的不可逆反应。酶反应动力学基础。酶催化的水解反应、异构化反应和大部分裂解反应 对单一底物参与的简单酶催化反应:S P 反应机理可表示为:S+E ES E+P根据质量作用定律,P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rp=k+2ES=k+2X,E,k+2,k+1,k-1,米氏方程,假设 在反应过程中,酶的浓度保持恒定,即e0=efree+X与底物浓度S相比,酶的浓度是很小的。故可以忽略有于生成中间复合物ES而消耗的底物;产物的浓度是很低的,因而产物的抑制作可以忽略,同时也不考虑P+E ES这个逆反应的存在。(反应的初始状态),V.Henri于1902年根据转化酶(invertase),苦杏仁酶(emulsin)及淀粉酶(amylase)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反应速率方程(检验公式)。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推导米氏方程。,MM方程快速平衡学说(rapid equilibrium),原理:k+1 k-2,k-1 k-2 即 ES E+P 反应慢,k+2较小,决定整个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推导:,eo=e+X k+1eS=k-1X rp=k+2X,动力学参数:,KS为rP=1/2rP,max时的底物浓度,表示酶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特性;rP,max表示当全部的酶分子都变成ES的反应速度;k+2表示单位时间内一个酶分子所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分子,即表示酶催化能力大小转换系数。(kcat),B-H方程 拟稳态学说,原理:中间复合物浓度维持不变,即生成产物速度与分解产物速度相等。推倒:动力学参数:同MM,两种方程(学说)比较,k-1,扩展方程,若米氏方程中e数值大(结果见书例3-3、5)存在多个中间复合物是,催化活性中心速率常数,S1+E S1E K1,有辅因子反应,S2+E S2E K2,S1E+S2 S1S2E K12,S2E+S1 S1S2E K21,S1S2E E+P k,双底物反应,E+C EC KC,EC+S ECS KS,ECS E+C+P k,例1假设单底物S生成产物P的酶促反应机理下式,试建立可逆反应动力学方程。E,S,X和P分别与下式对应的浓度。E+S ES E+P e S X e P,解:B-H:rP=k+2X-k-2eP e0=e+X k+1S e+k-2 eP=k-1X+k+2X,k+1,k-1,k-2,k+2,M-M法,k+1S e=k-1 X 则,1.2.4 动力学特征与参数求解,动力学特征A.SKm(S0.01Km),r为直线,B.S Km(S 100Km),r为直线C.0.01Km S 100Km,r为曲线参数求解,参数求解,(a)Linewear-Bunk(b)Hane-Woolf(c)Eadie-Hofstee(d)积分法,参数求解,L-B法,双倒数法(常用)特点:浓度小时,误差大;方便,快速。H-W法特点:横坐标均匀,易作图,误差小,便于分析E-H法(误差小)特点:易作图,误差小,但不易测量积分法特点:误差小,不经变量计算,工程上常用,例2 有一均相酶催化反应,Km值为210-3mol/L,当底物的初始浓度S0为110-5mol/L,若反应进行1min,则有2%的底物转化为产物。试求:(1)当反应进行3min,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数是多少?此时底物和产物的浓度分别是多少?(2)当So为110-6mol/L,也反应了3min,底物转化为产物的百分数是多少?(3)最大反应速率rmax值为多少?,解(1)根据题意:S 00.01Km ln(S 0/S)=(rmax/Km)t=Kt t=1min,Xs=0.02S=S0(1-XS)=0.98 10-5mol/L,K=0.0202min-1,(2)So为110-6mol/L时,仍是一级反应,t=3min,求得=6%S=9.4 10-6mol/L,P=0.6 10-6mol/L(3)K=rmax/Km=0.202min-1 rmax=4.0410-5 mol/(Lmin),例3常温下利用蔗糖酶水解蔗糖,蔗糖的初试浓度S 0=1.0mmol/L,酶的初试浓度e0=0.001mmol/L在实验室反应器内进行分批操作,测得如下表中数据。试确定可否用米氏方程来描述反应速率,若可以,求Km和k+2。,解:米氏方程转换为,Rmax/Km=1,截距=-5.0846,-1/Km=-5.0846,Km=0.197mmol/L,k2=19.7/h,1.3有抑制剂的酶催化动力学,不可逆抑制剂失活可逆抑制剂竞争、非竞争、反竞争、混合(用透析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定义:凡能减慢或停止酶促反应的化合物称抑 制剂。作用机制: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酶活性中心,改变活性中心的三维构象,占据酶活性中心,从而使酶与底物的结合机率下降。,竞争性抑制的酶催化动力学,概念: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结构相似,能和底物分子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酶与抑制剂结合后,不能再与底物结合。琥珀酸脱氢酶受丙二酸及草酰乙酸抑制。此二者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部位,但不能被酶催化脱氢,故一旦结合在活性中心部位,就抑制了酶与底物的结合.,机理 E+S ES E+P E+I EI,推导:M-M:rP=k+2X-e=e+X+EI k+1S e=k-1X k-3EI=k+3 eI,方程,图形讨论 A.Km I KmI B.处理方法S I 可解除抑制,非竞争性抑制的酶催化动力学,概念:机理推导方程图形讨论 S 不能解除抑制,无,有,1/S,1/rs,核苷对霉菌酸性磷酸酯酶,反竞争性抑制的酶催化动力学,概念:机理 E+S ES E+P ES+I SEI推导方程图形讨论,无,反,肼对芳香基硫酸酯酶,1/S,1/r,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示意图,1.3.4 线性竞争性抑制的酶催化动力学,概念:机理 E+S ES E+P E+I EI EI+S SEI ES+I SEI 推导方程图形讨论 A.KIS=KSI时,rSI为非竞争性抑制动力学;B.KSI,rSI为竞争性抑制动力学;C.KSI,rSI为反竞争性抑制动力学;D.KIS=KSI,且为常数,rSI为混合竞争性抑制动力学,k+2,Ks,Ks,KI,KI,1.3.5 底物抑制的酶催化动力学,概念:机理 E+S ES E+P ES+S SES推导方程图形讨论,1.3.6 小结,几种抑制动力学的比较,抑制百分数,表示抑制剂对酶催化反应抑制的程度,例在含有相同酶浓度的五个反应物系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并测定其初始速率,然后再在五个反应物系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10-6mol/L的抑制剂,并测定其初始的反应速率,其数据如下表.试根据上述数据决定其抑制类型及动力学参数。,解:由题意作L-B 图,有图可知-1/Km=-4.16-1/KmI=-0.27,-1/rmax=110-2 rmax=100 Km=0.24 KmI=0.44,102,KI=0.27,-4.16,-0.27,1.4 复杂酶催化动力学,A+B+C+P+Q+R+随机机制 顺序机制双底物机制 有序机制 乒乓机制 T-C机制,1.4.1 随机机制,有序机制,顺序机制,T-C机制,乒乓机制,多底物反应可看成是一组反应。类似这样反应多糖和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的酶的水解反应是类似这样反应。最初底物具有一定的聚合度分布,底物种类很多;一般高分子底物的聚合度越大,酶促的反应速率越大。,1.5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内部 酶的结构特性、底物的结构特性外部 浓度因素:E、S、P、I、A等 操作因素:T、P、pH、离子强度,1.1.5 pH对影响酶催化速率的因素,pH对酶的影响的两个方面 pH对酶稳定性影响(台形)pH对酶活性影响(钟形)产生的原因:pH改变酶的活性中心,即改变其解离状态,从而反应速率。,1.5.1 pH值的影响,Michaelis假设假定酶分子有两个可解离的基团,随着pH值的变化,分别呈现出EH2、EH-及E2-三种状态模型,既EH2 EH-E2-酸性条件下,酶呈现EH2状态;当pH增加,酶以EH-状态存在;当pH继续增加,酶以E2-状态在。上述三种解离状态中,只有EH-型具有催化活性。底物的解离状态不变。速率控制步骤为由EHS-生成产物的速率。,-H+,+H+,+H+,-H+,pH 反应机制,S,推导:,-rs=rp=k+2EHS-E0=EH2-+EH-+E2-+EH2S+EHS-+ES2-,方程,讨论:,1.5.2 温度的影响,影响:A.在较低温度的范围内,、r总 B.在较高温度的范围内,、r总动力学模型Arrhenius公式: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Eryring过渡理论:,实验建立模型,(a),1.6 酶的失活动力学,影响酶活力因素:高温、pH、有机溶剂等;失活模型:双状态模型 多状态模型机理 kdN D kr,D,N,D,N,失活速率的实验测定,失活曲线:在一定条件下,使酶溶液恒温保持一定时间,间隔时间定时取样,在酶的最适pH、温度条件下测定其活力,以残存酶活力与失活处理时间作图,即得失活曲线。分析:A.间隔取样 B.测定时间一致 C.注意有无底物 D.在最适pH、温度,1.6.2 酶的热稳定动力学,热稳定曲线:在一定条件下,使酶溶液不同的恒温中保持一定时间,在酶的最适pH、温度条件下测定其活力,以残存酶活力与失活处理温度作图,即得该活曲线。表示酶的热稳定性双模型机理,kr,推导:,e0=et-D 利用初始条件t=0,et=e0,解方程方程:(可逆)(不可逆),讨论,大多数热失活模型服从 大多数pH失活模型服从半衰期t1/2=ln2/kd;表示酶活力衰减的程度,是酶的稳定性参数;若考虑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则,1.6.3 反应时酶的热失活动力学操作稳定性,操作稳定性:酶在反应中的稳定性;机理:E+S ES E+P D D+S 方程:,kd,k+1,k-1,k+2,kd,et=ef+X,分析,A.=1时,底物对酶失活没影响。B.=0时,酶完全被底物所保护,复合物ES完全不失活,此时只有游离酶失活。C01时,底物加速酶的失活。E若只有游离酶失活时,其分批反应的动力学方程,F如果还要考虑到在反应时温度对酶失活的影响。显然其速率方程更加复杂。这里只讨论零级不可逆酶催化反应的情况。对零级不可逆反应,S值趋于无穷大,因此有对该式积分,得到当s足够大时,上式可简化为进行积分得到,复习题:,复杂酶催化动力学模型有哪几类型?Michaelis假设怎样描述pH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酶失活速率测定的方法?产物很高时,反应机制为 E+S ES E+P E+P EP试推导其反应速率方程。,k-3,k+3,k-1,k+1,k+2,第2章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过程动力学,本章重点:影响固定化酶性质动力学因素;Da准数与准数的意义;本章难点: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建立原理;外扩散动力学模型建立原理,酶与细胞的应用:,cheese生产:牛奶+凝乳蛋白酶;淀粉糖生产:大米(玉米)+-淀粉酶+-淀粉酶+异淀粉酶;原料处理:酒精、甘油、乳糖、氨基酸;生丝脱胶:丝蛋白(丝胶包裹着)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脱胶;医药生产:L-氨基酸 有机酸生产:L-苹果酸 固定化黄色短杆菌 如用固定化氨基酸酰化酶生产L氨基酸;固定化青霉素酰胺酶水解青霉素G生产6氨基青霉烷酸;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固定化糖化酶生产葡萄糖,固定化酶定义,定义:固定化酶亦称固相酶或水不溶酶。它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溶液酶转变为在一定的空间内其运动受到完全约束、或受到局部约束的一种不溶于水,但仍具活性的酶。它能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进行催化反应。优点:不仅固定化酶可以反复使用,而且产物不受污染容易精制;固定化后的酶大多数情况下其稳定性增加,仅有少数的稳定性下降;固定化酶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可以装填在反应器中长期使用,便于实现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固定化酶方法: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1.载体结合法:将酶结合于水不溶性载体的一种固定化方法。根据结合的形式不同,又可分为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和共价结合法等。A.物理吸附法:指酶被物理吸附于不溶性载体的一种固定化方法。载体有活性炭、多孔玻璃、氧化铝、硅胶、淀粉、合成树脂等。特点:酶活性中心不易被破坏,酶结构变化少的优点,但它有酶与载体相互作用力弱,酶易脱落的缺点。,1.载体结合法:,B.离子结合法:酶通过离子键结合于具有离子交换基的水不溶性载体的固定化方法。此法的载体有多糖类离子交换剂和合成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例如DEAE纤维素、GM纤维素等特点: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酶的高级结构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易被破坏,能得到酶活回收率较高的固定化酶。但是载体与酶的结合力较弱,容易受缓冲液种类或pH的影响,在离子强度高的条件下反应时,酶易从载体上脱落。,1.载体结合法:,C共价结合法:酶以共价结合于载体的固定化方法,它是载体结合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此法或是将载体有关基团活化,然后与酶有关基团发生偶联反应;或是在载体上接一个双功能试剂,然后将酶偶联上去。可与载体结合的酶的功能团有氨基、羧基、羟基、酚基等。特点:共价结合法反应条件比较苛刻,操作复杂,并且易引起酶高级结构产生变化,破坏了部分活性中心,酶活回收率一般为30左右。代表性的方法有重氮法、溴化氰法等。,2.交联法,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与酶之间交联的固定化方法。此法与共价结合法一样也是利用共价键固定酶的,不同的是它不使用载体。做为交联剂的有形成希夫碱的戊二醛、形成肽键的异氰酸酯、发生重氮偶合反应的双重氮联苯胺等。特点:应用条件较激烈、酶活回收率低。,3.包埋法分网格型和微囊型,网格型:埋在高分子凝胶细微网格中的方法。微囊型:包埋在高分子半透膜中的方法。特点:包埋法一般很少改变酶的高级结构,酶活回收率较高,因此可用于许多酶的固定化,但必须巧妙地设计反应条件。适合范围:小分子底物和产物的酶,因为只有小分子才可以通过高分子凝胶的网格进行扩散。,固定化酶的模式,(5)疏水作用;(6)脂质体包埋;(7)微胶囊,2.1 固定化酶催化的动力学特征,酶固定化后性质的变化评价固定化酶指标:酶活力表现率和酶活力收率影响固定化酶动力学的因素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2.1 固定化酶催化的动力学特征,酶固定化后性质的变化:底物专一性的改变:pH的改变 稳定性热的稳定性、贮藏稳定性、操作稳定性 动力学的改变。原因:酶自身的变化主要由于活性中心氨基酸残基、空间结构和电荷状态变化;载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大多数酶在固定化后,其Km值增加,表示催化反应活性将下降。也有少数酶固定化后活性无变化,甚至有所增大。,评价这种活性变化可用下述两种指标来衡量:酶活力表现率和酶活力收率。,酶活力表现率(相对活力):实际测定的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与被固定化了的酶在溶液状态时的总活力之比。酶活力收率(活力回收):实际测定的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与固定化时所用的全部游离酶的活力之比。上述两种指标之差别在于是否考虑了所剩余的未被固定化的酶。,影响固定化酶动力学的因素,分子构象的改变位阻效应微扰效应分配效应扩散效应,固定化酶反应历程,底物从液相主体传向固定化酶周围的滞流液层(外表面);底物扩散通过这一滞流液层到载体外表面;进行酶促反应;底物由载体外表面向载体内扩散;产物由内部扩散到载体外表面;产物由载体外表面到滞流液层;产物由滞流液层传递到主体溶液当酶固定化于载体的外表面时,没有 和两个阶段。和、和是属于外扩散过程,、则为内扩 散过程。可以看出,固定化酶的催化反应受到了物质传递和酶促反应两个方面的影响。,固定化酶反应历程,影响固定化酶动力学的因素,(1)分子构象的改变:指固定化过程中酶和载体的相互作用引起酶的活性中心或调节中心的构象发生了变化,导致酶与底物的结合活力下降的一种效应。特点:难以定量描述与预测。多出现于吸附法和共价偶联法的固定化酶中。,(2)位阻效应:载体的遮蔽作用(如载体的空隙太小,或者固定化位置或方法不当,给酶的活性中心或调节中心造成空间障碍,使底物和效应物无法与酶接触等)引起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载体与固定化方法,可消除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但这种效应难以定量描述与预测。,(3)微扰效应,由于载体的亲水性、疏水性及介质的介电常数等,使紧邻固定化酶的环境区域(微环境)发生变化,改变了酶的催化能力及酶对效应物做出调节反应的能力。特点:这种效应难以定量描述和预见,但可以通过改变载体与介质的性质而做出判断与调节。,空间效应模拟图,(4)分配效应,分配效应是由于固定化载体与底物或效应物之间的疏水性,亲水性及静电作用所引起微环境(固定化酶紧邻的微观局部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物质的不等分配,改变了酶反应系统的组成平衡,从而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一种效应。特点:可以通过分配速率KP来定量描述,(4)分配效应,Kp的定义是载体内外底物(或其他物质)浓度之比。测定Kp方法:在已知浓度和体积的底物溶液中,放人不含底物的一定体积的载体,并保持适宜条件,当达到平衡时,测定载体外溶液中的底物浓度。,(5)扩散限制,指底物、产物及其他效应物的迁移和传递速度所受到的一种限制。物质的传递过程包括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这种扩散过程的速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反应速率产生限制作用。扩散限制效应可分为外扩散限制效应和内扩散限制效应。特点:可以通过引入相应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分配效应与扩散效应,分配效应,扩散效应,分配和扩散效应同时作用,固定化酶剖面图及浓度分布图,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本征动力学 指酶的真实动力学行为,包括溶液酶和固定化酶在内。对后者,它仅将空间效应的影响考虑在内。从这个意义上讲,固定化酶的本征动力学与溶液酶的本征动力学是有差别的。固有动力学 在本征动力学的基础上,仅仅考虑由于这种分配效应而造成的浓度差异对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所建立的动力学称为固有动力学 表观动力学,表观动力学,不论分配效应是否存在,固定化酶受到扩散限制时所观察到的速率称为有效反应速率,或称为宏观反应速率。据此所建立的动力学方程称为宏观动力学方程,或称为有效动力学方程。所建立的宏观动力学方程也不完全服从MM方程形式。,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2.2 外扩散限制效应,特征:底物:液相主体 固定化酶外表面 固定化酶外表面反应产物:固定化酶外表面 液相主体 外扩散是先于反应发生,与反应过程是串联进行的。,外扩散速率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限制,A.速率方程 假定对一非带电的固定化酶,其外表面上的反应速率符合MM方程形式,即 底物由液相主体扩散到固定化酶外表面的速率应表示为 NS=kL(S-SS)kL体积氧传递系数(1/S)定态条件下,应存在RsNs,即该式表示了在定态条件下,外扩散传质速率等于在固定化酶外表面上底物的反应速率。,B分析:,若RsNs,即外表面反应是控速步骤,则 最大反应速率;若RsNs,即外扩散是控速步骤,则r=Ns=kL S=N0,C求解图解,S0较低,RS0N0,外扩散是控速步骤;S0较高,RS0N0,外表面反应是控速步骤;S0处于中间;RS0、N0相差不大,则有 RS=N0 通过D计算求解。,3.计算,RS=NS,C*=S S/S,K=Km/S 1-C*=Da C*/(K+C*)0-0+=Da+K-1,S S=C*S,NS=kL(S-SS),2.2.2 D重要无因次数群,定义:物理意义可表示为:1.当Da 1时,酶催化最大反应速率要大大慢于底物的扩散速率。此时该反应过程为反应动力学控制。接近本征动力学;2.当Da 1时,则底物最大扩散速率要大大慢于酶催化底物的反应速率,此时该反应过程为传质扩散控控制。接近扩散动力学。应用:1.实际希望接近本征动力学,即Da 1 降低固定化酶颗粒的粒径,增大比表面积,但由于粒径减小会伴随压降增加,因此应用中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粒径。使固定化酶表面流体处于湍流状态以增大。2.图解,2.图解,底物在固定化酶外表面处的浓度应同时满足传质速率方程式和反应速率方程式,因此可通过作图法求出S值和相应的速率值。,例:某酶固定于无微孔的球形载体上,在排除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测得其动力学参数为rmax=410-5mol/(L s),Km=210-5mol/L,现将固定化酶颗粒装入底物浓度为110-5mol/L的反应器中,并已知在这一操作条件下的流体传质系数为410-1(1/S),求:底物在固定化酶的外表面的反应速率。,解:,S S=C*S=0.179 1 10-5=1.79 10-6 mol/L,反应速率,效率因子(外扩散),2.3内扩散效应,反应特征:内扩散于反应同时发生,与反应过程是并联进行的。浓度分配模型:假设:IE内任意一处均会发生反应,并且反应服从M-M方程;IE基质内的物质传递按分子扩散的方式进行;IE的外表处,无传递阻力存在,即K=1;IE颗粒是圆形的;扩散效应用Fick定理描述Ns=-DedS/dz;产物与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工程反应》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