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张》PPT课件.ppt
第 六 章,消 化 系 统,(the System of Digestion),(digestion and absorption),六大营养物质,糖、脂、蛋、水、无机盐、维生素,消化,吸收,废物排出,第一节 概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特性:1、兴奋性低,收缩弛缓;2、缓慢而不规则的自动节律性;3、持续的紧张性;4、伸展性大;5、细胞间有缝隙连接;6、对不同性质刺激的敏感性:,对电刺激较不敏感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很敏感,,(二)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特点:不稳定,-50-70mV,形成:K+外流、同时有Na+、Ca2+、Cl-参与,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2.慢波电位(Slow Wave Potential),(2)起源:纵行肌与环行肌之间的Cajal细胞(肌源性),(1)定义:肠道平滑肌的节律性自发性局部去极化(快速去极相和缓慢的复极相)1015 mV,3-12 per minute,慢波电位(Slow Wave Potential),基本电节律(basal electric rhythm),静息电位,慢波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静息电位,慢波电位,动作电位,1)特点:单向峰电位,又称快波2)形成:去极相:Ca2+内流(也有Na+)复极相:K+外流,动作电位是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发生之后产生的慢波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它的节律、传播速度和方向决定着平滑肌收缩的节律、传播速度和方向。每个慢波电位上的AP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和张力就越大,慢波、动作电位与收缩的关系,(三)成分:H2O(90%)、无机盐、有机物(各种消化酶、粘蛋白、抗体),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四)作用:,(一)特点:主动分泌,(二)分泌量:68L,稀释食物改变PH值水解营养物质分泌黏液,抗体和大量液体,肌 间 神 经 丛:,(一)内在神经(Intrinsic Nerve),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2.递质和调质:Ach、NE、5-TH、肽类H(VIP、P),调节胃肠运动,粘膜下神经丛:,分泌、吸收、血流调节,(二)外来神经(Extrinsic Nerve),内在神经丛(Intrinsic Nerve),(enteric nervous system),是由存在于消化道内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的神经网络是一个完整的、可以独立完成反射活动的整合系统,胸5,腰2,交 感 神经:分泌NE,抑制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血流减少、括约肌收缩,副交感神经:分泌Ach:促进胃肠运动和腺体分泌;极少数为非胆碱非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肽类物质,迷走神经,盆神经,(二)胃肠的外来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交 感 神 经,胃肠激素: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来源:胃到结肠粘膜中的内分泌细胞种类:40多种 性质:肽类,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APUD系统细胞(胺前体摄取与脱羧细胞),(一)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二)胃肠激素生理作用: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 2营养作用3影响其他激素的释放,一些存在于胃肠道的肽,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肽类物质也存在于消化道。这些双重分布的肽类称为脑-肠肽。目前已发现20余种。,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一.唾液分泌及其作用(Salivary secretion and action),二.咀嚼(mastication),三.吞咽(deglutition),(Digestion in the mouth),第二节口腔内的消化,(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体,每日11.5L。成分:99水,其余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二)唾液的作用 1、湿润口腔,溶解食物;2、清洁和保护口腔;3、消化作用;4、排泄功能;,一.唾液分泌及其作用,唾液腺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三)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咀嚼(Mastication),1.切割食物2.混合食物3.加强食物对口腔感受器的刺激,三.吞咽(Deglutition),蠕动(peristalsis):,是空腔器官平滑肌前面舒张、后面收缩,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是消化道运动的基本形式。,(三)食管胃括约肌,压力:比胃内压高mmHg,抑制因素:迷走神经抑制性纤维(VIP、NO),兴奋因素:促胃液素,第三节 胃内消化,胃的解剖分区和功能分区:,头区,尾区,(Digestion in the stomach),胃黏膜的结构,一.胃液及其分泌,(一)收集胃液的方法(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D细胞-生长抑素 肥大细胞-组胺,性 质:无色,pH 0.91.5,是体内pH最低的液体。分泌量:1.02.5 L/日。成 分: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内因子 和 HCO3-等无机物。,游离酸,结合酸,1)盐酸(HCl),盐酸的分泌:主动分泌,最大排酸量:进食或有药物刺激(20-25mmol/h),基础排酸量:空腹时(0-5mmol/h),盐酸排出量:单位时间分泌毫摩尔数,壁细胞分泌,胃液总酸度,盐酸的作用:,杀菌,引起某些激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释放,促Fe2+和Ca2+的吸收,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分解食物,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蛋白质,眎和胨,3)粘液和碳酸氢盐,由胃表面黏膜细胞分泌的不溶性黏液HCO3-一起形成的一道抵抗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侵蚀的凝胶层屏障,颈 黏 液细胞:可溶性黏液,润滑食物表面黏膜细胞:不溶性黏液和HCO3-,粘液和碳酸氢盐屏障(mucus bicarbonate barrier),pH2,pH7,HCO3,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障,0.51.0mm,前列腺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粘液和碳酸氢盐,胃粘膜血管扩张,4.自身生长、迁移和脱落,为什么胃粘膜不受盐酸和胃蛋白酶侵蚀?,3.体液因素,2.粘膜碳酸氢盐屏障,1.胃上皮细胞膜和相邻细胞间紧密连接的保护作用,胃黏膜屏障,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VB12,VB12的吸收机制,来源:壁细胞分泌 成分:糖蛋白作用:促进维生素12的吸收(回肠末端)临床:减少时可发生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内因子,(三)胃液分泌的调节,1.刺激胃液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1)Ach(迷走神经和壁内神经丛末梢释放),2)促胃液素(G细胞分泌),3)组胺(嗜铬细胞分泌)H2-受体,2、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生长抑素,消化期胃液分泌,基础胃液分泌,头期(cephalic phase),胃期(gastric phase),肠期(intestinal phase),3.消化期胃液分泌,假饲实验,假饲实验(sham feeding):,条件反射:嗅、味非条件反射:咀嚼、吞咽、低血糖,1)头期(cephalic phase),1)头期胃液分泌特点:,迷走神经:Ach,受情绪和食欲影响大,2)胃期(gastric phase)胃液分泌,2)胃期胃液分泌特点,食物中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迷走神经反射 壁内神经丛短反射,3)肠期(intestinal phase),十二指肠G细胞,胃泌素,胃 期 刺 激(扩张、化学),头 期 刺 激,肠 期 刺 激,迷走中枢,壁细胞,胃液分泌,G细胞,局部反射,体液调节,小结:,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G细胞,头期:潜伏期约510 min,分泌可持续24 h,胃液量多、酸度高,pepsin含量尤其高,消化力强;胃期:持续34 h,胃液酸度高,pepsin含量较 低,消化力比头期弱;肠期:潜伏期和持续时间较长,胃液分泌量很少,酸度和pepsin含量较低。,各期胃液分泌特点特点:,4、胃液分泌的抑制性因素,1)盐酸,2)脂肪:体液调节(肠抑胃素),3)高张溶液:神经调节(肠-胃反射),胃内盐酸,幽门部 pH 1.21.5,G 细胞,促胃液素,胃液分泌,十二指肠盐酸,pH 2.5,小肠粘膜S 细胞,促胰液素,D细胞,生长抑素,兴奋,抑制,1)盐酸,2)脂肪:体液调节(肠抑胃素),脂肪及消 化产物,小肠,胃液分泌,肠抑胃素,?,3)高张溶液:神经调节(肠-胃反射),十二指肠内高渗溶液,小肠渗透压 感受器,肠-胃反射,胃液分泌,小肠粘膜,抑制性激素?,G细胞盐酸:+生长抑素+促胰液素脂肪:肠抑胃素高张溶液:渗透压感受器 肠胃反射 多种抑制性激素?,小结:消化期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二.胃的运动(Gastric Motility),(一)胃运动主要形式,2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传入传出神经:迷走-迷走神经,意义:大量食物摄入,而胃内压保持不变,1.紧张性收缩(tonic contraction),3.蠕动(peristalsis):混合推送食物,迷走抑制性 纤维(肽类物质、NO),底体,胃,肌肉舒张,概念:胃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咀嚼吞咽,胃腔容量,大量食物摄入,胃蠕动频率受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控制,胃的蠕动(Peristalsis),1神经性调节 迷走神经:AchBER和AP 蠕动 交感神经:NE BER和AP抑制胃运动 壁内神经丛:2体液性调节 乙酰胆碱:兴奋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抑制 促胃动素:兴奋 促胰液素和抑胃肽:抑制,(二)胃运动的调节,(三)胃排空及其控制,胃排空动力(原动力-胃蠕动 直接动力-压力差),1、胃的排空:胃内的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排空速度:糖蛋白质脂肪,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丛,化学刺激,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胃运动胃蠕动(紧张性),机械扩张,胃内压,排空,2、影响胃排空的因素,2)十二指肠因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蛋白分解产物高渗溶液酸、脂肪,机械化学,感受器,刺激肠粘膜内分泌细胞,促胰液素 胆囊收缩素 抑胃肽,迷走-迷走反射壁内神经短反射,排空暂停,胃运动减弱,胃内压十二指肠内压,将胃和小肠上段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过程,延髓,意 义:保护作用,副作用: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下降、血液酸度下降,(四)呕吐(Vomiting),机械牵拉作用颅内压 升高头部 旋转喉部 刺激,促进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ACh,组胺,促胃液素,胆碱能N元,嗜铬样细胞,G细胞,壁 细 胞,M受体,H2受体,特异受体,泌 酸,质子泵,三种主要消化道激素的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