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布衣总统”孙中山定稿.ppt
,作者:陈廷一,“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2、初读课文,理解词语,给课文分段3、分析课文通过细节描写来凸显人物丰满的个性。,学习目标1、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让位于袁世凯。,“布衣总统”,孙中山,结束一个时代的人 开创一个时代的人,“布衣”的来历:,礼记上记载:“治其麻丝,以为布帛”。“布”与“帛”相比,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由于古代贵族穿帛衣服的居多,庶人穿不起帛而只能穿布的,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多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我们在古代不得志的文人文章里常常见到这一称呼。,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布衣总统”,对“布衣总统”的理解有二:其一,指总统出身于“布衣”,源于“布衣”。其二:指具有总统的身份同时具备“布衣”的品 德。,学习目标2、初读课文,词语识记积累,给课文分段,一、字音 锡(x)制 奢侈(shch)三字帖(ti)字帖(ti)妖氛(fn)下咽(yn),二、词义 独具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血气方刚:血气,精力。刚,强壮。形容青壮年精力强盛。天高地厚:形容事物的艰巨、复杂(多用做不知的宾语)。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不能泄出 甘于淡泊:心甘情愿地不追求名利。,三、引导学生紧扣字眼和概括性的句子,把握文章脉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4):写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由来。第二部分(525):从住衣食行等方面表现了孙中山先生甘于淡泊的伟人品质。,思考一: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呼由何而来?,与张之洞的交往,张之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对、平仄相反(平声是第一、二声,仄声是第三、四声;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思考二:,(2)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什么?,(1)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 表现了孙中山的什么品性?,早怀大志、不卑不亢的高尚道德品质。,1.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2.孙中山有很深的文学造诣。3.张之洞爱才、重才。,思考三:第二部分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孙中山?从文中找出,并体会其作用。,明确: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例子略),拓展延伸,试以校园生活为内容,写一幅对联,反映你的中学生活。,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从住衣食行的角度感受孙中山甘于淡泊,关心群众的人格魅力。2、掌握传记文学的文体特征。3、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作为大总统的孙中山,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自学提示:(1)学生阅读课文,并分小组讨论(2)派代表发言,明确:主要体现在他的居住、衣着、饮食和出行四个方面。(1)住所:“不大”“四把”“两张”和三个“一张”几个数词写出孙中山先生的房间摆设很简单,说明他住的地方很简朴。(2)衣着:把“学生装”改为“中山装”作为总统服,体现了他的衣着很简朴。(3)饮食:吃的很简单、很普通,然后用唐绍仪、伍廷芳饮食很奢侈来进行反衬,更加突出了孙中山在饮食方面的简朴,很有表现力。(4)出行:“为避免惊扰群众,他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体现“布衣”色彩,不扰民,不显摆。,2、快速阅读课文15-24段,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哪几件事,最能体现孙中山的“平等”“博爱”思想?(2)对文中的“布衣”“剪辫”“睡狮”如何理解?(3)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时,一起高声呼喊:“大总统万岁!”你觉得这个口号表现了群众怎样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请再拟一条祝语。,(1):文中哪几件事,最能体现孙中山的“平等”“博爱”思想?,明确:1、为避免惊扰群众,总是悄悄出巡或改道而行。2、制止巡官驱散群众,说:“我们是人民的公仆”。,(2)、对文中的“布衣”“剪辫”“睡狮”如何理解?明确:“布衣”是平民百姓的代称。“辫子”是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标志,因而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行为标志是剪辫子。“剪辫”在这时期成了反对清朝、推翻帝国、追求共和、倡导民主的一种行为象征。“睡狮”是引用拿破仑的话,代指尚未觉醒的中国。,(3)文中说,群众见到孙中山时,一起高声呼喊:“大总统万岁!”你觉得这个口号表现了群众怎样的心情?这个口号妥当吗?为什么?请再拟一条祝语。,明确:表现群众当时的激动、崇敬之情。不妥当。因为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中国百姓的个人崇拜、将孙中山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相类比的封建时代的思想倾向。“大总统你好!”“祝大总统健康长寿!”,小结,本文主要记取了孙中山先生的住、衣、食、行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地突出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品质和精神:生活简朴、行事低调、不爱张扬、甘于淡泊,关心群众,勤政爱民,平等博爱。,1.传记定义: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文体知识,2.特点:,叙述人称,叙述方式,切入角度,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传记),(自传),史实性(记叙),文学性(评传)叙议,一生经历,某一阶段,某一侧面,思考:根据上面的知识,大家是否知道本文是一篇怎样的传记?,明确:叙述上采用第三人称,着重写人物的某一侧面,并且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评传”。(大家可在文中找出作者对孙中山先生评论的句子),探究:本文只描写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小细节,是否太小气?,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衣食住行),通过这些使得传主的个性更加丰满而鲜活,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平等、民主、博爱)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体现了“布衣总统”不同于一般总统的独特性。(这也是传记以小见大的写法),小小事,细节,局部大人物的大节操、大思想、大情 怀,大报负、大恩德,“以小见大”,即通过小事可看出人物的大节操、大思想、大情怀,大报负、大恩德;或通过一小部分可看出整体、表面见实质。,文中的“以小见大”,1、居住之小事见孙中山勤政爱民之情怀2、衣着之小事见孙中山节俭之大节3、待客之小事见孙中山不思奢靡之大节4、出行不扰民之小事见孙中山爱民之大情怀5、人前制止巡官挥刀之小事见孙中山亲民爱民之大德,课后拓展 请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校园生活或家庭生活中取材,写一个描写片段,题目自拟,200400字提示:选材构思时,“小”要小的精,有力凸现主题,“大”要大的具体,丰满而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