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本习性分析.ppt
第六章 成本习性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成本习性分析第二节 混合成本分解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第一节 成本习性分析,一、成本习性(成本性态)含义1:成本对于业务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含义2: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意义:熟悉管理对象,把握管理对象的数量变化规律,二、成本形态,(一)固定成本含义: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分类:约束型固定成本 酌量型固定成本习性:总额不变,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变化成反比例(或反向)变化关系,约束型固定成本习性,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x,x,a,a,x,酌量型固定成本习性,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a,a,x,x,x,二、成本形态,(二)变动成本含义: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分类:直线型变动成本 非直线型变动成本习性:总额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 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直线型变动成本习性,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bx,b,x,x,非直线型变动成本习性,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bx,b,x,x,二、成本形态,(三)混合成本含义:其习性介于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成本(成本总额与成本分项)。分类:半固定成本 半变动成本 滞后变动成本习性:,二、成本形态,(四)各成本形态之间的关系,约束型,酌量型,直线型,非直线型,混合成本,固 定 成 本,变 动 成 本,第二节 混合成本分解,一、量本关系分析(成本函数)Y=f(x)Y=a+bX Y=300+20X,300,a,二、相关范围,使成本习性保持相对稳定的业务量或期间范围。,三、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一)直接确认法(项目分解法)即利用成本习性直接判断每一项费用的成本形态并将其归类的一种方法。对于实在无法区分的混合成本项目,则按已完成区分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比例进行分解。举例说明:某车间完成业务量2000小时,耗费成本10000元,其中,已判明固定成本4000元,变动成本4000元,无法分清归属的混合成本2000元,根据本方法分解混合成本结果为固定成本5000元,变动成本5000元。Y=5000+2.5x,三、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二)高低点法 即利用业务量高低两点的数据来确定量本关系直线方程的一种简便方法。,b,=,业务量最高点,业务量最低点,业务量高点成本,业务量低点成本,a,=,业务量高(低)点成本,b,业务量最高(低)点,高低点法示意,y,y,x,x,b,=,a,x,(应用举例见教材第127页),三、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三)目测法(散布图法,直观法),a,bx,(应用举例见教材第128页),三、混合成本分解方法,(四)回归直线法(最小二乘法),b,=,n,n,n,xy,xy,y,y,x,x,x,x,(,),a,=,x,x,(,),x,(应用举例见教材第130页),步骤:(1)选中“EXCEL”并打开;(2)分列对应输入产量和混合成本数据;(3)选中数据框,点击“插入”栏,选择“图表”,再选“XY散点图”至完成;(4)再沿着“图表添加趋势线显示公式”的路径得出分析结果。对教材第127页数据分析结果:Y=20.19+24.714x,利用软件EXCEL进行回归分析,利用软件EXCEL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原理,设有X、Y两个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为r 则:,r反映了X、Y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相关系数原理,r=0 不相关,r=1,完全正相关,相关系数原理,0.75 r 1 强相关,0 r 0.75 弱相关,利用软件EXCEL进行相关分析,步骤:(1)选中“EXCEL”并打开;(2)分列对应输入产量和混合成本数据;(3)选择“工具栏”中的“加载宏”;(4)选择“分析工具库”;(5)选择“工具栏”中的“数据分析”;(6)选择“相关系数”栏;(7)确定“输入区域”;(8)确定“输出区域”。对教材第127页数据分析结果:R=0.989325,计算,相关系数,例1,利用惠普计算器计算相关系数:,按键1,按键2,按键3,按键4,显示,说明,4,cl,+,120,input,5,+,140,input,6,+,170,input,7,+,190,input,swap,x,0.00,将内存清空,1.00,2.00,3.00,4.00,输入第一组数据,输入第二组数据,输入第三组数据,输入第四组数据,0.989325,计算出相关系数,8,input,230,+,9,input,235,+,5.00,6.00,输入第五组数据,输入第六组数据,第三节 变动成本法,一、变动成本法含义 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将固定制造费用列入期间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二、变动成本法理论依据 固定制造费用与产品数量变化无关,而与产品生产期间有关。便于计算产品边际贡献。,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产品成本的计算,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期间成本,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销售和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法应用举例,如果销售40件,产销,完全成本法盈利40(20001000)2000020000(元)变动成本法盈利40(20000800)80002000020000(元),完全成本法盈利30(20001000)2000010000(元)变动成本法盈利30(20000800)8000200008000(元)差异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随10件期末存货转下期。,如果销售30件,产销,完全成本法盈利50(20001000)2000030000(元)变动成本法盈利50(20000800)80002000032000(元)差异2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随10件期初存货转本期,假设其成本结构与本期同。,如果销售50件,产销,继续分析,教材第131页例4教材第134页例5规律:利润差异=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中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中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利润差异0,表明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大于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反之则反。,三、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比较,1、变动成本法特点对费用的划分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存货计价)计算盈亏的方式对税前利润的影响2、变动成本法优缺点优点:决策、控制、核算、市场导向缺点:不适应长期决策需要、补偿不足、评估不利、利益分配格局变化,四、变动成本法应用案例分析,某电冰箱制造商连续两年亏损,经理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扭亏办法。会议要点如下:经理:我公司去年亏损500万元,比前年还糟。银行对于连续亏损3年的企业将停止流动资金贷款,如果今年不能够扭亏为盈,企业将被迫停产。销售经理:问题是竞争太激烈,我们以1600元/台的价格出售,成本又是1700元/台,提高售价卖不出去,如此卖下去又越卖越亏,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降低成本。生产经理:我不同意。我们的冰箱制造成本是1450元/台,设备和技术力量强,熟练工人多,物耗成本控制水平居于行业领先。问题是生产线的设计能力是10万台,开工不足,去年只生产4万台,销售5万台里有1万台是前年生产的。由于开工不足,人心已经涣散。,经理:成本到底是怎么回事?财务经理:每台冰箱的变动成本是1050元,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是1600万元,销售和管理费用总额是1250万元。我建议,制造部门满负荷生产,降低每台冰箱的固定制造费用。即使产品不提价、不扩大销售也能够保证扭亏为盈。今年应追加50万元来改善产品质量,追加50万元增加广告费,追加100万元作为销售奖励。问题:1、去年的亏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2、如果采纳财务经理的建议,今年能够盈利多少?为什么?,解答:1、去年的亏损5万台(1600元1700元)5 00(万元)2、今年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盈利(16001050)50000(台)(16 000 000 500 000)50 000/100 00012 500 0001 500 0005 250 000(元)=525(万元)3、今年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盈利(16001050)5万台(16 000 000500 000)(12 500 0001 500 000)3 000 000(元)=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