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其他几种学前教育科研方法1.ppt
第九章 其他几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一节 个案研究第二节 教育行动研究 第三节 教育叙事研究,第一节 个案研究,一、个案研究的概念(一)个案研究的含义(二)个案研究的特点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二)个案研究的模式三、学前教育个案研究案例,一、个案研究的概念,(一)个案研究的含义教育个案研究是一种对真实情境中的个体(可以是学前儿童,也可以是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机构等)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方法,通过综合运用观察、问卷调查、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搜集反映个体各方面情况的详细资料,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发展过程、个体特点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考察,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追踪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例如,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用个案研究法对长子陈一鸣进行过808天的追踪观察,生动地记录了孩子身心的发展变化过程。,一、个案研究的概念,(二)个案研究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一、个案研究的概念,(二)个案研究的特点个案研究的优点是规模小、方法灵活多样、没有时间限制,且研究结果具有针对性,特别有利于因材施教,因此适合一线教师使用。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因样本较小而代表性、普适性差;定性分析的结果难以量化、标准化,容易作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费时费力,研究对象易流失,由此导致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削弱。,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1、制订个案研究计划。2、选择个案研究对象。3、收集个案资料。4、分析、整理个案研究资料。5、撰写个案研究报告。6、确定个案研究结果的应用程度。,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2、选择个案研究对象。迈克尔巴顿(2001)把个案研究者选择个案的步骤描述为目的抽样。目的抽样旨在选取能够提供和研究目的相关的丰富信息的个体。研究人员通常采用系统的抽样策略选择某一个个案或多个个案,下表是巴顿描述的15种目的抽样策略,按抽样依据分为四类。所有这些方法都可以用来选择多个个案进行研究。如果研究者只选择一个个案,只有某些方法适用(在第二栏开头标有“单”而不是“多”的方法)。,乔伊斯P.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6-297,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3、收集个案资料。个案资料的收集应注意资料的深度和广度,并仔细核实个案材料,保证获得的资料真实可靠。为了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必须尽可能地运用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测查等各种手段收集与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包括对其行为、心理和个性方面的表现作出诊断和评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解形成其目前现状的各种因素。,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学前教育个案研究资料的来源及获取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A学前儿童本人.可以通过观察、谈话、实验、测查等手段直接从儿童本人那里收集研究资料,以了解其行为表现,分析其心理发展水平和速率,以及所受教育影响等。B学前儿童的作品及有关文字资料.收集幼儿的作品及相关文字材料(包括绘画、手工制作、教师评语、测查报告等)加以分析,可以间接地考察幼儿的行为及其心理发展,以及所受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等。也可以通过对反映幼儿健康状况的有关记录资料(包括病历、检测报告、体检表、心理测查报告等)、学习成就、教师评语等进行研究分析,来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C幼儿教师、家长及其他有关人员.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向熟悉幼儿的教师、家长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其在各种场合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成长状况等,比如通过了解幼儿的家族遗传史、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探寻幼儿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轨迹等。,个案资料记录的内容:,A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民族、籍贯、所在学校及班级、家庭住址、民族习惯及禁忌、学历层次及文化水平等);B个人身体健康资料(有无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有无身体器官伤害等);C个体成长及心理发展资料(如母亲妊娠、出生及语言、动作、感知觉、人际交往、认知、情绪情感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生活习惯、自我态度及价值取向、品德行为情况等);D个体家庭背景情况(包括父母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情况、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重大生活事件、家族遗传病史以及家庭所在社区环境、自然、人文、社会与经济发展等情况);,E个体所在的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的情况(包括幼儿园或其他幼儿教育机构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师生的构成情况等;F个体在家庭生活中的活动模式(个体一天生活的基本情况,比如如何安排一天时间,空闲时间从事何种活动、看电视的情况等);G个体在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的行为表现;H个体与其他人(成人及其他儿童)的交往情况,如幼儿是如何与教师和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如何等;,I个体使用各种材料(如玩具、图书等)的情况;J个体通常的娱乐方式有哪些,比如观看电视的情况等;K个体对经常发生的事情和新异事物、意料之外的事物的反应;L个体的模仿风格如何,他对成功与挫折的反应怎样,是如何表现自我概念的等等.,个案资料记录的方法:,结构描述法结构描述法在个案研究中运用得比较普遍,即按照大纲形式或者是摘要表格形式的框架结构,将个案资料进行分类,然后将有关资料重新进行组织,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个案记录。这种记录方法便于研究者检索有关个案的资料,除了可以从记录中发现资料的缺乏或遗漏之处外,还可以进一步收集更详尽的资料。半结构描述法指根据实际情况逐项填写个案清单中的项目内容,从而获得个案身份、人格等基本资料。半结构式个人评定记录的项目内容(陈李绸,个案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23),半结构式个人评定记录的项目内容陈李绸,个案研究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6:23,身份和外表:姓名、居住地、职业、个案来源、相貌特征等;生活史:个案史、过去经验、现在发展状况等;目前状况:目前个人的处境、如何形成目前的状况等;未来透视:未来需要掌握的是什么?环境提供的机会及限制?采取行动会导致什么结果?将来会有哪些变化?身心健康:个人目前生理及心理健康状况,有哪些不正常的想法、感觉、行动和欲望?普通人格特质:平常个人表现如何?较持久性及一致性的行为举止是什么?特殊人格特质: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为表现如何?表达能力:个人如何表达其感觉及态度动机状况:个人需求、企图、欲望、惧怕、喜好或不喜欢的东西能力:个人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什么?处事的倾向和感觉:个人对所遭遇的情景感受如何?有何期待或想法?理想与价值观:个人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和道德原则,自我概念: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如何?想法如何?如何描述自己?兴趣:个人认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相关的事情?如何影响的?社会地位: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别人对他的看法如何?家庭亲属:个人与谁关系最密切?行为上最像那些人?对他人的反应:个案对他人的反应如何?如何想法?如何期待?他人对个案的反应:别人对个案的反应、想法、期待如何?与他人的交互关系:与他人分享的兴趣及活动是什么?与他人共同或相异的观点:个案与他人比较,与他人相同及相异的看法?习惯与活动:生活习惯如何?如何支配时间和金钱?经济状况:经济来源和物质供应来源;实际事件:从实际发生的事件中显示出的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什么?,资料记录的形式:,日记或儿童传记个案研究中的追踪研究最常用的记录方法是用日记(儿童传记)对儿童定期进行观察记录,着重观察和记录儿童新出现的行为及其发展变化情况。注意对于年龄越小的儿童,观察记录的时间间隔应越短,以后随着儿童的发展日趋稳定或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可慢慢延长记录的间隔时间。也可以采用轶事的方法记日记,注意记录要细致完整,应善于抓住关键性的语言和行为,随着日积月累进而做出系统分析,从中了解幼儿的行为模式、存在问题和问题形成的原因等。摄像和录音可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收集特定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比如可以定期拍摄幼儿动作的发展情况,也可录下幼儿的语言发展资料,以便长期保留进行日后的分析,或与其他材料进行印证等。,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4、分析、整理个案研究资料。个案研究资料的分析类型主要有解释性分析、结构化分析和反思性分析,其中反思性分析在学前教育研究中运用得较多。另外,也可以从三个纬度对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从主观上分析了解学前儿童的内在动机;从客观上分析了解学前儿童的教育背景、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与其生理、心理特点及其成长、发展过程存在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地方,并找出这些适应或不适应的矛盾关键所在;对导致个案产生行为结果的各种现象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了解其影响因素。对个案资料的整理一般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5、撰写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报告的类型:描述性报告 简介性报告,二、个案研究的过程和模式,(一)个案研究的过程6、确定个案研究结果的应用程度。评价依据19条(郑金洲等,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3)。,个案研究评价的准则,1、是否界定说明了研究问题以及个案的基本情况?2、个案记录是否简洁明确?3、是否遗漏或忽略了个案的重要信息?4、是否用多种手段或途径来收集个案的资料?5、对个案资料数据的来源是否加以详细说明?6、对个案特殊行为是否详细加以描述?7、是否提供个案家庭背景资料的情况说明?8、所获资料是否确实可靠?9、是否说明个案行为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经历?,10、诊断是否有充分的依据?11、对行为的判断是否运用测验或推论?12、是否考虑到个案作弊的可能性?13、是否注意到个案的行为动机?14、对个案的矫治是否考虑到伦理问题?15、对未来的矫治计划是否做了充分考虑?16、是否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矫正辅导的措施、方法和过程?17、是否准确解释矫正辅导的效果?18、个案报告的撰写格式是否规范?19、他人阅读个案报告后是否会对个案有真正的了解?,(二)个案研究的模式几种常用的个案研究法,1、个案追踪法。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跟踪相同的研究个案(单个个体或多个个体),直接收集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各种第一手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与特点,弄清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等情况的研究方法。例如,我们要研究某个好习惯对幼儿成长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对其今后发展的影响,就可以找一个具备这一良好习惯的幼儿,持续追踪其成长和发展过程,进而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二)个案研究的模式几种常用的个案研究法,2、个案追因法。是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产生的原因。例如,我们发现某个幼儿的性情或行为习惯突然改变,为了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变化,我们可以采用个案追因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便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二)个案研究的模式几种常用的个案研究法,3、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来了解研究对象的知识范围、情感状况、能力水平、技巧熟练程度等,是个案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可以用作个案研究的作品主要有以下三种:(1)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情况的材料,如各种教育方针、政策、规则制度、工作日志、会议记录、统计资料、总结报告等。(2)反映学前儿童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道德发展水平、心理状态等的材料,如各种作业、绘画作品、测查结果等。(3)反映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材料,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总结与反思、班主任工作日志、教研组研讨记录、听课记录、教案等。,(二)个案研究的模式几种常用的个案研究法,4、教育会诊法。是指召集有关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尤其是幼儿教师集体)进行讨论,就某个个案的行为、思想品质或学习等方面作出鉴定,得出比较客观公正的结论的一种个案研究方法。学前教育会诊具有集体性、公正性和简便性的特征,不仅适用于问题儿童也适用于正常儿童,是深受广大幼儿教师喜爱的一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学前教育会诊应按6个环节进行(王旭等,现代教育科研,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215)。,学前教育会诊6个环节,明确会诊目的;确定会诊参与者;由班主任和相关老师说明对某一幼儿的看法,并列举理由;组织集体讨论,广泛交换意见;为个案作出鉴定,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根据个案的鉴定材料,教师对集体或个人的教育工作进行自我反省,加强自身修养,提供教育教学水平。,三、学前教育个案研究案例,安颖,幼儿交往能力个案研究,教育革新,200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