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部分教学与教学理论.ppt
第二部分 教学与教学理论,一、教学的语义分析,(一)汉语中的“教学”及其语义的发展,1、教学即学习,学记中引用它作为“教学相长”的经典依据,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4、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师教生学),2、教学即教授,3、教学即教学生学,地理教学论学科名称的演变,地理教授法、地理教学法、地理教材教法、中学地理教学论等。,(二)西方英语国家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在英语中涉及教学所对应的单词有teach(教、教导)、learn(学、学会)和instruct(教导),它们表达的意思可以通用。,美国教育家史密斯(Smith,B.O.)对teaching的涵义作了整理,并归为:描述式定义 成功式定义 意向式定义 规范式定义 科学式定义,描述式定义: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学是传授知识或技能(Teaching is imparting knowledge or skill.),成功式定义:即将教学作为成功(Teachting as success)。,意向式定义:即教学作为一种意向式活动其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学习,教师的行为表现是受他们的意向所控制,而他们的意向是以教师自身的信念体系和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即将教学作为规范性(Normative behavior),英国的彼得斯和赫斯特两位教授就认为教学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教师有目的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图;说明适当的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认知方式。,规范式定义:,科学式定义:,(三)苏联和东欧国家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是以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为目的。,第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第三种观点:,是教学与发展的观点。,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教学与教学理论,(一)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的理论,即怎样教的问题。,(三)课程理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对于课程与教学和教学理论讨论的结果是: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课程与教学相互联系,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教育界涌现出了影响较大的课程理论流派:,教学理论,的,发展,与,(一)教学理论的形成 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理论的是德国的教育家拉特克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进一步发展了拉特克的观点,撰写大教学论,对教育和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1、自然适应性原则:提出了划分儿童的学龄阶段,建立学校统一的学校制度.,直观原理,2、教学原理,活动原理,兴趣与自发原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形式阶段和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其最著名的著作有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标志着独立教学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主要观点:1、教育目的是培养人 2、教育手段:管理、教学、训育 3、教学形式阶段 赫尔巴特对教学过程的分析,揭示了教学的本质。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联系和方法四个阶段,俗称教学四阶段论。,(二)赫尔巴特后教学理论的发展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首先经过他的弟子席勒、莱因的补充与修正,把四段教学法改用预备,提示,联合或比较,总结,应用,形成了曾经或继续影响世界各国教师的“五段教学法”,这样就形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理论。,(三)教学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对我国的教学理论发展影响最深的是赫尔巴特范式的“苏联版”,要求每一堂课必须按教案进行,五个阶段非常清晰,甚至规定好时间,以一堂综合课为例:,组织教学 1-2分钟 巩固复习 5-10分钟 讲授新知 15-30分钟 巩固新知 10-15分钟 布置作业 2-5分钟,(四)现代国外教学论流派,1、行为主义的教学论思想 这种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是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或方式。,程序教学设计就需要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程序,即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中把错误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又要合理地设计教材,使每一个问题(即每一小步)都能体现教材的逻辑价值。,如斯金纳的一种教学程序,其流程如下:,解释,问题(提问),解答,确认,重复上一步,误答,下一步,正答,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布鲁纳认为,教学理论必须考虑学生的本性、知识的本质及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问题的探究者,教师应积极创造学生学习的情境,但不是提供预先准备好的知识。他强调学习的过程,并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2、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3、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他主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促进者,完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要做到真诚、接受、理解。,1、你认为当今的中学地理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如何加强?2、查找资料完成下表,技能训练:画一幅中国陆地轮廓略图,并标注上黄河和长江两地理事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