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九章家庭过程.ppt
第九章 家庭过程,第一节 择偶,一、关于择偶的理论选择谁做配偶说道择偶,并不是说双方当事人有完全自由选择对象的权利。事实上,由于社会中包括家庭本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如年龄、性别、婚姻地位(是否曾经婚配)、社会地位、乱伦禁忌、宗教、种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在选择的时候,“合适”的对象受到极大的限制。择偶具有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同类型原则,包括双方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阶层、职业、知识水平等;二是对等性原则,要求按照社会通常的标准,双方所具有的属性和资源能够对等交换或者互补;三是互补性原则,双方要能够满足对方深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经济的。此外,人们在择偶时还会受到他周边的亲友网络的影响。,二、现代人的择偶动机和标准,择偶的和标准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从建国至今的50多年来,人们的择偶动机和标准就发生过一系列明显的变化。20世纪5070年代,人们在择偶问题上比较注重彼此的政治身份。80年代改革开放前后至90年代,人们开始向学历和经济标准看齐。90年代至今,经济标准以及与之相连的执业因素成为人们看重的头等因素。择偶的具体标准大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配偶的家庭背景;二是配偶自身的个人特征和属性。,三、择偶与约会,现代社会中与择偶过程相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是约会。择偶和约会往往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男女双方通过约会来了解对方,进而决定是否建立恋爱关系乃至结婚。约会对于青年男女的个人成长、成熟及以后的婚姻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四、恋爱,恋爱的进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爱情的萌芽爱情的萌芽往往带有突发性质,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则是长期交往浑然不觉而在某一时被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者一个举动所触动,从此,对方的形象萦绕于心,挥之不去。2、试探和表达对于萌芽感情的一方,总是抱有从对方那里得到回馈和肯定的希望。因此,出于爱情中的人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各种方式试探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以期得到回应。,3、热恋当彼此接受对方的爱慕时,双方就正式确立了恋人关系,进入热恋阶段。在热恋阶段,双方的感情都比较强烈,并具有排他性,身体方面的接触会在双方的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甚至以身相许。4、平和热恋期经过热恋阶段的感情充分宣泄,双方的关系会稍稍松弛下来,回到比较冷静、平和的交往状态。此时,尽管双方还会希望给予对方好的印象,但已经逐渐率直地表露出自己的一部分,并开始理智地相互观察,加深了解。5、进入婚姻准备或分手经过相对长久的平和恋爱期之后,可能的结果就是进入婚姻准备或者分手。,第二节 结婚,一、婚前准备婚前准备对结婚过程和婚后的夫妻婚姻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婚前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和法律准备四个方面。其中心理准备是指双方在心理上对婚后的生活变化有一个大致的心理预期,以便做好适应性调整。,婚前的知识准备则主要学习处理家务和婚姻生活问题的方法。婚前的物质准备则主要是指建立一个新的家庭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婚前的法律准备,则是现代社会越来越看重的一个步骤。现代社会尤其是城市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如何签订婚姻契约,以便在婚姻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婚姻权益,这方面的法律准备成了许多人婚前准备中思考的重要内容。除了以上个人的准备之外,婚前准备还包括设计双方的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下列工作:1)婚前健康检查。2)双方父母的沟通。3)做好婚礼的诸项计划和安排。,二、结婚,1、结婚的涵义按照我们的个人理解,结婚至少可以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法律层面和习俗层面的结婚。其中法律层面的结婚是指男女双方按照法律的规定确立夫妻关系的过程,而习俗层面的婚姻则是指男女双方按照传统的社会习俗确立婚姻关系的过程。按照我国现行的婚姻法的规定,男女结婚必须把握几个原则:第一,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原则。二是,结婚自由、自愿原则。第三、法律认可原则。,2、婚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举行婚礼时结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形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婚礼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开始,它带给新人成家的喜悦,同时也带给他们更多的义务与责任。,第三节 我国一般的家庭过程及其发展,借鉴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参照我国一般家庭的情 况,一个完整的家庭过程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各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有如下:1)新婚期新婚期又叫婚姻调整期,是指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前的阶段。,具体而言,新婚期应当完成的任务包括:确立夫妻的角色和责任的分配。发展互相满足的性关系,建立亲密的规范。家庭经济的预算与处理,满足于金钱的赚取与花费。发展使双方满足的沟通方式,学习如何以非冲突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感受、需要和愿望。与生长家庭感情分离,协商、发展平等、良好的姻亲关系。发展成熟满意的家庭计划。发展成熟且彼此满意的工作观点和时间分配。日常生活中的互相适应。了解和尊重彼此的个人自由和特性,给个人一定的自由空间。,2、育儿期,育儿期是指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学龄前的儿童养育时期。对夫妻而言,育儿期有下列任务比较重要:适应新的父母角色及职责的划分。学习为人父母的各种技能。建立家庭的规则和标准。对孩子的成长而失去隐私的适应。保留夫妻两人独处和亲密的空间和时间。教导儿童新的技能。,3、有学龄儿童期,具体而言,有学龄儿童的父母要执行的职责包括以下: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环境和规则。鼓励孩子独立,支持孩子与同辈群体交往。提供有关性的知识以及健康的异性关系的发展。促进孩子良心的发展,建立是非善恶的标准。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期望和要求应协调一致,分工合作。接受孩子的特征和不够完美。,4、有青少年子女期家庭有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常会使父母在管教上受到冲击,容易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和青少年问题。要减少冲突和困扰,家庭需要做到:父母应该认识和接受青少年有反抗的倾向和药父母给予明确规范的愿望,既给予一定的宽容和自由但又要有所限制。父母应该认识和鼓励青少年独立的愿望,并在孩子需要一件和帮助的时候才伸出自己的手。父母应该学习建设性地商讨问题,摒弃权威式的命令和强迫。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自信心。鼓励和协助孩子在家庭以外发展良性的同辈关系。鼓励孩子学习与异性正常交往,告知早恋、非婚同居等行为的伤害性后果。父母应当发展新的兴趣,创造夫妻、亲子之间共同活动的机会。提供辅导子女选择学校、专业、职业和事业、婚姻或其他重要决定的建议。,5、空巢时期,空巢时期是子女纷纷离家,家中只剩下夫妻两人共度时光的时期。此期家庭的主要任务有:乐见孩子的成熟而允许其离家。重建父母关系为夫妻关系,发展自己的兴趣以及夫妻双方共有的兴趣点,不要除了子女外无话可谈。尝试性的生活方式,创造条件过自己一直想过而没能实现的生活。处理更年期的情绪问题。做好退休后经济上的安排,妥善使用退休金。增加健身休闲活动或社区活动,保持亲戚关系和邻里来往,保持对社会生活的参与。适应公婆、岳父母和祖父母的角色。保持适度的性生活。在心理上做好死亡和可能失去配偶的准备。,6、孤老期此时期是夫妻有一方死亡、家庭面临解体的最后阶段。此期的任务包括:处理痛苦情绪的冲击,了解从夫妻两人变为孤独个人可能发生的尖锐变化,接受独居的事实并加以适应。寻求新的友谊,保持与家人、亲戚和社区的接触,寻求且发现新的生活意义。评估可能的经济境况和补助收入的可行方式。接受和适应健康的衰微。再婚。子女负起奉养和照顾老人的责任。,第四节 中年家庭,一 中年家庭结构所谓中年家庭,是指夫妻年龄约在40岁前后至60岁退休的这一阶段。在中年家庭中,通常子女已经成长为青少年或者基本成年,有的甚至已经离家上大学或者步入社会,他们开始独立,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因此有的家庭这时候已经进入“空巢阶段”,但是由于夫妻双方人到中年,尚未进入退休年龄,因此这个阶段的家庭有不同于老年家庭。,中年时期的夫妻在婚姻生活总很难过更可能面临诸多危机感,原因在于:1、价值观的差异2、互信程度偏低3、沟通时间不足4、外遇机率提高,二、中年家庭所面临的婚姻问题。,三 中年家庭夫妻婚姻关系的调试,1、维系、呵护感情。2、互相谅解。3、避免紧张的生活。,第五节 老年家庭与“空巢家庭”,一、老年婚姻家庭1、老年婚姻我国老年人的婚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老年人配偶率低老年人的婚姻满意度高老人离婚和再婚率低,2、老年家庭结构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老人家庭的结构类型是以老两口相依为命的空巢型和鳏寡单身家庭为主。而我国传统的老年家庭的主要结构类型是以祖孙三代的主干家庭为主,真正空巢或者独居的老人家庭所占比例较低。我国老年核心家庭与一般意义上的核心家庭不同,这种老人核心家庭往往是父母与子女已经不居住在一起,但却因为下列因素使他们看起来依然像一个家庭。具体表现在:经济、生活和情感上“分而不离”。,二、“空巢家庭”及辅导,1、我国“空巢家庭”发展趋势 可以预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2、我国“空巢家庭”增长因素分析造成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内容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来看,在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加剧,人们都在紧张的奔忙中为生计而忙碌。从子女的角度来说,他们陷入了角色扮演冲突中:一方面,他们要事业有成,扮演好成功人士的角色;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扮演合格的子女的角色,孝顺自己的父母。导致老人家庭的空巢化还与生育率下降和现代性因素增强有关。造成我国老年“空巢”增多还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变有关。这其中包括两大因素,一是人们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二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大大提高。,3、“空巢家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空巢家庭”的大量涌现,是社会及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首先,“空巢家庭”的产生,对人们观念上的冲击。其次,“空巢家庭”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第三,“空巢家庭”的生活可能陷入困境。,具体来说,老年“空巢家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生活无助情感空洞心理灰色死难善终,4、“空巢家庭”的辅导,解决“空巢家庭”的问题,需要个人、家庭、亲属、社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和支持系统。为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以老年人自主互动为原则,以家庭支助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为保障的社会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