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七章成本费用管理.ppt
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 2、掌握成本预测方法和成本预算的编制 3、了解成本控制方法 4、熟悉成本分析方法,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成本预测方法和成本预算的编制;成本分析方法。2、教学难点:成本预测方法和成本预算的编制;成本控制方法。教学课时安排:总课时8课时,其中讲授6课时,实训2课时。,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案例导读】英特尔为了迎合$1000元以下计算机市场的增长需要,决定采用目标成本。具体而言,英特尔公司非常关注特定部件如存储器的成本。英特尔计划拆除原有的存储器,安装一个简易的奔腾n版本。存储器的拆除将使每个奔腾从$103的制造费用中节省$15。现在通过目标存储器,英特尔公司满足了低价位计算机市场的新预期价格。相应的变动是,英特尔正在寻求在其他计算机部件如微型电器设备上降低成本的方法。新的微型电路设备更简单,成本更低。公司将更有效地同Cyrix公司等公司竞争。,第七章 成本费用管理,第一节 成本费用管理概述第二节 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第七章 小结,第一节 成本费用管理概述,一、成本费用概念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一、成本费用概念,成本和费用,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第一,计算范围不同。从企业经济活动过程来看,一般是费用发生在先,成本计算在后,费用是按整个企业计算的,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第二,计算期间不同。费用是按会计期间划分的,一般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耗费;而成本是按一定对象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否完成划分的。,二、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与分类,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2、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1)产品生产经营成本(2)期间费用,(1)产品生产经营成本,生产经营成本是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支出。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指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期间费用不计人产品生产经营成本,而是按照一定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进行汇总,直接体现为当期损益。工业企业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营业费用。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2、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1)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2)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3)其他分类,(1)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按费用的经济内容,生产经营费用可划分为若干要素,称为生产经营费用要素。具体可分为以下各项:外购材料 外购燃料 外购动力 工资 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 利息支出 税金 其他支出,(2)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一部分项目,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构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部分项目,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构成企业的期间费用。,(3)其他分类,按照费用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按照费用能否被某一责任单位所控制,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第二节 成本费用管理的方法,一、成本预测与成本预算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一、成本预测与成本预算,(一)成本预测(二)成本预算,(一)成本预测,1、成本预测的内容2、目标成本预测,1、成本预测的内容,成本预测是确定目标成本和选择达到目标成本的最佳途径的重要手段。成本预测本身就是动员企业内部一切潜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来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有:(1)、新建和扩建企业低成本预测(2)、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3)、新产品的成本预测(4)、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产品的成本预测,成本预测通常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提出一个目标成本草案;(2)采用各种专门方法,预测本企业在当前实际情况下成本可能达到的水平,并算出预测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3)动员企业内部一切潜力,拟定出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力求缩小预算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4)对降低成本的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中选出经济效益最佳的降低成本方案,并据以制定正式的目标成本,做出成本的最优决策。从预测的期限来看,成本预测可分为长期预测(三年、五年)和短期预测(月、季、年)。比较普遍的是在编制年度成本计划时预测年度成本计划指标。,2、目标成本预测,(1)目标成本的确定(2)目标成本的分解(3)成本预测分析的专门方法,(1)目标成本的确定,制定目标成本,一般采用以下方法: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三则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成本目标。其计算公式如下:预测目标成本=预测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应纳税金-预测单 位产品目标利润或:单位产品目标成本=预测单位售价(1-税率)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根据本企业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可比产品。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品目标成本=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1-计划期预 期成本降低%),(2)目标成本的分解,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按产品的结构分解 按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 按产品成本的经济用途分解,(3)成本预测分析的专门方法,对成本进行预测分析一般都是根据成本的历史数据,并按照成本的习性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预测成本发展的趋势。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成本发展趋势用y=a+bx的直线方程式来表示。在这方程式中,只要求出a与b的值,就可以从这个直线方程中预测在任何产量(x)下的产品总成本(y)。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高低点法 加权平均法 回归分析法,高低点法,高低点法即选用一定时期历史资料中的最高业务量与最低业务量的总成本之差(y)与两者业务量之差(x)进行对比,先求出单位变动成本b,然后再求得固定成本总额a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y=a+bx;y=bx;b=y/x 再以b的值代入高点(H)或低点(L)业务量的成本方程式即可求得a:a=yh-bxh或a=yi-bxi,b与a的值求得后,再代入计划期(P)的总成本方程式即可预测出计划期的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预测计划期产品总成本(yp=a+bxp)预测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例:假如文莱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从它最近一年的历史成本数据中获悉该公司产量最高的月份为12月,共生产10000件,其总成本为250000元。若计划年度一月份的产量为20000件,预测其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各为多少?,解:把上述有关资料列表如下:,b=y/x=30元代入高点:a=yH-bxH=370000-(3010000)=70000元代入低点:a=yL-bxL=250000-(306000)=70000元预测计划年度一月份产品的总成本=a+bxp=70000+(3020000)=670000元预测计划年度一月份产品的单位成本=33.50元,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即根据过去若干时期的固定成本总额及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其距计划期逾近,对计划期的影响逾大,故所加权数就应大些;反之距离计划期越远,对计划期影响较小,所加权数就应越小。它的计算公式如下:y=a+bx 预测计划期间总成本(y)=+(w代表权数)此法适用于企业的历史成本资料具有详细的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的数据,否则就只能采用上述的高低点法,或后面即将介绍的回归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由线性方程y=abx可推导:将a、b值带入 y=abx,求得总成本。,(二)成本预算,1、制造费用预算2、期间费用预算,1、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指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预算以外的一切生产费用的预算,列示了所有间接制造项目的成本。这一预算的编制基础也是生产预算,但是,它比材料预算和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要复杂,主要是由于制造费用中既有固定费用,也有变动费用;既有付现成本,也有沉入成本(即以前费用摊销数)。(如某公司2004年直接人工预算表),2、期间费用预算,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以及为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在实行制造成本法的条件下,这些费用不计人产品成本,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表74 某公司2000年度销售及管理预算表 单位:千元,二、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一)成本控制概述(二)成本分析,(一)成本控制概述,1、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程序2、成本控制的标准3、成本控制的手段4、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5、成本控制的形式-标准成本控制6、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成本控制的含义及程序,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成本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基本程序:(1)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据以制定各项节约措施;(2)执行标准,即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具体的监督;(3)确定差异;(4)消除差异。,2、成本控制的标准,(1)目标成本(2)计划指标(3)消耗定额(4)费用预算,(1)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是在预测价格的基础上,以实现产品的目标利润为前提而确定的。,(2)计划指标,在编制成本计划后,可以成本计划指标作为成本控制标准。为了便于掌握,还应根据需要将计划指标进行必要的分解。以分解后的更加具体的小指标进行控制,可使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和各有关具体人员,并把成本控制与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紧密结合起来。,(3)消耗定额,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各项消耗定额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为生产某种产品或零部件而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标准,它包括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费用定额等,凡是能制定定额的,都应制定出消耗定额或支出标准。用这些定额或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和人力消耗,是保证降低产品成本的必要手段。,(4)费用预算,对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开支,一般采用经费预算作为控制标准。特别是对那些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间接费用,更需编制费用预算。应当指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成本控制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执行过程中,要经常注意各种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便积累资料,及时加以修正。,3、成本控制的手段,(1)凭证控制(2)厂币控制(3)制度控制,(1)凭证控制,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通过各种凭证,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控制财务收支的数量和流向。,(2)厂币控制,厂币是企业发行用于厂内结算的一种货币。企业根据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中规定的各项费用支出指标,向各单位发放厂内货币。各单位在领用材料、转移在产品、发放工资和支付费用时,要支付厂币。月末进行结算,如有结余即为成本费用节约额。,(3)制度控制,制度是职工进行工作和劳动的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都对成本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可用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法等进行成本控制。,4、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为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企业要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实行成本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1)厂部成本管理(2)车间成本管理(3)班组成本管理,(1)厂部成本管理,厂部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制定和组织执行全厂成本管理制度,大力宣传有关成本管理的方针、政策,提高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在深入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基础上,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编制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核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检查、考核和综合分析全厂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增产节约的经济效果;组织和指导各车间、部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厂部对成本的管理,是在厂长领导下,通过财务部门进行的。同时,要按照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生产费用发生的地点,分解、落实各职能部门分口管理的成本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分管部门的责任、权限和管理内容。,(2)车间成本管理,车间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中心环节。车间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根据厂部下达的成本计划或费用指标,在组织群众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试算平衡,编制车间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措施计划;根据厂部批准的车间成本计划,向各班组下达有关消耗指标和费用指标,并对车间各职能组和人员提出增产节约的要求;组织车间成本核算,按计划控制车间生产费用,并督促和帮助各班组按计划和消耗定额管理生产费用;检查和分析车间成本计划和班组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推广班组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车间成本管理水平。车间成本管理工作,是在车间主任直接领导下,由车间成本组或成本核算员负责组织执行。在车间内部也应实行生产费用的分口管理,按照生产费用的内容规定各有关职能人员分管费用的职责。车间成本组或成本核算员要与其他职能组或职能人员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车间成本管理。,(3)班组成本管理,班组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讨论全厂和车间的成本费用计划,拟定班组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计划;根据费用计划和消耗定额,控制班组所发生的各种消耗和费用开支;核算班组负责执行的计划指标,并及时采用适当的形式向群众公布计划的执行结果;检查和分析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指标的执行情况,组织评比竞赛,等等。班组成本管理,是在班组长领导下,由工人核算员负责组织执行,并与其他工人管理员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降低生产消耗。,5、成本控制的形式-标准成本控制,(1)建立标准成本控制的意义(2)标准成本控制的运作程序(3)标准成本的制定,(1)建立标准成本控制的意义,所谓标准成本,是指以在产品设计阶段所选定的最优设计和工艺方案为基础,根据料、工、费的合理耗费,在企业现有的生产工艺技术水平条件下,进行经营应该发生的成本。制定标准成本对指导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的意义:第一,事先提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标准成本,可以用来规划未来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作为进行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的依据。第二,在日常成本管理工作中,利用标准成本调节和控制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针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纠正,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第三,事后对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便于分清经济责任,正确评价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经济业绩。第四,在标准成本控制中,将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单独反映,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产品的成本都可以直接按标准成本计算,简化了日常的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工作。,(2)标准成本控制的运作程序,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计算某种产品的标准成本 汇总计算实际成本 计算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是标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基础。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可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计算某种产品的标准成本,某种产品的标准成本,是指按照产品的实际产量和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计算出的该种产品的标准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标准成本=产品的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汇总计算实际成本,汇总计算实际成本,是指按照一般的成本核算程序,归集产品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以此计算出实际成本的发生额。,计算成本差异,成本差异,通常是指产品实际成本与产品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可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一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的差异,通常称为不利差异,可反映在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因此亦称借差;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的差额称为有利差异,通常反映在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因此亦称贷差。,分析成本差异,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分析成本差异的类型,并确定其数额;.追根溯源,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明确有关责任人员的经济责任。,(3)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构成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构成,产品的标准成本是由生产产品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其基本公式是以“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是由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和直接材料用量标准决定的。a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 b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的制定 c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a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的制定,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取得某种材料所应支付的单位价格。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包括材料的购买价格以及预计的采购费用制定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时,应按每一种材料分别计算。,b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的制定,材料的用量标准,即材料的消耗定额。它是指生产技术部门在一定条件下确定的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数量,包括形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数量在正常情况下所允许发生的材料损耗,以及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费的材料数量。制定直接材料用量标准时,也应按各种材料分别计算。,c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某种产品的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由生产该种产品所需的第一种材料的标准数量和该种材料的标准价格的乘积相加而求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某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用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a直接工人价格标准的制定 b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的制定 c直接工人标准成本的制定,a直接工人价格标准的制定,直接人工小时工资率标准=直接人工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式中:标准总工时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条件下可能实现的最大生产数量,或是实现的最大生产能力,故亦称“产能标准”,通常用直接人工工作小时数或机器台时数来表示。,b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的制定,直接人工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也称工时消耗定额。它是指企业在现有的生产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考虑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按照产品加工所经过的程序,详细测算所需耗用的工时数。制定工时消耗定额时,还要考虑到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以及在正常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c直接工人标准成本的制定,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小时工资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a制造费用价格标准的制定b制造费用用量标准的规定c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a制造费用价格标准的制定,制造费用价格标准,即费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的大小一般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生产量标准,制造费用预算。制造费用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为: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b制造费用用量标准的规定,制造费用用量标准,即工时用量标准。它与上述直接人工用量标准的制定相同,c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又称制造费用预算,通常根据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分别编制。其计算公式为: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的制定,有了上述各项标准成本以后,企业通常要为每一种产品设置一个标准成本计算单,并在该计算单中分别列明各项成本的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通过直接汇总的方法得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A产品标准成本计算单,6、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实际发生的成本数额与预定的标准成本出现差额,这种差额就叫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节约额称为有利差异,一般用F表示,而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超支额称为不利差异,用U表示。(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分析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分析,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直接材料用量差异是实际材料用量脱离标准用量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例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用甲材料。本期购入甲材料3500千克,实际耗用2970千克,其标准用量为3080千克。甲材料实际价格为2610元千克,标准价格为2680元千克。试计算甲材料的成本差异额。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970千克(261268)元千克=一2079元(F)直接材料用量差异=(29703080)千克268元千克=一2948元(F)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合计=一2079+(一2948)元=一5027元(F),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分析,材料价格差异的形成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a.由于材料调拨价格变动或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动;b.由于客户临时订货而增加的紧急采购,致使采购价格的运输费用上升;c.忽略了购货的折扣期而丧失了应有的购货优惠;d.订货数量未达到应有的经济订货量;e.运输安排不合理,中转期延长,增加了运输费用和途中损耗或由铁路运输改为空运,形成不必要的浪费;f.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购入替代材料,降低了采购价格和采购费用;g.市场调查不充分,造成采购舍近求远,增加了材料运费。一般来说,采购部门对材料采购价格和采购费用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材料价格差异应由采购部门有关人员负责。,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分析,其形成原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a.由于供货方未能保证材料质量而造成的浪费;b.产品工艺变更,但材料用量标准未能及时变更;c.操作工人不重视合理、节约用料而造成损失;d.工人违反操作规程或出现机器故障而形成材料消耗超标;e.仓储部门保管不当,造成材料损坏变质;f.产品设计根据用户要求做出调整,但材料用量标准未作相应调整;g.更换机器设备使材料用量变更;h.由于新产品投产,工人操作技术不熟练。用量差异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因此一般应由生产部门有关人员负责。但因材料规格不符合要求或材料质量低劣而增加了废品,则应由采购部门负责。另外,由于仓储部门材料保管不当而形成的损失则应由仓储部门负责。,(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也称直接人工价格差异。它是由于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水平与标准工资率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计算,直接工人效率差异是实际耗用的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实际工时为7020工时,标准工时为7700工时;实际工资率为每小时2元,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1.8元。要求确定直接人工成本差异额。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218)元/小时7020小时=1404元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8元/小时(70207700)小时=1224元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合计=1404元+(1224)元=180元,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分析,工资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资制度和工资级别的调整;计算方法的改变,计件工资改为计时工资;由于产品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的而调整工种结构。工资率差异的产生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由于工作安排不当而形成工资率差异。要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时,应从实际出发,分清责任的主次,除了生产部门以外,人事部门及其他部门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分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a.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b.产品工艺过程和加工方法的改变,未能及时调整工时标 准;c.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窝工;d.原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e.设备发生故障,停工停产;f.燃料动力供应中断,造成停工。出现效率差异的责任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但由于原材 料供应不及时,燃料动力供应中断等问题则应由采购部门 和动力部门等相关的责任部门负责。,(3)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是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和制造费用预算之间的差额,一般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是指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和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它是由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构成的。a.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计算 b.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a.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实际发生额脱离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发生额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预算额=实际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b.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位标准机器台时为7小时件,当期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额与实际执行结果如表所示。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确定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额。,解: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160+6800)元(08+07)元/小时8800小时=1760(元)(U)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8800)元(15011007)元=1650元U)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合计=1760元+1650元=3410元(U),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制定预算时考虑不周而使预算数额制定不准确;间接材料价格变化;间接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用量增加;间接人工工资率调整;间接人工人数调整;其他费用发生变化。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责任归属应进行具体分析,如预算数额制定不准确、材料采购价格变化、间接人工工资率调整、其他费用控制不严等,应分别由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人事部门、生产部门等承担责任,以明确责任归属。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工时而产生的。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与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相同,不再赘述。,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a.双差异计算法b.三差异计算法,a.双差异计算法,这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两部分进行计算的方法。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实际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与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额之间的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脱离设计生产能力而产生的差异。,其计算公式为: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开支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额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三差异计算法,这是将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进行计算的方法。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标准总工时实际工时),例:某企业生产A产品。该产品单位标准机器台时为7小时件,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55元/小时,实际产量为1100件,当期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额与实际执行结果如下表所示。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用双差异计算法和三差异计算法确定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额。,解:双差异计算法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600+1100+836)元(0.558400)元=916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0.55元/小时(840011007)小时=385元(U)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合计=916元+385元=1301元(U),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a.造成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人员工资的变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修理费开支数额的变化;租赁费、保险费等项费用的调整;水电费价格的调整;其他有关费用数额发生变化。耗费差异责任应由有关的责任部门负责。b.形成能量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设计生产能力过高,生产不饱满;因市场需求不足或产品定价策略问题而影响订货量,造成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利用;因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导致停工资料;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增加了修理时间;能源短缺,被迫停产;操作工人技术水平有限,未能充分发挥设备能力。,(二)成本分析,成本分析评价是对企业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工作的总结和鉴定。成本分析评价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进行,目前常用的指标有: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3、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 4、百元产值成本 5、行业平均先进成本,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是指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成本=用单位成本指标评价企业的成本水平,最为简单、清晰。,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指同一产品的两个不同时期成本相比的降低额,与前期成本水平相比的比率。由于企业的可比产品往往不止一种,这就需要把每种可比产品的成本降低额加总起来计算降低率,包括计划降低率和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是我国长期以来分析评价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有两个特点:一是综合性,它可以把各种可比产品成本的升降情况综合地反映出来;二是可比性,因为它是以可比产品为基础计算的,不仅可以与计划相比较,检查可比产品成本降低完成情况,而且可以与以前年度相比较,研究成本的降低速度和趋势。但是,这个指标也有不足之处。(1)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界限不易划清,特别是在花色品种、技术革新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时即使相同产品,也会有许多不可比因素;(2)它只反映可比产品成本,不能反映成本指标的全貌,无法评价企业全面的成本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可比产品比重小的企业,这种局限性就更为明显;(3)由于只评价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因此在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之间分摊费用时,往往人为地使可比产品少负担一些,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成本降低指标的准确性。,3、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所占比重比较低的企业,应分析企业全部产品的实际成本是否超过按实际产量计算的计划总成本。计划成本大于实际成本的差额,为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其计算公式如下:全部产品成本降低额=本期各种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本期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本期全部产品的实际成本按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成本降低额,只要不是负数,即为完成成本计划。该指标综合反映能力强,既包括可比产品,又包括不可比产品,能够克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指标的某些缺陷。,4、百元产值成本,可用百分比表示(即产值成本率),也可用绝对额表示(即每百元产值花费的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产值成本率=每百元产值花费的成本=%,5、行业平均先进成本,将不同企业的产品个别成本与行业平均先进成本进行对比,即可发现本企业的产品成本是节约还是浪费。它可以用节约率来表示,也可以用绝对额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全部产品成本节约率 全部产品成本节约额,=,=,【第七章小结】,在市场经济中,产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是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杠杆和制订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有效地控制各项开支,必须对企业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根据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实际工作的经验,进行成本管理。成本预算中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时期中最基本的预算,因掌握其编制方法。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年度成本预测是编制企业成本计划的准备阶段。成本预测包括目标成本预测、功能成本预测分析和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实施阶段,是落实成本目标、实现成本 计划的有力保证。为了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企业要建立成本控制组织体系,实行成本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成本分析评价是成本管理的总结阶段,它对企业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作出综合评价。成本分析评价指标有多种,要了解各项指标的特点、适用条件及其计算方法。,目 录,第一章总 论第二章理财观念第三章筹资管理第四章流动资产管理第五章固定资产管理第六章对外投资管理第七章成本费用管理第八章收入与利润管理第九章财务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