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2章会计循环AccountingProcedrues.ppt
第2章 会计循环Accounting Procedrues,2,学习目标,1、掌握:会计循环中涉及的基本概念;会计期间的业务处理流程;会计期末的业务处理流程。2、熟练使用借贷记账法。,3,2.1 会计循环概述,根据会计分期假设,企业的寿命期被分割为若干会计期间,企业只需要在每一会计期末向报表使用者提交财务会计报告。出于填报会计表的目的,会计部门需要保持日常账薄记录,由此产生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需要。与提交财务会计报告的频率相一致,企业会计核算也表现出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称为会计循环。在每一次会计循环中,会计师按照既定的会计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进而在会计期末编报财务报告。,4,2.1.1 会计科目和账户,、会计科目按照会计处理流程,当日常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部门将收到一系列原始的单据,并根据这些单据,分析经济业务的性质,同时按照一定的会计规则进行分类和记录,即编制会计分录。会计科目即是将各种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的工具。会计报表是会计科目分类的基础。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为企业设计了主要的会计科目,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在会计核算实践过程中,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表21摘要列示了其中一些最常用的会计科目。,5,6,Continued,会计科目可进一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也称一级科目,如“应收账款”、“原材料”等,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具体对象;原材料按照原材料的种类和存放地点设置明细科目;银行存款可按不同的银行设置明细科目。举例说明如表2-2。,7,Continued,8,Continued,、会计账户会计期末,会计师需要获得各个会计科目的余额,填入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项。因此,客观上需要为这些会计科目建立序时的跟踪、分类和汇总的会计记录,因此产生以了会计科目为名称的会计记录形式,被称为“会计账户”。会计账户设计了三个主要构成部分:账户名称,列示于会计账户的上方;会计账户的左方称为借方;账户的右边称为账户的贷方。,9,Continued,账户名称“库存现金”明确了账户的核算对象。期初余额23,000元记录在账户左方(即借方)的第一行。期初余额是从上期期末余额结转而来。上期期末余额的方向决定了期初余额应记录在借方还是贷方。依此例,显然,库存现金账户的上期期末(去年月日)有借方期末余额为23,000元。一般说来,资产类账户常常表现为借方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常常表现为贷方余额。,10,Continued,在期初余额之后依次记录了当期发生额。借方数字表示当期现金增加额,如1月16日收到780元现金,26日收到1,500元现金;贷方数字记录了现金的支出情况,如1月3日支出5,000元,5日支出2,800元等;这些借方和贷方当期的增减记录称为“当期发生额”。账户的最后一行为期末余额。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对比库存现金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的合计可以发现,借方的期初余额与现金增加额之和大于贷方发生额,因此,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借方总额减贷方总额的差值)应记在借方,所以在示例中的1月31日体现出借方期末余额3,120元。,11,Continued,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帐户,负债类帐户,所有者权益类帐户,成本类帐户,损益类帐户等。账户的性质与会计科目的性质是同一的。例如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属于资产账户,应付票据、长期借款等属于负债账户,实收资本、利润分配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账户,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账户。账户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标准进行分类。同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相对应,按照核算信息的详细程度及统驭关系不同,账户还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12,2.1.1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debit-credit bookkeeping method)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复式记账方法。复式记账(double entry bookkeeping)要求,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连续、分类的登记。复式记账使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便于相互核对,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它是记账法中最科学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在记录经济业务时,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借贷记帐法最早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反映的确实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终于逐渐演变成了纯粹的记帐符号,不再有特殊的意义。,13,Continued,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表列示了借贷符号与不同类型账户的价值增减之间的关系。,14,Continued,按照复式记账的基本要求,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表述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也就是说,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所记录的账户必须包括借、贷两个记账方向,不能只记入借方或只记入贷方;借贷金额的合计必须相等。在较为简单的经济业务中,会计记录可能只包括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而对有些复杂的经济业务,则需要将其登记在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登记在一个账户的贷方和几个账户的借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第一,首先,分析经济业务影响的账户类型,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第二,被影响的账户是是增加还是减少;第三,确定应借记账户还是贷记账户;第四,确定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15,Continued,按照借贷记账法借记或贷记相关账户的会计记录即为“会计分录”,简称分录。仅包括一借一贷的分录称为简单会计分录,包含多个借方或多个贷方的分录称为复合会计分录。按照惯例,在会计分录每一个借方或贷方都需独占一行,借方在贷方之前;贷方应向右侧适当缩进。,16,Continued,【例21】1 2008年1月20日,企业销售产品,收到客户30,000元支票,存入工商银行。分析:该业务中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30,000元,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账户,增加应计入借方;同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加30,000元,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收入类账户,增加应予以贷记,因此分录表示为:借:银行存款 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例22】1月27日,职工报销出差差旅费500元。分析:该业务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库存现金500元,一方面增加了管理费用500元。库存现金属于资产类账户,减少应贷记;管理费用属于费用类账户,增加应借记,因此分录表示为:借:管理费用 500 贷:库存现金 500【例23】1月31日,A产品销售后,结转产品成本20,000元。分析:该业务首先增加了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20,000元,主营业务成本属于费用类账户,增加应记借;产品销售后,A产品库存下降,库存商品属于资产类账户,减少应记贷,因此分录表示为: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17,2.1.3 会计凭证,企业的经济业务中首先记录在会计凭证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的可靠性信息要求会计信息是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的真实反映,会计凭证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必要手段。会计凭证(accounting documents)是记录经济业务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可分为原始凭证(source document)和记账凭证(voucher)。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填制或取得的各种原始单据,这些原始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最初证明,在法律上具有证明效力,所以能够成为会计记录的客观依据。原始凭证可以是外部取得的,如从销货企业收到的增值税发票、从航空公司取得的机票、从银行取得的银行存款存根等等。企业内部也可以自行填写原始凭证,如用于记录存货减少的发货单、记录存货增加的商品入库单、记录生产成本的材料领用登记表等。,18,Continued,记账凭证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填写借贷科目及金额等相关信息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文件。记账凭证是会计分录的主要载体。会计部门在收到经济业务的相关原始凭证后,依照会计循环各工作的先后顺序,首先对经济业务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将相关信息及据以编制的会计分录登记入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来源渠道繁杂,格式不统一,且只局限于经济业务内容,不便于直接登记会计账簿,因此需要根据原始凭证反映的不同经济业务,加以归类和整理,并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将原始凭证转换为会计信息,填制到具有统一格式的记账凭证中,并将相关的原始凭证附在反面,以供查验。这样不仅可以简化记账工作、减少差错,而且有利于原始凭证的保管,便于对账和查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19,Continued,通用记帐凭证(general purpose voucher)是适用于所有经济业务的、统一格式的记账凭证,会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逐个填写各个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20,Continued,收款凭证(receipt voucher)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付款凭证(payment voucher)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流出企业的业务;转账凭证(transfer voucher)记录不涉及货币资金变动的业务。单独设立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目的是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有效地监督货币资金的使用。会计凭证的主要内容包括凭证名称、日期、摘要、借贷方科目以及金额。摘要以简要的形式描述了交易的性质和内容;借贷方科目包括了一级会计科目和明细会计科目。在收款凭证中,借方科目只包括现金或银行存款项目,显示于凭证上方;付款凭证中,贷方科目只包括现金或银行存款项目,显示于凭证上方;转账凭证中借贷科目要根据业务内容确定,因此借贷方科目先后显示于凭证的会计科目栏中。记账凭证中的最后一栏“记账”表示该分录是否已登记入账簿中,如果已完成了这一过账程序,凭证中将在这一栏中填入“”,否则为空,这样可以防止会计人员漏记账簿或重复记账。,21,2.1.4 会计账薄,完成会计凭证的编制工作以后,会计凭证中的所有信息应记入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指将会计主体所有账户的增减变动按照定格式进行序时和分类记录的会计簿籍。会计账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序时账、分类账和备查账。1、序时账。序时账,也称日记账,是以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依据逐笔、连续记录会计信息的账簿。我国企业一般仅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其目的是加强对货币资金收付结存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凡是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变动的会计分录必须单独记入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中。,22,Continued,2、分类账。分类账是以会计科目为分类依据对会计信息进行分类记录的账簿。进一步,对应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账又可以按其反映指标的详细程度划为总分类账(简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以总分类科目开设的账户即为总分类账;以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的账簿即为明细分类账。总账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等等于其下属所有明细账发生额和余额之和。如果会计凭证中的借方或贷方涉及明细会计科目,则将这一借方或贷方登入总账和明细账时,必须采用平行登记法,即将其登入同一期间对应科目的总账和明细账。,23,Continued,3、备查账。与序时账和分类账不同,会计凭证中所载信息并不需要登记入备查账。备查账是一种辅助和补充性质的账户,它只是被用来记录不能进入账户和报表体系的必要信息,作为管理者决策的参考。由于这些信息主要是方便管理,而不需要对外报告,因此这些信息的记录无强制性要求,会计部门可视管理需要而定。例如当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则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相应减记,但最多减记至零。若被投资单位以后继续发生亏损,则未确认的亏损额只能在备查簿上登记,而不再反映到账面或报表之中。再如,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对外融资时,除在账簿上记录必要的会计信息之外,还需将发行债券的票面金额、债券票面利率、还本期限与方式、发行总额、发行日期和编号、委托代售部门、转换股份等情况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24,2.2 会计期间业务处理流程,会计期间业务处理流程的核算对象是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即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购销活动、生产活动、资金往来活动等都属于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会计期间业务处理流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根据会计分录填写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试算平衡第2和第3步骤已在第一节中说明,本节主要是通过业务示例的形式,解释第1、第4步骤所需要做的会计工作。,25,2.2.1 编制会计分录,我们以举例的形式说明如何完成会计循环的第一步: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为简化核算,下例中暂不考虑增值税。【例24】2008年12月1日,李先生注册成立了一家小企业盛达服装公司,从个人账户转账200,000元现金作为企业的注册资本。在这一例题中,企业收到200,000元银行存款,银行存款账户是资产账户,资产的增加应记为借方,因此应借记“银行存款”200,000元;同时,企业的实收资本增加了20,000元,实收资本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性质,它的增加应贷记。因此,对该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20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0根据上述分录登记账簿,表示如下:,26,Continued,【例25】12月1日,企业从银行存款中提取现金5,000元,应付日常开支。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库存现金这一资产项目增加了5,000元,银行存款这一资产项目减少了5,000元。因此,它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这两个资产账户,应登记在“现金”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账户的贷方。借: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27,Continued,【例26】12月1日,公司以转账方式预付4个月的办公场所租金20,000元。分析:公司预付办公室租金,属于预付款性质,预付的租金目前仍是企业的资产,将来会随着租用的时间而逐步转化为费用,因此应借记预付款,同时银行存款减少,应予以贷记。借:预付账款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28,Continued,【例27】12月2日,盛达公司购进了一批办公设备,预计可使用5年,5年后无残值,以支票付清货款50,000元。分析:该公司购进了50,000元的计算机等办公设备,属于资产,其增加应借记“固定资产”;另外,企业以支票支付货款,因而减少了另外一个资产账户“银行存款”,而资产的减少应予以贷记。因此,该业务的会计分录应为:借:固定资产 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29,Continued,【例28】12月5日,公司购进了2000件成衣,待出售,价值80,000元,合同中约定货款月底前结清。分析:公司购进以出售为目的的服装,显然属于商品存货。存货是一种资产,它的增加应借记“库存商品”;同时,企业并未付现,而是产生了一笔债务,在下月清偿,对应的会计科目为“应付账款”,负债的增加应贷记。列示会计分录如下:借:库存商品80,000 贷:应付账款 80,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30,Continued,【例29】12月8日,公司售出500件库存成衣,合同价格为30,000元,买方用支票支付了一半价款,另外一半在一个月内付清。分析:公司出售库存商品,因此实现了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增加30,000元,应贷记。同时,企业收到了15,000元现金,资产增加,应借记;另一半货款表现为应收账款,同样属于资产,也应借记。借:银行存款 15,000 应收账款 1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另一方面,库存商品被交付买方,因此商品存货减少,应贷记;库存商品的买价500/2,000*80,000=20,000是此笔销售的成本,成本增加应借记。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31,Continued,32,Continued,【例210】12月10日从银行取得抵押贷款100,000元,年利率为6%,为期6个月。分析:银行贷款表现为负债,负债增加应贷记。银行贷款到账,企业的存款增加,应借记。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33,Continued,【例211】12月20日,以现金支付管理人员差旅费3,200元。分析:差旅费属于管理费用,增加应借记;另外现金减少,资产减少应贷记。借:管理费用3,200 贷:现金 3,2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34,Continued,【例212】12月31日以支票清偿本月5日购买成衣的货款80,000元。分析:这笔货款在购进交易发生时记作应付账款,现已清偿,应反映为应付账款的减少,负债减少应借记;同时银行存款减少,应贷记。借:应付账款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本会计分录入账后,相关总账记录情况如下:,35,2.2.2 试算平衡,在会计记录过程中,尤其是在手工记账系统中,很有可能发生一些错误。例如,将借方误记为贷方,或将贷方误记为借方,导致在一个会计分录中只有借记没有贷记,或只有贷记没有借记;将交易金额的数字错记,导致分录中借贷相等;在将会计凭证中的分录结转至分类账时,漏掉结转某一借方或贷方;等等。如果有上述情况存在,由于会计报表的编制是以各总账科目余额为基础,因此,上述错记将延续至会计报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会计人员需要在各期会计账簿结出余额后,进行试算平衡。试算平衡的目的即为预先验证会计记录的准确性,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源于复式记账规则。按照复式记账的要求,对任何一笔业务的会计处理均会产生相同金额的借记和贷记。,36,Continued,因此,如果会计记录没有错误,所有借记和贷记的总额也应该是相等的。各科目的余额或者等于借方与贷方合计之差,产生借方余额;或者等于贷方与借方合计之差,产生贷方余额。显而易见,所有科目的借方余额之和应等于贷方余额之和。根据上述推论,试算平衡表中登记所有总账科目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并分别求和。如果发现借方余额之和与贷方余额之和不一致,则可以肯定账务处理过程中存在差错。,37,Continued,以本章所举盛达公司的账务记录,首先结出各总账科目余额。编制的试算平衡表如下。,38,Continued,必须说明的是,即使试算平衡表借方余额之和与贷方余额之和相等,也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在核算过程中没有错误。试算平衡表只能保证每一笔业务均以相同金额计入借方和贷方。试算平衡表不能检验的错误包括:分录中借方或贷方科目错误,例如本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但错误地记入了“现金”科目;或,某一会计凭证整体被漏记,借贷双方金额均未被记入分类账。,39,2.3 会计期末的会计处理流程,在会计期末,会计师首先需要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将未确认的收入费用入账,同时编制和提交会计报告,最后结束一个会计循环,使各种会计记录达到开始下一个会计循环的状态。企业会计部门在会计期末具体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编制调整分录2、编制会计报表3、编制结账分录,40,Continued,1、调整分录企业与收入和费用相关的经济业务可划分为两类。一类经济业务仅仅影响一个会计期间,如每月支出的差旅费用、电话费用、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费用,其效益仅涉及当期,直接计入当期的收入或费用项目即可,对企业未来的经济活动不产生影响;而另一类经济业务的影响涉及到多个会计期间,如企业购置的可供企业使用年的一台机器设备,其会计影响必须在多个会计期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第一类经济业务属于会计期间的处理流程,其会计处理我们已在第一节阐述过;而第二类经济业务需要集中在会计期末制作会计分录、分配所需入账的收入和费用并登记账簿,属于会计期末的会计处理流程。对于这种涉及多个会计期间的较复杂业务,收入和费用在哪一个会计期间入账,在各期入账多少,都将对各期的会计盈余数字产生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41,Continued,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企业的收入确认时点不是以收到现金为标准,而是应在符合收入实现条件时计入收入项目;企业的费用确认不是以现金支出为标准,而是应在其所贡献的相关收入取得时计入费用项目。在计量企业各期净收益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关系。在会计实务中,为了达到收入与费用的正确确认和配比,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和处理那些涉及多个会计期间的复杂经济业务。在这些跨期经济业务中,收入、费用的入账时点与现金收支的时点一般不相一致。仍以企业购置的可使用年的机器设备为例。显然,该机器的购置成本不能一次性地计入当期的生产成本。按照它能够服务于企业生产的年限,企业可在年内使用它,生产出产品,销售后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因此,该机器的购置成本应在这年内逐年以折旧的形式转入生产成本。为此,会计师需要在每一个会计期末,编制提取折旧费用的分录。这种在会计期末编制的、针对这些跨期业务收入和费用分摊确认的会计分录,即称为调整分录。,42,Continued,2、报表编制在会计日常业务核算及期末调整分录编制完成以后,所有当期发生的重要收入和费用项目均已确认入账,对应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科目余额也已更新,达到了编制会计报表的准备工作。我们仍以上第二节中的盛达服装公司业务举例为基础,根据已前面已完成的账簿记录,编制盛达公司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首先,利润表的编制在资产负债表之前。会计师可以根据所有的收入科目、成本费用科目余额填写利润表项目,也可以根据调整后的试算平衡表编制利润表。仍根据试算平衡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以及利润表中的税后利润金额,编制盛达公司的资产负债表。,43,Continued,3、结账分录在会计期末,完成调整分录以后,会计部门需要将损益类账户的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使所有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归零。完成这一过程的分录称为结账分录。出于编制利润表、详细列示企业利润形成过程的目的,在企业的会计科目中包括了各项收入和费用。收入与费用的差额形成企业利润。如同利润表一样,所有收入和费用账户的使命都是计量某一段会计期间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当收入与费用相减得出净利润后,这些账户记录已完成了当期的功用,应为下一会计期间的记录做好准备。因此,前期收入和费用数字应从这些账户转出,使账户金额在会计期末重新归于零点,以便计算下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如果不这样做,每一个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记录的将不是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而是企业成立以来的总收入和总费用。而以总收入和总费用记账,必将为编制各期利润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44,Continued,结账过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各项收入和费用账户的余额在会计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在这个账户中归集中当期利润总额;第二步,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45,Continued,结转收入和费用账户余额至本年利润账户: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0贷:本年利润 30,000借:本年利润29,387.21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 管理费用 9,033 财务费用 354.21此时,本年利润账户余额为612.79元。结转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至利润分配账户:借:本年利润 612.79贷:利润分配 612.79,46,Continued,结账过程结束后,只有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户留有余额。因此,资产负债表账户也被称为“永久性账户”;列示于利润表中的账户无余额,因此,利润表账户也被称为“临时性账户”。在手工账务系统中,为保证结账过程的正确性,在结账分录编制完成后,进行试算平衡。由于所有收入和费用账户余额已经结平,所以试算平衡表中将只包含资产负债表项目。,47,2.4 会计循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