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及初唐诗坛》PPT课件.ppt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坛,1、本章主要内容隋代文学概貌。初唐诗歌创作及诗歌理论。承齐梁馀风的宫廷诗,“四杰”对诗歌题材的拓展,五律的定型,陈子昂复古革新的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张若虚等人对诗歌意境美的追求。2、应当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官体;初唐四杰;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陈子昂倡导的“兴寄”、“风骨”的诗歌主张;文章四友;吴中四士,兴寄、风骨、律诗。,3、应当重点掌握的作品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沈佺期独不见,宋之问度大庾岭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第一节 隋代诗歌,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成就较高的作家是卢思道、杨素和薛道衡。,一、初唐宫廷诗人及上官体1、贞观诗坛上主要是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诗歌创作。(虞世南、魏征、杨师道、李百药)2、上官体以绮错婉媚为本,讲究形式和技巧,追求辞藻的华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但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上官仪作品二、王绩,第二节 初唐诗坛的第一阶段,早春桂林殿应诏 上官仪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华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诗苑类格,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是也;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五曰联绵对,残河若带,初月如眉是也;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诗苑类格,野望王绩,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上官仪作品,第三节 初唐诗坛的第二阶段,一、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 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的创作理论王、杨在唐诗形式上的主要贡献是五律;卢、骆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七言歌行。作品解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四人中有三人死于非命)。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王勃是短命的天才诗人,其滕王阁序是骈文史不可多得的名篇,相配的滕王阁诗及其他许多诗,各都既深得六朝文学营养,又初步显示了唐代精神。,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明胡应麟诗薮:“终篇不着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清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唐诗三百首:“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今人对杨炯的熟悉程度远不及王勃,但传说他“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而从他的名作从军行中,我们能大致领略到他壮伟的奇情远概。,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的七言歌行长安古意,没有唐帝国的兴旺发达作基础,是不可能产生的。然而,市井生活的热闹,荡子游侠的风流,如此种种,似乎都只是他这个书生艳羡的旁观所得。他是寂寞的,但还有所期待,骆宾王因一篇讨武曌檄文而名扬,咏物言志的在狱咏蝉和不少边塞诗,都是唐诗中的珍品。,这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教历史上第一位英威的女性破胆的文士,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都是他干的。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骆宾王曾经作过一首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清施补华岘佣说诗:同一咏蝉,虞世南“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唐人咏蝉三绝唱,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竟为雕刻。糅之以金玉龙凤,乱之以朱紫青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子安集序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强调作诗要有刚健骨气,这是当时诗风变革的关键,也是以“四杰”为代表的一般士人的诗风与宫廷诗风的不同所在。,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了王杨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第四节 初唐诗坛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明确地提倡兴寄、风骨,诗歌意境的创造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诗歌的格律形式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尤其是五律定型化。一、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明确地提倡汉魏风骨,倡导风雅兴寄,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诗美理想。,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陈子昂修竹篇序,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杜甫过陈拾遗故宅:“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二、张若虚与唐诗兴象春江花月夜,作品选p18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清王闿运王志 论唐诗诸家源流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唐诗杂论 宫体诗的自赎,三、沈宋与律诗体制的完成,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他们二人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沈、宋的贡献,主要在声律方面,尤其是五言律诗,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定型化。【附】关于近体诗格律(十六字口诀)平仄相间,偶句押韵,邻句相粘,联句相对。,本章思考题1、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2、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读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感遇(兰若生春夏),以理解其兴寄、风骨的理论主张。4、读解春江花月夜,以理解诗歌的意境创造。5、举例说明律诗体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