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盐的性质》PPT课件.ppt
第二节 氮的循环铵盐的性质,化学组 郭冬冬,思考:雷雨发庄稼的原因?,一、氮肥,1:尿素 CO(NH2)2白色或浅黄色针状结晶或小颗粒,溶于水,中性,含氮量45 46%。2:碳酸氢铵(碳铵)NH4HCO3白色结晶,吸湿性很强,易潮解,溶于水,弱碱性,结硬块,含氮量17%。3:氯化铵 NH4Cl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有吸湿性,溶液于水,酸性,含氮量25%。4:硝酸铵 NH4NO3 白色结晶,易潮解,结硬块,溶于水,微酸性,含氮量34%。5;硫酸铵(NH4)2SO4 硫铵或肥田粉,白色粒状结晶,吸湿性不大,不易结块,含氮量20%左右,思考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使用铵态氮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1.双层包装,密封保存。,2.储存时,放在阴凉通风处。,3.施用化肥时,要深埋,并及时浇水。,故事设疑,有一位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一袋碳酸氢铵化肥受了潮,就在太阳底下晒,等他下午去取时,发现少了许多,是谁偷了他的氮肥?,一.铵盐的物理性质,铵盐均为无色或白色的晶体铵盐均易溶于水铵盐均是强电解质,二.铵盐的化学性质,【实验1】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实验现象:,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逐渐减少,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在试管壁上生成了白色固体。,实验结论:,NH4Cl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实验2】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试管底部的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壁上有水生成,并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了CO2,结论:,1.固体铵盐均受热易分解,若是非氧化性的酸形成的铵盐则放出NH3,并生成相应的酸或酸酐。2.氧化性酸的铵盐,受热分解情况复杂,产物可能为NH3或N2或氮的氧化物等NH4NO3、(NH4)2SO4。3.铵盐分解并不一定有氨气生成。,应用:,1.在储存氨态化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2.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实验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的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实验现象:,固体溶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结论:,NH4Cl与NaOH反应生成了NH3,(2)、铵盐与碱的反应,根据实验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铵盐易溶于水且与碱溶液共热都能产生NH3,这是铵盐的共同性质。,应用:,2.利用该性质可以检验NH4+的存在:,1.利用该性质可制取少量NH3。,3.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样品,气体,变蓝色,强碱,二.铵盐性质的应用实验室制NH3,制备原理: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装置:固体+固体气体,收集方法:,干燥:用碱石灰做干燥剂,验满:,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集满。2.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若产生白烟,则集满。,注意事项:,思考:1.制备NH3时所用铵盐不能用硝铵、碳铵,原因是什么?2.实验中,能否用NaOH或KOH代替,为什么?3.收集气体的试管口处塞棉花的作用是什么?4.你能想出其它的不需加热就能快速制取NH3的方法吗?设计出实验方案及装置.,思考讨论:该实验装置有什么弊端?应如何改进?,尾气吸收,练习,1.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变蓝色的有()A.加热浓氨水 B.加热NH4Cl固体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D.加热饱和NH4Cl溶液,AC,2.用加热的方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C.氯化铵和氯化钠 D.碘和氯化铵3.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A.NH3 B.O2 C.H2O D.CO2,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