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培训.ppt
营改增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培训,马鞍山市国税局2016年5月24日,主要内容,一、增值税申报规定(文件、填表说明)二、增值税账务处理(文件、账务处理)三、增值税申报实务(主要政策、案例分析、会计分录、填表示例),增值税申报规定,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3号)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7号)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部分试点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调整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30号),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5)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6)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五)(不动产分期抵扣计算表)(7)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8)本期抵扣进项税额结构明细表(9)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3)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小微不填),增值税预缴税款表,1.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 2.房地产开发企业预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3.纳税人出租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 按规定需要在项目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主管国税机关预缴税款,填写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30号在增值税纳税申报其他资料中增加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由从事建筑、房地产、金融或生活服务等经营业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填报,营改增税负分析测算明细表,申报表主表,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即征即项目”列:填写纳税人按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的征(退)税数据。,申报表主表,第1栏“(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后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1栏“(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本栏“一般货物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9列第1至5行之和-第9列第6、7行之和;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9列第6、7行之和。注意:第1栏第2栏+第3栏+第4栏,申报表主表,第4栏“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一般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经纳税检查属于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项目”列,而应填入“一般项目”列。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申报表主表,增值税,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7列第1至5行之和。,申报表主表,第5栏“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其当期按预征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也填入本栏。,申报表主表,增值税,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9列第8至13b行之和-第9列第14、15行之和;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9列第14、15行之和。,申报表主表,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第8栏“免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零税率的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销售额。,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7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9列第16、17行之和。第8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9列第18、19行之和。注意:第8栏第9栏+第10栏,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8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减免税明细表第1列“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合计数。,申报表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的销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申报表主表,增值税,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1、3行之和-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2、4、5行之和-第14列第7行);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7行。,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12栏“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二)第12栏“税额”。,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和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三栏“本年累计”用来计算填报按规定期末留抵需挂账的纳税人留抵数据。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是指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大于零,且兼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纳税人。,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留抵挂账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第13栏:(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以后各期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填写。(2)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反映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按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以后各期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填写。(3)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填写。,申报表主表,增值税,其他纳税人(除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之外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第13栏:(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填写。(2)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填写“0”。(3)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填写。,0,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14栏“进项税额转出”: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二)第13栏“税额”。,申报表主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反映税务机关退税部门按照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增值税应退税额。,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的增值税税额。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8列第1至5行之和+附列资料(二)第19栏。,申报表主表,第17栏“应抵扣税额合计”: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留抵挂账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第18栏:(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2)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填写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实际抵减一般货物和劳务应纳税额的数额。将“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与“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纳税额”两个数据相比较,取二者中小的数据。,申报表主表,增值税,其中: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纳税额(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一般货物及劳务销项税额比例;,申报表主表,增值税,一般货物及劳务销项税额比例(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1、3行之和-第10列第6行)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100。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反映挂帐留抵税额本期实际抵扣数。,申报表主表,增值税,其他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第18栏:(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2)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填写“0”。(3)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0,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第19栏“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申报表主表,增值税,2.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申报表主表,增值税,留抵挂账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第20栏:(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反映试点实施以后,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共同形成的留抵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2)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反映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在试点实施以后抵减一般货物和劳务应纳税额后的余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申报表主表,增值税,其他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第20栏:(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2)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填写“0”。(3)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0,申报表主表,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应将预征增值税额填入本栏。预征增值税额=应预征增值税的销售额预征率。,申报表主表,增值税,1、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8、9a、10、11行之和-第10列第14行)+(第14列第9b、12、13a、13b行之和-第14列第15行)2、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14行+第14列第15行。,申报表主表,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按照规定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当本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减征额实际填写;当本期减征额大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第19栏与第21栏之和填写。本期减征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申报表主表,增值税,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减免税申报明细表第4列“本期实际抵减税额”第1行“合计”,申报表主表,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申报表主表,第25栏“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填写。第30栏“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缴纳上一税款所属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申报表主表,第28栏“分次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已缴纳的准予在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税额。,申报表主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以下几种情况填写:1.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总机构,其可以从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分支机构已缴纳的税款,按当期实际可抵减数填入本栏,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申报表主表,增值税,2.销售建筑服务、销售不动产或出租不动产并按规定预缴增值税的纳税人,其可以从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已缴纳的税款,按当期实际可抵减数填入本栏,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附列资料(四)(第4列第2、3、4、5行之和,附列资料一,各列说明:1.第1至2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反映本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下同)的情况。2.第3至4列“开具其他发票”:反映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本期开具的其他发票的情况。3.第5至6列“未开具发票”:反映本期未开具发票的销售情况。4.第7至8列“纳税检查调整”:反映经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在本期调整的销售情况。,附列资料一,增值税,各列说明:5、第9至11列“合计”:按照表中所列公式填写。第11列与附列资料(三)第1列对应各行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第1至11列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征(免)税销售额、销项(应纳)税额和价税合计额。,附列资料一,增值税,各列说明:6、第12列按附列资料(三)第5列对应各行次数据填写,其中本列第5栏等于附列资料(三)第5列第3行与第4行之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当期有扣除项目的,填入本列第13a、13b行。,附列资料一,各列说明:7.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列各行次第11列对应各行次-第12列对应各行次。其他纳税人不填写。,附列资料一,各列说明:8.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列各行次按“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列(第13列)除以“100+对应各行次税率(征收率)”换算出“扣除后不含税销售额”,再按“扣除后不含税销售额”乘以对应各行次税率(征收率),计算出扣除后应计征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据实填写。,附列资料一,增值税,各行说明:1.第1至5行“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各行:按不同税率和项目分别填写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全部征税项目。2.第6至7行“一、一般计税方法计税”“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即征即退项目。按照税法规定不享受即征即退政策的纳税人,不填写本行。即征即退项目是全部征税项目的其中数。提示:该行第9列、第10列不按表中公式计算填写,纳税人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据实填写。,附列资料一,各行说明:3.第8至12行“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全部征税项目”各行:按不同征收率和项目分别填写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全部征税项目。第9行拆分为9a、9b,满足新增5%征收率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填报。第14至15行“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其中:即征即退项目”各行:只反映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即征即退项目。,附列资料一,各行说明:4.第13a至13c行“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预征率%”:反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预征增值税销售额、预征增值税应纳税额。其中,第13a行“预征率%”适用于所有实行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试点纳税人;第13b、13c行“预征率%”适用于部分实行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铁路运输试点纳税人。,附列资料一,各行说明:5.第16行“三、免抵退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反映适用免、抵、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6.第17行“三、免抵退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反映适用免、抵、退税政策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附列资料一,各行说明:7.第18行“四、免税”“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反映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和适用零税率的出口货物及劳务,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及劳务。8.第19行“四、免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反映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和适用零税率的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附列资料二,各栏说明:(一)第1至12栏“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分别反映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1.第1栏“(一)认证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反映纳税人取得的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2.第2栏“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反映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反映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辅导期纳税人依据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注明的稽核相符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栏。,附列资料二,各栏说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适用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规定的纳税人,当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数据,填报在第2栏中。2016年3月1日起,信用等级A级的一般纳税人取消扫描认证,只需网络勾选确认。2016年5月1日起,范围扩大至信用等级B级的一般纳税人。,附列资料二,各栏说明:4.第4栏“(二)其他扣税凭证”:反映本期申报抵扣的除增值税专用发票之外的其他扣税凭证的情况。5.第8栏“其他”:反映按规定本期可以申报抵扣的其他扣税凭证情况。纳税人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可在用途改变的次月将按公式计算出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入“税额”栏。,附列资料二,各栏说明:6.第9栏“(三)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扣税凭证”:反映按规定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并适用分2年抵扣规定的扣税凭证上注明的金额和税额。购建不动产是指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取得不动产,包括以直接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入股、自建以及抵债等各种形式取得不动产,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本栏次包括第1栏中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第4栏中本期用于购建不动产的其他扣税凭证。,附列资料二,增值税,各栏说明:纳税人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用途改变,用于允许抵扣进项税额的应税项目,可在用途改变的次月将按公式计算出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入“税额”栏。本栏“税额”列=附列资料(五)第2列“本期不动产进项税额增加额”。,附列资料二,增值税,各栏说明:6.第10栏“(四)本期不动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反映按规定本期实际申报抵扣的不动产进项税额。本栏“税额”列附列资料(五)第3列“本期可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附列资料二,各栏说明:二)第13至23栏“二、进项税额转出额”各栏: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明细情况。7.第17栏“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用”:反映用于按简易计税方法征税项目,按规定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当期应由总机构汇总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8.第23栏“其他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反映除上述进项税额转出情形外,其他应在本期转出的进项税额。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应于转用的当期从进项税额中扣减,填写在本栏。,附列资料二,各栏说明:(三)第24至34栏“三、待抵扣进项税额”各栏: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附列资料三,(一)本表由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填写。(二)第1列“本期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价税合计额(免税销售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属于征税项目的,填写扣除之前的本期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价税合计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属于免抵退税或免税项目的,填写扣除之前的本期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免税销售额。本列各行次等于附列资料(一)第11列对应行次,其中本列第3行和第4行之和等于附列资料(一)第11列第5栏。,附列资料三,增值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本列各行次之和等于附列资料(一)第11列第13a、13b行之和。,附列资料三,(三)第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期初余额”:填写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上期期末结存的金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填写“0”。本列各行次等于上期附列资料(三)第6列对应行次。本列第4行“6%税率的金融商品转让项目”“期初余额”年初首期填报时应填“0”。金融商品转让的负差不能跨年结转。,附列资料四,附表四(税额抵减情况表):(一)第1行由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和技术维护费的纳税人填写,反映纳税人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和技术维护费按规定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情况。(二)第2行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总机构填写,反映其分支机构预征缴纳税款抵减总机构应纳增值税税额的情况。,附列资料四,附表四(税额抵减情况表):(三)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纳税人出租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的不动产,按规定需要在项目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国税机关预缴税款的,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填写对应栏次。,附列资料五,本表由分期抵扣不动产进项税额的纳税人填写。,附列资料五,增值税,附列资料(二)第9栏,附列资料(二)第10栏,附列资料五,增值税,购进时已全额抵扣进项税额的货物或服务,转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其已抵扣进项税额的40%部分,填写在第4列。本列数附列资料(二)第23栏税额,附列资料五,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不动产,发生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等情形,需要扣减不动产待抵扣进项税额的,填写第5列。,固定资产表,增值税,本表反映纳税人在附列资料(二)“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本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分别填写。,进项结构明细表,本表反映本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明细数。一共32栏。分别反映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进项税额。,进项结构明细表,进项结构明细表,增值税,第1栏反映本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本栏“税额”列=附列资料(二)第12栏“税额”列。,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填写。,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增值税,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征项目的,应分别填写。,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增值税,“二、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出口免税”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出口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的销售额。,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必须办理外出经营证明登记;纳税人为未办理过税务登记证的非企业性单位的,填写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码。,增值税预缴税款表,“项目编号”:由异地提供建筑服务的纳税人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填写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的编号,根据相关规定不需要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服务项目或不动产开发项目,不需要填写。出租不动产业务无需填写。,增值税预缴税款表,“销售额”:填写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含税)。,“扣除金额”:填写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项目按照规定准予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的金额(含税)。分包,适用“预征率”还是“征收率”取决于“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增值税预缴税款表,“销售额”:填写本期收取的预收款(含税),包括在取得预收款当月或主管国税机关确定的预缴期取得的全部预收价款和价外费用。,房地产开发企业无需填写。,预征率3%,增值税预缴税款表,适用“预征率”还是“征收率”取决于“是否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无需填写。,“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出租不动产取得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含税)。,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填表说明,主表,本表“货物及劳务”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各项目必须分别填写。,主表,增值税,主表,增值税,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填写本期销售货物及劳务、服务和无形资产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括销售、出租不动产、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销售额、出口免税销售额、查补销售额。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本栏填写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与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第8栏数据一致。,主表,第2栏“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额合计。不包括销售、出租不动产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单独填列第5栏)。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3 万元或季销售额不超过9万元的,当期因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含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缴纳的税款,在专用发票全部联次追回或者按规定开具红字专用发票后,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主表,第4栏“销售、出租不动产不含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出租不动产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5%)。销售不动产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本栏填写扣除后的不含税销售额。,主表,第7栏“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填写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下同)和销售旧货的不含税销售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主表,第9栏“免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额,不包括出口免税销售额。服务、不动产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主表,增值税,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填写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不填写本栏次。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免税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其他增值税免税政策的销售额。本栏次由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填写。,主表,增值税,仅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写 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享受小微企业减免的判断条件为:对于有应税服务扣除的,是否享受小微企业减免,根据申报附表第5栏/1.03+申报主表第1栏应税货物及劳务本期数+申报主表 4栏+7栏+9栏+13栏本期数之和判断。对于无应税服务扣除的,是否享受小微企业减免,根据申报的“应税货物及劳务”、“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应税服务”列的第1栏+4栏+7栏+9栏+13栏本期数之和判断。,主表,增值税,第12栏“其他免税销售额”: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的销售额,不包括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未达起征点政策的免税销售额。本栏“本期数”=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二、免税项目”第1列合计。,主表,增值税,第13栏“出口免税销售额”:填写出口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出口免征增值税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小规模纳税人此类收入无需填写 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二、免税项目”的“出口免税”栏,主表,增值税,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免的购置税控收款机的增值税税额。当本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时,按本期减征额实际填写;当本期减征额大于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时,按本期第15栏填写,本期减征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本栏“本期数”=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一、减税项目”第1行第4列合计。,主表,第17栏“本期免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增值税免税额,免税额根据第9栏“免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第18栏“小微企业免税额”:填写符合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增值税免税额,免税额根据第10栏“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第19栏“未达起征点免税额”:填写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未达起征点(含支持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增值税免税额,免税额根据第11栏“未达起征点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主表,增值税,第21栏“本期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查补缴纳的增值税额。对于起征点或免征值以下的纳税人,当申报表的“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不为零时,本栏不能为零。,附列资料,本附列资料由销售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填写,各栏次均不包含免征增值税项目的金额。主表第4栏“销售、出租不动产不含税销售额”的销售不动产的扣除项目不在此表反映。,附列资料,增值税,第7栏“含税销售额”:填写服务、无形资产的含税销售额。第7栏“含税销售额”=第5栏“全部含税收入”-第6栏“本期扣除额”第8栏“不含税销售额”:填写服务、无形资产的不含税销售额。第8栏“不含税销售额”=第7栏“含税销售额”1.03,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栏“应征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本期数”“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栏数据一致。,主表,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本表由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分别填写。,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增值税,一、减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享受减征(包含税额式减征、税率式减征)增值税优惠的纳税人填写。“减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减征项目的,应分别填写。,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增值税,“二、免税项目”由本期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税收规定免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免税性质代码及名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减免性质及分类表所列减免性质代码、项目名称填写。同时有多个免税项目的,应分别填写。,二、营改增账务处理,1、财会字199522号 财政部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2、国税发1998044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的通知3、财会2000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4、国税发200411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用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问题的通知,5、国税函2004119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抵减增值税欠税有关处理事项的通知6、财会200618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通知7、财会20121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8、财会201324号 财政部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增值税会计科目,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在“应交增值税”多栏式明细账中,借方应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贷方应设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进项税额”专栏 记录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的进项税额,用蓝字登记。“已交税金”专栏 记录企业已缴纳的增值税额,企业已缴纳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退回多缴的增值税额用红字登记。,“减免税款”专栏 用于记录该企业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括允许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支付的费用以及缴纳的技术维护费。“转出未交增值税”专栏 记录企业月末转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企业转出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试点期间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的,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 用于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销项税额”专栏 记录企业提供应税服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企业提供应税服务应收取的销项税额,用蓝字登记;发生服务终止、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销售退回或折让,按照税法规定允许扣减的增值税额应冲减销项税额,用红字或负数登记。“进项税额转出”专栏 记录由于各类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转出多交增值税”专栏 记录企业月末转出多交的增值税。企业转出当月发生的多交的增值税额用蓝字登记。,“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月末转入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转入多交的增值税也在本明细科目核算。“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试点当月按照规定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月初增值税留抵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再设置上述专栏。,主要政策 案例分析 账务处理 填表示例,三、金融业增值税申报实务,金融业相关税收政策一、税率和征收率(一)税率和征收率1.金融业税率:6%,适用一般纳税人。2.增值税征收率为3%,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二)简易计税方法的范围 财税201646号确认金融业可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是: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在县(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入。,(三)征税范围1、贷款服务:包括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利息、信用卡透支利息、买入返售金融商品利息收入、融资融券收取的利息、融资性售后回租、押汇、罚息、票据贴现、转贷业务等取得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2、直接收费金融服务:包括提供货币兑换、账户管理、电子银行、信用卡、信用证、财务担保、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基金管理、金融交易场所(平台)管理、资金结算、资金清算、金融支付等。3、保险服务:包括人身保险服务和财产保险服务。,三、征税范围4、金融商品转让:金融商品转让:转让外汇、有价证券、非货物期货和其他金融商品所有权的业务活动。其他金融商品转让:包括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和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转让。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负差可结转,不得转入下一个会计年度。,四、不征税项目1、存款利息2、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付。3、房地产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机构、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发企业以及物业管理单位代收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五、免征增值税项目1、利息收入。(1)2016年12月31日前,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单笔且该农户贷款余额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