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则培训》PPT课件.ppt
新,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我的理解忻州市卫生监督所 杨俊生,细则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0号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2011年2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部 长 陈 竺 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为什么要改,时间长了理念旧了要求高了能力强了,修改的思路,以条例为依据和基础细化和拓展相结合尊重和考虑地方积极性及条件把经营者置于主动地位用新的监管制度、机制搭建工作平台增强可操作性(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修改了什么,一、执法主体第三条 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铁路部门所属的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对管辖范围内的车站、等候室、铁路客车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修改了什么,二、适用对象 将条例规定的7类28种公共场所进一步细分,权力授予地方。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修改了什么,三、卫生项目 根据条例规定特点,分别提出具体的卫生要求,同时对落实卫生要求的相关措施进行量化,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九条,修改了什么,四、明确公共场所卫生的责任主体 包括“平时”和“有事”两种情况。第七、八、二十、二十一条,修改了什么,五、体检周期及项目 第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修改了什么,六、禁烟 将室内公共场所全部纳入禁烟范围,但以宣传和劝阻为主,并把责任落实给公共场所经营者,不妨碍地方即有的部门分工和处罚规定。第十八条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修改了什么,七、卫生许可证 从透明、方便、相互制约的角度规定了申领变更的条件、情形和时限。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四年,每两年复核一次。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条,修改了什么,八、放权地方制定预防性规定 考虑各地条件,能力和需求不同,将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 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修改了什么,九、健康危害因素监测 为做实做大公共场所卫生,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作为监督机构和疾控机构互动平台。第四、二十八条,修改了什么,十、量化分级管理 为合理配置、使用卫生监督力量,调动公共场所经营者的积极性,提高消费者参与度,将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化,使其纳入更高层次的法制化轨道。第二十九、三十条,修改了什么,十一、监督检查的依据和方式 让监督者知道应该怎么做,有权怎么做,也让管理相对人知道应该怎么配合做。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应当依据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采取现场卫生监测、采样、查阅和复制文件、询问等方法,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隐瞒。,修改了什么,十二、抽检 常规化、透明化。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布。,修改了什么,十三、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时,可以依法采取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等临时控制措施。要注意与相关法律法规衔接。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可以依法采取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等临时控制措施。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场所、物品,应当进行消毒或者销毁;对未被污染的场所、物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修改了什么,十四、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考核 检验、检测、评价是技术工作,由技术服务机构承担。技术服务机构是否有专业技术能力,应当经考核。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的本意不是许可。第三十四 条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检测、评价 等业务的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能力,按照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检测、评价等报告。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修改了什么,十五、处罚 最大限度地利用条例规定的四种处罚情形的空间,并把处罚力度用到顶。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条。,小结,一个档案(卫生管理档案)两个关键(自身管理和政府监管)三个难题(控烟、空调清洗、发证对象)四个制度(许可、量化分级、监测、告示)五个主体(经营者、监督机构、疾控机构、技术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六个环节(培训、体检、设置、检测、维护、应急处置),实施后会出现什么问题,问题一:争论问题二:畏惧难度问题三:有抵触问题四:“热点”问题炒作问题五:配套文件没有及时出台问题六:两个卫生机构之间没有形成合力问题七:提出新的问题,如何做可以做得更好,一、机遇感(机不可失)二、明确职责(应该做什么)三、分析能力(能做什么)四、摸清问题(需要做什么)五、尽力而为(调配资源)六、从简入手(抓住关键)七、注重形象(善用舆论)八、奖罚并用(因地制宜)九、借力行业组织(一个好汉三个帮)十、总结交流(取长补短),公共场所卫生交流解惑 QQ群:144526835,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