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与教学研讨.ppt
粤教版网络技术应用教材与教学研讨,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学专家组,研讨流程,课程的任务和目标课程内容目标分析教材内容组织教材分析实施建议教学评价教学案例评析,一、课程任务和目标,概述:网络是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热点。网络技术应用遍及现代社会各行各业,成为应用广泛、与社会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技术领域。面对因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如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怎样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如何搭建一个计算机网络,1、课程任务(1)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2)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 疏理、重构、提升。,一、课程任务和目标,教材内容的衔接,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技术与社会问题,信息资源管理,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必修,生长点,2、课程目标:以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为基础;以综合性、实践性的问题解决为教和学的线索,符合认知规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知识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能帮助学生形成融会贯通并更富迁移性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力求适应各地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适当反映信息技术发展前沿。,一、课程任务和目标,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网络技术应用,建网,接入网,因特网应用,3个主题,网站设计与评价,网络技术基础,二、课程内容目标分析,1、因特网的应用“因特网的应用”主题侧重点在于,将一般意义上的因特网使用上升为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类型的归纳、信息检索工具原理的理解、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工作思想的了解。,二、课程内容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标准(因特网的应用)(1)通过使用因特网,了解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应用领域;了解因特网服务组织的类型、提供的服务与服务特点。(2)通过尝试与分析,了解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与特点;知道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又称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产生背景、工作原理与发展趋势;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3)通过使用或演示,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初步了解其基本工作思想。(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细目表,2、网络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基础”主题主要涉及了网络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让学生在因特网应用的基础上进而增进对网络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的了解,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网络通信、网络应用模式、IP地址、域名和局域网的构建等。,二、课程内容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标准(网络技术基础)(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与拓扑结构。(2)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3)能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4)能描述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概念与特点。(5)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域名的概念和域名解释的基本过程。(6)知道因特网IP地址、域名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重要管理机构。(7)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小型局域网的构建方法与使用方法;知道网络服务器的主要作用与基本原理;能说出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知道其作用。,内容结构图,3、网站设计与评价“网站设计与评价”主题将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网站的设计与建设、评价与管理实践,培养学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相关网页制作软件建设网站、表达意图的能力。,二、课程内容目标分析,课程内容标准(网站设计与评价)(1)知道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能解释其工作过程。(3)能够根据表达任务的需求,使用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与发布动态网页。(4)通过开发实践,学会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简单网站的基本方法。(5)能够根据网站主题要求设计评价指标,对常见网站的建设质量与运行状况进行评价。,内容结构图,学习目标细目表,三、教材内容组织,1、教材编写意图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本模块的特点组织教材内容。以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每章围绕着一定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知识,学习和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熟练地使用常用的网络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体验网络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辩证地认识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师/学生,主线: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通过“组网”、“用网”、“建网站”逐层展开 组网:组局域网,第一章,接入网,第二章 用网:用因特网,第三章 建网站:第四章,第五章 安全:第六章(选学),2、教材的特点,(1)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教材选取的案例都与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演示、使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应用技术革新,体现知识技能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整合。例如:寄信过程、IP电话、因特网中查找信息等。,三、教材内容组织,2、教材的特点,(2)注意技术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重构建。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培养和交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注重文化的传递。在教材中渗透着网络技术中的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的思想方法。教材所选取的几个例子蕴涵着人文因素,强调“以人为本”,“网络技术服务于学习和生活”。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版权知识,培养版权意识,既尊重别人的版权,也懂得保护自己的版权。,三、教材内容组织,2、教材的特点,(3)学习内容注意适应性、选择性、开放性。教材充分考虑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涉及到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材的评价和练习采取开放式设计。教材设有拓展栏目,学生可以通过该栏目了解更多的知识,满足自己的发展需要。如通过体验代理服务器的安装、共享因特网接入等若干典型案例,关注不同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发展,进一步感受网络技术的丰富魅力。教材中安排了教学设计,如任务、操作、实践、交流、探究等,反映了现代教学思想,教材中通过活动、任务、过程体现不同的要求。,三、教材内容组织,2、教材的特点,(4)教材引导学生亲历规划、设计、制作、评价的过程。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网络技术应用这门课程有更深的认识。(5)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材图文并茂,考虑高中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特点,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出发,创设学习、操作的环境。并提供了一些参考网站供学生查找资料,配有教学光盘。本教材光盘中有“虎门销烟启思录”主题网站、“局域网组建实例”等视频资料文件夹,供教学使用。,三、教材内容组织,3、融入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尽可能围绕任务展开,同时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和主题任务,学生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培养信息意识、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教材时要留意的几点:学习目标各章章首语讲述了本章的学习目的、意义及本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情境创设教材中收集了不少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会遇到的问题或一些有趣的故事、历史资料作为学习情景案例,它们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教学策略教材正文中设置了“观摩”、“任务”、“实践”、“交流”、“练习”和“拓展”等栏目,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学习评价通过完成每节练习和本章学习评价,可以对该章学习目标完成的程序作一个自我评价。在完成了主题任务后,对学生还有一个表现性评价的过程。,4、实现知识梳理,使用知识的结构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三、教材内容组织,5、立体化课程资源,教学参考书配套光盘,光盘是按各章章号组织。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素材、资料、工具软件均存放在各章的文件夹中。光盘中还附有本教材所开发的“虎门销烟启思录”专题学习网站。教材的配套网站,将及时为学生和老师提供学与教的资源、案例及教材升级或补丁。(http:/)优质课交流评比活动优秀案例如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交流评比活动 2005年有山东、宁夏、广东的选手参加,诸多的学科教学网站资源东莞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网站群信息技术教研网(http:/)信息技术教学网(http:/)信息学奥赛专题网(http:/)广东省汕头华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网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信息技术学科网回归教育实验室(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钟和军),四、教材分析,内容选择考虑的因素教材内容分析重、难点分析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1、内容选择考虑的因素,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课程目标,并作适当拓展考虑各地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考虑知识序列确认其中的概念回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四、教材分析,2、教材内容分析,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第四章网站的开发第五章动态网页的制作*第六章网络安全技术(拓展内容,选学)内容体系结构,四、教材分析,激发兴趣,揭秘网络 第一章、网络组建与运行 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 整理归纳,用好网络 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 发布信息,开发网站 第四章、网站的开发 第五章、动态网页制作,四、教材分析,网络技术基础,因特网应用,网站设计与评价,四、教材分析,3、重、难点分析,网络技术基础重、难点分析因特网应用重、难点分析网站设计与评价重、难点分析,(1)网络技术基础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1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 从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三大功能看计算机网络,可以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打下基础。2几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征 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组建小型局域网时,往往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哪种合适的网络结构。学习网络拓扑结构的特征等知识,能使学生在组网时能够权衡利弊做出合理的选择。3OSI分层模型和因特网TCP/IP协议的概念和功能 OSI分层模型和因特网TCP/IP协议是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于OSI分层模型,重在理解其分层设计的思想方法、认识各层的作用;而TCP/IP协议作为因特网中最基本的、使用最频繁的协议簇,了解其功能有助于理解网络实现数据通信的内在机理。,(1)网络技术基础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4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 IP地址的格式有两个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一,IP地址分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清晰的界定了一个IP在网络上的位置,其二,IP地址采用的“点分十进制”记法,方便人们记忆。了解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有助于理解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和IP地址的分配方法。5、网络服务器的类型 网络服务器是提供各种网络的大本营。让学生对网络服务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网络服务的认识。网络服务器有很多类型,如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器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务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1)网络技术基础重、难点分析,难点分析1.信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区别属于网络技术中偏专业化的知识,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可以从通讯发展史、传输形态去区别,电路交换突出特点表现在电路交换的全程占线方式,虽然费用高,但可靠性强;报文交换存在突出的网络延时问题,尽管网络的利用率提高了,但是数据传输的速度降低了。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可以从如何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去区别,前者可以解决后者网络延时的弱点。如果不对这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加以比较,学生就难以解释IP电话比传统电话省钱但通话质量欠佳的原因。2OSI分层模型和因特网TCP/IP协议 OSI分层模型和因特网TCP/IP协议属于较抽象的技术原理性知识,了解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学习TCP/IP协议层次结构的基础,两者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的内容。,(1)网络技术基础重、难点分析,难点分析3域名解析 网络域名的构成规则也是分层的。域名系统是用域名来代替IP地址以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域名解析就是将域名翻译成机器能识别的IP地址,域名解析通过DNS服务器完成,其解析的过程比较复杂。4、代理服务器 代理服务器是目前局域网中功能、技术、作用比较重要的一种服务器。代理服务器的工作过程和功能也是很抽象的技术原理知识,让学生应能描述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如何与外部网络的计算机进行信息通讯的过程。5组建网络的工作过程 组建小型局域网是对本主题所学知识的综合考察,对于多数没有组网经验的学生,难在制定网络规划、添置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连接硬件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配置网络协议。,(2)因特网应用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1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的类型、特点和应用领域 因特网提供了众多的服务,学生不仅要体验不同类型的因特网服务,还要深入总结、归纳他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因特网服务的社会意义。如因特网的不同服务类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万维网使用户能够所见即所得地寻找到所需信息,FTP则具有大容量文件传输的功能,电子邮件可以实现用户间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信息交换等。2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和特点,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了解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和特点有助于学生在具体需要和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检索工具获取信息,而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21世纪公民不可或缺的学习和生活能力。,重点分析3 常用的因特网应用技术 常用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学习,重在学生对技术应用的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常用因特网应用技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4因特网信息交流方式的选择 各种异步的和同步的信息交流方式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诸多方便,有必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信息交流方式的功能和特点,深入分析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和局限性,用以指导现实生活中信息交流方式的选择。,(2)因特网应用重、难点分析,难点分析1 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集成搜索引擎)等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搜索引擎的工程过程和原理涉及信息检索、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数字图书馆、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领域的理论和技术,教师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难以取舍,学生对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吃力,应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达到简化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2 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工作方法和思想 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工作方法和思想较为抽象,应以体验因特网音频、视频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工作思想为突破口,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因特网应用技术的工作方法和思想。,(2)因特网应用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1WWW、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WWW服务、网页、网站等概念,是主题网站的开发、发布、管理和评价的基础。理解WWW、网站、主页、网页等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网站的基本结构,如树状结构、线性结构、网状结构等。2 常用的动态网页技术运用及其工作过程 恰当地应用动态网页技术,可以使网站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而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特点及其工作过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动态网页。,(3)网站开发与评价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3 网站规划与设计 从简单的网页制作提升到整体的规划、设计,是主题网站开发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网站最终的质量。从软件工程的视野看,规划是一种系统方法,是软件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后续阶段的工作将根据规划与设计来进行。规划应围绕“为什么做”,“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和“需要如何做”展开,引导学生从“需求分析与选题”、“选择网页制作工具”和“制定网站规划书”几个方面具体考虑设计,并付诸实践。4 网站评价指标的制定与修改 使用合理的网站评价指标去评价网站,是改进和完善网站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善于培养学生根据信息的表达需要,从网站的设计、制作、主题内容、发布和运行质量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的能力。,(3)网站开发与评价重、难点分析,难点分析1动态网页的制作与发布 可以利用JavaScript、VBScript、CSS层叠样式表、文件目标模块等制作简单的DHTML动态页面,在常见的网页制作软件支持下,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网页特效。能简单描述动态网页实现过程。2 网站制作实践 可以确立网站主题,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效规划网站内容,利用常见工具实现网站的设计、开发制作、发布等过程。3 网站维护与评价 明确网站维护的多种必要手段,能根据实际需要使用WEB管理方式,FTP管理方式等管理维护现有的网站,能有效的评论、修改现有网站。,(3)网站开发与评价重、难点分析,四、教材分析,4、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例1 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分组交换例2 动态网页的制作例3 能描述网络的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4、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例1 网络技术应用中的分组交换。从课标中“列举并解释”的用词上,表明该部分内容不是对技术纵深的探讨,而是淡化技术,定位于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技术原理的了解和技术思想的关注。学生在这些技术原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在传统电话与IP电话中的应用,借助自身使用经验,领悟原理,有助于学会使用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教材的处理通过对呈现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比较电路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缺,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4、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例2 动态网页的制作。现在的各类网站建设中,动态网页是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网页的实现技术有很多,例如CSS、JSP、ASP、CGI等,如果高中学生要掌握这些技术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这些技术也相对较难。要从更宽广的范围和意义上对动态网页进行重新解释,只看重其动态属性,而不关注实现技术。教材的处理完成若干任务,体验动态网页技术的实现效果。引导学生下载网络上许多具有动态属性的网页组件,经过履行后,加载到自己设计的网页中。这种方法既可以实现网页的动态性,又避免了涉及过难过深的技术内容。,4、课标在教材中的体现,例3 能描述网络的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从课标中“描述”的用词上,表明该部分内容的知识性目标是属于了解水平,即学生能够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教材的处理对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学习,先引入一个寄信/收信的流程图,展示一个分层的模型,让学生体验分层工作的优点。教材接着提了一个抽象的示图,对分层进行了描述。最后引出OSI分层模型。对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的学习,学生完全能够列举出属于这个概念的一个例子寄信/收信的过程。,五、实施建议,1 把握教材的主线,从而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本教材以“组网”“用网”“建网站”逐层深入。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本章教学活动可以以“如何组建一个局域网”为主线设计的。情境的引入是以高一两位同学需要家庭间组网的故事而展开的,通过学习如何选择网络连接方案,学习通信基础知识和协议软件的安装,最后成功地组建一个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第三章因特网的应用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知识,以讨论或实验为主组织活动过程,介绍因特网、TCP/IP协议和应用实现技术等知识。第四章网站的开发、第五章动态网页的制作。这两章可以以观摩和模仿虎门销烟启思录网站开发过程和学生自选专题网站开发两条线索交替向前发展。各节内容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第六章网络安全技术。本章主要提供的是讨论与知识阅读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专题研讨或辩论赛的方式,选其中一个关于安全的专题展开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运用的思考。,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喜爱和熟悉的事物(如:QQ聊天、网络游戏)切入,及时和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热门事件相联系,使学生的兴趣由简单的网络应用逐步引向对因特网服务的类型和特点的总结和归纳。案例:因特网服务基本类型教师:同学们,你们上网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学生:玩游戏、QQ聊天教师:除了这些外,在网上还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呢?学生(教师引导):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发贴、软件下载、信息搜索教师: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服务类型,下面我们一起将这些服务归类。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1)从因特网的服务功能角度看,我们熟悉的因特网的各种应用可以从那些方面进行归类(从通讯类、信息类、检索类、娱乐类方面归类)(2)这些服务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分析】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在网上进行的活动,教师同时进行适当的引导,然后让学生对因特网服务类型从通讯类、信息类、检索类、娱乐类方面归类,再结出具体任务,让学生使用因特网提供的基本类型服务,并说出其基本特征。整个活动都在学生的兴趣中进行,学生既觉得愉快,也学到了知识。,3对于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可适当减少讲解时间,安排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亲身体验,让学生从直接感受中形成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案例:搜索引擎使用和搜索技巧的积累(1)制定一些任务,如:找一副图片、一首歌、一个软件;买一部一千元左右的手机,要求性价比好、质量好,通过搜索后确定买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手机等。由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提醒学生总结搜索技巧经验,搜索出专门介绍搜索技巧的文章并学习和应用。(2)设计一项活动,强化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有到因特网上寻找解决方案的意识。【分析】搜索引擎的使用和搜索技巧的积累,主要靠学生自己在实际使用中去体验感悟,将经验总结后形成知识。类似这样的知识,教师讲得再多,效果都不如让学生亲手一试,因此要让学生多练习多实践。,4对基础差别较大、知识接受快慢不一的学生,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达到一般的学习目标即可,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求达到更深一层的学习目标。案例:FTP介绍 在万维网网页中,有些资源只是通过超链接来表示存放地址,并不直接呈现在网页中,如压缩文件等,用户需要通过点击超级链接来访问这些资源。在FTP服务中,我们可以从FTP服务器上下载大容量的文件,也可以把自己的众多的信息资源与软件上载到FTP服务器上与大家共享。学习目标一,以互联网上一个FTP站点和一个具体文件为例,先介绍在IE浏览器中下载和上传文件的方法,再介绍在CuteFTP中下载和上传文件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练习。学习目标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学习在本机上建一个FTP服务器供他人使用。建FTP服务器可以选择比较简单易用的软件,如TypSoft、FTP Server等。【分析】学习目标深浅程度不一样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展开学习,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获得信息素养上的提升。,5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知识去指导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案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同一栋不同楼层的6个住户想通过共享同一个ADSL帐号来实现同时上网,现已有一台路由器、一台交换机和若干条双绞线,请设计出解决方案、在下图中画出示意图。【分析】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解决,对于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用途、接入因特网的方式、组建小型局域网的方法等知识都有极大的帮助,从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做具体化和形象化处理。在讲解“数据交换技术”这部分内容时,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的原理应该不难,难点是比较出两种不同方式的通讯特点。教师可通过展示老式电话和电报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讨论这两种通讯方式的工作过程,共同总结出电路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的通讯特点,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为什么会产生网络延时,进而引出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对IP电话价格之所以比较便宜的讨论。,7大多数学生以往的应用经验是零散的,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已有应用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和提升。总结常用的两种收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引出C/S、B/S两种网络应用模式。方法一:打开浏览器,登陆邮箱所在的网站,进入邮箱收发电子邮件。方法二:通过电子邮件收发软件Outlook或Foxmail收发电子邮件。这两种方法分别是C/S、B/S两种网络应用模式的应用。方法一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而方法二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六、教学评价,信息技术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考试知识细目表网络技术应用笔试部分样题,六、教学评价,1、信息技术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信息技术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说明,(1)本评价方案总体分成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修正分、特长生认定附加分、学分认定五个部分,其中过程性评价权重占40%,终结性评价权重占60%。(2)修正分说明:为了修正评价过程中测试题偏难或偏易情况,预先设定一个所有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假设为70分,如果实际评价中学生总分平均分(p),则修正分m=70p,这样在计算每个学生最后总分的时候要加上修正分。(3)特长生认定附加分是在前面评价总分的基础上,根据特长生的长处和特征再加110分。(4)学分认定条件:总分不得低于60分;终结性评价各项得分必须不少于60分;过程性评价中的学习态度得分同样必须不少于60分;出勤率不低于95%;缺交作业不多于2次。,六、教学评价,2、网络技术应用模块考试知识细目表3、网络技术应用笔试部分样题,七、教学案例评析,1、2005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交流评比获第一名的课例网络中的数据通信(说课)2、2004广东省第二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一等奖课例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片段)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计算机网络4、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真正提升信息素养。我来评价与设计网站 5、充分发掘学生的已有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入因特网,谢谢大家,欢迎交流!,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