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理论.ppt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主讲人:江 春 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章 货币需求理论,前言: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理论同其他经济理论一样,也是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的,其理论基础仍是供求规律。对货币供求规律进行研究,有利于指导货币政策的制订。而对货币需求问题的研究,又是建立货币理论的起点。这同西方经济学中的一般经济理论以消费需求理论为起点是一样的。,第一节 传统货币数量论,一、代表人物吉恩鲍丁(Jean Bodin)、洛克(Locke)、休谟(Hume)、李嘉图(Ricardo)、穆勒(Mill)、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马歇尔(Marshall)、庇古(Pigou)等。二、两种代表理论1、交易方程式现金交易说费雪于1911年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P:一般物价水平MV:货币总值PT:交易总值由于该公式为货币经济条件下的恒等式,而并非一种理论。为了使该式具有理论意义,费雪认为,M由银行准备金、货币政策、信贷状况等决定,是一个自变量,并进而提出了三个假设:(1)V由社会习惯、个人习惯、人口密度等决定,是一个稳定的变量,故设V为常数。(2)充分就业条件下,T变动小,故设T为常数。(3)物价水平P是因变量,对M、V、T无影响。,在以上假设条件下,费雪得出结论:货币数量M的变动导致物价水平P的同比例变动。该命题认为货币数量变动是因,而物价变动是果,由此而赋予等式MV=PV理论上的意义。更进一步,将等式变为:M=PT/V,则表示人们需要货币的目的是为了便利商品或劳务的交易。由于该等式强调货币的交易功能,所以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也称“现金交易说”。2、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剑桥学派经济学家认为现金交易说没有说明使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找到该原因,他们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余额的动机,即分析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而提出了剑桥方程式:M=KPy,其中:,K:国民收入Y的一个稳定的比例,它等于货币需求。M:M=Md=Ms.该等式表示: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余额M也即人们的货币需求量是国民收入的一个固定的或稳定的比例。该理论的特色:(1)与交易方程式不同的是,剑桥方程式用K,而不是V,是与其强调货币需求有关的,研究K就是研究持有货币的动机,即研究决定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故K的引入,开创了对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先河。(2)剑桥方程式的理论基础是马歇尔的供求均衡理论,即当货币供应不变时,若人们的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则意味着人们持有的的货币存量过多,导致货币价值下跌或者说物价上涨;若人们持有的实际货币需求不变时,,若货币供应增加,则意味着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过多,导致物价上涨。反之亦然。剑桥学派从供求两个方面说明,物价水平取决于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这就将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同人们的行为和动机联系起来了。由于剑桥方程式强调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故剑桥方程式也称“现金交易说”。三、两种理论的比较1、相同点:两者都将货币数量作为物价变动的原因,且所得的结论相同。,2、不同点:(1)现金交易说强调货币的交易支出;现金余额说强调货币的持有。(2)现金交易说注重货币流通速度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现金余额说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析。(3)现金交易说没有货币的供求分析作基础;现金余额说以货币的供求分析作为说明物价变动的基础。3、两者的共同缺陷:(1)两者都以充分就业为假定前提,这不符合现实。(2)两者都是长期的均衡理论和静态的理论,而对导致经济变动的经常性的短期经济变动未作分析。(3)两者都没有研究方程式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事实上,方程式中的各因素都是可变的,且是相互作用的。,第二节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一、理论提出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大规模失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面临的中心问题。而传统的古典经济理论认为,自由升降的价格机制会使所有市场自动地实现供求均衡,从而保证充分就业。但是,经济大危机的现实打破了这种神话。古典理论不能解释失业这一现实的经济问题。因此,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宣告了古典经济理论的破产,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应运而生。,二、凯恩斯货币理论的主题1、货币理论中心主题的转变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货币理论是一种物价的货币理论。该理论没有将货币引入到生产中研究,因而不能解释失业问题。为此,必须将货币决定物价的理论转变为货币影响就业和产量的理论。这种转变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由此,凯恩斯将就业作为其货币理论的中心主题。同时,将利息率的决定看作是纯粹的货币问题。货币与利息一道成为凯恩斯解释就业问题的关键。2、凯恩斯对古典理论原理的批判凯恩斯为了建立自己的理论,首先抨击了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原则:,(1)“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凯恩斯则颠倒过来,认为不是供给创造需求,而是需求创造供给。(2)古典经济学认为,由于利息率的调节作用,储蓄等于投资,且储蓄决定投资;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供求所决定的,它不能调节储蓄和投资的均衡,对储蓄和投资的均衡起作用的是产量或收入,且投资决定储蓄,而不是相反。(3)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的升降会通过劳动供求自动调节而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则认为劳动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由于工资具有向下的刚性,因此,无法通过升降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凯恩斯还认为,就业并不是由工资决定,而是就业决定工资水平,而就业则由有效需求决定。由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1)相关概念有效需求:指产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全社会资本家预期因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得到的最低限度卖价。总需求价格:社会购买这些产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2)原理关系就业和产量由有效需求决定,而有效需求分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有效需求能否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取决于投资需求的大小。而投资需求又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前者大于后者时,资本家才会投资。而利息率又取决于货币的供求。由于货币供给由央行控制,是外生的,故决定利息率的关键是货币需求。凯恩斯的理论体系见下图:,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产量或收入,生产函数,有效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就业,消费倾向,收入大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利息率,预期利润 收 益,资本供给价 格,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需求不足,货币数量(货币供应),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1、三个动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不同,凯恩斯认为产量或收入并不是常数,V或K也不是变动不定的。他将剑桥方程式加以修改,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理论,以解释人们为什么总是保持一部分不生息的货币在手中。他认为,由于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而人们在心理上具有对流动性的偏好。因此,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由三个动机所决定的:(1)交易动机,即持有部分货币,以满足日常交易之需。(2)预防动机,即为应付意外、紧急支出等而持有的货币。(3)投机动机,即利用利率变动进行投机而持有的货币。2、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根据他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析,提出:Md=L=L1(Y)+L2(r)或 Md=L=KY+L2(r),其中d L1/dY 0,dL2/dr 0。,上述函数表明货币的需求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L1(Y)或KY,即应付交易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它是收入的增函数,与利率没有关系。这与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基本相似。第二部分L2(r)是应付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这部分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是利率的减函数。3、理论解释凯恩斯认为,由于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交易媒介,故他们只看到交易性的货币需求,而忽略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然而,由于存在着不确定特别是利率的不确定,就必然存在着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由于在短期内,收入是相当稳定的,故短期内,货币需求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利息率,由于利息率的变动是经常的,所以货币的需求量是不稳定的。由于利率变动导致V或K变动,因此,凯恩斯将常数V或K变换为变数利息率,并由此将利息率引入货币理论之中。,4、理论内容在以上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推导出“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理论,即利率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关系。货币的供应由中央银行决定,货币的需求由流动性偏好决定。在流动性偏好一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就会使利率下降。这是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加以后,人们就会感到他们所持有的货币超过了他们所愿意储藏的数量,于是人们就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债券。由于对债券的需求增加,结果使债券的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反之,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则会使利率上升。,四、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政策涵义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投资需求取决于利息率的大小,要提高投资需求就必须降低利息率,而利息率的高低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由此,凯恩斯的出结论: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以降低利息率,就会刺激投资的增加,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提高有效需求,使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数倍增长,从而有助于解决事业问题。可见,凯恩斯的理论实际上对货币政策也是重视的。然而,凯恩斯又指出,当货币需求量大量增加,使利率降至某一低限以后,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变得无限大。这是因为在某一低利率价格下,人们一致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即债券价格会下跌,这时,无人再愿意持有债券,而只愿意持有货币。如下图所示:,“流动性偏好”理论图,利率r Md=L=L1(Y)+L2(r)0 货币供求在图中,在某一很低的利率水平时,“流动性偏好”变为绝对性,货币需求曲线也变为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该直线部分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故该直线部分又称为“流动性陷阱”。这时,“无论条件如何,几乎没有人愿意把现款脱手”。,政策选择:(1)货币政策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故无论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都只能被“流动性陷阱”吸收,而无法使利率下降,也就无法刺激投资,从而也不能保证充分就业。同时,由于资本家的悲观情绪严重,对资本边际收益率的预期极低,因此,即使利率能够降低,资本家也不愿意投资。故货币政策无效。(2)财政政策即扩大政府财政支出,直接进行投资,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数倍增加。换言之,只有财政政策才能促进充分就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凯恩斯主张,为了医治失业和经济危机,国家必须对经济进行直接的调节和干预。这正是凯恩斯经济政策核心。,五、凯恩斯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实用性之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不适用,是因为其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定基础上的:(1)存在着资源闲置(包括资本设备及劳动);(2)需求不足而供给弹性大;(3)完善的市场机制使同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边际收益趋于均等。因此,凯恩斯的理论从以下两方面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1)凯恩斯的理论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推导出来的。它假定需求增加时,厂商能迅速扩大产量和增加就业。而发展中国家并不是总需求的不足,而是总供给由于结构性和制度上的限制,导致供给弹性低下。这时,若采用赤字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则会由于供给方面的限制而不能相应增加供给量,导致物价普遍上涨。,(2)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二元结构”,工业与农业的差距很大,且农业部门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此时,若通过增加总需求来推动经济发展时,就创造了城市工业部门的新的就业机会。必然吸引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结果导致城市失业者增加。可见,凯恩斯所主张的扩大总需求以减少失业的措施会加剧城市的失业;同时,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抛弃农业生产,也可能引起社会总产量的下降。,第三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一、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平方根定律”1、理论的提出对凯恩斯理论的质疑凯恩斯认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同利率无关。早在4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汉森(Hansen)就对凯恩斯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货币的交易余额也会具有利率弹性。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Baumol)发表了现金的交易需求一种存货的理论分析一文,第一次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平方根定律。,2、理论的内容鲍莫尔将管理科学中的最优存货控制理论运用于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1)存货理论企业持有存货是为了满足生产和交易的需要,但是存货要耗费成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将存货降低到最低限度。(2)存货理论的引入理性的经济主体为满足交易需要而持有的现金也可视为存货。而持有存货就丧失了利息收益,即存在着机会成本。因此,理性的经济主体也会使交易用途的现金余额尽量减少。(3)更进一步的解释理性的经济主体将多余的货币转化为生息资产以获得利息。需用货币时,再转化为货币,需要的手续费称为“佣金”(构成一种交易成本)。理性的经济主体在利息收益与交易成本之间权衡决策。利率越高,则多增加生息资产,减少货币持有。因此,应付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是利率的减函数。,3、理论的数学推导(1)假定:T:某一时期内可预见的交易支出C:每次卖出证券变现而获得的货币量T/C:变现次数b:每次卖出证券获取货币所需支出的手续费bT/C:融通整个交易活动所需的总手续费C/2:支出连续和均匀时经济主体平均持有的货币余额Cr/2:市场利率为r时牺牲的利息收益即机会成本K:经济主体为满足交易需求而持有货币的总成本(2)公式及推导 K=bT/C+Cr/2,显然,理性的经济主体必须使K最小,即求K的极小值。将该公式对C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则有:C=上式中,C是使总成本最小的货币存量。而使总成本最小的平均货币持有额即货币需求为:C/2=Md=此即著名的“平方根公式”。它表明,货币的交易需求,并不与交易或收入总量依同一比例变化,而是与交易或收入总量的平方根依同一比例变化,故这也称“平方根定律”。这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该公式说明,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这就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通过进一步的计算,我们得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0.5,这表明利率变动后,交易性的货币需求与之反方向变动。但变动幅度也较利率的变动幅度为小。,4、理论的影响(1)理论影响“平方根定律”论证了交易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这一论证为凯恩斯主义的以利率为传导机制的理论进一步提供了证明。(2)政策影响根据“平方根定律”,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货币需求的变动在比例上小于收入水平的变动。这意味着,增加一定比例的货币供应量将导致收入更大比例的增长。即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作用远较预期为大。鲍莫尔的模型由此强调了货币政策重要性。(3)国际影响“平方根定律”的分析方法和结论还可应用于国际金融领域。因为国际储备如同经济单位的现金存量,也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鲍莫尔阐明了交易货币对收入呈“规模经济的特质”)。,5、对该理论的检验(1)检验的结果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在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对鲍莫尔的模型中收入及利率变动与交易性货币需求变动之间的数量分析进行检验之后发现,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介于1/3至2/3之间,甚至是在更大范围内波动的变数,而且,在西方国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总是明显低于0.5。可见,鲍莫尔模型与实证研究的结论出入甚大。(2)原因a 该模型假设企业和个人的收支都已知、可预料和完全有规律,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平均货币余额并不是稳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也不总是0.5。b 该模型没有区分交易性货币需求对不同收入家庭和不同规模企业所具有的不同的利率弹性。因此,鲍莫尔的模型仍有很大的缺陷。,二、货币预防需求理论的发展“立方根定律”1、理论的提出凯恩斯认为,人们出于预防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同出于交易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一样是由收入所决定的,它也与利率无关。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Whalen)发表现金的预防需求的合理化一文,提出了预防性的货币需求同样受利率变动的影响。2、理论的内容对于影响人们出于预防动机而持有货币的因素,惠伦认为,决定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收入和支出的状况。因为只有当净支出超过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时,才需要更多的预防性货币。二是持有货币的成本。这又包括两项:持有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即利息的损失和将非货币性资产转化为货币的手续费。,3、理论模型惠伦分析了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后,提出了确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公式(指能够使持币总成本最小的持币量),即惠伦模型。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与三个因素有关:持币的机会成本、变现手续费、变现的可能次数。(1)模型的假定M:预防性货币平均持有额 r:利率 M r: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机会成本P:变现的可能次数S:净支出分布的标准差变现次数公式 P=S2/M2,C:每次变现所需支付的手续费PC=(S2/M2)/C:所有变现所需支付的总手续费E:经济主体为满足预防动机而持有货币的总成本(变现所需支付的总手续费+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2)模型及推导E=Mr+(S2/M2)C为了使E最小,对该公式求 M 的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则可解得:M=上式中,M是使持币总成本最小的平均货币持有额,该式说明,预防性货币余额的最佳值为,这就是惠伦模型的基本公式。,4、模型的结论(1)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的变化与货币支出分布的方差(S2)、变现的手续费(C)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利率r)成立方根的关系,故惠伦模型又称“立方根定律”。(2)假定一种净支出的正态分布确定后,最佳预防性货币余额将随着收支的平均额的立方根的变化而变化。由立方根公式可求得预防性货币需求对收支的弹性为1/3。(3)预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关系。由立方根公式可求得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1/3)。,三、货币投机需求理论的发展“资产选择理论”1、理论的提出在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中,凯恩斯认为,只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才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但是这种观点却隐含着一个假设即人们充满自信,认为自己的预期是正确的,并以此决定持有货币或证券,并且二者不可兼有。事实上,人们对自己的预期不是肯定的,人们并不确信利率肯定将朝其所预期的方向变动。因此,人们一般同时持有货币和证券。为弥补凯恩斯这一缺陷,美国经济学家托宾(Tobin)于1958年发表作为应付风险之行动的流动性偏好一文,用人们避免风险的行为动机重新解释流动性偏好理论,并开创了资产选择理论在货币理论中的应用。,风险收益图解,2、理论内容(1)风险收益分析方法资产选择理论又称为风险收益分析法(The Risk-Return Approach)。托宾用这种方法解释人们为什么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他指出,持有债券虽可获得利息收益,但也承担债券价格下跌的风险;持有货币虽无利息收益,但无须承担风险。由于风险与收益是同步消长的,人们在进行资产选择时,要同时考虑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可用无差异曲线表示这种关系:预期收益E I3 I2 I1 E2 D E1 A 0 R1 R2 风险R,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据此,托宾将人们分成三类型:风险回避者、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上图无差异曲线表示风险回避者对收益和风险的效用评价。从图中可见,无差异曲线凸向横轴,意味着当人们承担的风险增大时,就需要更高的收益补偿。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为收益和风险的各种组合,都对人们提供等量的效用或满足。每条无差异曲线与一定的效用水平相对应,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较大的效用水平。据此,可画一系列无差异曲线,如I1、I2、I3等。在风险既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愿意偏向更高的无差异曲线。(2)风险收益的度量假定:全部资产是固定的量,人们所持有的债券数量最低为零,最高为全部资产。用H代表债券持有量,列出下列等式:,E=He=H(r+Q)R=H 其中:E:预期收益R:风险总量:每一单位债券上风险的量(标准差 衡量风险)r:利息率Q:预期的资本增值或损失e:预期收益 e=r+Q表示:预期收益等于预期收益率乘债券持有量表示:风险总量是债券持有量与每一单位债券风险的乘积。/,消去H,并简化得:E=()R,根据该式可求出人们资产选择的机会曲线,这类似于消费理论中的预算约束线,如下图:,机会曲线,预期收益E F3()F2()F1()0 风险R从图中可看出,机会曲线有三个特点:a 机会曲线是一条直线;b 机会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市场利率;c 所有的机会曲线都通过原点。机会曲线实际上代表了人们通过持有不同组合的资产所能获得的收益和风险的组合,这也是投资的客观条件。,资产选择组合图,人们在进行资产选择时,必须使他的主观愿望(用无差异曲线表示)与投资的客观条件(由机会曲线表示)相一致,才能使他的效用达到最大。如下图:预期收益E I2 F2 EB B I1 F1 EA A 风险 图中,无差异曲线 I1 与机会曲线 F1 的切点A为最佳资产组合点。OEA 和ORA分别代表预期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如果利率上升,则人们沿着 F2 做资产选择,从而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 I2 相切于B点,以追求效用最大化。这时,人们所得到的预期收益和风险分别为OEB和ORB。,资产选择理论图解,3、资产选择理论图解在以上各图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则可得到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的基本图形,如下:预期收益E N I2 F2 N B F1 EB I1 EA A1.0 L MA MB 0 RA RB G 风险R M/(M+H)MB MA K 1.0 M/(M+H),上图中,第二象限的横轴表示资产组合中货币所占的比例,以M/(M+H)表示。当将全部资本都投入在货币上即H为零时,M/(M+H)=1。直线LN代表资产组合的收益与货币所占比例的关系。第四象限的纵轴也同样代表资产组合中货币所站的比例,直线KG则代表资产组合的风险与货币所占比例的关系。第一象限即前面各图的综合。最初,无差异曲线 I1与机会曲线F1相切于A点时,得到一组总效用极大化的收益和风险的组合,而这时的资产持有比例,就是最佳的资产组合。若利率上升,则直线LN上移到LN。又由于利率上升不影响资产组合的风险,故KG直线不变。这时,机会曲线移向F2而与较高的无差异曲线I2相切于新的均衡点B。在新的最佳资产组合点B,债券在资产组合中的比例增加了。根据以上模型,托宾认为其资产选择理论比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更切合实际,逻辑上也更令人满意。,4、资产选择理论的优点(1)资产选择理论以人们避免风险的行为动机为假定,避开了凯恩斯的不合理的假定(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从而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2)资产选择理论同样能反映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3)资产选择理论还能够解释凯恩斯理论所难以解释的人们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的现象。5、资产选择理论的意义与不足(1)意义:该理论因强调投资收益与风险的权衡及投资多样化和分散化原则,已成为指导西方银行、企业等运用财富和进行投资的重要理论;同时,该理论建立在个人投资行为的微观分析基础上,奠定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2)不足:一方面,该模型忽略了物价的变动;另一方面,该模型只包括债券和货币两种资产,与当代金融状况不符。,第四节 现代货币数量论,一、理论的提出凯恩斯经济理论主要针对失业问题,但是长期实行其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是严重的通货膨胀。自50年代开始,通货膨胀取代失业成为新的社会经济问题。进入70年代,通货膨胀又被“滞胀”(经济停滞、失业和通货膨胀)代替。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以弗里得曼(Friedman)为首的西方经济学家在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试图对西方新的经济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解释,并提出新的政策主张。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是失业的产儿,那么,现代货币数量论则是通货膨胀的产儿。,二、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理论1、理论的提出1956年,弗里得曼发表了题为货币数量论一种重新的表述。该文标志着货币数量论的重新复活。该理论一方面强调“货币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它也不象传统的货币数量论那样,假定充分就业条件下的产量不变和视货币流通速度为固定的常数。而是认为,物价和产量由货币供求决定,而货币供应由货币当局控制,至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则是货币数量论要研究的问题。因此,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即明确货币需求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可见,弗里得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是从货币需求理论入手的。,2、理论的进一步表述弗里得曼认为,货币同债券、股票、房屋等一样都是一种资产,人们持有货币是人们所选择的持有其财富的一种形式。这样,就能运用消费需求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根据消费需求理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消费者的收入即预算约束、商品价格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弗里得曼将其运用于货币需求理论,他也考虑三类因素:(1)预算约束。弗里得曼认为总收入构成人们货币需求的预算约束,它由收入表示。收入分“恒久性收入”和“一时性收入”,而财富分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弗里得曼就用“恒久性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而又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2)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类似于商品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3)人们的偏好。,3、理论的数学表达弗里得曼的财富持有者个人的实际货币需求函数如下:M/P=f y,w;r m,r b,r e,(1/p)(dp/dt);u 其中:M:财富持有者个人意愿持有的货币量P:一般物价水平M/P:实际货币需求y:实际收入(按不变价格计算)w: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r m:货币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 b: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r e: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1/p)(dp/dt):预期物价变动率u:财富持有者个人的主观偏好及其他非收入变量,上述货币需求函数还可表述为货币流通速度函数。如果假定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即货币需求与收入同比例变化,则根据齐次定理,货币需求函数为:M/P=yf w;r m,r b,r e,(1/p)(dp/dt);u 由于实际收入Y乘一般物价水平P等于名义收入Y,即Py=Y,故上式可写成:M/Y=K w;r m,r b,r e,(1/p)(dp/dt);u 其倒数为:Y/M=V w;r m,r b,r e,(1/p)(dp/dt);u 4、理论比较可见,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虽然复杂,但经简化,则实际上与MV=PT或M=KPy相似。只不过货币流通速度V不是固定的常数,而是许多变量的一个函数,此外,y也不是当期收入,而是恒久性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在形式上,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明显受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的影响。他实际上是将凯恩斯理论中的利息率扩展为各种资产的名义收益率,并加进个人的偏好等。区别在于弗里得曼强调财富或恒久性收入对人们货币需求的影响。可见,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实际上是对传统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的综合。5、理论特色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主导作用。弗里得曼认为,一个人的消费支出取决于他一生中间、或较长时期的平均收入水平,即恒久性收入。货币需求也同消费需求一样,主要由恒久性收入决定。同时,他也论证了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可见,弗里得曼货币需求函数理论上的关节点是恒久性概念的引入,而建立货币需求函数并论证其稳定性,是弗里得曼重新表述货币数量论的起点。,三、名义收入货币理论1、理论的提出弗里得曼在其所建立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研究货币数量同产量、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又创立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2、理论的假定弗里得曼的名义收入货币理论有四个假定要点:(1)首先假定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1,因此可将货币需求函数简化为:Md=YL(r)。此式表示货币需求为名义收入和利息率的函数。其中,L(r)相当于剑桥方程式中的K,但K为常数,而L(r)为函数。(2)假定名义利息率(r)等于预期的实际利息率(i*)加上预期的物价变动率(1/p)(dP/dt)之和。,(3)预期的实际利息率与预期的实际收入(产量)之差可假定为一个常数,它是由外在因素所决定的。(4)假定货币需求能对货币供应的变动作及时的、充分的调整。正是由于这一假定,才有弗里得曼所强调的货币供应与名义收入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3、理论模型根据以上假定,弗里得曼建立了名义收入货币理论模型:Md=YL(r)Ms=h(r)Md=Ms r=K0+(1/Y)(dY/dt)*和分别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函数;为货币供求相等的均衡等式;说明名义利息率的决定。K0:预期的实际利率与预期的实际收入之差的一个常数。,为了有助于阐明名义收入货币理论的本质,弗里得曼进一步假定货币供应为完全的外生变量,而不是利率的函数,同时引进时间因素。假定,M(t)为t时的外生的货币供应量,而Md可对Ms作出充分及时的调整,则由 可得到:Y(t)=M(t)/L(r)或 Y(t)=V(r)M(t)其中,L(r)为货币流通速度V的倒数。式表明,t时的名义收入等于t时的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和便组成一个决定任何时点的名义收入水平的联立方程式。由于V(r)是一个稳定的函数,所以名义收入的变化都是货币供应变动的结果,而不是货币流通速度V变动的结果,而名义收入的变化意味着产量和物价的变化。因此,货币供应量对产量和物价都有影响。,4、结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弗里得曼进一步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名义收入变化的影响有一个时滞。一般来讲,货币供应量变动后约需69个月才使名义收入发生变化,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物价的影响来自它对名义收入和实际产量的影响发生之后约6 9 个月,即产量变动在先,物价变动在后。所以,货币供应量变动到物价变动之间的总时延,平均约需1218个月。这样。弗里得曼认为,在短期内,货币数量的变化既影响物价,又影响产量,以致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即“唯有货币最重要”。然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物价,而不影响产量。长期中的产量是由实际因素所决定的。然而,在弗里得曼看来,这些实际因素不是靠政府干预所能得到的,而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内在力量。,四、政策主张1、对通货膨胀问题的阐述弗里得曼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而通货膨胀就是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上升,因而,弗里得曼断言:“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说明,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而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是由三方面因素造成的(1)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2)政府推行充分就业政策;(3)中央银行所执行的错误的以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弗里得曼认为,这些政策非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失业,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2、对失业问题的阐述弗里得曼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将充分就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方法在短期内有效,但在长期中会失败。为此,他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说和适应性价格预期的概念来具体解释这种现象。,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及商品供求关系自发发挥作用,从而使总供求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适应性价格预期:指人们根据价格已有的变化,来一步步修改自己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测。弗里得曼认为,如果政府力求将“市场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则:货币供应 物价 实际工资 雇主增加工人 就业。但物价上升会影响人们的适应性价格预期,人们意识到物价的上涨,于是要求雇主增加工资,于是雇主解雇工人,失业率上升。形成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即“滞胀”。3、对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目标问题的阐述弗里得曼认为不能将利息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因为这种政策的长期作用与短期作用相反,如下图:,现代货币数量论图解,r L(Y2)r4 L(Y1)r3 r1 r2 0 M1 M2 货币供求a 货币供应量M1增至M2,利率从r1到r2,此为“流动性效应”。b 利率下降,收入由Y1增至Y2,收入的增加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由L(Y1)移至L(Y2),利率由r2到r3,此为“收入效应”。c 物价与货币量同比增加,即M2与M1完全重合。这时,利率进一步上升到r4,此为“价格效应”。d 物价上涨,人们也预期还会上涨,借贷双方间形成更高的利率,即价格预期使利率超过原水平,此为“预期效应”。,从以上效应可看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不但不会使利率下降,反而使利率上升,从而有碍于刺激消费和投资,达不到刺激经济增长和消除通货膨胀的问题。因此,控制利率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4、对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描述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原因,另一任务是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基于前述分析,弗里得曼认为,对于货币政策来说,货币总量是最好的可控制的目标。因此,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放在控制货币供应量上。而且,弗里得曼认为,既然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因此,要医治通货膨胀,唯一有效的措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这种单一的控制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始终不变地以一种固定的比率增加,并大致与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政策,就称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弗里得曼的政策含义就在于此。,5、弗里得曼的经济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不适用性建立在完善的市场价格机制基础上的弗里得曼的经济理论显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1)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所造成的,而是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在供给方面存在着结构性的“瓶颈”。可见,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并不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而是一种经济失衡所造成的价格现象。因此,“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根本不能解决其通货膨胀问题。(2)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商品、要素市场和货币市场不发达,市场价格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仅靠弗里得曼的市场价格机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本章完),第二章 通货膨胀理论,前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已成为倍受关注的世界性经济问题,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西方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通货膨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与测度,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四种主要观点)1、“通货膨胀的意思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美:萨谬尔逊)2、“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起因于货币量的急剧增加超过生产的增长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增加的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米尔顿弗里德曼)3、“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琼罗宾逊)4、“通货膨胀是一个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奥:赫尔穆特弗里希),综合:将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所下定义综合,可概括为: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的和持续的上涨过程。这一定义包括两个要点:1、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局部性的或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2、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的物价上涨不能视之为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的测度指标(三个物价指数)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该指数是根据家庭消费的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物价指数。2、批发物价指数(Wholesale Price Index)。该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变动状况的物价指数。又称生产者物价指数。,3、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ross National Product deflator)该指数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某国1985年的GNP按当年的现行价格计算为11300亿美元,而按1980年固定价格(或基期价格,即以1980年为100)计算则为6890亿美元,则1985年的GNP物价平减指数为(11300/6890)*100%=164%。也就是说,1985年与1980年相比,物价上涨了64%(164/100-1=64%)。,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1、定义: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是指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超过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所造成的过剩需求拉动了物价的普遍上升。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通货膨胀,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Too Much Money Chasing Too Few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