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塬地区地层》PPT课件.ppt
姬塬地区姬源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部,处于陕西、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地质构造上属盆地伊陕斜坡中西部及西缘逆冲带中部。,1.姬源地区地质概况,多物源区供给陆源碎屑是延长组沉积的一大特点。姬塬地区延长组物源和岩性特征不仅受周缘北东水系控制,而且西北方向较小水流也给予补充。,姬塬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方阴山古陆以及西北缘阿拉善古陆,鄂尔多斯三叠世姬塬地区处于湖盆向西部的海原中卫通道影响的部位,物源主要受北东水系控制,而且西北方向较小水流也给予补充。,认 识,长6长4+5早期,长4+5晚期长3期,长2期,长1期,湖盆进入萎缩阶段,三角洲广泛育,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进入三角洲间歇期,以泥质沉积为主,砂岩不发育,湖盆范围大大缩小,以北广大地区发育较大规模的三角洲沉积,河道发育,湖盆进入消亡期,区内广泛发育泛滥平原沉积,以泥质沉积为主,姬源地区长6长1湖盆演化规律,2.层序地层学的分析,延长组共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三个湖泛面对应三套烃源岩。,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层序特征,上三叠统延长组自下而上分为长10、长9长82、长81长63、长62长33和长32长1等五个大的沉积旋回。根据沉积相突变面、岩性转换面、区域不整合面以及区域分布的冲刷面等识别层序界面的标志,可从延长组中可识别出Sq1(长10)、Sq2(长9长82)、Sq3(长81长63)、Sq4(长62长33)、Sq5(长32长1)五个层序界面,此层序界面正好对应于基准面五个旋回,旋回内包含有低位体系域(LST)、水进(TST)、高位体系域(HST)。,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层层序特征,姬源地区延长组层序界面的基本特征,姬源地区延长组地层的层序界面分别是第三层序界面(Sq3)、第四层序界面(Sq4)和第五层序界面(Sq5)。,第三层序界面(Sq3)界面之下发育大型切割叠置的河道砂体,由于多期的冲刷和切割,单个河道砂体的旋回往往不完整,其顶部常因冲刷而缺失,显示了沉积时基准面迅速下降的特征。在砂体的下部发育着大型的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显示了曲流河沉积的特点。该层序界面上的视电阻率曲线呈低值峰状,而自然电位曲线呈明显的箱状。,第四层序界面(Sq4)界面之下是以分流间湾和河口坝为主的三角洲前缘相,岩性为泥质和粉砂质沉积。界面之上为细粒的河漫滩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岩性是泥质和粉砂质沉积,夹有多层煤线,测井曲线呈特征的“细脖子”段。,第五层序界面(Sq5)界面之下是发育细粒河漫滩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界面之上是曲流河河道砂坝沉积,还出现分流河道砂体沉积和沼泽相沉积。砂体多期切割叠置,单个旋回往往不完整,其顶部也常被冲刷缺失。自然电位曲线呈指状负异常或是箱状负异常,视电阻率曲线呈齿状值尖峰中高阻。,姬源地区延长组层序界面的基本特征,长6长1油层组基准面旋回分析,姬源地区延长组长6长1基准面旋回主要是由长62长33沉积层序和长32长1沉积层序两个三级层序沉积旋回组成的,长63属于长81长63沉积层序三级层序沉积旋回。,姬源地区耿38井延长组长32长1沉积层序基准旋回及特征,长32长1油层组是一个由粗变细的巨型沉积旋回,其中长3油层组是一套典型河流沉积,大型前积式交错层反映了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发育。中部长32层河道砂体基本上处于同一地层水平,与下伏的长33油层组上部的泥质沉积为主的沉积环境相比,两者之间有突变。,姬源地区耿38井延长组长62长33沉积层序基准旋回及特征,长62长4+5油层组按构形特征是一个限定良好的复合层序。在长6末湖泊几乎完全收缩,基准面的上升导致在长4+5期形成了小规模湖进和大规模的湿地沼泽化等。长4+5油层组的大段泥质岩代表的是该沉积层序的最大洪泛面。长6是一套以进积河流三角洲为特征的沉积,在区域上比较稳定的至少夹有5个湖进泥岩层。,1.标志层原则基本标志层,油层组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可划分为五段,自下而上分别是第一段(T3y1)、第二段(T3y2)、第三段(T3y3)、第四段(T3y4)和第五段(T3y5),辅助标志层根据根据岩性、电性及特殊矿物特征,在全区分布最广泛、“等时性”最强、电性标志最明显的区域标志,从而在盆地找到十个标志层,自下而上为K0K9,可将延长组自上而下分为十个油层组。第一段只包含长10油层组,第二段包含长9、长8和长7三个油层组,第三段包含长6和长4+5两个油层组,第四段包含长3、长2两个油层组,第五段仅包含长1油层组。,油层组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姬源地区目的层为第三段、第四段和第五段,分别为长1、长2、长3、长4+5和长6五个油层组,与区域接轨的标志层有K2、K4、K5、K6、K7、K8、K9。,耿139井延长组长4+5长6地层划分标志层及测井响应,岩性为灰褐色泥岩以及油页岩,质纯,性软,具滑感,水平层理发育。电性特征为自然电阻率偏正、高自然伽玛、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等。,岩性为浅灰绿色粉细砂岩夹暗色泥岩。电性特征为低电阻率、低感应、尖刀状高声速时差、大井径、高自然伽玛。,岩性为褐灰、绿灰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电性特征表现为高自然电位、高自然伽玛、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低密度及尖刀扩径,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灰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电性特征为低电阻率、低密度、高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高声波时差及尖刀扩径。,耿139井延长组长1长3地层划分标志层及测井响应,K7、K8、K9岩性主要为灰色细砂岩及暗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电性特征相似,均为低密度、低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岩性为浅灰、灰褐色细砂岩夹暗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电性特征表现为低密度、低自然伽玛、高自然电位。,2、厚度原则,晚三叠世延长组地层构造活动比较微弱,地层产状比较平缓,因此每个地层的沉积厚度相对变化的幅度比较小。所以使用沉积厚度作为划分地层的辅助标志,可以在地层内部缺乏标志层的情况下,保证各层沉积在时间上的一致性。,3、旋回原则,对于小的层位,可以通过沉积旋回的原则来划分。如长2地层具有3个完整的沉积旋回,构成了3个砂底泥顶的岩性组合,以其旋回作为各小层的划分标志,就使界线明显,能容易区分了。,地层划分对比结果,认 识,姬塬地区延长组顶部局部遭受侵蚀。研究层位长6长1相当于2.5个三级层序,结合标志层、厚度以及旋回原则,对姬塬地区200口探井进行了详细的分层,并形成供生产单位使用的探井分层及砂层厚度统计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