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区控轧》PPT课件.ppt
8 奥氏体区控制轧制 本章重点:讨论奥氏体区轧制时钢材组织和性能 的变化 控轧三阶段 高温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型 低温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 型()两相区轧制,8.1 型轧制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一轧制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随T轧,细化,s,Tvs,高温区:再结晶晶粒粗大晶粒粗大 魏氏组织 中温区:再结晶晶粒细化晶粒细化 低温区:未再结晶,晶粒伸长晶粒细化,二再结晶行为对组织的影响T轧1100 动态再结晶,在轧制变形中完成 再结晶,晶粒呈等轴状T轧9001000 静态再结晶,轧制变形后发生 再结晶,在高温保持,再结晶晶 粒长大。见图6-3、图6-4再结晶过程(动态或静态)、再结晶后的奥氏体晶粒度由轧制温度和压下率决定。见图6-5、6-6。,高温、高压下 动态再结晶中温、中压下 静态再结晶,晶粒度的影响因素:动态再结晶:取决于轧制温度,随T轧,晶粒细化静态再结晶:取决于压下率,随,晶粒细化,三连续冷却、多道次轧制的影响高温区(区):动态再结晶,随T轧,晶粒直径中温区(区):静态再结晶,初始晶粒越细,再结晶后的 晶粒也越细,每轧一道,晶粒就得到 细化。晶粒的细化程度与轧制道次(总 压下率)有关。低温区(区):未再结晶,晶粒的细化与各道次的累积压下 率有关。,晶粒细化控轧就是利用区或区的奥氏体组织的变化来实现的细化,四控轧工艺对再结晶参数的影响对晶粒度的影响动态再结晶晶粒直径 d-1 logZ Z,d 主要取决于轧制温度,原始晶粒度影响不大静态再结晶晶粒直径 原始晶粒度越细,再结晶后的晶粒越细 1 压下量越大,再结晶后的晶粒越细 见图6-13,1,对再结晶速度的影响 主要取决于温度 T,t 见图6-10、6-11,对临界变形量的影响 T,c 初始晶粒越细,c 见图6-12 可见降低加热温度使初始晶粒度细化很重要,8.2 型轧制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型,未再结晶,晶粒伸长,晶内产生形变带,晶粒在 此形变带上形核。一轧制条件对形变带的影响,,形变带密度升高 T轧对形变带密度影响不明显 初始晶粒度、变形速度对形变带 密度无影响 晶粒越细,形变带越均匀,二轧制条件对铁素体晶粒的影响 铁素体晶粒大小与有效晶间表面积相关 晶界总面积和形变带有效晶间表面积 以S(mm2/mm3)表示 影响 S 的因素主要是:奥氏体晶粒大小和压下量 见图6-16,由图可见:奥氏体越细、,S越大 S,细化 见图6-17,S一定时,在低于再结晶温度下增加变形量能更有效地细化晶粒,细化,三轧制条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见图6-18、6-19 Tc,韧性 板坯加热温度越低,韧性越高 s,b sb,屈强比,对冲压 性能不利,图6-20示出拉伸性能与终轧温度的关系T终s,b因为终轧温度高,产生的形变带少,晶粒粗大,所以T终不易太高,8.3 奥氏体区控制轧制的实践钢种:0.14%C-1.27%Mn-0.34%Si轧制工艺如图6-28所示,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随终轧温度下降,铁素体晶粒细化晶粒大小是决定钢材强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