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铁前生产概况》PPT课件.ppt
南钢铁前生产概况2013年8月2日,南钢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概述,南钢2002年开始建设现代化的宽中厚板(卷)生产线,以生产优质卷轧宽中(厚)板、造船板、管线板,为此,利用新征的220万m2江边滩涂地配套建设2000m3高炉两座、2500m3高炉一座,以及配套的原料、烧结、焦化等设施。成立了集铁、焦、烧三个工序于一体的炼铁新厂,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建设2座55孔6m焦炉、1台180m2烧结机、1座2000m3高炉;二期建设1座60孔6m焦炉、1台360m2烧结机、1座2500m3高炉、1套140吨和1套75吨干熄焦装置;三期建设1台180m2烧结机、1座2000m3高炉。三座高炉分别于2004年6月30日、2006年8月21日、2010年12月18日投产。至2012年底,3座大高炉共产生铁2982.3万吨。炼铁厂:炼铁厂正在转型发展改造由原2台39平米小烧结、5座小高炉改造为2台180平米 烧结、2座1800 m3大高炉,年产铁水320330万吨。南钢铁前片:燃料供应厂、原料厂(球团车间)、炼铁厂、炼铁新厂 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燃料:烧结矿、球团矿、块矿或生矿、焦炭、喷吹煤高炉工序的主副产品:生铁、高炉炉渣、高炉煤气 炼钢厂:现有3座30吨转炉,现正在转型升级改造成3座100吨转炉 南钢中厚板(卷)生产线于2001年通过国务院办公会审批,2002年5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6月26日,成功生产出第一块板坯;同年9月28日,成功轧出第一块钢板。该生产线由世界著名钢铁设计公司奥钢联工艺总负责,西门子、西马克、达涅利、斯坦因、川崎等国际一流公司参与项目建设,是中国第一条、世界第三条转炉中等宽板坯连铸卷轧钢板生产线,拥有六项世界第一、三项国内第一,是当今世界上最完整、最紧凑、自动化装备水平最高的现代化板卷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管线钢、船板、桥梁板、风塔用钢、压力容器板、高强板等十二大类140多个品种。南钢钢后片:炼钢厂(4.7轧机)、中厚卷板厂、电炉厂、中板厂、高线厂、带钢厂、棒材厂炼钢工序的主副产品:钢坯、钢渣、转炉煤气;南钢的主要产品:线材、带钢、棒材、中板、中厚板卷。,南钢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概述,水渣,炼钢,铸铁,喷煤,铁水,高炉,煤气柜,炼铁新厂工艺流程,南钢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概述,南钢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概述,中厚卷板厂工艺流程,转炉冶炼,LF钢包炉精炼,RH真空脱气,连铸,板坯加热,轧制,卷取,精整,检验,入 库,热处理,八、配料基本原则,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四、铁矿石的分类及成因,七、高炉冶炼基本原料及装备,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三、化产,二、炼焦配煤原则及炼焦过程,一、煤的成因及分类,南钢铁前简介,一、煤的成因及分类,一、煤的成因及分类1、煤的成因 煤是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又经过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是多种高分子化合物和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从植物死亡、堆积到转变为煤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称为成煤作用。成煤作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植物在泥炭沼泽、湖泊或浅海中不断繁殖,其遗体在微生物参与下不断分解、化合、聚集的过程。这个过程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高等植物形成泥炭,因此成煤第一阶段可称为泥炭化阶段。当已经形成的泥炭由于地壳的下沉等原因而被上覆沉积物所掩埋时,成煤作用就转为第二阶段煤化作用阶段,即泥炭在以温度和压力为主的作用下变为煤的过程。成煤第二阶段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在这一阶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物理化学作用。在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下,泥炭进一步变为褐煤(成岩作用),再由褐煤变为烟煤和无烟煤(变质作用)。其成煤作用阶段划分可用图1表示,一、煤的分类及成因,2、煤的分类1)根据煤化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大类。2)按照煤炭用途进行划分,可分为炼焦煤、动力煤、化工行业原料用的无烟煤、高炉喷吹用的喷吹煤。3)按照煤的加工过程划分,可分为原煤、精煤。4)按成煤原始物质的不同,可分为腐植煤、腐泥煤。,一、煤的分类及成因,3、炼焦煤的分类及指标 炼焦用煤主要包括: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 煤七 种,都属于烟煤大类,详见表。实际生产中,各单位划分标准不完全相同。,一、煤的分类及成因,4、评价炼焦煤的主要指标1)基本指标灰分Ad、硫分St,d、挥发分Vdaf等指标是评价炼焦煤的重要的基本煤质指标。a)灰分对煤的黏结性和结焦性都有不利有影响;b)硫分影响主要体现为转入焦炭中,会恶化高炉操作,降低生铁质量。c)挥发分高低与焦炭和化学产品产率密切相关,也是配煤煤种组成的直接体现。,2)工艺性质指标在我国,胶质最大厚度y、黏结指数G、奥亚膨胀度b是评价炼焦煤最常用的黏结性指标。胶质层最大厚度y主要用于评价煤热解时形成胶质体的数量。黏结指数G主要用于反映试验煤样受热后,煤粒之间及煤粒与惰性物质(标准无烟煤)颗粒间结合牢固程度,与焦炭耐磨强度关系密切。奥亚膨胀度b表示煤样干馏时体积发生膨胀或收缩的程度,其主要指标为最大膨胀度和最大收缩度。,二、炼焦配煤原则及炼焦过程,1、炼焦配煤原则为了保证焦炭质量,又利于生产操作,在确定配煤方案时,需遵循以下几点:1)配合煤的性质与本厂的煤料预处理工艺以及炼焦条件相适应,保证焦炭 质量达到规定的技术质量指标,满足用户的要求。2)符合区域配煤原则,有利于扩大炼焦煤资源,充分利用弱粘结煤。3)有利于增产焦炉煤气及化学产品,控制煤料受热所产生的膨胀压力,避 免难推焦。4)缩短来煤的平均距离,便于车辆调配,避免“逆流”现象。5)来煤数量均衡,质量均匀。6)降低生产成本,有经济效益。,二、炼焦配煤原则及炼焦过程,2、炼焦过程1)过程:炼焦煤料的制备,也简称备煤,是将煤矿运来的分品种堆放在煤场的各种精煤制备成配比准确、粒度适当、质量均一、符合炼焦要求的煤料。一般包括:卸煤、贮存、配合、粉碎,并将制备好的煤料送到焦炉贮煤塔。将已制备好的煤料从煤塔放入装煤车,分别送至各个炭化室装炉。干馏产生的煤气经集气系统,送往产品回收车间加工处理。经过一个结焦周期(即从装炉到推焦所需的时间,视炭化室宽度而定),用推焦机将炼制成熟的焦炭经拦焦机推入熄焦车;熄焦后,对焦炭进行筛分、贮运。,二、炼焦配煤原则及炼焦过程,2)结焦机理 煤的有机质基本结构单元,是以芳香族稠环为主体,周围连接侧链杂环和 官能团的大分子。煤在结焦过程中受热到350480,大分子剧烈分解,断裂后的侧链继续 裂解,其中分子量小的呈气态,分子量适中的呈液态,分子量大的和不熔 组分呈固态,相互渗透的三相物组成胶质体。当温度继续升高到 450550时,液相产物进一步分解,其中一部分又 呈气态析出,剩余部分逐渐变稠,与分散的固相颗粒融成一体,最后缩聚 并固化,形成半焦。在这过程中,气态产物通过胶质体逸出,产生膨胀压 力,使固体颗粒结合得更加牢固。聚积在胶质体中的气态产物则形成气 孔。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7001000时,半焦主要析出气体,碳网继续 缩聚,体积变小,焦质变硬,形成多孔的焦炭。这时热解产物已无液相出 现。由于半焦的收缩各点的温度和升温速度不同,使收缩量和收缩速度不 均,产生焦炭裂纹。,二、炼焦配煤原则及炼焦过程,3)熄焦方式熄焦:有湿法熄焦和干法熄焦两种方式。湿法熄焦:用熄焦车将出炉的红焦载往熄焦塔用水喷淋。干法熄焦:是用惰性气体(N2)逆流穿过红焦层进行热交换,焦炭被冷却到约200,N2则升温到800左右,并送入余热锅炉,生产蒸汽用于发电,冷却后的N2由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N2在封闭的系统内循环使用。4)焦炭的后续处理凉焦 当焦炭采用湿法熄焦时,焦炭卸到倾斜的凉焦台面上进行冷却。在凉焦台上 的停留时间一般要30分钟左右,以蒸发水分,并对少数未熄灭的红焦补行熄 焦。当焦炭采用干法熄焦时,焦炭与N2换热后直接从干熄炉内通过旋转密封阀和 卸料闸门排到皮带机上,进入筛焦楼或者直供用户。筛焦 根据用户要求将混合焦在筛焦楼进行筛分分级。将焦炭筛分成三级,即粒度 大于40毫米为大焦,2510毫米为焦丁,小于10毫米为焦粉。贮、运焦 将筛分处理后的各级焦炭,由胶带输送机直接送给用户。,三、化产,化产炼焦煤在焦炉炭化室内进行高温干馏时,煤质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 化,同时也析出了水蒸气和煤气(即荒煤气)。煤气由炭化室出来经上升管到集气管,以循环氨水喷淋使煤气降温、冷却,而分离出焦油和氨水;经吸气管到回收车间的初冷器到鼓风机,煤气经过冷却和用各种吸收剂处理,可提取出焦油、氨、苯等化工产品。净化后的焦炉煤气,部分被送回焦炉加热,其它由能中调配输送至南钢各用户作燃料。,四、铁矿石的分类及成因,含铁原料 主要有:铁矿石、高炉除尘灰瓦斯灰、转炉灰、钢渣粉、氧化铁皮等。铁矿石按种类分可分为两种:天然富矿粉和精矿粉,球团只能使用精矿粉,见下图:,四、铁矿石的分类及成因-磁铁矿,根据铁矿物组成的不同可分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1)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化学式为Fe3O4。在自然界中,纯磁铁矿矿石很少见,在地球表面常受大气的氧化作用。磁铁矿石具有强磁性,颜色及条痕均为铁黑色,坚硬、致密,难于破碎和还原,一般含硫、磷较高,脉石主要为石英,硅酸盐和碳酸盐。金安矿业生产的草楼精粉是磁铁矿,草楼精粉主要用于球团生产。,四、铁矿石的分类及成因-赤铁矿,2)赤铁矿石 主要含铁矿物为赤铁矿,化学式为Fe2O3,理论含铁量为70%,含氧量30%。颜色:结晶者为铁黑色至钢灰色,其它均为红色或暗红色。条痕均为樱红色,借此可与其它铁矿物相区别。赤铁矿仅有弱磁性,一般含硫、磷较低,与磁铁矿相比,结构较软,较易破碎和还原。脉石多为石英和硅酸盐。我厂使用的巴西粉、巴西卡粉、巴西精粉均为赤铁矿。,四、铁矿石的分类及成因褐铁矿,3)褐铁矿 主要含铁矿物为含结晶水的氧化铁,其化学成分m Fe2O3.nH2O,理论含铁量为55.2%66.1%,自然界中的褐铁矿绝大多数以2 Fe2O3.3H2O形态存在。颜色:为黑色到褐色,土状者为黄褐色,条痕为黄褐色。无磁性。质地较松,密度小,含水量大。我厂使用的PB粉、杨迪粉、麦克等澳矿均为褐铁矿,四、铁矿石的分类及成因菱铁矿,4)菱铁矿石 主要含铁成分是FeCO3,理论含铁量48.2%,FeO为62.1%,CO2为37.9%.颜色:为灰色和黄褐色,风化后变为深褐色,条痕为灰色或带黄色,无磁性。通常菱铁矿含铁不高,为30%40%,但经焙烧后,释放出CO2,其含铁量显著增加,矿石也变得疏松多孔,易破碎,还原性能好,硫、磷低。目前我厂没有使用该类型的铁矿。,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烧结原理,烧结基本原理 抽风烧结是将准备好的含铁原料、燃料、熔剂经混匀制粒,通过布料器布到烧结台车上,随后点火器在料层点火,点火的同时开始抽风,以台车炉篦下形成一定负压,空气则自上而下通过烧结料层进入下面的风箱。随着料层表面燃料的燃烧,燃烧带逐渐向下移动,当燃烧带到达炉篦时,烧结过程即告终结。,烧结过程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综合过程。按照温度变化和烧结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烧结料层可分为五个带(或五层):烧结矿带、燃烧带、预热带、干燥带、过湿带。,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烧结原理,烧结矿带。这一带的温度在1100C以下,主要反应是液相凝结、矿物结晶、预热空气,此带表层强度差,其原因是:烧结温度低;受空气剧冷作用表层矿物来不及析晶,玻璃质较多,内应力很大,所以性脆,在烧结机卸矿段被击碎而进入返矿,表层厚度一般为40-50mm,只有在烧结机点火器采取保温措施才能改善其表层强度。燃烧带。燃烧带是燃料着火开始,最高温度可达1100-1500C,此外混合料软化、熔融及液相生成。该带厚度为15-50mm,此带队烧结矿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该带过宽会影响料层透气性,导致产量低;过窄烧结温度低,液相量不足,烧结矿粘结不好,强度低。该层的宽度受燃料粒度、抽风量的影响。,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烧结原理,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烧结原理,预热带。在烧结过程中,预热带的厚度很窄,这一带的温度在150-700C范围内,也就是说燃烧产物通过这一带时,将混合料加热到着火温度。由于温度不断的升高,化合水和部分碳酸盐、硫化物、高价锰氧化物逐步分解。在废气中氧的作用下,部分磁铁矿发生氧化,在预热带只有气相与固相或固相同固相之间的反应,没有液相的生成。干燥带。预热带的下层就是干燥带。它借助于来自上层的燃烧产物带进的热量,是这一层的混合料水分蒸发,混合料中强度较差的小球可能被破坏。过湿带。从干燥带下来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这些含水蒸汽的废气遇到冷料时温度突然下降。当这些含水蒸汽的废气温度下降到露点以下时,水蒸汽由气态变为液态,使下层混合料水分不断增加而性成过湿带。该带湿料层透气性变坏,破坏已造好的混合料小球。,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烧结过程中的 物理化学变化,混合料水分的蒸发和凝结;碳酸盐的分解;混合料中碳的燃烧;铁氧化物的还原与氧化;低熔点矿物的生成,熔化和固结。,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液相烧结,烧结液相的作用1)将未熔的固体颗粒粘结成块,保证烧结矿具有一定的粒度;2)润湿未熔的矿粒表面,产生一定的表面张力将矿粒拉紧,使其冷凝后具有强度;3)从液相中形成并析出烧结料中所没有的新的矿物,这种新矿物有利于改善烧结矿的强度和还原性等。,影响液相生产的因素1)烧结温度 温度越高,液相量越多2)烧结矿碱度 液相随碱度的提高而增加,碱度是影响液相量和液相类型的主要因素3)烧结气氛 还原性气氛越强,FeO增加,熔点下降,易生成液相4)化学成份 主要是SiO2、Al2O3、MgO的影响。,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液相烧结,烧结过程的主要液相1、铁氧体系(FeO-Fe3O4)在烧结磁铁矿粉时,部分Fe3O4转变为FeO,二者形成固熔体,在烧结高品位铁矿时更为重要。2、硅酸铁(FeO-SiO2)体系 主要以铁橄榄石(2FeO.SiO2)形式出现,是生产非熔剂性烧结矿的主要黏结相,需要较高的烧结温度和还原性气氛,且SiO2含量要高。3、硅酸钙(CaO-SiO2)体系 其存在形式较多,有硅灰石(CaO.SiO2)、硅钙石(3 CaO.2SiO2)、正硅酸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等,其中正硅酸钙在降温过程中会发生晶变,从体向体转变量体积增大10,导致烧结矿在冷却时自行粉碎。-2CaO.SiO2 1436-2CaO.SiO2 675-2CaO.SiO2,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液相烧结,烧结过程的主要液相4、铁酸钙体系(CaO-Fe2O3)主要铁酸二钙、铁酸一钙、二铁酸钙等,其具有熔化温度低、生成速度快、液相强度高、还原性好、流动性好等特点,是生产碱性烧结矿的主要黏结相,也是生产高碱度烧结矿所追求的最理想的黏结相。5、钙铁橄榄石(CaO-FeO-SiO2)体系 生产熔剂性烧结矿、当燃料配比较多,烧结温度较高、还原性气氛强时,可形成较多的此种液相,此体系的液相液相黏度较小、流动性好,有利于改善透气性,但烧结矿较脆。是我们生产低碱度烧结矿的主要液相。6、钙镁橄榄石(CaO-MgO-SiO2)体系 生产含镁的烧结矿时会出现此类液相,适当的MgO可降低硅酸盐的熔化温度、减少玻璃质、阻止正硅酸钙的晶变。7、铁钙铝的硅酸盐(CaO-SiO2-Al2O3-FeO)体系 当矿粉中的Al2O3含量较高时,可形成含铁的硅酸盐矿物,适量的有利于降低熔化温度、降低黏度、促进铁酸钙的生成,有利于改善烧结矿强度,但过高后会引起液相强度降低,烧结矿粒度变差,理论上一般将烧结矿中的Al2O3与SiO2比例(铝硅比)控制在0.150.35倍之间为宜。,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烧结配料,2013年烧结混匀料配比:35%左右澳粉,10%左右巴西粉,12%进口氧化铁皮,15%铁精粉,10%非洲富粉,10%非主流富粉,8%循环物料。,五、烧结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工艺流程装备,2004年6月炼铁新厂1#180烧结机投产2006年8月炼铁新厂2#360烧结机顺利投产2010年11月炼铁新厂3#180烧结机顺利投产2012年烧结入炉产量:676.5万吨,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球团原理,球团是人造块状原料的一种方法。它是将精矿加适量的水分和粘结剂(有时还需熔剂和燃料)在成球设备中制成粒度均匀、具有足够强度的生球,经干燥、预热后在氧化气氛中焙烧,使生球固结成型,形成具有良好冶金性质的优良人造块状原料(球团矿),供给钢铁冶炼或其他下一步加工的需要。,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球团原理,球团矿焙烧过程 分为5个过程:1)干燥(200400)1段:水分蒸发,部分结晶水分解;2)预热(9001000)2段:脱除少量水,磁铁矿氧化成Fe2O3,碳酸盐硫化物分解,氧化,固 相反应;3)焙烧带(12001300)3段:铁氧化物的结晶和再结晶,晶粒长大,固相反应,部 分液相形成,球团矿体积收缩及结构致密化;4)均热带 4段:温度低于焙烧带,并保持一定时间使内部晶体长大,尽可能发育完善,矿物组成均匀化,消除部分内应力;5)冷却:5段:1000下降到100200,冷却后便于皮带运输,冷却过程中,尚未氧化的Fe3O4 Fe2O3.。,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固相粘结,球团矿的原料主要是Fe3O4,也有赤铁矿,磁铁矿氧化为 Fe2O3对球团固结有重要意义。1)磁铁矿充分氧化成Fe2O3对球团固结的意义 Fe3O4氧化成Fe2O3时晶体结构变化 由等轴晶系六方晶系,新生晶体表面原子有较高的迁 移能力,有利于颗粒间形成晶桥。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几乎相当于焙烧球团矿总热量 的一半,所以充分氧化有利于节能。不利影响:氧化不充分时,有剩余Fe3O4进入高温焙烧带,易形成(与SiO2)低熔点物质,在球团内部出现液态渣相,冷 却时收缩,使球团内部出现同心裂纹,导致强度,还 原性恶化。,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固相粘结,2)氧化机理 氧化阶段及其产物 从2001000,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4Fe3O4+O2 6r-Fe2O3(200400)第二阶段:r-Fe2O3 a-Fe2O3(4001000)氧化途径 成层状由表面向球中心进行,符合化学反应的吸附扩散学说 大气中O2被Fe3O4颗粒吸附时,Fe2+Fe3+e,导致O2电 离,O2+e 2O2-,上述反应引起Fe3+扩散。氧化反应起主要作用的是Fe3+、Fe2+、O2-在固相层内的扩 散,其中O2-扩散最慢。O2-失去电子变为原子,又不断与电 子结合变为O2-的交换方式扩散。每次由O2-O的瞬间,在晶 格结点间移动一段距离。,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球团用料,2013年球团精粉配比:60%左右草楼精粉,12%左右冶山精粉,5%巴西精粉,8%智利精粉,8秘鲁精粉,7%其他精粉。,六、球团的基本原理及原料设备球团工艺设备,1995年原料厂1#8平米竖炉投产2000年原料厂2#8平米竖炉投产2006年原料厂3#10平米竖炉投产2012年球团产量:160.8万吨,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炉料在炉内的物理化学变化 炉料从炉顶装入高炉后,自上而下运动。被上升的煤气流加热,发生了吸附水的蒸发、结晶水的分解、碳酸盐的分解、焦炭中挥发分的挥发等反应。1、高炉炉内的状况 按炉料物理状态,高炉内大致可分为五 个区域或称五个带:1)炉料仍保持装料前块状状态的块状带;2)矿石从开始软化到完全软化的软熔带;3)已熔化的铁水和炉渣沿焦炭之间的缝隙下降的滴落带;4)由于鼓风动能的作用,焦炭作回旋运动的风口带;5)风口以下,贮存渣铁完成必要渣铁反应的渣铁带。软熔带的形状和位置对高炉内的热交换还原过程和 透气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2、水分的蒸发与结晶水的分解 在高炉炉料中,水以吸附水与结晶水两种形式存在。吸附水 吸附水也称物理水,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炉料中。常压操作时,吸附水一般在 105以下即蒸发,高炉炉顶温度常在250左右,炉内煤气流速很快,因此吸附水在高炉上部就会蒸发完。蒸发时消耗的热量是高炉煤气的余热。所以不会增加焦炭的消耗。相反,由于吸附水蒸发吸热,使煤气的温度降低,体积缩小,煤气流速降低,一方面减少了炉尘的吹出量,另一方面对装料设备和炉顶金属结构的维护还带来好处。结晶水 结晶水也称化合水,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于炉料中。炉料中的结晶水一般存在于褐铁矿(nFe203mH20)和高岭土(A12032Si022H20)中,结晶水在高炉内大量分解的温度在400600。3、挥发物的挥发挥发物的挥发,包括燃料挥发物的挥发和高炉内其他物质的挥发。1)燃料挥发物的挥发挥发分存在于焦炭及煤粉中。焦炭中挥发分质量分数为0.7l.3。焦炭在高炉内到达风口前已被加热到l4001600,挥发分全部挥发。由于挥发分数量少,对煤气成分和冶炼过程影响不大。煤粉中挥发分含量高,引起炉缸煤气成分的变化,对还原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2)高炉内其他物质的挥发高炉内化合物,如Si0、Pb0、K20、Na20等和元素,如S、P、As、K、Na、Zn、Pb、Mn等进行少量挥发(也称气化)。这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挥发对高炉炉况和炉衬都有影响。4、碳酸盐的分解 炉料中的碳酸盐主要来自石灰石(CaC03)和白云石(CaC03MgC03),有时也来自碳酸铁(FeC03)和碳酸锰(MnC03)。1)MnC03、FeC03和MgC03的分解温度较低,一般在高炉上部分解完毕,对高炉冶炼影响不大。2)CaC03的分解温度较高约910,且是吸热反应,对高炉冶炼影响较大。既消耗热量又消耗碳素,使焦比升高。使用熔剂性烧结矿,减少石灰石用量,缩小石灰石的粒度等措施可降低焦比。5、还原过程和生铁的形成1)基本概念 a、还原反应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使之变为金属或该金属低价氧化物的反应。高炉炼铁常用的还原剂主要有C0、H2和固体碳。,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b、铁氧化物的还原顺序 遵循逐级还原的原则。当温度小于570时,按Fe203Fe304Fe的顺序还原。当温度大于570时,按Fe203Fe304Fe0Fe的顺序还原。2)高炉内铁氧化物的还原a、用C0和H2还原铁氧化物 用C0和H2还原铁氧化物,生成C02和H2O还原反应叫间接还原。用C0作还原剂的还原反应主要在高炉内小于800的区域进行。用H2作还原剂的还原反应主要在高炉内8001100的区域进行。b用固体碳还原铁氧化物 用固体碳还原铁氧化物,生成C0的还原反应叫直接还原。在高炉内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FeO+C=Fe+C0的反应。直接还原要通过气相进行反应,其反应过程如下:直接还原一般在大于ll00的区域进行,8001100区域为直接还原与间接还原同时存在区,低于800的区域是间接还原区。,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6、高炉内非铁元素的还原 1)锰的还原 高炉内锰氧化物的还原由高级向低级逐级还原直到金属锰,顺序为:从Mn02到Mn0可通过间接还原进行还原反应。Mn0还原成Mn只能靠直接还原取得。Mn0的直接还原是吸热反应。高炉炉温是锰还原的重要条件,其次适当提高炉渣碱度,增加Mn0的活度,也有利于锰的直接还原。还原出来的锰可溶于生铁或生成Mn3C溶于生铁。冶炼普通生铁时,有4060的锰进入生铁,5l0的锰挥发进入煤气,其余进入炉渣。2)硅的还原硅的还原只能在高炉下部高温区(1300以上)以直接还原的形式进行:Si02在还原时要吸收大量热量,硅在高炉内只有少量被还原。还原出来的硅可溶于生铁或生成FeSi再溶于生铁。较高的炉温和较低的炉渣碱度有利于硅的还原。铁水中的含硅量可作为衡量炉温水平的标志。,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3)磷的还原磷酸铁(FeO)3P2058H20又称蓝铁矿,蓝铁矿的结晶水分解后,形成多微孔的结构较易还原,反应式为:磷酸钙在高炉内首先进入炉渣,在11001300时用碳作还原剂还原磷,其还原率能达60;当有Si02存在时,可以加速磷的还原:磷在高炉冶炼条件下,全部被还原以Fe2P形态溶于生铁。4)铅、锌、砷的还原还原出来的铅易沉积于炉底,渗入砖缝,破坏炉底;部分铅在高炉内易挥发上升,遇到C02和H20将被氧化,随炉料一起下降时又被还原,在炉内循环。还原出来的锌,在炉内挥发、氧化、体积增大使炉墙破坏,或凝附于炉墙形成炉瘤。还原出来的砷,与铁化合影响钢铁性能,使钢冷脆,焊接性能大大降低。,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7、生铁的生成与渗碳过程1)生铁的生成 渗碳和已还原的元素进入生铁中,得到含Fe、C、Si、Mn、P、S等元素的生铁。2)渗碳过程 固体海绵铁发生如下渗碳过程:在1400左右时,与炽热的焦炭继续进行固相渗碳。熔化后的金属铁与焦炭发生渗碳反应:3Fe液+C焦=Fe3C液。生铁的最终含碳量与生铁中合金元素的含量有着密切关系。能与碳生成碳化物的元 素,有助于增加生铁中的含碳量;能与铁生成化合物的元素,促使生铁的含碳量降低。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不同可分为:生铁含碳为2.04.5%,钢含碳为0.052.0%,熟铁含碳小于0.05%,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高炉为横断面为圆形的炼铁竖炉,用钢板作炉壳,壳内砌耐火砖内衬;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5部分,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现新铁厂有3座大高炉年产铁水572万吨(2013年计划),按矿耗1.66需铁矿950万吨;老铁厂2013年底将投产2座大高炉年产铁水335万吨(设计),按矿耗1.66需铁矿556万吨;将来公司铁前共计年产铁水907万吨,年需铁矿1506万吨。现新铁厂高炉用料结构:烧结矿68%+球团17%+块矿15%(其中低品质块矿2%3%),老铁厂大高炉投产后,球团产能(2012年160万吨)将满足不了新铁厂现有用料结构,将来若不购买球团新铁厂高炉用料结构:烧结矿70%+球团11%+块矿19%,老铁厂高炉用料结构:烧结矿75%+球团11%+块矿14%。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铁矿石、焦炭和熔剂(钙质:石灰石、生石灰;镁质:白云石粉、轻烧白云石粉;硅质:硅石;另洗炉剂有锰矿、萤石等)固体原料按规定配料比由炉顶装料装置分批送入高炉,并使炉喉料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焦炭和矿石在炉内形成交替分层结构。矿石料在下降过程中逐步被还原、熔化成铁和渣,聚集在炉缸中,定期从铁口放出。高品位的块矿是高炉使用的重要含铁原料之一,它与高碱度烧结矿、酸性氧化球团矿一起构成高炉的含铁炉料结构。焦炭在高炉内起四个作用:热源:风口前燃烧放热;还原剂:焦炭中C是直接还原的还原剂,高温氧化成的CO是间接还原的还原剂;料柱的骨架:特别是在软熔带及其以下的区域,焦炭是煤气流通过的唯一通道,是下部料柱的主体;渗碳:溶入生铁。高炉入炉矿品位57.55%,烧结矿转鼓指数(+6.3mm)76%,球团抗压强度(N/个球)2100、膨胀率15%,块矿+6.3mm 92%。,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高炉的基本制度的选择:上部为主导、下部为基础的基本原则。送风制度:风速、风压、压差(上、中、下)、风口面积、风口个数、风口长 度、鼓风调湿。冷却制度:进出水温度、进出水量、补水次数、齿轮箱温度、炉缸二段水温差 炉身温度、炉腰温度、炉腹温度、炉缸侧壁温度、炉底温度。装入制度:批重、装入顺序、角度、环数、料线高度。热制度:SI、S、铁水温度、热风温度。喷吹制度:喷吹量、富氧量、理论燃烧温度。造渣制度:装入碱度、终渣碱度、(s)、R(二元/三元/四元碱度)。渣铁排放制度:出铁次数、铁口号、出铁时间、铁口角度、铁口深度、见渣铁 量。,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8#高炉流程图,七、高炉冶炼基本原理及装备,八、配料基本原则,1、烧结球团配矿要综合考虑铁矿石资源到货情况,包括资源的数量和质量。2、考虑各种铁矿的全分析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配料后混匀料烧结性能,烧结球团 矿的产量和质量,以及能源消耗。3、考虑高炉生产需求,保证高炉稳定顺行(主要是烧结矿MgO、Al2O3含量和烧 结矿强度、粒度要求)。4、考虑高炉入炉有害元素负荷控制要求(包括S、P、As、Cu、Pb、Zn和碱金属 等),保证铁水质量,满足炼钢需求。5、考虑各种铁矿的价格,铁水成本最低化。,烧结优化配矿原理 铁矿粉的自身特性各不相同;铁矿粉的烧结行为亦有差别;铁矿粉的自身特性可以互补;调整混合料的烧结特性有利于优化烧结过程。,谢谢,培训检测题,一、填空题1、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燃料有:、等。(烧结矿、球团矿、块矿或生矿、焦炭、喷吹煤)2、高炉工序的主副产品有:、等。(生铁、高炉炉渣、高炉煤气)3、炼钢工序的主副产品有:、等。(钢坯、钢渣、转炉煤气)4、南钢铁前工序的主体生产设备有:、等。(焦炉、烧结机、竖炉球团、高炉)5、南钢炼钢工序的主体生产设备有:、等。(转炉、电炉、精炼炉、连铸机),培训检测题,二、简答题1、钢和铁的区别?(钢铁中均含有少量合金元素和杂质的铁碳合金,按含碳量不同可分 为:生铁含碳为2.04.5%,钢含碳为0.052.0%,熟铁含 碳小于0.05%)2、高炉本体自上而下分为那五部分?(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3、高炉利用系数的含义?(高炉单位有效炉容单位时间的铁产量,单位为t/m3.d)4、焦炭在高炉内起四个作用?(热源、还原剂、料柱的骨架、渗碳)5、高炉炉内的状况可分为五个区域或称五个带?(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带、渣铁带)6、南钢的主要产品?(线材、带钢、棒材、中板、中厚板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