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本体设计》PPT课件.ppt
3.5 高炉钢结构,一.设计高炉钢结构考虑的因素:,(1)考虑到各种设备安装、检修、更换的可行性,要考虑到大型设备的运进运出,吊上吊下,临时停放等可能性;(2)具有耐高温高压、耐磨和可靠的密封性;(3)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尺寸,并且要考虑到安装偏差和受力变形等因素;(4)对于支撑构件,要认真分析荷载条件,做强度计算;(5)避免积尘积水;(6)合理设置走梯、过桥和平台。,3.5.1.高炉本体钢结构,高炉本体钢结构a炉缸支柱式;b炉缸、炉身支柱式;c炉体框架式;d自立式,一.炉缸支柱式曾用于中小型高炉,1.特点:炉顶荷载及炉身荷载由炉身外壳通过炉缸支柱传到基础上。2.优点:节省钢材。3.缺点:风口平台拥挤,炉前操作不方便。4.应用:目前小高炉多用这种结构。,二.炉缸、炉身支柱式五、六十年代大型高炉,1.特点:炉顶装料设备和煤气导出管、上升管等的重量经过炉身传递到炉腰托圈;炉顶框架、大小钟荷载则通过炉身支柱传递到炉腰托圈;传递到炉腰托圈的重量再通过炉缸支柱传递到基础上。,降低了炉壳负荷,安全可靠。3.缺点:耗费钢材较多、投资高。,2.优点:,三.炉体框架式大型高炉多用,1.特点:由四根支柱连结成一个大框架;框架本身是一个与高炉本体不相连接的独立结构。框架下部固定在高炉基础上,顶端支撑在炉顶平台上。因此除装料设备重量经炉壳传给基础外,其余所有重量均由大框架直接传给基础。,2.优点:,风口平台宽敞,炉前操作方便,有利于大修时高炉容积的扩大。,四.自立式 小型高炉多用,1.特点:不设任何支柱,全部荷载均由炉壳承受,并传递到基础上。2.优点:钢材消耗少,结构简单,炉前宽敞。3.注意: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炉壳转折点;高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炉壳冷却;高炉大修时炉顶设备需要另设支架。,3.5.2 炉 壳,一.作用:,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砖的牢固性;承受炉内压力和起到炉体密封作用。有的要承受炉顶荷载和起到冷却内衬作用(外部喷水冷却时)。,炉壳折点和开孔应避开在同一个截面;炉缸下部折点应在铁口框以下100mm以上;炉腹折点应在风口大套法兰边缘以上大于100mm处;炉壳开口处需补焊加强板。,二.设计时注意的问题:,三.炉壳厚度,计算部位炉壳厚度,mm;D计算部位炉壳外弦带直径(对 圆锥壳体采用大端直径),m;k 系数,mm/m;与弦带位置有关(见下页图),其值见下表。,可由下式计算:,式中:,高炉各弦带k的取值,高炉炉体各弦带分界示意图炉身下弦带高度一般不超过炉身高度的1/41/3.5。,我国某些高炉炉壳厚度(mm),炉体框架由四根支柱组成,上至炉顶平台,下至高炉基础,与高炉中心成对称布置,保证支柱与热风围管有250mm间距。,3.5.3 炉体框架,一.炉缸支柱:1.作用:用来承担经炉腰支圈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2.数目:支柱的数目常为风口数目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均匀地分布在炉缸周围。支柱向外倾斜6左右,以使炉缸周围宽敞。,3.5.4 炉缸炉身支柱、炉腰支圈和支柱座圈,1.作用:支承炉顶框架及炉顶平台上的荷载、炉身部分的平台走梯、给排水管道等。一般为 6 根,下端应与炉缸支柱相对应。,二.炉身支柱,三.炉腰支圈,1.作用:将其承托的上部均布荷载(砌砖重量及压力等)变成几个集中载荷传给炉缸支柱,同时也起着密封作用。与上下炉壳连接处,两侧都用角钢加固,在外侧边缘也用角钢加固,以加强其刚性。,炉腰支圈,为了使支柱作用于炉基上的力比较均匀,在每根支柱下面都有用铸铁或型钢做成的单片垫板,并且彼此用拉杆或整环连接起来。,四.支柱座圈,3.6 高炉基础,将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二.组成:由埋在地下的基座部分和地面上的基墩部分组成,见图:,一.作用:,高炉基础1冷却壁;2水冷管;3耐火砖;4炉底砖;5耐热混凝土基墩;6钢筋混凝土基座,三.高炉基础的负荷,1.静负荷:2.动负荷:3.热应力的作用:,四.对高炉基础的要求,高炉基础应把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不允许发生沉陷和不均匀的沉陷。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基墩断面为圆形,直径与炉底相同,高度一般为2.53.0m。,五.基墩:,六.基座:,基座直径与荷载和地基土质有关,基座底表面积可按下式计算:,式中:A 基座底表面积,m2;P 包括基础质量在内的总荷载,t;K 小于1的安全系数,取值视土质而定;S允 地基土质允许的承压能力,t/m2。一般建在2.0kg/cm2的土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