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子教案.docx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4编讲义编写人:马庆华、苏慧、郭家明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教研室二OO六年三月第1章绪论1.1 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1.1.1 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2 .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一由配置受力的一般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一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一一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素混凝土结构。1.1.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1.试验介绍图1-1图17(a),(b)分别表示素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和受力状况。图IT(a)所示的素混凝土梁在外加集中力和梁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梁截面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由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很差,只要梁的跨中旁边截面的受拉边缘混凝土一开裂,梁就突然断裂,破坏前变形很小,没有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为了变更这种状况,在截面受拉区域的外侧配置适量的钢筋构成钢筋混凝土梁,见图IT(b)o钢筋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混凝土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由于钢筋的抗拉实力和混凝土的抗压实力都很大,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接着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此后荷载还可略有增加,当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可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实力和变形实力都有很大提高,并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利用。(3)钢筋混凝土受压柱如图IT(C)所示,在轴心受压的柱子中通常也配置抗压强度较高的钢筋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提高柱子的承载实力和变形实力。由于钢筋的抗压强度比混凝土的高,所以柱子的截面尺寸可以小些。另外,配置了钢筋还能改善受压构件破坏时的脆性,并可以承受偶然因素产生的拉力。2、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主要缘由(1)粘结力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从面牢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变形、共同受力。(2)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胀系数相近钢筋:1.2×10混凝土:L01.5X10'/当温度变更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较大的相对变形造成的粘结破坏。(3)防锈混凝土包袱钢筋,防止钢筋锈蚀,耐久性好。3、在设计和施工中,钢筋的端部要留有确定的锚固长度,有的还要做弯钩,以保证牢靠地锚固,防止钢筋受力后被拔出或产生较大的滑移;钢筋的布置和数量应由计算和构造要求确定。1.1.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点:(1)取材简洁: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易于就地取材。另外,还可有效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2)合理用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发挥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与钢结构相比,可以降低造价。(3)耐久性:密实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钢筋被混凝土包袱,不易锈蚀,修理费用也很少,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较好。(4)耐火性:混凝土包袱在钢筋外面,火灾时钢筋不会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与袒露的木结构、钢结构相比耐火性要好。(5)可模性:依据须要,可以较简洁地浇筑成各种形态和尺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6)整体性:整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有利于抗震、抗拒振动和爆炸冲击波。2 .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存在一些缺点:(1)自身重力较大:这对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以及抗震不利,也给运输和施工吊装带来困难。(2)抗裂性较差:受拉和受弯等构件在正常运用时往往带裂缝工作,对一些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宽度有严格限制的结构,要满足这些要求就须要提高工程造价。(3)隔热隔声性能也较差。针对这些缺点,可接受轻质高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以减轻自重,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1.2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概况混凝土结构运用至今己约有150年的历史。与钢、木和砌体结构相比,由于它在物理力学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优点,所以其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随着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达到IoON/mn?)以及高性能外加剂和混合材料的研制运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钢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探讨和应用有了很大发展。还有,轻质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以及利用工业废渣的“绿色混凝土”,不但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对节能和爱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防射线、耐磨、耐腐蚀、防渗透、保温等特别须要的混凝土以及智能型混凝土及其结构也正在探讨中。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水利水电建筑和基础工程扩大到了近海工程、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核电站平安壳等领域,甚至己起先构思和试验用于月面建筑。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运用,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多。我国是运用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国家,在高层建筑和多层框架中大多接受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也接受了定型化、标准化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已建成的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m,是我国目前最高的高层建筑。电视塔、水塔、水池、冷却塔、烟囱、贮罐、筒仓等特别构筑物也普遍接受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上海电视塔高468m,其高度为亚洲第一。此外,在大跨度的公共钢筋混凝土桁架、门式刚架、拱、薄壳等结构形式也有广泛应用。在铁路、公路、城市的立交桥、高架桥、地铁隧道,以及水利港口等交通工程中用钢筋混凝土建立的水闸、水电站、船坞和码头已是星罗棋布。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高186m,坝体混凝土用量达1527万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近年来,我国在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结构牢靠度与荷载分析、工业化建筑体系、结构抗震与有限元方法、电子计算机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以及现代化测试技术等方面的探讨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探讨向更完善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此外,在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方面通过大量探讨,取得了很大成果。新颁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3)积累了半个世纪以来丰富的工程实践阅历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把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它将在工程设计中发挥指导作用。1.3 学习本课程要留意的问题混凝土结构课程通常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前者主要讲解并描述各种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截面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等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属于专业基础课内容。后者主要讲解并描述梁板结构、单层厂房、多层和高层房屋等的结构设计,属于专业课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这些理论学问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实力。学习本课程时,建议留意下面一些问题:1.加强试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并留意扩高校问面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相当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力学,它是以试验为基础的,因此除课堂学习以外,还要加强试验的教学环节,以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和训练试验的基本技能。当有条件时,可进行简支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偏心受压短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试验。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因此要加强课程作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熟悉和正确运用我国颁布的一些设计规范和设计规程。诸如:建筑结构牢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3)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等。混凝土结构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学习时要多留意它的新动向和新成就,以扩高校问面。2 .突出重点,并留意难点的学习本课程的内容多、符号多、计算公式多、构造规定也多,学习时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内容的学习。例如,第4章是上册中的重点内容,把它学好了,就为后面各章的学习打下了好的基础。对学习中的难点要找出它的根源,以利于化解。例如,上册第5章中的抗拒弯矩图常是难点,假如知道了画抗拒弯矩图的目的在于弯起、截断梁内纵向受力钢筋,难点也就基本上化解了。3 .深刻理解重要的概念,娴熟驾驭设计计算的基本功,切忌死记硬背教学大纲中对要求深刻理解的一些重要概念作了具体的规定。留意,深刻理解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随着学习内容的绽开和深化,逐步加深的。例如,学习上册中的第9章和下册中的第12章后就要回过头来,加深对适筋梁正截面受弯三个受力阶段的理解。要求娴熟驾驭的设计计算内容也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它们是本课程的基本功。娴熟驾驭是指正确、快捷。为此,本教材各章后面给出的习题是要求细致完成的。应当是先复习教学内容,搞懂例题后再做习题,切忌边做题边看例题。习题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这也是本课程与一般的数学、力学课程所不同的。对构造规定,也要着眼于理解,切忌死记硬背。事实上,不理解的东西也是难以记住的。当然,对常识性的构造规定是应当知道的。思考题1.1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有哪些特点?钢筋和混凝土是如何共同工作的?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1.3 本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习本课程要留意哪些问题?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本章提要钢筋与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共同工作的特性干脆影响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的基础。本章讲解并描述钢筋与混凝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2.1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2.1.1混凝土的组成结构一般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材料用水拌合硬化后形成的人工石材,是多相复合材料。通常把混凝土的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结构即水泥石结构;亚微观结构即混凝土中的水泥砂浆结构;宏观结构即砂浆和粗骨料两组分体系。微观结构(水泥石结构)由水泥凝胶、晶体骨架、未水化完的水泥颗粒和凝胶孔组成,其物理力学性能取决于水泥的化学矿物成分、粉磨细度、水灰比和凝合硬化条件等。混凝土的宏观结构与亚微观结构有许多共同点,可以把水泥砂浆看作基相,粗骨料分布在砂浆中,砂浆与粗骨料的界面是结合的薄弱面。骨料的分布以及骨料与基相之间在界面的结合强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浇注混凝土时的泌水作用会引起沉缩,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浆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干缩受到骨料的限制,会在不同层次的界面引起结合破坏,形成随机分布的界面裂缝。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胶体组成了弹性骨架,主要承受外力,并使混凝土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而水泥胶体中的凝胶、孔隙和界面初始微裂缝等,在外力作用下使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另一方面,混凝土中的孔隙、界面微裂缝等缺陷又往往是混凝土受力破坏的起源。由于水泥胶体的硬化过程须要多年才能完成,所以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也随时间慢慢增长。2.1.2单轴向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有很大关系;骨料的性质、混凝土的级配、混凝土成型方法、硬化时的环境条件及混凝土的龄期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试件的大小和形态、试验方法和加载速率也影响混凝土强度的试验结果。因此各国对各种单向受力下的混凝土强度都规定了统一的标准试验方法。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立方体试件的强度比较稳定,所以我国把立方体强度值作为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指标,并把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1)测定的方法我国国家标准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81-85)规定以边长为150Innl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3)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据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单位为N三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用上述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用符号Ru,表示。3)强度等级的划分及有关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Luk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有Cl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共14个等级。例如,C30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Nmm2o其中,C50C80属高强度混凝土范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丕应低于C15;当接受HRB335级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当接受HRBdOO和RRB400级钢筋以及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丕程低于C2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丕应低于C30;当接受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丕宜低于C40o4)试验方法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图2-1试件在试验机上单向受压时,竖向缩短,横向扩张,由于混凝土与压力机垫板弹性模量与横向变形系数不同,压力机垫板的横向变形明显小于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所以垫板通过接触面上的摩擦力约束混凝土试块的横向变形,就象在试件上下端各加了一个套箍,致使混凝土破坏时形成两个对顶的角锥形破坏面,抗压强度比没有约束的状况要高。假如在试件上下表面涂一些润滑剂,这时试件与压力机垫板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其横向变形几乎不受约束,受压时没有“套箍”作用的影响,试件将沿着平行于力的作用方向产生几条裂缝而破坏,测得的抗压强度就低。我国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是不涂润滑剂的。5)加载速度对立方体强度的影响加载速度越快,测得的强度越高。通常规定加载速度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取每秒钟O.30.5Nmm2;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取每秒钟0.5O.8Nmm2o6)龄期对立方体强度的影响图2-2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成型后混凝土的龄期慢慢增长,增长速度起先较快,后来慢慢缓慢,强度增长过程往往要持续几年,在潮湿环境中往往持续更长。7)几点说明施工单位按图纸规定的强度等级制作混凝土,现场用同样的混凝土制作确定量的试块,以检验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要求;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在试验室条件下取得的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结构实体的环境条件与试验室标养试块不同,标养试块立方体强度不能真实反应结构实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必需增加同条件养护试块立方体强度予以判定结构实体的强度;不同尺寸试件的“尺寸效应”:fcu(200)×1.05=fcu(150)=fcu(100)X0.95(2)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试件的形态有关,接受棱柱体比立方体能更好地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抗压实力。用混凝土棱柱体试件测得的抗压强度称轴心抗压强。1)测定的方法图2-3我国一般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规定以15OmmXl50mmX300un的棱柱体作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棱柱体试件与立方体试件的制作条件相同,试件上下表面不涂润滑剂。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都比立方体的强度值小,并且棱柱体试件高宽比越大,强度越小。2)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以15OnHnXI50mmX300un的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用符号fa表示。3)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关系图2-4图2-4是依据我国所做的混凝土棱柱体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对比试验的结果。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基于平安取偏低值,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关系按下式确定:fck=O 88 0 ci c2fcu,k(2-1)式中:acl一一为棱柱体强度与立方体强度之比,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及以下的取acl=0.76,对C80取a,1:0.82,在此之间按直线规律变更取值。ae2为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折减系数,对C40及以下取ac2=l.00,对C80取ac2=O.87,中间按直线规律变更取值。0.88为考虑实际构件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异而取用的折减系数。国外常接受混凝土圆柱体试件来确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例如美国、日本和欧洲混凝土协会(CEB)系接受直径6英寸(152mm)、高12英寸(305mm)的圆柱体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作为轴心抗压强度的指标,记作f/。fj=0.79fcu,k(2-2)2.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指标之一,也可用它间接地衡量混凝土的冲切强度等其他力学性能。(1)测定的方法图2-5可以接受干脆轴心受拉的试验方法来测定。但是,由于混凝土内部的不匀整性,加之安装试件的偏差等缘由,精确测定抗拉强度是很困难的。所以,国内外也常用如图2-5所示的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劈裂试验来间接测试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依据弹性理论,劈拉强度K,可按下式计算:圆柱体ft,s=2F(dI)(2-3)立方体ft,s=2Pa2试验表明,劈裂抗拉强度略大于干脆受拉强度,劈拉试件的大小对试验结果也有确定影响。轴心抗拉强度只有立方抗压强度的1/171/8,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这个比值愈小。(2)轴心抗拉强度品与立方体抗压强度鬣的关系图2-6flk=0.88X0.395fcu.k°55(l-1.645)045Xa2(2-4)2.1.3 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实际混凝土结构构件大多是处于复合应力状态,例如框架梁、柱既受到柱轴向力作用,又受到弯矩和剪力的作用。节点区混凝土受力状态一般更为困难。同时,探讨复合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对于相识混凝土的强度理论也有重要的意义。1 .双向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图2-7在两个平面作用着法向应力。I和。2,第三个平面上应力为零的双向应力状态下,不同混凝土强度的二向破坏包络图如图2-7所示,图中。是单轴向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一旦超出包络线就意味着材料发生破坏。(1)双向受拉:图中第一象限为双向受拉区,。|、。2相互影响不大,双向受拉强度均接近于单向受拉强度。(2)双向受压:第三象限为双向受压区,大体上一向的强度随另一向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双向受压强度比单向受压强度最多可提高27%。(3)拉一压状态:其次、四象限为拉一压应力状态,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均低于单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强度。2 .法向应力与剪应力组合混凝土的强度图2-8压应力低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压应力约超过0.6fj时,抗剪强度随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说由于存在剪应力,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低于单向抗压强度。另外,还可以看出,抗剪强度随着拉应力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说剪应力的存在也会使抗拉强度降低。3 .三向受压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在三向受压的状况下,由于受到侧向压力的约束作用,最大主压应力轴的抗压强度(OJ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其变更规律随两侧向压应力(。2,。3)的比值和大小而不同。常规的三轴受压是在圆柱体四周加液压,在两侧向等压(。2二。3=fl>0)的状况下进行的。由试验得到的阅历公式为:fc=fj+(4.5-7.0)fL(2-5)式中一一有侧向压力约束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fc,一一无侧向压力约束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fL侧向约束压应力。公式中,。前的数字为侧向应力系数,平均值为5.6,当侧向压应力较低时得到的系数值较高。常见工程范例:钢管混凝土柱、螺旋箍筋柱、密排侧向箍筋柱。一一可供应侧向约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2.1.4 混凝土的变形变形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包括受力变形和体积变形。受力变形: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载、荷载长期作用和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这类变形称为受力变形。体积变形:混凝土由于硬化过程中的收缩以及温度和湿度变更所产生的变形,这类变形称为体积变形。1. 一次短期加载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1)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关系曲线一次短期加载是指荷载从零起先单调增加至试件破坏,也称单调加载。在一般试验机上获得有下降段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是比较困难的。若接受有伺服装置能限制下降段应变速度的特别试验机,就可以测量出具有真实下降段的应力一应变全曲线。我国接受棱柱体试件测定一次短期加载下混凝土受压应力一应变全曲线。可以看到,这条曲线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两个部分:1)上升段(OC),又可分为三段:OA段(。W0.3。0.4。):从加载至A点为第1阶段,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是弹性变形,应力一应变关系接近直线,称A点为比例极限点;AB段(。=0.3。0.8。):超过A点,进人裂缝稳定扩展的第2阶段,混凝土的变形为弹塑性变形,临界点B的应力可以作为长期抗压强度的依据;BC段(。=0.8。LOfC):裂缝快速发展的不稳定状态直至峰点C,这一阶段为第3阶段,这时的峰值应力。皿通常作为混凝土棱柱体的抗压强度fc,相应的应变称为峰值应变£。,其值在0.00150.0025之间波动,通常取£。=0.002。图2-9混凝土棱柱体受压应力一应变曲线2)下降段(CE):在峰值应力以后,裂缝快速发展,试件的平均应力强度下降,应力一应变曲线向下弯曲,直到凹向发生变更,曲线出现“拐点(D)”。超过“拐点”,曲线起先凸向应变轴,此段曲线中曲率最大的一点E称为“收敛点二从收敛点E起先以后的曲线称为收敛段,这时贯穿的主裂缝已很宽,对无侧向约束的混凝土,收敛段EF已失去结构意义。3)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的。-£关系曲线比较图2T0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其峰值应变£°增加不多;上升段曲线相像;下降段区分较大:强度等级低,下降段平缓,应力下降慢;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下降段较陡,应力下降很快。(等级高的混凝土,受压时的延性不如等级低的混凝土)图2T0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比较4)加载速度对混凝土强度试验值的影响加载慢,最大应力值有所减小,相应于最大应力值时的应变增加;加载快,最大应力值有所增大,相应于最大应力值时的应变减小;(2)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一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模型的上升段为二次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上升段:(2-6)下降段:(2-7)式中fc峰值应力(棱柱体极限抗压强度);,相应于峰值应力时的应变,取£.=0.002;极限压应变,取£u=0.0038o图2-11Hognestad建议的应力一应变曲线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该模型形式较简洁,模型的上升段也接受二次抛物线,下降段则接受水平直线。上升段:(2-8)下降段:(2-9)式中£.=0.002;u=0.0035o图2-12Rusch建议的应力一应变曲线(3)三向受压状态下混凝土的变形特点混凝土试件横向受到约束时,可以提高其抗压强度,也可以提高其延性。三向受压下混凝土圆柱体的轴向应力一应变曲线可以由四周用液体压力加以约束的圆柱体进行加压试验得到。随着侧向压力的增加,试件的强度和延性都有显著提高。工程上可以通过设置密排螺旋筋或箍筋来约束混凝土,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图2-13混凝土圆柱体三向受压试验时轴向应力一应变曲线图2-14用螺旋筋约束的混凝土圆柱体的应力一应变曲线(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与弹性材料不同,混凝土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是一条曲线,在不同的应力阶段,应力与应变之比的变形模量是一个变数。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有如下三种表示方法。图2-15混凝土变形模量的表示方法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即原点模量)在应力一应变曲线的原点(图中的O点)作一切线,其斜率为混凝土的原点模量,称为弹性模量,以EC表示。Ec=tgo(2-10)式中O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在原点处的切线与横坐标的夹角。弹性模量的测试方法:对标准尺寸15OnImXI50mmX300mm的棱柱体试件,先加载至。二0.5储然后卸载至零,再重复加载卸载510次。由于混凝土不是弹性材料,每次卸载至应力为零时,存在残余变形,随着加载次数增加,应力一应变曲线渐趋稳定并基本上趋于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即定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2)混凝土的变形模量连接图2-15中0点至曲线任一点应力为。,处割线的斜率,称为随意点割线模量或称变形模量。由于总变形力中包含弹性变形£小和塑性变形£小两部分,由此所确定的模量也可称为弹塑性模量。它的表达式为:Ec,=tga1(2-11)混凝土的变形模量是个变值,它随应力大小而不同。3)混凝土的切线模量在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上某一应力。C处作一切线,其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之比值称为相应于应力。,时混凝土的切线模量。EJ'=tga(2-12)混凝土的切线模量也是一个变值,它随着混凝土的应力增大而减小。留意:混凝土不是弹性材料,所以不能用已知的混凝土应变乘以规范中所给的弹性模量值去求混凝土的应力。只有当混凝土应力很低时,它的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值才近似相等。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按下式计算(kNmm2)(2-13)(5)混凝土轴向受拉时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形态与受压时相像,具有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测试表明,在试件加载的初期,变形与应力呈线性增长,至峰值应力的40%50%达比例极限,加载至峰值应力的76%83%时,曲线出现临界点(即裂缝不稳定扩展的起点),到达峰值应力时对应的应变只有75X1Of115X10“。曲线下降段的坡度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更陡峭。受拉弹性模量与受压弹性模量值基本相同。图2T6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拉伸应力一应变全曲线2 .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徐变)(1)徐变的概念结构或材料承受的荷载或应力不变,而应变或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混凝土的徐变特性主要与时间参数有关。D加荷瞬时变形£Ma当对棱柱体试件加载,应力达到(0.1-1.0)。某一值时,其加载瞬间产生的应变为瞬时应变£小。2)混凝土的徐变若保持荷载不变,随着加载作用时间的增加,应变也将接着增长,这就是混凝土的徐变一般,徐变起先增长较快,以后慢慢减慢,经过较长时间后就慢慢趋于稳定。徐变应变值约为瞬时应变的1-4倍。图2T7混凝土的徐变(应变与时间的关系曲线)(2)线性徐变和非线性徐变混凝土的徐变与混凝土的应力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应力越大徐变也越大,随着混凝土应力的增加,混凝土徐变将发生不同的状况:图2T8压应力与徐变的关系1)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cWO.5。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曲线接近等间距分布,这种状况称为线性徐变。2)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c>0.5f,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变形比应力增长要快,称为非线性徐变。在非线性徐变范围内,当加载应力过高时,徐变变形急剧增加不再收敛,呈非稳定徐变的现象,可能造成混凝土的破坏。混凝土构件在运用期间,应当避开经常处于不变的高应力状态。一般地,混凝土长期抗压强度取(0.750.8)fc°(3)产生徐变的主要缘由1)水泥胶体的塑性变形。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越早,徐变越大。2)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持续发展。(4)影响徐变的因素1)内在因素一一混凝土组成成分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大;水灰比越大,徐变也越大。骨料弹性性质也明显地影响徐变值,一般,骨料越坚硬,弹性模量越高,对水泥石徐变的约束作用越大,混凝土的徐变越小。2)环境因素一养护及运用时的温度、湿度养护时温度高、湿度大,水泥水化作用充分,徐变越小;而运用受到荷载作用后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低,则徐变越大。3)应力条件一一混凝土的应力大小混凝土的应力越大徐变也越大。(5)徐变对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工作性能的影响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会使构件的变形增加,在钢筋混凝土截面中引起应力重分布。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会造成预应力损失。3 .混凝土在荷载重复作用下的变形(乏累变形)混凝土的乏累是在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混凝土在荷载重复作用下引起的破坏称为乏累破坏。乏累现象大量存在于工程结构中,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受到重复荷载的作用,钢筋混凝土道桥受到车辆振动的影响以及港口海岸的混凝土结构受到波浪冲击而损伤等都属于乏累破坏现象。乏累破坏的特征是裂缝小而变形大。(1)混凝土在荷载重复作用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D或。时:对混凝土棱柱体试件,一次加载应力。I或。2小于混凝士乏累强度fJ时,其加载卸载应力一应变曲线OAB形成了一个环状。而在多次加载、卸载作用下,应力一应变环会越来越密合,经过多次重复,这个曲线就密合成一条直线。2)。3匕时:起先,混凝土应力一应变曲线凸向应力轴,在重复荷载过程中慢慢变成直线,再经过多次重复加卸载后,其应力一应变曲线由凸向应力轴而慢慢凸向应变轴,以致加卸载不能形成封闭环,这标记着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展加剧趋近破坏。随着重复荷载次数的增加,应力一应变曲线倾角不断减小,至荷载重复到某确定次数时,混凝土试件会因严峻开裂或变形过大而导致破坏。图2-21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2)混凝土的乏累强度“D测定方法混凝土的乏累强度用乏累试验测定。乏累试验接受IOoI三X100mmX300mm或15OmmXI50mmX450mm的棱柱体,把能使棱柱体试件承受200万次或其以上循环荷载而发生破坏的压应力值称为混凝土的乏累抗压强度。2)乏累应力比值PJ混凝土的乏累强度与重复作用时应力变更的幅度有关。在相同的重复次数下,乏累强度随着乏累应力比值的减小而增大。乏累应力比值PJ按下式计算:PCf=Oef"/(2-14)式中。Jmin、。JZ表示截面同一纤维上的混凝土最小应力及最大应力。4 .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混凝土凝合硬化时,在空气中体积收缩,在水中体积膨胀。通常,收缩值比膨胀值大许多。混凝土的收缩值随着时间而增长,蒸汽养护混凝土的收缩值要小于常温养护下的收缩值。图2-22混凝土的收缩养护不好以及混凝土构件的四周受约束从而阻挡混凝土收缩时,会使混凝土构件表面或水泥地面上出现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有:(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制成的混凝土收缩越大。(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收缩小。(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四周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6)运用环境:运用环境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2.2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2.2.1 钢筋的品种和级别1 .钢材按化学成分分类混凝土结构中运用的钢材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及一般低合金钢两大类。(1)碳素钢除含有铁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镐、硫、磷等元素。依据含碳量的多少,碳素钢又可分为低碳钢(含碳量V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和高碳钢(含碳量0.6%1.4%),含碳量越高强度越高,但是塑性和可焊性会降低。2 2)一般低合金钢除碳素钢中已有的成特别,再加入少量的硅、镐、钛、帆、铝等合金元素,可有效地提高钢材的强度和改善钢材的其他性能。目前我国一般低合金钢按加入元素种类有以下几种体系:铳系(20MnSi,25MnSi)>硅钢系(40Si2MnV>45SiMnV)、硅钛系(45Si2MnTi)硅铳系(4Si2Mn,48Si2Mn)、硅铝系(45SizCr)。3 .钢筋的品种和级别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国产一般钢筋可运用热轧钢筋。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国产预应力钢筋可运用消退应力钢丝、螺旋肋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也可运用热处理钢筋。(1)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是低碳钢、一般低合金钢在高温状态下轧制而成。热轧钢筋为软钢,其应力应变曲线有明显的屈服点和流幅,断裂时有“颈缩”现象,伸长率比较大。热轧钢筋依据其力学指标的凹凸,分为以下四个种类:HPB235级(I级,符号小)HRB335级(II级,符号6)HRB400级(In级,符号)RRB400级(余热处理Hl级,符号)I级钢筋的强度最低,11级钢筋的次之,HI级钢筋的最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优先接受HRB400级钢筋。(2)预应力钢筋1)消退应力钢丝消退应力钢丝是将钢筋拉拔后,校直,经中温回火消退应力并稳定化处理的光面钢丝。2)螺旋肋钢丝螺旋肋钢丝是以一般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热轧的圆盘条为母材,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二面或三面有月牙肋的钢筋。光面钢丝和螺旋肋钢丝按直径可分为64、65、66、67、68、69六个级别。3)刻痕钢丝刻痕钢丝是在光面钢丝的表面上进行机械刻痕处理,以增加与混凝土的粘牢固力,分。它、。”两种。4)钢绞线钢绞线是由多根高强钢丝捻制在一起经过低温回火处理清除内应力后而制成,分为2股、3股和7股三种。5)热处理钢筋热处理钢筋是将特定强度的热轧钢筋再通过加热、淬火和回火等调质工艺处理的钢筋。热处理后钢筋强度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塑性降低并不多。热处理钢筋是硬钢。其应力应变曲线没有明显的屈服点,伸长率小,质地硬脆。热处理钢筋有40si2Mr48si2Mn和45si2cr三种。4 .钢筋的冷加工方法冷拉或冷拔的冷加工方法可以提高热轧钢筋的强度。1)冷拉:钢筋的冷拉应力值必需超过钢筋的屈服强度。冷拉后,经过一段时间钢筋的屈服点比原来的屈服点有所提高,这种现象称为时效硬化。钢筋经过冷拉和时效硬化以后,能提高屈服强度、节约钢材,但冷拉后钢筋的塑性(伸长率)有所降低。为了保证钢筋在强度提高的同时又具有确定的塑性,冷拉时应同时限制应力和限制应变。2)冷拔:冷拔钢筋是将钢筋用强力拔过比它本身直径还小的硬质合金拔丝模,这时钢筋同时受到纵向拉力和横向压力的作用,截面变小而长度拔长。经过几次冷拔,钢丝的强度比原来有很大提高,但塑性降低许多。冷拉只能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冷拔则可同时提高抗拉及抗压强度。冷加工钢筋应用时可参照相应的行业标准。5 .钢筋的形式钢筋的形式有光圆和带肋两类,带肋钢筋又分等高肋和月牙肋两种。I级钢筋是光圆钢筋,11级、In级钢筋是带肋的,统称为变形钢筋。钢丝的外形通常为光圆,也有在表面刻痕的。图2-23钢筋的形式2.2.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得到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来说明。钢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有的有明显的流幅(例如热轧低碳钢筋HPB235级和热轧低合金钢筋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有的则没有明显的流幅(例如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筋)。1) 有明显流幅的钢筋的强度和变形(1)应力一应变曲线(。-£曲线)DOA段一一弹性阶段: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变更,与A点对应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或弹性极限。2) AC段一一屈服阶段:过A点后,应力基本不增加而应变急剧增长,曲线接近水平线。B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的大小称为流幅或屈服台阶。Bz点称为屈服上限,B点称为屈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