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溶液剂》PPT课件.ppt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一、高分子溶液的概念与性质二、高分子溶液的制备,(一)概念,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的液体药剂。以水为溶剂时,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又称为亲水胶体溶液或称胶浆剂。以非水溶剂制成的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一、高分子溶液的概念与性质,高分子水溶液中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某些基团因解离而带电,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如琼脂、血红蛋白、碱性染料等常常带正电荷;淀粉、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海藻酸钠等常带负电荷。蛋白质在水溶液中随pH不同带不同电荷:当溶液pH值调到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高分子不带电;当溶液pH大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二)高分子溶液的性质,1.带电性,应用:在等电点时,高分子化合物不带电,这时高分子溶液的许多性质发生变化,如黏度、渗透压、溶解度、导电性都变为最小值,药剂学中常利用高分子溶液的这种性质。高分子化合物在溶液中荷电,所以又电泳现象,用电泳法可测得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电荷种类。,高分子溶液有较高的渗透压,渗透压大小与高分子溶液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渗透压越高。,2.渗透压,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黏稠性大小用黏度表示。通过测量高分子溶液的黏度,可以确定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3.黏性,4.胶凝性,水化作用:高分子溶液含有大量亲水基,形成较坚固的水化膜,阻碍质点相互聚集。,(三)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丙酮、乙醇。,1.水化膜破坏,(1)脱水剂,向高分子溶液剂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于电解质强烈的水化作用,夺去了高分子质点水化膜的水分而使其沉淀。引起盐析的主要是阴离子。,(2)盐析,高分子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会自发地聚集而沉淀。,2.陈化,在光线、空气、电解质、pH、絮凝剂等的影响下,高分子质点聚集沉淀。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时,可因电荷中和而发生絮凝。,3.絮凝,多采用溶解法。高分子溶液形成的过程缓慢,首先要经过溶胀,一般存在两个阶段:有限溶胀:水分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水分子;无限溶胀: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而形成高分子溶液。,二、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溶液形成与制备方法的重要性,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因在热水中更易溶解,一般先冷水溶胀,再加热使其溶解。甲基纤维素因在冷水中比在热水中更易溶解,故 先于热水急速搅拌,再冷水中溶胀和溶解。淀粉遇水立即膨胀,但无限溶胀过程必须加热至 6070才能完成,即形成淀粉浆。胃蛋白酶、蛋白银等高分子药物,则需先将其 撒于水面,自然溶胀后,再搅拌形成溶液。如果撒于水面立即搅拌,则形成团块。,举例,处方 胃蛋白酶 2.0g 单糖浆 10.0ml 5%羟苯乙酯乙醇液 1.0ml 橙皮酊 2.0ml 稀盐酸 2.0ml 纯化水加至 100.0ml,胃蛋白酶合剂,影响胃蛋白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pH,一般pH1.52.5。含盐酸的量不可超过0.5%,否则使胃蛋白酶失去活性,故配制时先将稀盐酸用适量纯化水稀释;须将蛋白酶撒在液面上,待溶胀后,再缓缓搅匀,且不得加热以免失去活性;本品一般不宜过滤。因蛋白酶等电点为pH2.753.00,因此该液中pH小于等电点,胃蛋白酶带正电荷,而润湿的滤纸或棉花带负电荷,过滤时吸附胃蛋白酶。必要时,可将滤材润湿后,用稀盐酸少许冲洗以中和滤材表面电荷,消除吸附现象。本品不宜与胰酶、氯化钠、碘、鞣酸、浓乙醇、碱以及重金属配伍,因能降低活性。,注解,将稀盐酸、单糖浆加入约80.0mL纯化水中,搅匀;再将胃蛋白酶撒在液面上,待自然溶胀、溶解;将橙皮酊缓缓加入溶液中;另取约10.0mL纯化水溶解羟苯乙酯乙醇液后,将其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再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