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介绍.ppt
1,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介 绍,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沈 毅,2006年7月30日,2,一、我们的理解二、我们的行动三、我们的感悟,3,一、我们的理解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必修课程,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课程,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亮点有利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实现(实践性)有利于学校课程特色的形成(自主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和成长(灵活性)学校的课程权、教师的教学权、学生的学习权的被尊重,5,1、整体安排,二、我们的行动,6,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2、关于研究性学习,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课题研究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项目(活动)设计类,7,1.学分组成:分次认定,15学分,分5分3次 2.年级安排 高一年级:通识培训选题研究结题答辩展示,5学分 高一至高二暑假:“三走进”挂职锻炼,调查、项目设计5学分 高二年级:选题研究结题答辩展示,5学分3.时间安排:集中与分散结合,总计90课时 开始和结束,集中进行;其他分散进行,1课时/周4.指导方式:(1)学生定课题,选导师;(2)推荐课题,选学生以行政班为单位,8,叶惠芳、陈爱萍指导的鸡蛋的相撞这一课题获杭州市研究性学习成果二等奖邵沈冰同学的打击盗版获杭州市中学生调查报告二等奖江诗琪、赵雪飞同学的节电从我家做起,获2004年杭州市优秀实践报告奖李哲媛关于余杭镇各社区中学生活动状况调查均获2004年杭州市优秀实践报告奖唐国飞等同学完成的运河水文化如何发展,福兮,祸兮获2005年杭州市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获奖情况,9,“三走进”活动中完成的研究性课题金佳小组完成的星桥街道贾家村草坪研究沈鹏强小组完成的獐山石矿透视剖析延伸张劲飞、金彦小组完成的临平居民用电情况报告了解电力需求侧管理张天煜小组完成的杭州双溪漂流旅游景区赢得市场因素的调查报告孙泽玮小组完成的闲林镇土地征用的调查报告,10,王小青小组完成的山沟沟旅游景区对本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其发展的建议张一奇小组完成的五常城乡一体化进程调查研究陈晓倩小组完成的瓶窑镇雉山村结对子扶贫情况调查报告卢斌小组完成的中泰苦竹研究唐国飞小组完成的运河水文化如何发展,福兮,祸兮,11,其他志愿者活动,返回,3、关于社区服务,内容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社区环境建设,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12,4、关于社会实践,13,“三走进”社会挂职锻炼(走进乡镇、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该活动由我校与团区委联合举办。活动时间为每年的6月9月,我们把高一年级所有的学生根据居住地,组成若干个小组,由团区委发文,分配到各乡镇、社区、企业,担任团委书记的助理,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每个小组必须完成“四个一”的规定动作(做好一个职位的工作,开展一次志愿服务,结对一名未成年人,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和一个自选创新动作。各乡镇、社区、企业的团委书记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首席导师,负责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学校为各实习组指派了指导老师,负责计划、总结和社会调查报告的指导。活动结束后,首席导师和指导老师要为各自的小组成员签署鉴定意见,学校要进行总结表彰。,附件:2005团区委文件 2006团区委文件,14,这从他们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星桥街道金佳小组完成了星桥街道贾家村草坪研究,仁和镇沈鹏强小组完成的獐山石矿透视剖析延伸,供电局实践小组张劲飞 金彦等完成了临平居民用电情况报告了解电力需求侧管理,瓶窑镇实践小组的张天煜等完成了杭州双溪漂流旅游景区赢得市场因素的调查报告,王小青小组完成了山沟沟旅游景区对本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其发展的建议,闲林镇实践小组孙泽玮等完成了闲林镇土地征用的调查报告,五常管委会实践小组的张一奇等完成了五常城乡一体化进程调查研究,中泰乡实践小组的卢斌等完成了中泰苦竹研究等。其中,运河镇实践小组的唐国飞等同学完成的运河水文化如何发展,福兮,祸兮一文获得了2005年杭州市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奖。,学生在实践中真正走进了家乡,关注了家乡。,15,本次活动给了我进一步了解社会的机会,从中,我对社区工作有了一个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培养了能力,并结交了不少朋友。为了能不断地自我发展和完善,希望以后能多开展此类活动。康琴,“三走进”活动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刻的,记忆是难忘的。,喜欢鲜花,因为鲜花芳香扑鼻;喜欢青草,因为绿意醉人;喜欢晨露,因为晨露晶莹剔透;喜欢此次余高“三走进”,因为它使人接受成长!感谢余高,为我们设计了此次“三走进”,感谢星桥,成就了我们终身难忘的“三走进”!金佳,没有繁重的课业,没有紧张的作息,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体验到的是人与人心灵的另一种碰撞,让我成长、让我成熟。魏燕,16,短短的暑假实践活动,是人生中的一种财富。因为我们走进的是最基层的地方社区。做的也是最基层的事务整理资料等。但是每一次的活动都填补了人生从无到有的空白,是一种认识社会,熟悉社会的过程,很值得回忆。威廉斯,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共同完成同一活动任务,我学会了与同伴分工合作。在实践单位,与单位的人员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半个多月的光阴。在活动中,我了解到了家乡的基本情况,自然风貌。我认为这次活动是成功 尉华东,“三走进”使我学会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何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如何与人顺利地进行交流。所以“三走进”是个不错的实践活动。陈蕾,17,不到半月的社区工作,让我认识到了无论是社会上的什么岗位,都有它的艰辛,都有它的价值,更富有意义。社区实践工作虽然时间短暂,我们却同样尝试到了人生的价值观:为人服务,于己荣幸,这是这次“三走进”活动中我最大的收 黄晓冬,返回,刚过去的那一个暑假,成熟了不少,那是因为一种刻苦,是烈日下的锻炼,是酷暑的烘烤。感谢这一次锻炼,我成长了,也知道了生活的艰辛,我懂得了,苦中作乐的滋味,也享受了苦尽甘来的那一刻。经过这一次历练,我想从此我不会对小小的劳动抱怨,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因为生活是需要感悟的,是需要拼搏的,是需要铭记的。杜丽君,走进企业,我看到了实实在在,比以往更清晰的企业,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使我感受到了社会生产的气息,确有走进社会的感觉;走进社区,了解到了社区工作任务的重要性以及社区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体验到作为工作人员特有的压力。不虚此行呀!戚玲燕,半个月以来,我们前所未有地贴近社会。我们尝到了工作的苦与乐,看见了生活的丑与美。我们察觉到了自身的成长与进步。为此,感谢“三走进”带来的一切!俞晶冰,2005暑期三走进宣传板资料,18,我们安排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对一年高中学习生活的总结,向自己初中的老师汇报,并根据各初中学校的情况,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向学弟学妹们交流学习体会、介绍学习经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整个活动均由学生自己组织、联系、计划、分工、准备、交流、总结、反馈,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感恩回报之心等。余高已经举办三届2004年4月、2005年5月,2006年5月,得到余高学生、学生的初中母校的一致肯定。,“向母校汇报、与校友交流”回初中母校实践活动,19,社团活动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兴趣使然,而学校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实现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口号,也是学校社团建设的一个理想,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一个社团。同时,也为那些社会实践学分因故不够的学生提供拿足学分的机会。参加社团活动三年合计一周以上的,得计2个学分。目前,学校共有正式注册的各类社团15个。其中,天鸡文学社为全国优秀社团,起家较早的天文协会获有诸多省级荣誉,余高学生记者团曾获杭州市精品社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加入一个社团”,20,我们的感受学校课程文化的重构 由单一的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兼具 由单一的知识性发展注重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兼有 由单一学校课程学校社会互动的课程,21,教师职业视野的开拓 教学策略上创新自身素质上更新角色转换上平心,22,学生大学习观念的建立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还包括社会的、同伴的、自主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的,还包括生活中的体验、社会上的实践、网络上的探索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解题”的能力,还包括问题意识、探究兴趣、冒险精神、合作能力,23,社会教育资源的发掘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区、企业、乡镇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资源,24,几点思考,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学生成长过程中缺的不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社会阅历和生活常识,因此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2课程要让学生受欢迎,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其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学生,服务学生,给学生机会。这样的课程才是校本的,才能体现学校的特色。,3作为课程,必须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的考核标准,具有一定的严肃性。,25,6社会上有着丰富和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有效的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服务。,4以课程的形式让学生投身社会,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这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促进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他才能知不足,才能知所需,知不足,他才能奋起直追,知所需,他才能学有目标。,5课程的内容应相对集中,要引导学生深度实践,泛泛地抓数件事,不如好好地抓一件事,要让学生认识到位,体验到位,教育才能到位。,26,谢 谢,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