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的经济》PPT课件.ppt
第六节 唐代的经济,一、赋税制度的变迁 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赋税制度的变迁,1、唐前期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2、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3、工商税的勃兴,一、赋税制度的变迁,均 田 制 就 是 国 家 颁 布 的 田 令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凡官人授永业田:亲王一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1、唐前期的均田制与租庸调制,一、赋税制度的变迁,田令中的给田、授田并不是实际授予,而是可以占有土地的限额。永(世)业、口分田的区别,仅仅反映于户籍的土地登录上。与北魏以来的田制相比,唐田令废除了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代之以官人永业田。显示出唐代扶植本朝官僚和一般地主的用意。同时,唐田令放松了土地买卖。,一、赋税制度的变迁,租 庸 调 制 是 国 家 颁 布 的 赋 役 令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通正役,并不过五十日”。,一、赋税制度的变迁,严格的户籍管理是租庸调制有效实行的基础和保证。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司督察。里正兼课植农桑,催促赋役。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岁为中,二十有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唐代手实残卷,一、赋税制度的变迁,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 唐高宗、武则天以后,直到唐玄宗期间,土地兼并日益发展,农民逐步失去自己的土地,按丁征收的租庸调制成为农民沉重的负担。大量农民破产逃亡,成为地主的佃户。安史之乱以后,政府无法对户口籍帐进行有效的控制,按丁征收的租庸调难以维持。,一、赋税制度的变迁,在租庸调收入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唐朝政府的两种附加税户税(按户等纳钱)和地税(亩征二升,初用于备荒)所得收入渐多,到安史之乱以后地位越发重要。,两税法实行后,百姓负担的赋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谷物,按田亩多少征收。另一部分为税钱,按户等高下征收。,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废租庸调制,颁行两税法,2、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一、赋税制度的变迁,两税法的原则:“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唐会要卷八三租税,财产,丁身,征税标准,两税法,租庸调,国家对百姓赋税征收的标准由税丁转向税产,这是中国赋役制度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变革。,一、赋税制度的变迁,3、工商税的勃兴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先后对盐、茶、酒实行专卖,控制其生产,垄断其购销,加价卖于商人出售。茶、酒有时取消专卖而征收重税。专卖收入以盐利为主。,一、赋税制度的变迁,旧唐书卷一二三刘晏传:“又肃宗至德初,为国用不足,令第五琦于诸道榷盐以助军用,及晏代其任,法益精密,官无遗利。初,岁入钱六十万贯,季年所入逾十倍,而人无厌苦。代宗大历末,通计一岁征赋所入总一千二百万贯,而盐利且过半”。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一、赋税制度的变迁,新唐书卷七德宗本纪建中三年(782)九月“初税商钱、茶、漆、竹、木”。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德宗纳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穆宗增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武宗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搨(ta)地钱天下税茶增倍贞元”。,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和城市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农业发展农业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和推广短辕、曲辕犁的应用北方实行两年三熟的轮作复种制江南实行稻麦轮作和水稻一年两收复种制,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耕地面积的扩大唐玄宗天宝年间,实际耕地面积达到800至850万顷之间(依唐亩计)。平均亩产1石,合今天40.5千克。人均粮食达300多千克。,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纺织业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丝织业主要地区为今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一带,并有一定分工。麻织品主要生产在南方。毛、棉织品主要生产于今西北地区及今广西、广东。,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陆游老学庵笔记:“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唯两家能织,想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来名家,今三百余年矣。”,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发展陶瓷业唐朝制瓷业从制陶业中分离出来,分为青瓷、白瓷,名窑众多。,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三彩陶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对烧成的陶坯上彩,再上釉后加温,使铅釉中铜、铁、钴等元素呈现绿、黄褐、蓝三种颜色。主要用作明器。,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矿冶业唐六典卷二二少府监 掌冶署“凡天下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通典卷九食货钱币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五月敕:私铸钱造意人及句合头首者,并处绞,仍先决杖一百。其铸钱处,邻保配徒一年;里正、坊正、村正各决六十”。,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业及城市的发展城市中坊、市制度及其打破柜坊和飞钱长安、洛阳与“扬一益二”,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胡商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