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灾》PPT课件.ppt
怎 样 开 展保险标的防火安全检查,与各位同仁共同讨论防火安全检查苏州市分公司 何仁虎2008年11月,内容提要,火灾及其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防火检查消防设施检查防火安全检查的主要依据,第一部分 火灾及火灾危险性分类1、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2、燃烧条件及在火灾预防中的应用3、火灾发展过程4、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5、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6、火灾危险性分类7、火灾危险性分级,1、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大面积、大空间建筑物以及高层建筑的大量建造,给消防管理带来新的难度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应用,消防管理跟不上民用液化气、天然气使用的日益普及,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企业的增多,出险概率增加,恶性事故增多室内装修工程中留下许多隐患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增多,普遍忽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用工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加快,2、燃烧条件及其在火灾预防中的应用,燃烧所必需具备的条件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物要有着火源着火源:电气火源、高温火源、化学火源、光火源等,燃烧条件在火灾预防工作中的应用,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或防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互相作用控制可燃物隔离空气消除着火源阻止火势蔓延,燃烧条件在扑救火灾工作中的应用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因此灭火的方法有四种: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3、火灾的发展过程,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火灾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阶段五个过程。,4、火灾发生的原因,用火不慎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制度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设备不良自燃雷击放火等,5、消防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消防安全管理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是人、物和环境。具体的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1)建立组织,配备人员,落实责任制。(2)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消防安全设施的建设(4)建筑消防安全管理,(5)用电安全管理(6)用火安全管理(7)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8)消防安全设施管理,6、火灾危险性分类,根据国家标准,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五大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质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等燃烧的火灾。带电火灾: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7、火灾危险性分级 生产、使用、储存物品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可分为三级: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的场所。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慢的场所。,第二部分 建筑防火检查一、建筑物的总平面布局二、建筑构造三、消防车道四、消防给水五、防烟排烟六、消防电气,一、建筑物的总平面布局,1、建筑物使用功能划分 2、建筑物防火间距 3、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4、建筑物防爆泄压5、建筑物安全疏散,1、建筑物使用功能划分,总体要求: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道路、水源等客观条件,按照使用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如:生产区、储存区、办公生活区等,2、建筑物防火间距,是指为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如:厂房的防火间距见下表,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我国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为一、二、三、四级。概括地说: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全部为非燃烧体;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为非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是木屋架、木柱、难燃烧体隔墙和非燃烧体防火墙组成的建筑物。,4、建筑物防爆泄压,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粉尘、纤维等)甲、乙类厂房应设置防爆设施。建筑结构框架或排架结构建筑物泄压面积建筑物泄压设施轻质屋面板、轻质门窗等,5、建筑物安全疏散,厂(库)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厂(库)房的安全出口数量一般不应少于2个地下或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厂房的疏散楼梯最小净宽不小于1.1米,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4米。门的最小宽度不小于0.9米,首层外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2米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二、建筑构造,1、防火墙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3、防火门和防火卷帘,1、防火墙,防火墙应由非燃烧体材料构成,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小时。根据防火墙位置、构造形式可分为横向防火墙和纵向防火墙,内防火墙和外防火墙,以及独立防火墙。,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垃圾道,3、防火门和防火卷帘,(1)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2小时的防火门。(2)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9小时的防火门。(3)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6小时的防火门。,三、消防车道,(1)工厂、仓库应设置消防车道。一座甲、乙、丙类厂房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M2或一座乙、丙类库房的占地面积超过1500M2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米,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米。(3)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米,道路上空遇有管道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4)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少于是12米12米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米15米。(5)消防车道下的管道、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有压力。,四、消防给水一般规定(1)城镇、居住区、企事业单位必须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利用天然水源时,应确保枯水期最低水位时消防用水的可靠性,且应设置可靠的取水设施。(2)消防给水宜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合并,如合并不经济或技术上不可能,可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系统。(3)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宜采用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火栓(1)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毫米。消火栓口静水压力不低于0.1MPa。(2)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超过60米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3)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米,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米。(4)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米。其数量根据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室内消火栓(1)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消火栓。(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的任何部位。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米,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库房,可采用1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3)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由计算决定,一般不应小于7米(0.09Mpa);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不应小于10米(0.135Mpa);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内,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13米(0.186Mpa)。(4)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米,其出水方向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度角。(5)室内消火栓的距离由计算确定。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30米,其他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米。(6)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根水带的长度不应超过25米。,消防水泵房(1)消防水泵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燃烧体墙和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2)消防水泵房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设在楼层上的消防水泵房应靠近安全出口。(3)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消防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引水。(4)固定式消防水泵应设有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一台主要泵。但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25L/S的工厂、仓库和7至9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备用泵。(5)消防水泵应保证在火警后5分钟内开始工作,并在火场断电时仍能正常运转。(6)设有备用泵的消防泵站或泵房,应设备用动力,若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有困难时,可采用内燃机作动力。(7)消防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消防水泵房宜设有与本单位消防队直接联络的通讯设备。,五、防烟排烟,防烟机械加压送风或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排烟机械排烟或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机械防烟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机械排烟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地下建筑,无窗的密闭建筑,六、消防电气,设有固定灭火系统的场所应保证有二路消防电源(一、二级负荷供电)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除住宅外的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库房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楼梯间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观众厅、面积大于4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餐厅、多功能厅;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下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第三部分 消防设施检查,一、城市消防站二、固定灭火系统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四、建筑灭火器配置五、消防设施日常检查保养,一、城市消防站,1、消防站设置原则及保护范围*所有城市应设立消防站,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设立特勤站。*按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消防车能到达责任区边缘的原则设立消防站。标准普通型消防站不应大于7km2,小型普通型消防站不应大于4km22、消防站分类及车辆人员配备消防站类别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 小型普通消防站 特勤消防站车辆数 45辆 2辆 68辆人数 3040人 15人 4560人,二、固定灭火系统的形式(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水幕系统(3)水喷雾灭火系统(4)气体灭火系统(5)蒸汽灭火系统(6)泡沫灭火系统,下列部位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设备:(1)大于或等于50000纱锭的棉纱厂开包、清花车间;大于或等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分级、梳麻车间;高层丙类厂房;面积超过1500m2的木器厂房;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m2的单层、多层制鞋、制衣、玩具、电子等厂房;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位;面积超过500m2的丙类地下厂房。(2)每座占地面积超过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库房;每座占地面积超过600m2的火柴库房;建筑面积超过500m2的可燃物品的地下库房;可燃、难燃物品的高架库房和高层库房(冷藏库除外);藏书量超过50万册图书馆的书库。(3)超过1500个座位的影剧院;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5000人的体育场的室内休息室、器材室等。(4)任一楼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医院等,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商店。(5)设有送回风道(管)的集中空气调节系统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办公楼等。(6)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地上四层或四层以上或设置在建筑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游泳池除外)。,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1)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及其控制室、记录介质库,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仪器、仪表设备室、贵重物品库房,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2)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及其织物的库房,占地超过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卷烟仓库;(3)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制鞋、制衣、玩具等厂房;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6000m2的商店、展览建筑、财贸金融、客运货运建筑等。(4)图书、文物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100万册的书库,重要的档案馆。(5)超过1500个座位影剧院,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3000m2的旅馆、医院等。(6)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或地上四层及以上的歌舞娱乐场所;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7)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或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置消防控制室。,四、建筑灭火器配置(1)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2)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3)手提式灭火器宜设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1.5米,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米。(4)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腐蚀性的地点,如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5)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同一类型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6)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选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7)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米),B、C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米),五、消防设施日常检查保养,(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三)消火栓灭火系统(四)喷淋冷却系统(五)泡沫灭火系统(六)气体灭火系统(七)防火分隔系统(八)防排烟系统(九)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十)消防通讯事故广播(十一)移动灭火器材,(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和主备电源自动转换功能。2、每周检查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工作环境以及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层显(或区域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3、每季度检查下列功能:(1)采用检测设备分期分批试验探测器的工作情况,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2)试验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功能、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3)对主机备用电源进行充放电试验。(4)自动或手动试验相关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控制和显示功能。,(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每周检查消防泵房工作环境及消防泵、稳压设备、电源控制柜、湿式报警阀、管道阀门、喷头、水泵接合器、储水设施等是否处于完好状态。试验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泵能否正常工作。2、每月检查下列功能:(1)启动消防泵,当消防水泵为自动控制启动时,应模拟自动控制的条件进行启动。设备用泵时,应同时试验主、备泵的切换功能。(2)利用报警阀上的放水试验阀放水,试验系统的供水情况。(3)利用末端放水装置放水,验证水流指示器和压力开关和报警功能、自动启泵功能和信号显示,抽查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0%。,(三)消火栓灭火系统,1、每周检查消防泵房工作环境及消防泵、稳压设备、电源控制柜、管网、阀门、水泵接合器、室内外消火栓、储水设施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试验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泵能否正常工作。2、每月检查下列功能:(1)启动消防泵,当消防泵为自动控制启动时,应模拟自动控制条件进行启动。设备用泵时,应同时试验主、备泵的切换功能。(2)试验远距离启泵按钮启动消防泵,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0%。(3)屋顶消火栓出水,检查管网压力和水质。,(四)喷淋冷却系统,1、每周检查消防泵房工作环境及消防泵、稳压设备、电源控制柜、管网、阀门、水泵接合器、喷头、储水设施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试验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泵能否正常工作。2、每月检查下列功能:(1)启动消防泵,当消防泵为自动控制启动时,应模拟自动控制的条件进行启动。设备用泵时,应同时试验主、备泵的切换功能。(2)进行喷淋冷却试验,检查喷淋冷却情况,抽检贮罐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五)泡沫灭火系统,1、每周检查消防泵房、泡沫液装置间工作环境及消防泵、电源控制柜、管网、阀门、水泵接合器、储水设施、泡沫混合器、泡沫发生器、泡沫栓等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试验内燃机驱动的消防泵能否正常工作。2、每月启动消防泵,设备用泵时,应同时试验主、备泵的切换功能。3、每年利用检查用泡沫栓检查泡沫液质量。4、石油化工贮罐定期检测维修时,同时检测维修泡沫发生器。,(六)气体灭火系统,1、每周检查贮瓶间及防护区的工作环境以及贮气瓶、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阀、阀驱动装置、管网、喷嘴、紧急启动按钮、声光报警装置等是否处于完好状态。2、每半年检查下列功能:(1)对灭火剂贮存容器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量的95%。(2)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如有问题,则应对相关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七)防火分隔系统,1、每周检查防火门、防火卷帘门周围有无影响门正常启闭的障碍物,门能否处于正常启、闭状态,门的附件是否齐全完好。2、每季度检查下列功能:(1)试验自动方式启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2)用手动按钮启动防火卷帘门。抽检数不少于总数的30%。,(八)防排烟系统,1、每周检查送风、排烟机房工作环境以及送风机、排烟机、电源控制柜、送风口、排烟口、防火阀等是否处于完好状态。2、每半年检查下列功能:(1)试验自动方式打开排烟口、启动送风机、排烟机。抽检楼层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0%。(2)试验自动方式关闭空调系统、电动防火阀。(3)试验手动方式关闭防火阀,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0%。,(九)应急照明疏散指示,1、每周检查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重要场所的应急照明或疏散批示标志是否处于正常完好状态。2、每月试验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的工作照度和疏散照度。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0%。,(十)消防通讯事故广播,1、每周检查电话插孔、重要场所的对讲电话、播音设备、扬声器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2、每季度检查下列功能:(1)试验电话插孔和对讲电话的通话质量,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2)试验选层广播。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3)试验从背景音乐状态下强切至事故应急广播状态的功能。,(十一)移动灭火器材,1、每周检查灭火器种类、数量、设置位置、标志等是否符合要求。2、每季度检查灭火器压力、重量、有效期等,必要时做喷射试验。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第四部分 开展防火安全检查的主要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6年版)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8、公安部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9、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0、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1、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1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13、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14、乙炔站设计规范GB 5003115、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7、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1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 20、2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2,21、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GBJ 74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3、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0892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5、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 110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7、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8、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GB 5015429、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GB 5015630、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 50157,3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32、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 5016133、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33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35、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3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37、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5019538、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639、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40、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4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9442、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944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9644、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45、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9846、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 50284-9847、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9048、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5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 50201-945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51、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0,谢 谢 各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