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管理机制》PPT课件.ppt
通信链路中队列管理机制在NS2中的应用,2010年11月24日,学习DropTail和RED队列管理机制,以了解被动式和主动式管理机制的优缺点。1.DropTail和被动式队列管理机制2.RED和主动式队列管理机制NS2实现,DropTail和被动式队列管理机制,在Internet中最简单且最普通的队列管理机制就是DropTailDropTail与FIFO(First In First Out)排程管理机制搭配运作DropTail在丢弃封包是不考虑属于哪个数据流,实际操作简单,DropTail容易造成“TCP全局同步问题”。数据流的突发本质-队列满-连续大量丢包且TCP数据流具有自适应特性,来源端发现封包丢失,降低传送速度-网络拥塞解除|V 网络拥塞-增加传送速度 Random与DropFront,RED和主动式队列管理机制,主动队列管理机制是在队列满之前开始把封包丢弃,对具有拥塞控制的传送端做流量速度管制,以避免满队列状态造成较长端到端延迟或链路利用率低。REDRED使用平均队列长度预测拥塞,随机选择方式丢包,有拥塞控制的传送端提示要进行流速管制,避免了拥塞的发生,RED采用指数加权平均方式计算平均队列长度:,avg:平均队列长度q是目前实际的队列长度Wq为目前实际的队列长度加权系数需满足:0wq1,丢包概率计算公式:Pb=)maxp为网管预先设置的丢弃概率值,Pb值的变化,而RED再真正决定是否丢弃封包,要对Pb做出修正:Pa=Pb/(1-countPb)count记录了从上一个封包被丢弃后有多少封包进入队列。选择适当的参数很有必要:wq,min.th,max.th,maxp等,如max.th2*min.th,min.th所有数据流中最大的封包大小。,NS2对RED队列管理机制的实现,仿真的网络结构图如下R1和R2是路由器,,用NS2模拟被动与主动队列管理机制。下面是10条TCP数据流,我们要比较的是这10条数据流的平均吞吐量,第一条数据流的端点到端点平均延迟和队列长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