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其它]第七章 人际关系.ppt

    • 资源ID:5616309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其它]第七章 人际关系.ppt

    第七章 人际关系,主讲:教育学院 蒋晓虹教授E-mail:,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没有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是一片荒野。培根,3,本 章 要 点,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人际吸引亲密关系-爱情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关系测量,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的纬度与特点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际关系的类型,5,一、人际关系的定义,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了个体间根据相互满足需要的程度,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亲疏远近。换句话说,人际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状态。如果得到一定的满足,人际之间就喜欢和亲近;反之就厌恶和疏远。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6,广义而言,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方面。从狭义看,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等。广义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存在的社会基础,狭义的人际关系则是广义的人际关系的具体运行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是指狭义的人际关系。,7,二、人际关系的纬度与特点,(一)人际关系的纬度尊卑与亲疏是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纬度。研究表明: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互补性(一方的支配行为引发另一方的顺从行为),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行为(如一方的友善引发另一方的友善)时,双方关系比较和谐;相反,当互动双方在“尊卑”维度上表现出对等性(双方都表现出顺从),而在“亲疏”维度上表现出对立性行为(如一方友善,另一方却带有敌意)时,双方关系容易紧张。,8,(二)人际关系的特点(P198-199),1、个体性2、直接性、可感性3、情感性,9,(三)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交往关系,人际关系更多地从个体、个性等方面表现现实方面,人际关系不是游离于其他社会关系之外,而是产生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社会关系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一切相互关系的总称,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交往关系则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化和实质化,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持的直接前提,交往的状态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成正比。,10,三、人际关系的构成,人际关系主要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这三个基本成分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同时,情感又进一步对认知产生影响,而相应行为则是认知与情感的表现形式。(一)认知成分-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前提与基础。人际认知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特性和人与人关系进行认识的过程,是人际关系知觉的结果。,11,三、人际关系的构成,(二)情感成分-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因素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人际关系的情感成分是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出交往双方对人际关系状况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要素。(三)行为成分-是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 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人际关系的行为成分主要是指交往双方外在的行为表现,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人们会借助各种沟通方式来传递信息并促进关系的发展,如语言、手势、表情、身体姿态等行为。,12,三、人际关系的构成,认识、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的三个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人际关系不同的思想基础和情感色彩,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发展水平,低水平的、一般水平的、高水平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相容的人际关系是以彼此间认识协调、情感深厚、行为配合为特征的;不相容的人际关系则是以认识失调、情感冲突、行为对抗为特征的。,13,四、人际关系的类型,若按照所属群体的组织性来划分,可以分为正式人际关系与非正式人际关系。前者如单位中的工作关系,后者表现为朋友关系。若按照所属群体的形态来划分,可以分为小群体人际关系与群众性场合的人际关系。前者如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后者如销售员与顾客的关系。,14,四、人际关系的类型,若按照个体扮演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按照关系的情感卷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敌对关系等。按照亲疏远近,可以分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生人关系。,15,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三、人际关系的深度,16,一、人际关系的状态,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总会建立起大量时间长短不等、强弱程度不同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的衡量因素是交往双方涉入的程度与自我表露水平。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如图7-1(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描述了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17,图71 人际关系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18,一、人际关系的状态,当两个人都没有意识到对方存在的时候,双方处于零接触状态。从双方开始直接谈话的那一刻起,彼此就产生了直接接触。直接接触是双方情感关系发展的起始点。随着双方沟通的深入和扩展,双方共同的心理领域也逐渐被发现。一般情况下,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19,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P202-203),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及情感的由浅入深,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一)定向阶段定向阶段涉及交往对象的选择,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二)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探索是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信任和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上。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避免触及别人私密性的领域,自我表露也不涉及自己深层的方面。交往模式仍与定向阶段相类似,具有很大的正式交往特征,彼此还都仍然注意自己表现的规范性。,20,(三)感情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经趋于消失,双方交往的行为表现可以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显示出融合的自发交往关系。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开始出现实质性变化。(四)稳定交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心理上的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表露也更为广泛和深刻。此时,交往双方彼此揭去了罩在自己个性上的最后一片面纱,充分暴露自己,甚至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隐私。,21,二、人际关系发展阶段,三、人际关系的深度,埃特曼等人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己。因此,自我表露的广度与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我们想了解自己对别人的接纳程度,通过了解我们自我表露水平就可以。我们对别人的接纳越多,也要求对方对我们表露得越多越深。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随着人们自我表露逐渐增加而发展的。随着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越来越高,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我,同时也要求别人越来越多地表露他们自己。这样,自我表露的深度,就成了人们同别人的关系深度如何的重要标志。,22,(一)自我表露的概念及特点,所谓自我表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暴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也称自我暴露或自我展露。自我表露的特点:自我表露是自愿的;自我表露是有意的;自我表露是真实的。,23,(二)自我表露的作用,对自己进一步了解与认可 加强对别人的了解 加深和丰富人际关系,24,(三)自我表露的范围与深度,图7-2 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别,25,第三节 人际吸引,一、什么是人际吸引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三、人际吸引的表现形式,26,一、什么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相互喜欢的情感。它是一种对人的态度。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感觉相互认识,而且也形成一定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集中表现在人际吸引上。,27,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相似性(二)互补性(三)外貌吸引力(四)相互性(五)交往频率(六)邻近性(七)能力与特长(八)个性品质,28,(一)相似性吸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在各方面与自己有着某种相似之处的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交往双方若有较多的类似,那么相互之间的吸引就容易产生,同时也会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相似性的范围很广,包括年龄、性别、地位、职业、观点、态度、行为,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29,那么,为什么相似性可以产生吸引力呢?强化理论的解释是:相似的人肯定了我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着正强化作用,而不相似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起著负强化的作用。这种正负强化作用通过条件反射过程与具有这些特点的人联系起来,结果造成人们喜欢相似的人,不喜欢不相似的人。另一种解释认为,相似性影响吸引是由于它提供了关于他人的信息。人们通常重视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所以拥有同样特点的人引起好感。,30,(二)互补性吸引,当交往双方的特点或需要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的吸引力,这就是互补性吸引。研究证明,互补性因素增进人际吸引往往发生在感情深厚的朋友交往中,特别是在异性朋友和夫妻之间。,31,(三)外貌吸引力,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张介绍信更具推荐力。为什么美丽漂亮的人比较容易说服和影响他人呢?心理学家提出了以下四个理由:,32,心理学家提出四个理由:,1、我们从各种渠道获悉,漂亮的人才值得爱。不论是电影还是在其他文学作品中,被爱的人常常是漂亮的,因此美貌起到了爱的反应线索的作用。2、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在别人面前能提高自己的大众形象,显得荣耀、光彩、虚荣心得到满足;3、人们有一种认识习惯,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好的特性,这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晕轮效应”;4、漂亮的人看起来舒服,使人沉醉于美的满足中。,33,(四)相互性,相互性原则指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一种满意的关系是双方的自我都受到支持的关系。C.贝克曼等人的研究表明,如果事先告诉甲小组成员,乙小组成员喜欢他们,那麼在以後重新分组时甲小组成员愿意与乙小组成员分在一组。,34,(五)交往频率,人们接触的次数称为交往频率。交往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感受,因而越可能建立密切的关系。尤其对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交往频率在形成人际关系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交往的内容和态度在交往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无诚意,只停留在一般应酬上,即使交往频率高,那也只是貌合神离,人际关系也不会真正密切起来。,35,(六)邻近性,空间距离的接近,导致彼此熟悉,容易产生人际吸引。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在地理位置,空间距离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因为距离近,使相互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增多,双方间更容易了解熟悉。,36,(七)能力与特长的吸引,个人在能力与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就有一种吸引力,易使他人对之发生钦佩感,愿意与他接近。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一个人是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往往会使其他人产生一种卑下感,敬而远之,从而降低了其吸引力。,37,研究还表明,有些小缺陷而才能卓越的人对两种人缺乏吸引力:一种是能力弱且自尊心不强的人,他们对能力高超者怀有崇拜心理,认为理想人物应该十全十美、白玉无瑕的,不应该有那种可以克服的缺点;另一种是能力强且自尊心强的人,他们对于才能出众而连一点小缺点也不能克服的人感到失望,认为这种人不值得自己崇拜。,38,(八)个性品质因素,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中,个性品质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人际交往的初期,一个人的外表美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但随着交往的加深,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而个性品质的影响则逐渐增大。同外表美相比,优良的个性品质具有更持久的人际吸引力。,39,三、人际吸引的表现形式,(一)亲近(二)喜欢(三)爱情,29,40,(一)亲近,人天生就有一种与人亲近的需求。心理学家理查德.阿特金森等人认为,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一是亲和的需求;二是亲密需求。,30,41,(二)喜欢,喜欢是人际吸引的一般表现形式,也是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形式。喜欢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的,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喜欢是爱情的基础,影响喜欢的因素也影响爱情。佐斌等人研究态度确定性中的情感确定问题,得出了“因为喜所以爱”这样的结论。,31,42,(三)爱情,人际吸引中最典型、最强烈和最难忘的情感体验是爱情。它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也是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课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将在亲密关系中重点探讨。,43,第四节 亲密关系,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朋友、恋人、夫妻以及家庭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这些亲密关系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分析这些亲密关系及影响。,44,第四节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特点:207一是相互依赖,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全身心地关注对方;二是共同活动,亲密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四是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五是亲密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暴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六是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45,第四节 亲密关系,一、家庭亲密关系二、友谊与亲密关系三、爱情(重点探讨),46,三、爱情,人们渴望爱情,为它而生,为它而死。爱情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美妙、神奇的字眼,代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想象。爱情在带给人们美妙、神奇的体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伤心和苦涩。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理想。不少心理学家已经对爱情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富有启发性的成果。,47,三、爱情,早在20世纪中期,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爱与意志中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的爱情进行了分析。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奉献,而不是索取。爱的基本要素有: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而真正对爱情进行学术研究却是从鲁宾等人的工作开始的。在鲁宾看来,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然而仅仅是最近,爱情才成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48,(一)爱情的概念,爱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我们这里所说的爱情是指狭义的爱情。,49,(二)爱情的特点,爱情的5个特点是:相异性(异性)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50,(二)爱情的特点,爱情的5个特点是:相异性(异性)成熟性 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51,(二)爱情的特点,爱情的5个特点是:相异性(异性)成熟性高级性(高级情感)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52,(二)爱情的特点,爱情的5个特点是:相异性(异性)成熟性高级性(高级情感)生理性(生理基础)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精神上的依恋。,53,(二)爱情的特点,爱情的5个特点是:相异性(异性)成熟性高级性(高级情感)生理性(生理基础)利他性(奉献)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它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可以通过“是否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所期待的事”这个指标来衡量。,54,(三)爱情的类别,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心理学者约翰.李(J.Lee,1973)总结了六种常见的爱情类型:浪漫式爱情:一见钟情占有式爱情:“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很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好朋友式的爱情:深情厚谊,长时间培养出来的。实用式爱情:找能满足自己的基本或实际需要的人。利他式爱情:“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游戏式爱情:“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这六种形式的某些成分构成了人们常说的两种爱情形式:浪漫式爱情与伴侣式爱情。,55,(三)爱情的类别,沃尔斯特定义了两种爱情:激情之爱和伴侣之爱。激情之爱定义为“强烈渴望和对方在一起的一种状态”。持续的目光接触、点头和微笑都是激情之爱的标志。,激情之爱,(三)爱情的类别,尽管激情之爱可以轰轰烈烈,但最终还是会平静下来。一段关系维持的时间越长,它所引发的情绪波动就会减少。浪漫爱情的高潮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但是从没有一种高峰期可以永久持续下去。那种令人晕眩的快感,激动人心的浪漫,总会逐渐消失。在世界范围内,结婚4年后离婚率都是最高的。如果一段亲密感情经受住时间的考验,那么它最终会成为一种稳固而温馨的爱情,称之为伴侣之爱。伴侣之爱相对平和,它是一种深沉的情感依恋,就如同真实生活一样。激情随着时间冷却,其他一些因素的重要性却随之增加,比如共有的价值观。,57,(四)爱情与喜欢,依恋、利他和亲密是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之处。依恋:孤独时会渴望爱的对象来陪伴和宽慰,喜欢的对象不会有同样的作用。利他:恋爱中的人高度关怀对方,觉得让对方快乐是自己的责任,在对方有不足时,也会高度宽容。亲密:恋爱的双方有身体接触的需求。,58,(四)爱情与喜欢,鲁宾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爱情与喜欢的区别:,59,爱情表现为:,(1)挂念或关心对方的幸福和健康;(2)依恋或需要对方的陪伴和关心;(3)亲密;(4)排他。喜欢表现为:(1)对同伴持有好评、好感和高度尊重;(2)设想对方与自己相似。喜欢是爱情的基础,爱情是喜欢的深入与发展。,60,许多研究证明了爱情中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喜欢浪漫式爱情(一见钟情)与游戏式爱情(追女人的快感);女性喜欢好朋友式的爱情与实用式爱情。对这种差异的解释与社会及经济背景有关:当男人结婚的时候,他是在选择一位同伴及合作者,而女性则选择同伴和生活支柱。,61,(四)爱情与喜欢,1.他情绪低落的时候,我觉得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始他快乐起来。2.在所有的事件上我都可以信赖他。3.我觉得要忽略他的过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4.我愿意为他做所有的事情。5.对他,有一点占有欲。6.若不能跟他在一起,我觉得非常不幸。7.我孤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找他。8.他幸福与否是我很关心的事。9.我愿意宽恕他所作的任何事。10.我觉得他得到幸福是我的责任。11.当和他在一起时,我发现我什么事都不做,只是用眼睛看着他。12.若我也能让他百分之百的信赖,我觉得十分快乐。13.没有他,我觉得难以生活下去。,鲁宾的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举例。,62,(四)爱情与喜欢,14.当和他在一起时,我发觉好像二人都想做相同的事情。15.我认为他非常好。16.我愿意推荐他去做为人所尊敬的事。17.以我看来,他特别成熟。18.我对他有高度的信心 19.我觉得什么人跟他相处,大部分都有很好的印象。20.我觉得他跟我很相似。21.我愿意在班上或团体中,做什么事都投他一票。22.我觉得他是许多人中,容易让别人尊敬的一个。23.我认为他是十二万分聪明的。24.我觉得他在我所有认识的人中,是非常讨人喜欢的。25.他是我很想学的那种人。26.我觉得他非常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63,注意,爱情作为特殊的人际吸引,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感情。对他人的爱可能发展到愈爱愈深,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64,(五)爱情三角形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进行了大量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爱情本质的最新阐述。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亲密、激情与承诺三种成分,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65,亲密。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即能引起温暖体验。这一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之中。激情。也称“情欲成分”,指的是爱情中的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的有关现象。在爱情关系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产生激情的来源。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而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三种成分以不同的比例相结合,可以得到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如图,66,(五)爱情三角形理论,(五)爱情三角形理论,斯滕伯格认为爱情是一个三角形:,完美的爱(亲密+激情+承诺),67,评价:,斯腾伯格所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弥补了先前研究的不足,为研究爱情这一亲密关系形式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所提出的亲密、激情、承诺这三个维度使我们对爱情这一心理学概念加深了认识,依据这三个成分对爱情进行的分类学研究也比先前研究更为系统、全面、细致、严密。不仅如此,该理论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妥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爱情关系,也为心理咨询(尤其是人际关系、婚姻恋爱咨询)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我们必须指出,斯氏理论中的三个爱情成分的合理性并未得到充分的验证,他与同事在爱情的本质(1984)这一研究报告中虽然采用了系统聚类分析、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但结果得出的不是三个成分,而是得出了亲密成分的主要内容,这说明该理论尚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该理论对各种类型的爱情有无社会褒贬色彩,有无文化偏好这一问题没有作出回答;爱情关系究竟始于哪一种成分也未可知,等等。这一切正表明了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68,(六)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极力反对。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的更深,直到殉情。心理学对爱情的研究发现,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会因此更加牢固。,69,爱情关系中的匹配现象,外貌匹配品质匹配价值匹配,70,第五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一、社会测量法二、参照测量法三、贝尔斯测量法四、人际关系测验,71,一、社会测量法,定义:社会测量法也称社交测量或社会测量,是由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莫雷诺于1934年最先创造的。它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发展:社会测量法一经问世,就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们的广泛注意。后来的许多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新的社交测量方法的变式及相应的结果处理手段。,72,原理:社交测量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如果一个人在更多的方面都对另一个人作出肯定的选择,那么就意味着这个人对另一个人有高度的接纳性。反之,则为高度排斥。如果肯定的选择是相互的,那么接纳也是相互的,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小。反之则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大。,73,具体操作:社会测量法的具体操作,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问题,让被测量者回答,然后根据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见人际关系矩阵表)数据处理: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行列表格法。此外常用的还有图示法。见人际关系图,74,人际关系矩阵表,表示互相选择 表示肯定选择 表示否定选择,75,人际关系图,76,从矩阵表和人际关系图可以看出下面几个问题:,(1)谁是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本例中为钱)和受孤立者(本例中为王);(2)哪些人是心理相容的非正式群体(本例中的赵、钱、孙组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小群体);(3)哪些人之间互不关心(本例中的周和李、吴和李)。,77,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78,评价:社会测量法现在已广泛地用于各种团体,如学校、机关、企业等,通过这种方法能很快的发现团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状况。但是社会测量法还不能揭示其选择动机,所反映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外部的,对于团体内部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结构还无法反映,而且进行分析的数据来自于问卷,受被试因素的主观所影响。,79,二、参照测量法,定义:1976年,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在社会测量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参照测量法。这是一种测量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80,原理:彼得罗夫斯基认为,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了解个人的选择动机。动机是人际关系选择的心理机制,被人们喜欢的人,不一定就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威信的人。社会测量法有时并不注重选择动机问题,而参照测量法则主要强调选择动机的测量价值。通过参照测量,可以了解群体内的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权威人物,把群体内部潜藏的参照群体揭示出来。,81,具体操作:进行参照测量时,首先让群体中成员进行相互评价。其次,给每个成员一个准备大信封,并把所有对某人的评价集中起来,放在这个信封内。然后,告诉全体成员,你可以从所有这些评价中选择3-4个最想了解的评价来看,你会选择哪几个人对你的评价。而具体想看哪三、四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可以由每个成员自己自由选择。通常,人们会要求看在他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见解或最受人尊重的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价。,82,结果意义:通过各成员的提名,研究者可以了解到群体中最具有威信、最受人尊重与信赖的人。那些被大家广泛提名的人,在群体中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并处于群体中心位置的人,他们有见解,得到大家尊重,是群体内潜在的权威,多数人都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评价。,83,评价:参照测量法的优点在于它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自己的真正动机,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但如果群体成员人数很多,要求个人对每一成员均做出评价,则费时太多,且组织过程较为麻烦,可以改进一下,用多重选择来进行评价。,84,三、贝尔斯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贝尔斯(Robert.F.Bales)1950年创立了一种分析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他根据“相互作用过程分析”,提出了社会行为分类理论。这个理论中,他把相互作用的类型划分得小到可以作为实验观察的单位,认为只要考察人们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就能测量出群体内人际关系的性质。他通过对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把这种相互作用的动作划分为四类12项变量。,85,从上表可以看出,群体内人的相互作用类型,实际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以满足对方交往需要、情感需要为目标的,即情感因素;另一类是以提供信息方向或指示为目标的,即功能因素。情感因素对人的相互情感融洽发挥作用,功能因素则对协调一致完成工作中的共同目标发挥作用。且这两类既有整合功能,又有离散功能,即正负两个方向。,86,评价:,贝尔斯测量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除了用来测量小群体的特征和变迁外,还可以用来作为跨文化心理研究的工具,客观地定量测定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的差异;还可以用来预测小群体内人际关系建立的具体阶段及其特征。但是,由于贝尔斯测量法是建立在实验室测量的基础上,因而,把结论推广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小群体内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并不适宜。所以,在使用这个方法测量人际关系时,要用其他方法如现场研究等加以补充。,87,四、人际关系测验,(一)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心理学家开发了一些对个体人际关系状况或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测量的心理测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1、人际交往类型测验2、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测验3、人际关系维持能力测验4、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验,88,(一)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1、人际交往类型测验按照人际交往行为方式的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开放性等四个维度,可以将人们的人际交往分成主动型与被动型、领袖型与依从型、严谨型与随便型、开放型与闭锁型等8种类型。在人际交往类型测验的题例中,就包括有分别测量人们人际交往主动性、支配性、规范性和开放性等四个方面特征的题目。如测量个体在人际交往的主动性题例:我在旅行时经常与不相识的人闲谈、支配性题例:我喜欢给别人出主意、规范性题例:约会迟到时,我会感到不安、开放性题例:我常常能够交上新的知心朋友。通过对一个人在四种题目上的得分进行统计处理,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倾向于什么类型。,89,2、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测验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测验,是按照交往的主动性、交往需要、对别人的接纳性、移情能力、个性真实性等因素来编制的。3、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所谓不良交往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最不受欢迎的行为。进行不良交往行为的自我测量,可以让个体知晓自己的人际交往习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90,(一)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4、人际关系维持能力测验人际关系维持能力测验有两类。一类测量的是人们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另一类测量的是人们平息人际冲突的能力。这两类测验的依据,是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持,要求人们具有较好的接纳和尊重别人的意识和技能,懂得人际关系必须保,也能够用理性的方式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如果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特征是积极的,那么他的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就较好。反之,则较差。,(一)人际关系状况的自我诊断,91,(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验,这是一份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或“非”(打)两种回答。请你根究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92,(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验,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4、与异性交往太少。()5、对连续不断地会谈感到困难。()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7、时常伤害别人。()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10、极易受窘。(),93,(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验,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16、暗自思慕异性。()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20、瞧不起异性。(),94,(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验,21、不能专注地倾听。()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倾诉。()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24、被异性瞧不起。()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各样意见、看法。()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相处。(),95,人际关系诊断测量记分表,96,总之,在具体进行人际关系测量时,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加以选择。,97,回顾与总结:,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它表现了个体间根据相互满足需要的程度,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亲疏远近。与一般的社会关系不同,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尊卑与亲疏是人际关系的两个纬度。认识、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的三个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它们的不同组合,形成人际关系不同的思想基础和情感色彩。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情感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等四个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程度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表露自己。因此,自我表露的广度与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人际吸引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相互喜欢的情感。邻近、外貌、相似、互补、相互、交往频率、能力与特长、个性品质特点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相互吸引的主要因素。爱情是指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社会测量法、参照测量法、贝尔斯测量法、人际关系诊断测量。,98,思考与练习,1、基本概念人际关系、自我表露、人际吸引、爱情2、简述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3、人际吸引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简述爱情和喜欢的关系。5、评述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6、简述人际关系测量的几种方法。,99,7、请阅读下例短文,谈谈你的感受:,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100,

    注意事项

    本文([其它]第七章 人际关系.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