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第1章 总论.ppt
统计学Statistics,统计系 徐强,Tel:4711628E-mail:,统计是什么?我们接触过吗?提起统计大家会想到什么?,请大家举出与统计有关的例子,我们经常在报刊中看到以下叙述:,新住房的销售速度是每年703000套。原油的平均价格是每桶17.37美元。失业率下降到5.9%。通用汽车37%的销售额来自于北美地区。道-琼斯工业股平均指数接近8909.43点。主要航空公司中1997年最好的正点记录是西北航空公司81.9%的正点率。,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098亿美元,是1989年的4.6倍,年均增长13.6%,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6.1%的增长水平,也超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3%的增速。2001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469亿美元,比1989年增长了12.8倍,年均增速达24%。13年来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400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外资总额的97%以上。,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数字,2003年1月份,我国企业商品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0.6%。其中投资品价格环比上升0.7%,同比上涨1.3%;消费品价格环比上升0.9%,同比下降1%。,中新网2002年10月10日电 日本东京股市周四再受重挫。日经指数下跌1.17%,收盘报8,439.62点,为自1983年6月10日以来的最低点位,同时也再次刷新周三所创下最低纪录。,2003年2月21日深沪股市行情上海综合指数今日以1508.08点开盘,最高1508.13点,最低1476.42点,报收于1478.87点,跌30.61点,成交817201.8万元。上涨家数为27,平盘家数为14,下跌家数为749。深证成份指数今日以3040.87点开盘,最高3040.87点,最低2984.67点,报收于2990.01点,跌51.89点,成交501782.7亿元。上涨家数为30,平盘家数为14,下跌家数为588。,究竟什么是统计?,统计是以数据为食物的动物,统计的本业是消化数据,并产生有营养的结果。它的本质,和母牛相差不多。,Data Statistics Information,GrassCowMilk,漫话统计学,曾有一位资深的海外统计学家说过:“统计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存在的时候并不是很突出,一旦不见了,人生就是黑白的了。”,培根曾经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东北财经大学校长邱东教授:,统计使人豁达,1.良好的统计训练使人宏观意识比较强,总体和总量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虽然统计调查和处理都要从个体入手,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由此去对现象的总体做出评价。统计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宏观大势的把握上,对个体数据如何处理,也取决于怎样科学地得到对总体的认识。久而久之,统计的训练使人宏观意识得到强化,遇到问题习惯将之放在时空的大背景中去考虑。先人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统计训练能给人的就是这个感觉。,2.良好的统计训练还能使人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那么偏激,统计中的平均分析和平衡分析都在教导我们对事物持中庸的态度。统计人的豁达也缘于这一优点。知道了平均水平,便把握了事物的一般趋势,心中有底;同时也知道事物围绕着平均水平还会有变异,当好的极端出现时,能受宠不惊,而当差的极端出现时,又可视之泰然,胸襟于是开阔通敞。,3.良好的统计训练可以使人有较强的分寸感,统计训练使人的豁达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对人的分寸感的培养。统计注意研究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注意研究事物的数量规律,统计是用数据说话的,不能是空穴来风,得出的认识通常有方法依据和信息支持,八九不离十,比起单纯的理论说教,能给人以更实在的感受,分寸感强。,另一种“数字化生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军,经济学家并不一定也没有必要非要具备实践经验,他所必备的应该是对数字的分析能力。经济学家的发言权就来自他对数字的敏感和从数字中看出“门道”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在做学位论文时重观点轻数据,非常注重别人的观点并收集到不少他人的文章,但很少考虑自己是否占有数据,是不是从数据出发来思考问题和解释问题。很多念经济学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看懂数字,如何从数字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如何利用数据从事研究,甚至有的研究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找到统计数据,只是听说中国的官方数据不太可信。,张军教授由此得出的教训是:,请热爱数字吧!你必须对数字好奇,你必须占有数字,你必须看懂数字,你还必须会变换数字。,商务、经济、生活中的统计学,市场调查保险精算股价指数人口普查GDP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天气预报中的降雨概率企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统计学与在座各位的前程,无论将来是走红道、黄道还是黑道,都离不开统计学,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 马寅初,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企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一)教材、授课内容 其中的几章不讲或不全讲 不完全按照本教材讲,要给大家补充一些实用的东西,需要说明的几点,(二)要使本课程成为一门有意思的课,强调统计学的应用,多给大家介绍案例,(三)计算机与统计学 给大家演示EXCEL、SPSS,使大家初步掌握用计算机作图、分析数据,(四)不定时搞一些话题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有所帮助或启发,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一、什么是统计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统计学的分类,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我们未来会成为经济管理人员或科研工作者,有些人将成为数据的生产者,但大部分人会成为数据的使用者。你必须有能力弄懂别人向你提供的大量数据的涵义。什么样的专门手段能使你高效率地使用数据?答案是“统计学”。,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统计的三种含义:,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实践活动,统计的含义之一,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用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资料,由原始资料加工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资料,统计的含义之二,统计学,统计的含义之三,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是通用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使用大量观察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对事物总体的综合认识;统计学结合现象的“质”研究现象的“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 计 学,工作与工作成果关系,实践与理论关系,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数量性,总体性,统计研究过程是从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统计所研究的是由同类事物构成的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变异性,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在个体之间存在变异,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统计分组法(3)统计指标法,一、什么是统计学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统计学的分类,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中国的人口统计数据:公元2年(汉元始二年)59594978人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52880488人公元1122年(宋宣和四年)46734784人公元1578年(明万历六年)60692856人公元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24621324人公元1741年(清乾隆六年)143411559人公元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204209828人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二年)301487115人公元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401767053人,统计学是由管理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典统计学(17世纪中18世纪中),近代统计学(18世纪末19世纪末),现代统计学(20世纪以来),作为一门科学的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始于十七世纪的欧洲。,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什么是统计学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统计学的分类,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统计学的分类,描述统计学(Descriptive Statistics)用图形、表格和数值方法来汇总数据的统计学。推断统计学(Inference Statistics)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某些特征进行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统计学。,狭义的描述统计,核算,广义的描述统计,数据,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二、标志和变量三、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即每一个单位,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总体、总体单位,总体、总体单位,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的种类,指大总体的各组成部分,指总体单位可以合计的总体,指总体单位不能合计的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有限的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无限的总体,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二、标志和变量三、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标志,指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是表明事物“量”的特性的标志,其中,可变的数量标志又被叫作变量,标志和变量,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是表明事物“质”的特性的标志,标志,标志值,总体单位标志,不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同质性,变异标志决定总体的差异性,标志和变量,变量的种类,区分变量的意义,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或)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总收入总成本费用=企业利润(或),确定性变量,指受确定性因素影响的变量,周一下午1时3时的股票成交量,行情预期、各种消息、购买行为、资金数量、新股上市、其它,随机变量,指受随机因素影响的变量,连续型变量,在一个区间内可以连续不断取值的变量,人的身高、体重、年龄产品的产量(重量、体积、面积等),产值、销售额等价值量,需要使用度量工具取值,身高的例子:,离散型变量,其一切可能取值都以整数形式出现,并可以一一列举的变量,特定范围的人口数、汽车数量、企业数量、林木株数、畜禽数量等等,取值不需要用工具度量,用计数的方式即可,在统计学中,为便于叙述,也有时把标志值抽象化,把原总体与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变量等同起来,把变量值的集合看成总体,每一个变量值也就是一个总体单位。,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二、标志和变量三、指标与指标体系,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具体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构成要素:,性质:,统计指标的性质,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数量性:统计指标是数量范畴,“没有没有数量的指标”。,某系男生数量占全系学生数的比重为100%,某系学生的性别为男,“男”不是数量,因此这不是指标,而是标志。,具体性: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即统计指标“质的规定性”。,住本地(乡、镇、街道),户口在本地;住本地半年以上,户口在外地;住本地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住本地,户口待定;原住本地,现在国外工作或学习。,常住人口,指标解释,综合性: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说明,是由个体数量综合而来的。,平均分数,标志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标志是总体指标的来源和基础,指标则是标志的综合。(2)数量标志与指标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则是说明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2)有的标志用数值表示,有的标志用文字表示,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统计指标,总量指标(单一计量单位),数量指标,按表现形式分类,按内容特征分类,按时间特征分类,时期指标(一段时期累计总量及据此计算的相对、平均指标),时点指标(瞬间的总量及据此计算的相对、平均指标),按计量单位分类,劳动指标(工、台时等),价值指标(元、美元等),相对指标(无计量单位),平均指标(双重计量单位),质量指标,统计指标的基本分类,实物指标(吨、台等),数量指标:反映的是所研究总体的规模和水平,其大小取决于总体单位数目的多少及其标志水平的高低。质量指标:反映的是与总体单位数相对应的标志的平均水平或其它数量对比关系。,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产量 价格产值,存在某种共同性:产销比率、盈利水平、劳动效率、偿债能力,统计指标体系,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所构成的整体,指标体系的作用:,财政部制订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率,全面、综合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分析。,常用统计工具,计算器,如二项分布表、泊松分布表、标准正态分布表、T分布表等,能完成函数功能(对数计算、乘高次方、开高次方等)和统计功能(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变量值平方和等),统计软件,如Excel、SPSS、SAS、Eviews等,统计数表,数据的种类,横截面数据(Cross-sectional Data):在同一时刻或几乎同一时点所收集到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在若干个连续时点内所收集到的数据。,一个案例,眼镜质量 大连电视台某年对市内眼镜店的配镜质量进行调查。方法:由同一记者以雇客身份在八家眼镜店配了相同材料的眼镜各一副,编号密封后交市质量监督局检验。整个过程由大连市公证处予以公证。检查结果:大明、三院验配中心 合格,其余六家不合格。,你的反应:,认为检验过程不一定严密公正,不相信这个检验结果。认为这个结果相当权威,以后只到合格的那两家店去配镜。认为这个结果具有偶然性,只能起参考作用。,每店只一种材质,其他材质如何?每种材质只一副,多配几副又如何?每店只抽查一次,多抽查几次又会怎样?每店给记者配镜的只是一个人,其他人水平又如何?记者去各店配镜时的环境是否相同?,结果是否具有必然性:,统计学的解释:,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评价事物,个别的情况不能成为对总体进行判断的依据;样本容量对推断结果有影响;样本所反映的差异要经过显著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