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疲劳》PPT课件.ppt
JIANG ZHONGLI20091118,运动与疲劳,南京医科大学江钟立,JIANG ZHONGLI20091118,疲劳的定义,所谓疲劳一般认为是肉体的、精神的活动能力的降低,同时伴有疲劳感的状态。疲劳感并不一定与肉体的、精神的活动能力下降或生理变化相一致。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机体不能维持原强度工作,即为运动性疲劳。,JIANG ZHONGLI20091118,明确疲劳概念的意义,1)将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状态和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2)有助于选择客观的评定指标,如心率、血乳酸、最大摄氧量和输出功率,即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或同时改变都可作为指标来评定疲劳。,JIANG ZHONGLI20091118,疲劳的种类,1)肉体性和精神性疲劳;2)急性和慢性疲劳;3)全身性和局部性疲劳等;4)按脏器部位分类;5)按运动方式分类。,JIANG ZHONGLI20091118,疲劳的调查,疲劳的调查包括主观疲劳程度和客观疲劳程度的调查。主观疲劳程度调查:采用问卷表的形式,记入自身的疲劳症状;,JIANG ZHONGLI20091118,1、自觉症状调查表,A(身体症状),B(精神症状),C(神经感觉症状),头重感,头晕、头昏,眼花、眼睛疲劳,头痛,思想不集中、怕思考,眼干涩,全身无力,喜爱独处,不想讲话,易出现错误动作,身体某部位无力、疼痛、抽筋,焦虑,脚跟站立不稳,凝结肩,想睡,味觉嗅觉有改变,呼吸困难、胸闷,分神,眩晕,下肢无力,对事物不关心,眼皮或肌肉跳动,无唾液、口粘、口干,刚做过的事立刻就忘,耳鸣、重听,打哈欠,对事情无自信心,手脚颤抖,出冷汗,对人和物担心,无法集中精力,JIANG ZHONGLI20091118,2、身体自我感觉能力,人体运动时的主观体力感觉与工作负荷、心功能、耗氧量、代谢产物堆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运动时的自我体力感觉是判断运动性疲劳的重要标志。瑞典生理学家冈奈尔鲍格(Guenzel,Borg)制定了判断疲劳的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RPE),使原来粗略的疲劳定性分析变为较精确的半定量分析。,JIANG ZHONGLI20091118,主观劳累程度评分(Borg,1973),自我感觉,等级,非常轻松,很轻松,较轻松,稍累,累,很累,精疲力竭,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JIANG ZHONGLI20091118,3、时间再生法,随着疲劳的发展,时间再生能力下降,因而可将此指标用于评定疲劳。具体方法为:(1)让受试者看钟表的秒针走动1分钟;(2)令受试者闭眼,每隔20秒举手做信号,共做1520次;(3)记录受试者从信号到反应的时间间隔;(4)计算出平均数(M)及标准差(S),并根据这二个数据算出动摇度(SM)2。动摇度在0.03以上为轻度疲劳,在0.08为重度疲劳。,JIANG ZHONGLI20091118,客观疲劳程度调查,疲劳的调查除了本人的主诉外,还必须结合客观疲劳程度的检查。其方法包括问诊和身体观察2部分。问诊的内容涉及个人和社会的生活状态、食欲和营养、体重、睡眠、生理现象等多种情况。身体的观察包括全身情况、面色和肤色、肩腕脚等的灵活性、声音和呼吸的样子等。,JIANG ZHONGLI20091118,疲劳的检查法,疲劳的检查包括感觉功能检查、生理功能检查、自律神经功能检查和生化检查。,JIANG ZHONGLI20091118,感觉功能检查,感觉功能检查的项目对应于疲劳现象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有视觉功能、皮肤感觉、深感觉等。1)视觉功能检查:视野、闪光试验。2)皮肤感觉检查:两点辨别觉。3)深部感觉检查:位置觉、重量感觉测定,JIANG ZHONGLI20091118,生理功能检查,最大肌力、肌肉耐力、膝反射。,JIANG ZHONGLI20091118,自律神经功能检查,心率、寒冷升压试验、脉压指数(压迫颈动脉窦测量血压,并与压迫前比较),JIANG ZHONGLI20091118,1、心率,心率(HR)是评定运动性疲劳最简易的指标,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和恢复期心率对疲劳进行诊断。,JIANG ZHONGLI20091118,2、血压体位反射,人运动负荷训练后,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机能下降,血管运动的调节出现障碍。血压体位反射主要是测定心血管系统调节机能。具体方法:(1)受试者坐位,静息5分钟,测定静时血压;(2)受试者仰卧并保持卧姿3分钟;(3)推受试者背部使其恢复坐姿(不能让受试者自己坐起);(4)立即测血压,并每隔30秒钟测一次血压,共测2分钟。如果在2分钟内血压完全恢复为正常;2分钟内恢复一半以上为调节机能欠佳;完全不能恢复为调节机能不良。,JIANG ZHONGLI20091118,3、心电图,运动后心肌疲劳可使心电图出现异常变化,T波下降或倒置,ST段下移,并出现肌电干扰,令肌肉放松也不能消失。,JIANG ZHONGLI20091118,生化检查,生化检查包括血生化和尿液检查。血液生化:乳酸、血糖、酮体、肌红蛋白、CPK等;尿液检查:乳酸、蛋白、酮体、肌红蛋白、CPK、尿胆色素原、17羟类固醇等。唾液:pH测定,JIANG ZHONGLI20091118,慢性疲劳综合征,CF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定义:整日身体疲乏,什么也不想做,思想不集中,伴有37-38度的低热,有咽喉疼痛,肌肉无力,全身痛或头痛,有睡眠障碍,昼夜颠倒,记忆力减退,伴有过敏性皮炎等症状,畏光、视力下降等。重度疲劳的症状可以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经常徘徊在医院各科室之间,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JIANG ZHONGLI20091118,诊断标准(日本厚生省,1993),A、大标准两项B、小标准14项,其中:1、症状标准11项2、体检标准3项,JIANG ZHONGLI20091118,A、大标准,1、明显影响生活的强烈疲劳感为主的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或在此期间反复发作。所谓强烈的疲劳感是指短期休息不能恢复的疲劳,严重者不能休息、不能家务、甚至不能卧床,JIANG ZHONGLI20091118,A、大标准,2、病史、体检及化验检查无器质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局部感染、急慢性感染(细菌、真菌、寄生虫、HIV病毒)、慢性炎症(肉芽肿、肝炎)、内分泌疾病、药物依赖(酒精等)、中毒、慢性疾病(呼吸、心脏、消化、肝脏、肾脏、血液),排除神经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JIANG ZHONGLI20091118,B、小标准,1、下列症状持续6个月和反复发作(1)低热(腋窝温度度)或畏寒(2)咽喉痛(3)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4)不明原因的肌力下降(5)肌痛或不快感(6)轻度劳作后持续24小时以上的全身倦怠感,JIANG ZHONGLI20091118,(7)头痛(8)无红肿的转移性关节痛(9)精神神经症状(有1项):畏光、一过性黑蒙、健忘、昏迷、思考力下降、集中力低下、抑郁(10)睡眠障碍:嗜睡、失眠(11)发病时,主要症状在数小时到数日间发现,JIANG ZHONGLI20091118,B、小标准,2、体检标准(2次以上,至少间隔一个月):(1)低热(2)非渗出性咽喉炎(颈部、腋窝淋巴结)(3)淋巴结肿大,JIANG ZHONGLI20091118,诊断,1、A2项B1-6项目以上B2-2项目以上;或,A2项B1-8项目以上;诊断CFS。2、A2项,B项条件不足,疑诊CFS。3、确诊有感染症,其后继发这些症状者为感染后CFS,JIANG ZHONGLI20091118,CDC修改 CFS诊断标准(美国,1994),A、慢性疲劳满足以下条件:临床新诊断病例现在持续劳作不能休养后不能改善职业、教育、社会、个人活动能力较以前低下,JIANG ZHONGLI20091118,B、有以下4条以上存在(症状持续6个月或反复发作)由于记忆力、集中力降低,以前的职业、教育、社会、个人的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咽喉痛颈部或腋窝部淋巴结压痛肌痛没有发热、肿胀的关节炎不同于以往模式的头痛持续24小时以上劳作后的倦怠感,JIANG ZHONGLI20091118,疲劳预防对策,劳动时间适当调整 休息时间适当调整 健康的生活 有规律的生活 充分的睡眠,JIANG ZHONGLI20091118,营养平衡 适量运动 增强体力 情绪稳定 丰富多彩的生活 消除紧张状态,JIANG ZHONGLI20091118,促进疲劳恢复的措施,补充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迅速补充消耗的能量 补充维生素 放松运动 为了消除疲劳的物质,适当饮酒、入浴、按摩以促进组织细胞代谢 充分休息和睡眠,JIANG ZHONGLI20091118,疲劳的治疗,药物治疗:维生素、免疫增强剂、抗病毒药、抗菌素、抗精神病药激素中药自律神经恢复疗法运动疗法,JIANG ZHONGLI20091118,认知行为疗法绝食疗法温热疗法(桑那治疗)芳香疗法心理咨询其他,JIANG ZHONGLI20091118,超量恢复学说,运动时和运动后供能物质量的变化,是消耗和恢复过程保持平衡的结果。运动时以消耗过程为主,恢复过程跟不上消耗过程,表现为能源物质数量下降;运动后休息期,以恢复过程为主,消耗过程下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恢复,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JIANG ZHONGLI20091118,超量恢复理论的应用,1训练课中休息间歇的掌握运动时消耗了的ATP和CP大部分在23分钟内恢复,但是,一次最大量的ATPCP消耗的练习,休息23分钟时间太长了,在训练中当恢复至原数量二分之一时,就可以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因此就选择半时反应,即恢复期中重新合成运动时用去数量的12所需的时间。如果运动肌中生成大量的乳酸,则选择透过肌膜最大量的氢离子12的时间,作为适宜休息间歇的最适宜时间。,JIANG ZHONGLI20091118,半时反应的应用,10秒全力运动的半时反应时间为2030秒。因此,最适宜休息间歇不应短于30秒;30秒全力运动的半时反应为60秒,因此,最适宜的休息间歇为60秒左右;1分钟全力运动后,半时反应约为34分钟,因此,休息时间要长达45分钟;最大乳酸生成的成组练习为4100m跑后,血乳酸消除的最佳半时反应为15分钟左右,活动性休息有助于乳酸的消除。,JIANG ZHONGLI20091118,2训练期中体息间歇的掌握 在训练期应根据训练目的、身体内消耗的主要能源物质、选择最适宜的休息间歇,并在这期间,增加被消耗能源物质的补充或其他有关的措施,以加速恢复过程。,JIANG ZHONGLI20091118,3、肌糖原的超量恢复(糖原填充法)增加肌糖原能提高速度耐力或耐力的运动成绩。在训练期不能过多地补充糖类食物,会使糖转变为脂肪贮存。采用糖原填充法:就是膳食与运动配合以导致肌糖原贮备大大增加的方法,以适应比赛时需要。以马拉松跑运动员在赛前1周至3日前,以较快速跑20km,大量消耗肌糖原,然后降低运动量和强度,赛前3-4天连续吃大量糖类食物,如淀粉、蜂蜜、蔗糖或葡萄糖等,每日量达到600g左右为宜,这样在赛前肌糖原数量可出现明显的超量恢复,由原来每100kg湿肌含肌糖原1-2g增至3-4g,有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JIANG ZHONGLI20091118,复习要点,疲劳的概念影响疲劳的原因疲劳的评价方法疲劳恢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