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ppt

    • 资源ID:5608703       资源大小:874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ppt

    1,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學習目標,在讀完這一章後,您便能夠認識MIS、IM、管理資訊系統、資訊管理這四個名詞之定義。瞭解管理資訊系統(MIS)與資訊管理(IM)之內涵與差異。認識資訊系統(IS)之分類方式與分類架構。瞭解以電子商務功能,可分為B2C、B2E、B2B。認識企業e化之藍圖與e化所包含各種功能系統。認識企業e化與電腦化之比較。認識TPS、MIS、DSS、EIS、SIS之功能與比較。瞭解不同行業所需之資訊系統功能與比較。瞭解資訊管理的內涵,包括資訊管理的意義、資訊應用之定位、資訊策略之角色及資訊管理之角色等。認識資訊主管關心的資管課題。,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總 論,第一節 管理資訊系統(MIS)對資訊管理(IM)管理資訊系統之定義、資訊管理之定義、管理資訊系統之課程內涵第二節 資訊系統的分類與架構 以組織支援層次來分類、以解決問題的結構化程度來分類 以電子商務功能來分類、以企業e化功能來分類 以行業別及功能面來分類第三節 組織層次的資訊系統分類與功能,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或稱EDP,交易處理系統)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資訊系統)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決策支援系統)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主管資訊系統)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策略資訊系統)第四節 資訊管理的意義 資訊管理意義、資訊應用定位、資訊策略角色及資訊管理角色 第五節 資訊主管關心的資管課題,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第一節 管理資訊系統(MIS)對資訊管理(IM),管理資訊系統之定義廣義定義,MIS是管理領域的另一個分支 MIS地位相當於生產管理(生產作業管理)、行銷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國際企業管理,皆為企業管理下的一個領域(field)。全世界第一個成立資管系的Minnesota明尼蘇達大學,當初即稱為MIS Department 國內輔仁大學於1981成立第一個MIS系,為了讓國人易於了解,故將中文系名取為資訊管理系,英文系名仍為Department of MIS。因大陸喜歡採直譯的方式,故將MIS翻譯成管理訊息系統系 因資管系在國內設立也將近二十年,連英文名稱也漸漸本土化國內目前已將資訊管理翻成Information Management(IM)故許多學校的資管系英文系名已改稱為Department of IM,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管理資訊系統之定義,普通定義,MIS泛指所有資訊系統 Gordon B.Davis 對 MIS之定義:MIS是一人機整合系統,它提供資訊以支援組織的例行作業、管理與決策活動。此系統用到電腦硬體、電腦軟體、人工作業程序、模式以及資料庫。此種 MIS 定義包括 TPS(例行作業)、MIS(管理)、DSS(決策)此時 MIS 相當於對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IS)的定義狹義定義,MIS只是一種提供管理資訊的IS 提供管理資訊用途的IS,即為MIS,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6,資訊管理之定義,英文的MIS或中文的資訊管理,皆同樣是指管理領域的一支。但若將資訊管理稱為IM,則是強調資訊的管理面,此時與MIS所指的各類型IS或提供管理資訊系統的IS,顯然有很明顯的區別 當初國內成立資訊管理系,且通常將資管系置於商學院之下,乃希望該系以管理而非技術為主資訊管理的本質是管理,而管理資訊系統的本質是系統。資訊管理與IM此兩種用詞為台灣獨有,美國與大陸還是稱MIS為主流。在台灣兩者皆可以使用,只要說者與聽者能彼此了解對方此時所指為何即可。,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7,管理資訊系統之課程內涵,MIS 英文分解如下:MManagement,指管理面IM(Information Management)IInformation,指技術面IT(Information Technology)SSystem,指系統面I S(Information System)MIS定義與資訊管理定義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8,第二節 資訊系統的分類與架構,不同支援層次的資訊系統,資訊系統以組織支援層次來分類,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9,資訊系統的應用層次,EDP為傳統的稱法,因EDP也是一種類型的IS,但EDP此用字因沒有System,故近年來改稱為TPS(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交易處理系統或稱異動處理系統)MIS則為提供各種管理資訊給中階主管使用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決策支援系統)則提供給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有關的資訊,以支援其進行決策,而非取代決策。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主管資訊系統或稱經營決策資訊系統),乃是提供給高階主管各種有用的經營資訊,以利其進行策略規劃。資料庫(Data Base):TPS與MIS皆用到模式庫(Model Base):DSS 知識庫(Knowledge Base):KMS 企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BI,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0,支援層次與對應資訊系統分類,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1,以解決問題的結構化程度來分類,決策會隨著其所要提供做決策的結構而變動。一項高度結構化(structural)之決策可以事先規劃或預定好,非結構化(un-structural)之決策則不然。結構化的決策可稱之為可程式化(programmable)的決策,非結構化的決策則稱之為不可程式化的決策結構化,可程式化決策通常是固定且經常重複的,非結構化的決策則不常發生且非固定的。有些問題包含結構化與非結構部分,則稱為半結構化(semi-structural)問題。結構化決策所需的資訊系統需求,每個處理程序也多固定,決策法則亦很清楚、明確。,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2,IS協助非結構化問題之解決,非結構化決策並沒有事先建立決策程序,可能原因 1.此種決策較不會發生 2.此決策程序在無法完全加以了解 3.常常在變更,因此無法建立預定的決策程序在這些情況下,資料需求因無法事先完全知道,因此必須要能夠具有臨時拮取的能力。具有一般化(generalize)查詢和分析能力的交談式(interactive)DSS,即是適合於非結構化決策的IS。結構化的決策可以授權給組織中的低階層來作選擇,但非結構化的決策則不能。,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3,以電子商務功能來分類,企業與消費者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Customer、B2C、Internet)消費者利用網路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形式 企業與企業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Business、B2B、Extranet)企業可以使用網路尋找最佳合作夥伴 企業與員工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Employee、B2E、Intranet)讓員工能夠提昇工作效率及與企業間的溝通,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4,以電子商務功能來分類,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之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5,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之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6,Internet/Intranet/Extranet之功能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7,以企業e化功能來分類,e化企業(e-Business)是以電子化(以網際網路為主)的型態,將企業內部的功能流程及企業外部相關的個體(包括供應商、顧客、經銷商、合作夥伴)之間的互動合作,整合起來的一種經營模式。,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8,企業e化的功能與架構圖,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19,e化核心功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一個大型模組化、整合性的流程導向系統,整合企業內部財務會計、製造、進銷存等資訊流快速提供決策資訊,提升企業的營運績效與快速反應能力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整合供應商、製造商、倉庫和商店,使得商品能以正確的數量生產,並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正確的地點 目的是要達到一個令人滿意的服務水準,並使整體系統成本最小化C-Commerce(Collaborative Commerce,協同商務)企業透過網際網路與供應商、合作夥伴、配銷商、線上服務提供者及顧客等,在彼此商務往來的管理與作業上(例如產品設計、供應商規劃、市場預測、物流、行銷等),同步地透過資訊、知識的分享來協同合作,以提升整個價值鏈的競爭優勢,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0,CRM與PRM,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企業利用資訊科技與流程設計,透過顧客資訊的整合性蒐集 與分析來充分瞭解顧客,並利用這些知識來精確地區隔有潛力的市場,或提供一對一 的客製化銷售與服務 使得顧客從產品/服務中感受到最大的價值。PRM(Partn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夥伴關係管理)係指利用網際網路,有效地管理並傳遞價值給與企業有合作關係的 夥伴廠商。通路合作夥伴,包括配銷商、經銷商、加值經銷商、系統整合廠商及代理商等,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1,DW與Data Mart,DW(Data Warehouse,資料倉儲)指的是具有主題導向、整合性、時間差異性、不變動性等 特性的一種管理性資料庫 目的在於能快速支援使用者的管理決策 Data Mart(資料超市)為DW複製的一部分子集合之資料的組合,其設計目的是專門 為支援某些特定的部門或特定的地區 如此各決策只在各小型的資料超市中支援,不需在整個超大 型的DW中去執行,使反應速度較快,而且資料超市比較容易 維護且較為簡單,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2,OLAP與Data Mining,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線上分析處理)架在DW上,提供多維度、多角度的資訊,能即時地、快速地 提供整合性的決策資訊Data Mining(DM,資料探勘)利用統計、人工智慧(AI)或其他的分析技術,在企業之大型 資料庫(或倉儲)內尋找與發掘事前未知、有效且可付諸行 動的資料間隱藏的關係與規則,用來指導企業的決策制定,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3,知識管理與企業入口網站,KMS(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知識管理系統)提高員工、組織的績效與競爭優勢,對於存在組織內部、外部,及員工本身的內隱與外顯之重要相關的知識,作有效 率地蒐集、創造、儲存、傳遞、分享及利用的過程與管理 利用資訊科技來建立支援知識管理的系統,即為知識管理系統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業入口網站)整合企業內外部各種結構與非結構、靜態與動態的資訊資源 與運用,利用單一介面,以個人化的需求呈現 依據企業不同的目標策略與對象,而有不同的形式與支援重點,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4,企業智慧與競爭智慧,BI(Business Intelligence,企業智慧)讓每個人都能夠及時獲得有用的資訊,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提升企業決策的品質、改善營運績效。在企業e 化狂潮下,如何利用現有的系統資源,達成最有效率且具高營利價值之決策應用,以更進一步深化企業競爭優勢,這才是企業e化所真正追求的終極目標。在本書將BI所建構出的系統稱為BIS CI(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競爭智慧)企業利用網際網路上的搜尋引擎、智慧代理人(Intelligent Agent,IA)等工具,快速地蒐集和分析環境、市場、競爭對 手、產業、產品與顧客資訊,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5,e化與電腦化之差異比較,e化是電腦化的網路版(廣度)及升級版(深度)1.企業e化增加網際網路功能:e 化和電腦化最大的差別,在於前 者可以連上網路,後者沒有 2.企業e化強化與外部連結功能:過去雖已有部分企業使用,但因使 用上的不方便及成本過高,主要還是以電話、Fax、信件為主 3.企業e化強化與內部員工互動及知識管理功能:過去內部與員工之 聯絡與溝通以各種OA工具為主,但無法提供現代e企業的各種 Intranet功能相比 4.企業e化有強大且整合的核心資訊系統:傳統企業引進 MRP/MRPII 系統,但現代需要的ERP系統才能足夠的能力 5.企業e化有強大的資料分析功能:目前有DW等新的儲存工具來提供 OLAP、Data Mining、BI、CI等強大的資料分析功能 6.企業e 化有整合的使用者介面:建立Web-Based EIP,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6,以行業別及功能面來分類,行業別之資訊系統分類與比較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7,第三節 組織層次的資訊系統分類與功能,依組織的四個層次將相對應的資訊系統支援層次分為TPS、MIS、DSS、EIS四種而最終目標是要這些IS成為創造組織競爭優勢的SIS 此五類資訊系統為傳統的IS基本分類,但隨這電子商務與e化企業的發展,而使得IS亦不斷的演進,而有各種不同新的應用IS但不論IT如何進步或IS如何演進,所有IS還是可以依據其所支援的組織功能,來決定其歸屬的IS類型,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8,TPS(或稱EDP,交易處理系統),TPS是用來從事企業基本交易資訊的蒐集、儲存、處理、傳播的系統,為企業電腦化的基礎系統 主要支援作業員之日常作業流程的自動作處理,讓作業流程處理的速度更快、品質更好、效率更高企業的資訊分析系統,如MIS、DSS、EIS、SIS等都需要企業基本的交易資料,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29,TPS與OLTP,ERP的交易處理功能,即是一個大型的TPSTPS所要處理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高的基層操作性工作處理的資料處理大部分為定時、例行性、重複性(Routine),如銀行的存提款作業,存貨的進出作業,且資料的處理與運用大部分為內部應用導向 在資料的輸出入、儲存與處理方面,大部分為固定的標準格式TPS系統有許多作業大多採用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線上交易處理)作業OLTP處理大量的例行性交易資料,並經過應用程式的特定處理將資訊存放於資料庫,可以被即時地存取增刪,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0,異動處理的方法,處理異動(transaction)及更新主檔(master)的方法有二種:1.週期性資料準備及週期性批次處理(常稱為批次batch處理)2.線上輸入且立即處理(稱為線上online處理)因電腦的價格下降,目前online作業已經非常普遍不是所有作業多一定要採用online作業選擇那一個方法應依據所要做的處理方式。如果其處理是週期性的(如每月的薪資計算),則用批次處理就足夠了批次處理的缺點就是,錯誤偵查及更正的延擱 若資料量龐大,集中處理有規模經濟者,則可採批次處理,通常採線上處理。例如人事薪資計算與發放、總帳會計結帳、所得稅核算,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1,立即處理之優缺點,目前資料異動大多採線上即時處理,例如轉帳時,除了會檢查金融卡是否有效外,也會馬上檢查密碼是否正確,轉到對方的銀行編號與銀行帳戶是否存在,且會檢查您的戶頭是否有足夠存款,當一切皆無誤後,您的錢就可即刻轉到對方的帳戶立即處理的缺點則是成本較高。在線上處理過程中,需要其他程序來防止檔案的意外或重大的破壞 在服務業作業中,分為前台與後台作業,因前台作業要面對顧客,為提昇顧客滿意度故有即時性要求,應採線上處理,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2,MIS(管理資訊系統),MIS是利用TPS系統的資料庫或檔案系統,進行彙整、分類、統計、計算、比較等分析,以提供、支援管理者規劃與控制的有用資訊MIS是設計來提供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與經營相關的例行性資訊報表,主要是提供分析的資訊為導向,並非針對交易資料進行處理 MIS所支援的大都份是結構性問題,故所需資訊為已知且穩定,提供的報表通常是控制性及規劃性的定期報表 MIS所提供的通常是內部導向的例行性報表,MIS和TPS之間的差異,最重要的一項乃是所能提供分析、規劃和決策支援的能力 TPS強調效率(efficiency,do the thing right)MIS強調效果(effective,do the right thing)TPS提高供詳細、未經彙總的資料,以提高日常作業效率 MIS則將資料加以彙總並分析,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3,TPS與MIS功能比較範例表,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4,DSS(決策支援系統),DSS乃是一個用以協助決策的資訊系統應用 DSS大都被用來做規劃、分析方案,以試誤(Trial and Error)方法找尋答案DSS並非要取代決策,而是支援決策DSS僅僅負責結構性的部分,非結構性的部分還是得由人類來自行判斷,並且最適用於半結構性的問題常會誤解只有高階主管才在座決策,故事實上,各階層主管進行決策時,也皆需要DSS的支援。DSS包含有許多的決策模式,並建立起模式庫(Model Base),提供交談式介面(interactive interface)的方式來操作與儲取模式庫與資料庫MIS若與決策支援系統相比,MIS支援結構性問題DSS多支援偶發性的問題,需要量身訂製、因人而異DSS已慢慢被興起且成熟的OLAP、Data Mining所取代,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5,DSS最佳解對滿意解,在MIS系統中,基本上假設人類以完全的理性(rationality)來行動,採用所有可能的資訊來做決策,而得到最佳解。事實上,決策者乃是採用啟發式(heuristic)方法、一些判斷原則,以減少其尋找可能方案之範圍與啟發方法有關的觀念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DSS僅可獲得滿意解(satisfied solution)DSS透過人機對話(user-machine dialogue)讓使用者可簡易快速的改變機率值,並觀察其對結果的影響,以利決策者選擇,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6,DSS提供的功能,DSS提供臨時性(ad hoc)報表和查詢的功能DSS提供決策者在面對立即性問題時,有更適切的應對方案DSS提供決策者在找尋最佳答案時所需的一切幫助DSS主要的分析模式 1.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MS)及作業研究(Operation Research)模式:如等候理論(Queuing Theory)2.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模式:如經濟訂購量模式(Economic Order Quality,EOQ)3.目標尋找(Goal Seeking)與What if分析模式 運用Excel來進行各類分析,並作為決策輔助,就可以將它 視為是一個DSS應用 除了Excel等個人應用層次的DSS外,企業也可發展出整個 組織層次使用的DSS,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7,EIS(主管資訊系統),EIS乃是利用資訊科技來快速地蒐集、分析企業內外的資訊為高階主管的資訊需求特別設計輔以高度親和性的圖形介面呈現輔助高階主管瞭解外部的市場資訊,監督內部的關鍵指標EIS的使用者乃是指負責企業經營策略層次的高階主管,屬金字塔頂層的總經理、副總經理,有別於一般功能部門的經理EIS系統具有下列特點:1.能監督、預警組織內外部的異常營運狀況 2.資訊的提供具有階層性,從整體至細節:必須要有往下 展開(Drill Down)功能,可分解整體數據獲得細部數據 3.配合高階主管量身訂做 4.需有友善的使用者介面,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8,EIS與BI、CI,EIS包括BI與CI,EIS目前已有漸漸被BI與CI此新興的名詞所取代狹義的BI是指利用OLAP以及Data Mining擷取企業內部資料庫和資料倉儲的資料,快速提供決策所需的資料廣義的BI可說是透過內部各種資訊系統,經過彙整、分類、統計,用以提供高階主管內部經營決策相關的資訊、知識或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ex,KPI)在內部資料方面,隨著IS愈來愈整合,透過BI系統之規劃,可以在事前根據KPI,將高階主管所需之資訊設計出來,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39,CI(競爭智慧),CI指的是企業利用網際網路的搜尋工具,快速地蒐集和分析環境、市場、競爭對手、產業、產品與顧客資訊策略性規劃的活動不需要像管理控制活動那樣經常的發生策略性規劃之資料需求,通常是從多不同的來源加以彙總、處理的,而需要相當多的外部資料,且大部分的外部資料不能以定期的方式收集但因各種網路搜尋工具的進展,CI之建構更多可行,蒐集的資訊也愈來愈可作為高階主管策略規劃之參考,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0,四類資訊系統之特性比較,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1,SIS(策略資訊系統),1950及1960年代,IT扮演著支援管理的角色1970年代時,IT開始被使用於支援管理者的決策能力1980年代,IT逐漸被視為組織的一種策略性資源IT亦因此成為獲取競爭優勢的一種潛在來源SIS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任何一個企業的IS,其若能夠改變企業的產品、服務、經營模式、策略目標,或企業與外部環境的關係,而能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系統皆謂之SIS指利用IT來支援或強化現行的策略,或創造新的策略機會。故SIS並不是指那一種IT或 IS,而是凡能夠創造或維持競爭優勢的資訊系統,皆可以稱之本書不將EIS與SIS並列為策略規劃階層,因EIS為手段,而SIS則為目標,亦即若EIS可能成為企業的SIS,同理,TPS、MIS、DSS若亦能發揮其創造企業競爭優勢的能耐,亦可以稱他們為SIS要維持SIS的競爭優勢,必須強調SIS的創造性與時間性,創造性代表領先其他企業,時間性代表領先時間的長短,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2,SIS創造競爭優勢的方式,Bakos&Treacy將企業的經營優勢分為兩大類:1.企業的內部相對效率(Comparative Efficiency):內部智慧資本(Internal Intelligent Capital)2.企業對外部議價能力(Bargaining Power):企業外部智慧資本(External Intelligent Capital)SIS 可分為內部、外部及跨組織三種導向 1.外部導向的SIS:指利用IT產生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競爭方式或 差異化的產品/服務,使得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如裕隆汽車藉由 Nissan車款獨有的TOBE服務 2.內部導向的SIS:指利用IT(如ERP)促成企業內部價值鍵的流程改進或 再造,使得企業的營運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品質提升、達成價格領導 的競爭優勢 3.跨組織導向的SIS:指的是利用IT與上下游廠商、同業或不同業的廠商 策略聯盟,或形成資訊夥伴達到抵制潛在進入者或替代品的進入,或打 擊對手的策略目標謂之,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3,以Porter的競爭力分析模式(五力分析)來看SIS,1.潛在的進入者:SIS如何利用IT提高潛在進入者的障礙及原有顧客轉換的成本。如某旅行社已採用某航空公司的訂位系統,就不願意再用其他公司的,如美國航空(AA)的航空定位系統SABRE 2.潛在的替代品:SIS如何利用IT來降低成本提升品質功能的創新,及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與產品替代的難度。如快遞運輸公司的全線追蹤 3.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如透過 B2B與供應商連線,供應商可透過網路獲得訂單 4.顧客的議價能力:SIS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或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與忠誠度,以鎖住顧客。如醫療儀器公司與其他醫院提供庫存管理的後勤支授服務 Packoff、Wiseman&Ullrichw提出策略動力理論(Theory of Strategic Thrusts)為1.產品差異化策略、2.全面成本領導策略、3.創新策略、4.成長策略、5.策略聯盟策略,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4,第四節 資訊管理的內涵,資訊管理的意義 從功能剖析管理“資訊資源”從對象剖析管理“資訊”從目的剖析支援“組織活動”資訊應用之定位資訊策略之角色 資訊管理的角色,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5,資訊管理的意義,吳琮璠、謝清佳(1986)資訊管理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剖析其意義功能、對象、目的頗能將資訊管理領域的內涵清楚呈現(一)從功能剖析管理“資訊資源”當資訊資源很龐大時,就需要資訊管理資訊管理即是討論組織中資訊資源的管理問題資訊資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包括 物的部分資訊科技產品之管理,或稱設備管理 人的部分資訊專業人員的管理,即人事管理。在資訊專業人員的管理方面,即指IT專業人員的人力規劃、考核、評估、生涯規劃等問題。可借用人事管理所發展之理論,但應考慮資訊人員之特殊性,因其工作並非例行性工作,故工作績效評估與一般生產線人員不同。需瞭解七類資訊人員(系統分析師、設計師、工程師、DBMA、通訊工程師、電腦操作員、資料輸入操作員),需具有之知識及技術為何?包括系統技術與溝通技術,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6,從功能剖析管理“資訊資源”的設備,1.設備需求規劃:即電腦容量管理(Computer Capacity Management),其步驟包括(1)確定那些活動需要使用資訊科技產品(2)分析使用資訊科技產品是否可行,從技術、經濟與作業三方面考慮(3)知道每一項資訊產品的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4)從作業量來分析所需資訊產品之容量與規格(5)排定資訊科技使用的優先順序2.設備之選購(selection):因資訊科技術之複雜性,使得資訊設備選購很困難 3.設備的使用:資訊設備需經過一定之訓練才能使用,如何訓練使用者,如何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多不能忽略 4.設備之維護(maintenance):硬體之維修較易,可委託給供應商,但軟體之維修較困難,耗掉6070%軟體人力,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7,從對象剖析管理“資訊”,資訊管理的對象是資訊,如果沒有資訊,則就沒有資訊管理的必要性。資料是有關事實的記錄資訊最常見的定義為經過處理的資料資訊是與某個決策問題有關的資料,或資訊是經過記錄、分類、組織、關聯與解釋的資料,且就某一論點具有意義故資訊管理可以分為資料處理與資訊處理資料處理指在成本及時間允許下,求取資料數量及彈性的最大值(建資料庫、編碼、索引、更新、查詢)資訊處理則指在當決策問題確認後,減少資訊量以達有效之決策(資料過濾、濃縮、組織、解釋)目前資訊的應用,已進階到知識與智慧的層次,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8,從目的剖析支援“組織活動”,組織採用IT的目的是為了支援組織的活動,當組織引入IT時,往往會造成組織上的巨大變革(organization change,OC)或稱為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故不再只是資訊部門內部管理的問題,而應著眼於整個組織資訊管理學即是針對IT所產生的各種管理問題、分析其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與策略或組織引用IT處理資訊時,促使原組織能適應IT,並蛻變成新組織的一套知識資訊管理的任務應包括:1.目前可用的IT有那些?2.知曉每一種IT會使組織產生那些改變?3.就可用的IT,分析組織是否採用 4.擔任引入IT的組織變革推動者(change agent)5.管理組織的資訊資源 6.預測未來IT之發展,並預先調整組織之活動,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49,資訊應用之定位,McFarlan與McKenney1983提出策略方格(strategic grid)以定位組織資訊系統應用之層次組織可根據這兩個構面,來評估目前公司資訊應用的策略層次及定位,以作為組織進行策略資訊規劃的參考,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0,資訊策略角色之演進,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1,資訊管理的角色,隨者資訊科技的進步,也帶動許多資訊管理用詞的轉變過去稱為電腦,現在稱為IT過去稱為MIS,現在則稱為e化過去資訊專業人員,稱為MIS人員,現在則稱為IT人員過去資訊部門稱為MIS Department,現在則稱為IT Department,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2,e化的MIS角色,1.企業導向的角色:MIS的使命是支援企業經營管理的成功。以適合(fit,不一定是最昻貴先進)組織及使用者的IT來支援企業 2.策略導向角色:MIS的努力方向要定位在組織的策略層次,要思考如何支援高階主管的策略規劃 3.第一線競爭武器導向:IT最重要的使命是提高企業對外的競爭優勢 4.主動積極導向:IT革命後,許多企業的經營模式都已過時,MIS應透過BPR的思考來主動協助業務單位改造其經營模式 5.顧客導向:MIS的任務在於服務及支援顧客(內部使用者及外部顧客、供應商、合作夥伴)目的在於讓顧客使用滿意 6.合作競爭導向:委外、策略聯盟、核心競爭能力等觀念興起後,IT可自製也可由使用者委外來獲取,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3,高階主管(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角色,為何CEO參與很重要?可從下列現象解釋:1.IT已成為21世紀企業最重要的策略資源,然而也只有CEO 瞭解公司的方向、策略與目標 2.企業外在競爭環境變動大,只有CEO瞭解外在的變化 3.IT的推動需CEO出面來協調與整合 4.資訊系統的投資常需要CEO長期財務承諾 5.CEO的認同與支持會上行下效,形成組織利用IT的文化 6.e化、EC、SIS的盛行,CEO要深入瞭解IT,以尋求產業競 爭能力的提升 故CEO在e化扮演的角色與任務如下:1.願景提出者、2.文化塑造者、3.策略訂定者 4.資源提供者、5.障礙掃除者、6.績效監督者,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4,資訊主管(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角色,1.策略管理者:以IT來配合及達成企業的策略目標 2.科技掃描者:掃描評估及引進適合的新IT架構 3.機會主義者:尋找新的業務機會,挖掘顧客、使用者、合作夥伴,有無可利用IT來產生有價值的應用 4.仲介談判者:成功達成與策略夥伴的合作關係 5.資源規劃者:將IT資源整合並配置在企業最重要的地方 6.知識管理者:利用IT執行組織及MIS部門的知識管理 7.變革管理者:透過變革管理策略順利地推動組織的資訊化 8.功能管理者:有效地領導、組織、規劃、考核及指導MIS部門,第一章 資訊管理總論,55,第五節 資訊主管關心的資管課題(issue),十幾年前,技術課題重於管理課題但隨著資訊科技的成熟,關心的課題從技術轉換成管理但隨著各種新資訊科技的出現,使得資訊主管關心的課題轉換為與組織整體軟體、硬體、網路及資料庫建構與整合有關的IT基礎建設等技術課題。Brancheau,et al.發現技術課題的重要性排名較管理課題為高。排名前十項的課題分別為 1:建立一迅速反應的IT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2:促進與管理企業程序再設計 3:發展與管理分散式系統(distributed system)4:發展與建構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5:規畫與管理通訊網路 6:增進軟體發展的有效性 7:有效運用資料資源 8:招募與發展IS人力資源 9:IS組織與企業配合(fit)10:促進IS策略規畫,

    注意事项

    本文(《资讯管理总论》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