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PPT课件.ppt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若干问题,广东省财政厅绩效评价处2006年3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若干问题一、为什么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二、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三、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四、我省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情况五、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工作的具体实施,一、为什么要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一)单位财务管理重要内容,提高理财水平需要 稳健理财,“慎用钱”确保资金安全完整 确保资金规范合法 确保资金使用高效 形成一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内部规范的良性机制。,(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支出效益的需要(三)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要求财政资金必须提高使用效率,我省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走在全国前列:2003年8月率先在省一级财政部门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 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专门机构 率先由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审计、监察、人事四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绩效评价结果应用,1、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2、提供给有关部门 人事部门作为单位领导政绩的考核和评价内容 审计部门重点审计依据 监察部门、有关机关处理违规、违纪、违法等行为的依据 3、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内部通报制度 4、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公布制度,率先在省级部门预算单位中全面推开了自我绩效评价工作,建立了绩效评价长效工作机制 绩效评价实施步骤:项目单位部门综合四个层次 现阶段自评的范围:省级500万元以上的重大支出项目 跨年度支出项目:连续2年以上安排资金的项目,率先探索建立项目绩效预算财政管理新机制,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申报支出项目时,必须提交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 申报项目预算时,在项目预算表中要说明项目的绩效目标、资金使用绩效自我评价以及省财政厅出具的评价意见 项目资金使用后必须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经省财政厅审查核实后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二、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一)什么叫绩效评价(二)绩效评价与审计的区别(三)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一)什么叫绩效评价 1、绩效 成绩:工作的收获 成效:功效或效果 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称 运用“绩效”概念衡量财政支出行为,所指的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前景等内涵。,2、评价 是通过对事物比较分析做出全面判断过程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是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包括经济绩效、政治绩效和社会绩效)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绩效评价内容 经济测定投入资源的成本 效率测定投入与产出间的比率 效益测定组织目标的实现 绩效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括确定绩效目标、拟定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安排适当的评价时间和评价步骤、收集资料、实施评价及运用评价结果提高管理水平等环节。,(二)绩效评价与审计的区别,审计 绩效评价时间:事后 事前(确定目标)事中和事后(评价))内容:对资金使用合法性 侧重对资金使用经济性、和合规性审查 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目标:提供“鉴证和报告”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从结果应用看:审 计发现问题,查处纠正 绩效评价(1)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2)提供给有关部门(3)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内部通报制度(4)实行绩效评价结果公布制度,(三)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3E),1、经济性(Economy)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即支出是否节约。2、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投入和产出关系,即支出是否讲究效率。3、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即是否达到目标。,4、对财政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绩效评价,要从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做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1)完美的支出应该是经济性和有效性的协调一致。但有的时候对一些经济性不佳、却具有很强有效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进行综合考虑和辩证分析,以避免评价的片面性。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有效性”达到了完美的程度,但“经济性”差,(2)好的财政支出项目,应该是实现经济性和效率性的统一 但有时会出现经济性影响效率性的情况(经济性好、效率性差)有时也会出现追求效率性而损害经济性的情形(经济性差、效率性好)需要在绩效评价时加以具体分析,(3)效率性和有效性之间辩证关系的最好状态以最佳的方式、最快的速度达到最佳的结果 出现效率性好、有效性差或效率性差、有效性好时,评价结论应该以实现有效性为主导地位的综合评价。,三、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一)探索阶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70年代中期(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三)成熟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传统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绩效评价绩效管理(以绩效定预算),四、我省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情况,(一)绩效评价的工作文件(二)我省开展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 1、探索试点,积累经验阶段 2、总结规范,建章建制阶段 3、稳步推进,开展自评阶段,五、部门单位绩效自评工作具体实施,(一)前期准备 1、申报绩效目标 申报支出项目时,必须提交项目可行性方案,明确提出项目资金使用的绩效目标。申报项目预算时,在项目预算表中要说明项目的绩效目标、资金使用绩效自我评价以及省财政厅出具的评价意见。,南方日报3月6日报道“十一五”规划指标中,有8个是政府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6亿 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20%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达到2.23亿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提至80%以上,2、成立评价工作组,负责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3、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主要包括: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目的、评价依据、评价指标、拟用评价方法、选用评价标准、评价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安排、需要准备的各种评价资料及有关工作要求等。,(1)确定评价目标 评价的基础,对于不同的支出项目,应确立不同的评价具体目标,选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2)确定评价项目 2005年度自评范围是:一是财政2005年安排500万元以上项目 二是财政连续2年以上安排资金的跨年度项目 三是列入2005年度评价范围的上年度项目,(3)选用评价指标定性指标的评议方法 专家判断 问卷测试 横向比较“一票否决”法,指标运用的基本要求 体现评价目标(相关性原则):是否能够体现项目的绩效水平,满足评价的目的和需求 可操作易取得(经济适用性原则):考虑收集数据的难易和成本的高低 可比较能分析(可比性原则):在同一层面的评价结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比较和综合,(4)选取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比较法 对财政支出所确定的目标,以其产生的效益与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支出绩效。主要适用于效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衡量的支出项目。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 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摊提计算法 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最低成本法 在无法取得有关项目的预期收益时,分析比较项目的投入,费用或成本最低即为最优。因素分析法 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历史动态比较法 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横向比较法 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 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主要适用于无法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计算效率的支出,即定性指标的评价。其他方法,(5)选用评价标准 包括定量标准(标准值)和定性标准(评语)行业标准:国家公布的行业水平 计划(目标、预算、定额)标准 历史标准:上年数,历史最好水平 经验标准:据经济规律和管理实践,得出的有关指标或惯例,行业标准:2001年有关标准值行业类型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项目建成投产率全国总计 68.2 64.5农林牧渔业 43.6 64.5采掘业 78.7 50.4制造业 70.9 50.0,经验标准 公认的、普遍认可的 如国际上在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赤字规模是否适度,一般公认的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不超过3%西方国家在债务负担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指标普遍认可是60%的标准。,(二)评价阶段,1、收集评价依据 一是相关政策性依据 国家(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国家(省)相关发展规划,部门(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的相关国际标准、行业规范,部门单位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规定等。,二是部门单位(项目)的数据资料,单位基本概况(包括职责、人员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和绩效目标等);立项申报文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论证材料;项目预概算报告、执行情况报告及验收报告;合同(协议)资料,项目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下达资金的有关文件,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相关财务会计资料,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检查、审计的结论;评价指标数据等。三是专门采集整理的外部信息资料,2、设计自评基础数据表3、项目(用款)单位(1)收集整理评价基础指标、数据和相关资料,填制项目(用款)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基础表,(2)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结果 一是绩效目标及其完成情况。包括项目立项绩效目标的科学规范性,项目的完成程度,项目主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等。二是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包括财政资金到位、实际使用的具体情况及结余情况;配套资金来源、到位情况等。,三是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落实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项目从申报、日常管理到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的组织实施情况等。评价结果:优(90分以上),良(9080分)中(8070分),低(7060分)差(60分以下),4、主管部门(1)组织现场勘、审查,核实基础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指标口径的一致性(2)收集整理各项目(用款)单位自评基础表和相关资料,认真分析、审核汇总,填制主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基础表(3)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评价结果,(三)报告阶段1、撰写自评报告 项目(用款)单位,撰写自评报告,报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撰写自评报告,报省财政厅(绩效评价处)报送时间:5月30日前2、总结建档,(四)省财政厅抽样复核审查,组织重点评价,下达审核意见,(1)专家组进行复核审查,形成初审意见(2)对抽样项目用款单位进行审查验证(3)对存在较大问题的项目,进行重点评价。(4)征求部门意见,核实相关调整事项,下达审核意见。(5)对自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报省委、省政府,自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1)对逾期不报送评价报告的,视同绩效目标没有达到。(2)对跨年度中期评价的项目,在提交年度评价报告之前不再拨付后续资金。(3)对不按规定提交自评价报告的,必须向省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拨款。(4)自评报告的结果,将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