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经典例题》PPT课件.ppt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1)作者是如何通过“江舟听雨图”中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旅恨离愁的?请作简要分析。(2)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与蒋捷的虞美人的结尾有相似之处,但有高下之分,请作简要分析。,(1)作者是如何通过“江舟听雨图”中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旅恨离愁的?请作简要分析。考点解析:考意象、意境及情感。关注与表现“旅恨离愁”有关的意象以及诗人用到的技巧。看这些意象本身有什么寓意,以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画面对烘托情感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客舟”是羁旅者浪迹天涯的载体/表明作者漂泊天涯,“阔江”“西风”、“低云”等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给人以衰飒凄紧之感;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正是作者孤寂漂泊的处境的写照。作者借这些意象为我们勾画了诗人人生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表现了自己坎坷的遭遇以及悲凉孤苦的心境。,(2)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与蒋捷的虞美人的结尾有相似之处,但有高下之分,请作简要分析。考点解析:体会对两首诗情感情的把握,同时也涉及到各自的技巧,因为情感的表达与技巧是有关系的。参考答案:温词辞意较浅露,词人仅是为离情所苦;蒋词则包涵了广阔的内容,感情更为深刻。这首词写他一生的遭遇,最后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斑白,已经写到了痛苦的顶点,而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温词的“空阶滴到明”只作了客观的叙述,而蒋词在这五个字前加了“一任”两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看似冷漠,实是痛苦的深化。其中蕴含的味外之味是留待读者仔细咀嚼的。(从两词内容与作者感情的不同两个方面去思考,内容与感情的分析各2分),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之苦的?,给你以下五个答案,你选哪个?其他的为什么不选?,小花小草愁得哭泣生烟;天冷了,燕子成双成对飞去,人却不能。月亮不解我的心;天亮了,我也不曾安睡。表现了诗人伤心、惜别、孤苦的离恨愁。作者用凄凉的景色描写出一幅独自一人、寂寞无聊的画面,抒发自己的幽幽离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译代析,没有鉴赏,南辕北辙,答非所问,笼而统之,以空对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浮在表面缺乏分析,给你以下五个答案,你选哪个?其他的为什么不选?,作者通过对燕子等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的离恨苦,衬托出自己的苦闷心情。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表达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笼而统之,以空对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浮在表面缺乏分析,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词的上阙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首句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表面写菊愁兰泣,实则是人内心悲伤;然后用燕子双飞来反衬人的孑然一身,凸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和对离人的思念期盼;最后两句再次使用拟人的写法,埋怨月光无情,以明月“不谙”来称“人谙”。反复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巧妙地表现离恨愁。,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首诗的构思巧妙之处是“主客移位”(步骤一)。前两句细写春风中的柳条藤蔓修长柔软,并赋予其以人的感情,一个“系”字写出了柳条藤蔓牽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后两句更是将黄莺人格化,就像即将分别的老朋友,一个“啼”字更似凄凄惜别,难舍主人离去(步骤二)。这样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步骤三)。,月 夕 陆游开户满庭雪,徐看知月明。微风入丛竹,复作雪来声。俗尘不待扫,凛然肝肺清。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1)诗的前两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2)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中体现出的精神境界。(4分),参考答案:(1)由视觉到听觉,由静到动,以动衬静,融情于景。首联从视觉角度写月光满庭院,颔联从听觉角度写风吹竹子似乎是下雪般的声音,两联共同渲染庭满落雪、月明风清的宁谧、安闲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颈联体现出的是月夜中物我两忘、内心澄澈的精神境界。前两联中的明月、风入竹子等景象描写出空灵环境,颈联用“肝肺清”直抒胸臆,尾联用“鹤唳”来写环境的幽寂以衬托内心的明净。(大概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