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对比阅读》PPT课件.ppt
语文第二轮复习,诗歌对比阅读,一、复习目标,1、能熟练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解题,强化诗歌鉴赏的能力;2、掌握诗歌比较阅读的方法,答题能抓住要点。,二、解题导航,1、诗歌鉴赏的考点有哪些?2、诗歌的表达手法有哪些?3、诗歌鉴赏的“抓手“有哪些?4、答题的语言表达的注意点?5、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三、例题解析,(甲)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甲、乙两诗的颔联都是千古名句,请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蕴涵哲理等),作简短赏析。(2分)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2)甲、乙两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2分),答案:(1)示例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 例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富有哲理,给人启迪。(2)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对乡村的依恋之情。,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答案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