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学习》PPT课件.ppt
阜阳市科信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电话:05582170551 地址:阜阳市阜南路439号,1.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2.试验检测工作的任务3.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检测试验管理4.开工前的试验检测工作5.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6.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T 0951-95)7.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8.土工试验:1.含水率试验 2.密度试验(灌砂法)3.击实试验9.水泥混泥土面层实测项目10.路面厚度测试方法(T 0912-95)11.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T 0931-95)12.水泥混泥土试验:砼的制作与现场取芯、试件养护13.T 0522-200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14.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T 0558-200515.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T 0561-2016.常规试验结果及相关指标的准确度17.试验检测原始记录18.检测过程异常现象的处理19.石灰剂量检测控制20.检测过程中压实度控制的有关问题,试 验 检 测 学 习,一、试验检测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试验工作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质量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公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是:1用定量的方法,对用于公路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科学地鉴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其做好接收或拒收的决定,保证用于工程的原材料都是合格产品,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2对公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试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位、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均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是提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3通过各种试验试配,经济合理地选用原材料,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4对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通过试验检测和研究,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完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积累实践资料,为推广和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做贡献。5试验检测是评价工程质量缺陷、鉴定和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手段。通过试验检测,为质量缺陷或事故判定提供实测数据,以便准确判定其性质、范围和程序,合理评价事故损失,明确责任,从中总结经验教训。6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成后,均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抽验,以便进行质量等级的评定。7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试验检测证据,保证向业主交付合格工程。8试验检测工作集试验检测基本理论、测试操作技能和公路工程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于一体,是工程设计参数、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验收评定、养护管理决策的主要依据。,二、试验检测工作的任务,1在选择料场和确定料源时,对未进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鉴定,根据原材料质量和经济合理的原则,选定料源。2对运往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的频率进行质量鉴定。3对外单位供应的构件、制品,在查验其出厂质检资料后,做适量的抽检验证。4做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经济合理地选用配合比。5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控制。6负责推广、研究、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用试验数据论证其可靠性。7负责试验样品的有效期保存,以备必要时复查。8负责项目所有的试验资料的整理、报验、保管,以利于竣工资料的编制、归档。9参加各级组织的质量检查,并提供相应的资料;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配合做各种试验检测工作。10对一些项目试验室无法检测的项目,负责联系、委托具有公路资质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试验。11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业主和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抽检工作。12做好分包工程的试验检测和质量管理工作。,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试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试验管理是试验管理工作的重点,只有控制好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工程的最后质量,是过程质量的总体体现。施工过程的控制,是试验人员的重要职责。因此,试验人员应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敢于坚持原则,为保证工程质量尽心尽职。在施工过程中,试验人员应做到四勤,即手勤、腿勤、口勤、笔勤。所谓手勤,就是要求试验人员应及时测定拌和物的稠度、含水量、含灰量、含油量等,以数据来验证拌和物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便于及时调整配合比,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过程中,试验人员应留足各种试件,不能图省事少留或不留,否则,将极大地影响对工程质量的评定。腿勤是要求试验人员应经常深入工地,了解各种材料是否有变化,材料的选用是否正确,随时察看拌和施工现场的拌和物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各种原材料特别是外加剂的计量是否准确,以便及时调整,确保拌和物的质量。在路基和路面结构层施工时,试验人员也要经常深入工地,了解施工的进展情况,及时做压实度、含水率、含灰量和强度等试验,以杜绝某层某段的漏检,漏检既不利于工程质量,又会造成试验资料的短缺,甚至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口勤是要求试验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特别是对分包单位的质量问题,除立即告知当事人改正外,还应及时报告相关的管理部门、项目总工程师及项目经理,以便于他们心中有数,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勤是要求试验人员及时记录每天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办法,上级领导对试验工作的指示、意见和建议也是工程日志的一部分。记录这些东西,日后万一出现问题也好查对。另外对好的经验、管理办法、试验技术,应随时记录在案,有利于今后借鉴,对失败的教训今后也可以引以为戒,这对试验人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大有好处。常言道,经验在于积累,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会使自己得到提高。,四、开工之前的试验工作,1.路面底基层、基层(1)标准击实试验、天然含水率、土的液塑限试验。(2)做石灰的钙镁含量试验和EDTA滴定标准曲线以及未消解残渣含量试验。(3)做粉煤灰筛分、含水率及化学成分分析(委托外单位做)。(4)做灰土、二灰土、水泥稳定碎石等配合比试验,标准击实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石料的常规试验等.2.水泥混凝土路面(1)砂子常规试验,一般试验项目包括筛分、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含水量试验,必要时需作有机质含量试验。(2)石料常规试验,一般试验项目包括筛分、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针片状、压碎值、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必要是需做石料抗压强度试验。(3)水泥常规试验,一般试验项目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和胶砂强度试验,必要时需做化学分析试验。(4)混凝土拌和用水,一般无须做特别检验,凡饮用水均可适用拌制混凝土。(5)做混凝土合比试验,测定混凝土的密度、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五、石灰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六、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T 0951-95),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用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1.2沥青路面的弯沉以路表温度20时为准,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2仪具与材料(1)弯沉车;(2)路面弯沉仪;(3)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4)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3.试验方法3.1准备工作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充气压力0.700.05。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1001(kN)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在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21.300.5(cm)检测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六、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T 0951-95),3.2路面回弹弯沉测试步骤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至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行速度宜为5km/h左右。4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4.1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依式计算:LT=(L1-L2)2式中:LT在路面温度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在工地快速测定水泥和石灰稳定土中水泥和石灰的剂量,并可用以检查拌和的均匀性。用于稳定的土可以是细粒土,也可以是中粒土和粗粒土。本方法不受水泥和石灰稳定土龄期(7d以内)的影响。工地水泥和石灰稳定土含水量的少量变化(2%),实际上不影响测定结果。用本方法进行一次剂量测定,只需10min左右。1.2本方法也可以用来测定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土中结合料的剂量。2.仪器设备:(1)滴定管(酸式)50mL,1支。(2)滴定台,1个。(3)滴定管夹,1个。(4)大肚移液管:10mL,10支。(5)锥形瓶(即三角瓶):200mL,20个。(6)烧杯:2000mL(或1000mL),1只;300mL,10只。(7)容量瓶:1000mL,1个。(8)搪瓷杯:容量大于1200mL,10只。(9)不锈钢棒(或粗玻璃棒),10根。(10)量筒:100mL和5mL,各一只;50mL,2只。(11)棕色广口瓶:60mL,1只(装钙红)。(12)托盘天平:称量500g、感量0.5g和称量100g、感量0.1g,各一台。(13)秒表1只。(14)表面皿:9cm,10个。(15)研钵:1213cm,1个。(16)土样筛:筛孔2.0mm或2.5mm,1个。(17)洗耳球(1两或2两),1个(18)精密试纸:PH1214(19)聚乙烯桶20L,1个(装蒸馏水);10L,2个(装氯化铵及EDTA二钠标准液);5L,1个(装氢氧化钠)。(20)毛刷、去污粉、吸水管、塑料勺、特种铅笔、厘米纸。(21)洗瓶(塑料)500mL,1只。,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3.试剂(1)0.1mol/m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二钠)标准液:准确称取EDTA二钠(分析纯)37.226g,用微热的无二氧化碳蒸馏水溶解,待全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000mL。(2)10氯化铵标准溶液:将500g氯化铵(分析纯或化学纯)放在10L桶中,加水4500mL,充分振荡,使氯化铵完全溶解。然后倒入塑料桶内保存。(3)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用100g电子天平称18g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放入洁净干燥的1000mL烧杯中,加1000mL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mL三乙醇胺(分析纯),搅拌均匀后储于塑料桶中。(4)钙红指示剂:将0.2g钙试剂羟酸钠(分子式C21H13O7N2Sna,分子量460.39)与20g预先在105烘箱中烘1h的硫酸钾混合。一起放入研钵中,研成极细粉末,储于棕色广口瓶中,以防吸潮。,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4准备标准曲线4.1取样:取工地用石灰和集料。风干后分别过2.0或2.5mm筛,用烘干法或酒精法测其含水率(如为水泥可假定其含水率为0%)。4.2混合料组成的计算:,1)公式:,2)计算步骤:,(1)求干混合料质量=,(2)干土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石灰(或水泥)剂量)(3)干石灰(或水泥)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4)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土的风干含水率)(5)湿石灰质量=干石灰(1+石灰的风干含水率)(6)石灰土中应加入的水=300g-湿土质量-湿石灰质量,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4.3准备5种试样,每种2个样品(以水泥集料为例),如下:1种:称2份300g集料分别放在2个搪瓷杯内,集料的含水量应等于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集料中所加的水应与工地所用的水相同(300g为湿质量)。2种:准备2份水泥剂量为2%的水泥土混合料试样,每份均重300g,并分别放在2个搪瓷杯内。水泥土混合料的含水量应等于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混合料中所加的水应与工地所用的水相同。3种、4种、5种:各准备2份水泥剂量分别为4%、6%、8%的水泥混合料料试样,每份均重300g,并分别放在6个搪瓷杯内,其他要求同1种。注:如为细料土,则每份的质量可以减为100g。注:在此,准备标准曲线的水泥剂量为:0%、2%、4%、6%和8%,实际工作中应使工地实际所用水泥或石灰的剂量位于准备标准曲线时所用剂量的中间。4.4取一个盛有试样的搪瓷杯,在杯内加600mL10%氯化铵溶液,用不锈钢搅拌棒充分搅拌3min(每分钟搅110120次)。如水泥(石灰)土混合料中的土是细粒土,则也可以用1000mL具塞三角瓶代替搪瓷杯,手握三角瓶(瓶口向上)用力振荡3min(每分钟120次5次),以代替搅拌棒搅拌。放置沉淀4min如4min后得到的时混浊悬浮液,则应增加放置沉淀时间,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并记录所需的时间,以后所有该种水泥(或石灰)土混合料的试验,均应以同一时间为准,然后将上部清液转移至300mL烧杯内,搅匀,加盖表面皿待测。注:当仅用100g混合料时,只需200mL10%氯化铵溶液。,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4.5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下12cm)悬浮液10.0mL放入200mL的三角瓶内,用量筒量取50mL 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溶液倒入三角瓶中,此时溶液pH值为12.513.0(可用pH1214精密试纸检验),然后加入钙红指示剂(体积约为黄豆大小),摇匀,溶液呈玫瑰红色。用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二钠的耗量(以mL计,读至0.1mL)。4.6对其他几个搪瓷杯中的试样,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各自的EDTA二钠的耗量。4.7以同一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消耗EDTA二钠毫升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以水泥或石灰剂量(%)为横坐标制图。两者的关系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如图所示。如素集料或水泥或石灰改变,必须重做标准曲线。,EDTA耗量(mL),0 2 4 6 8 水泥剂量(%)标准曲线图,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5试验步骤:5.1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泥土或石灰土混合料,称300g放在搪瓷杯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加600mL10%氯化铵溶液,然后如前述步骤那样进行试验。5.2利用所绘制的标准曲线,根据所消耗的EDTA二钠毫升数,确定混合料中的水泥或石灰剂量。6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混合料名称;试验方法名称;试验数量n;试验结果极小值和极大值;试验结果平均值;,试验结果标准差S;试验结果偏差系数Cv。,七、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方法,7记录格式本试验的记录格式如表。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工程名称 试验方法 结构层名称 试 验 者 稳定剂种类 校 核 者 试样标号 试验日期,注意:1每个样品搅拌的时间、整度和方式应力求相同,以增加试验的精度。2做标准曲线时,如工地实际水泥剂量较大,素集料和低剂量水泥的试样可以不做,而直接用较高的剂量做试验,但应有两种剂量大于实用剂量,以及两种剂量小于实用剂量。3配制的氯化铵溶液最好当天用完,不要放置过久,以免影响试验的精度。,八、土工试验(1)T0104-1993 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土除外)的含水率。2仪器设备(1)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2)天平:感量0.01g。(3)酒精:纯度91%。(4)滴管、火柴、调土刀等。3试验步骤(1)取代表性试样(黏质土510g,砂类土2030g),放入称量盒内,称湿土质量m,准确至0.01g。(2)用滴管将酒精注入放有试样的称量盒中,直至盒中出现自由液面为止。为使酒精在试样中充分混合均匀,可将盒底在桌面上轻轻敲击。(3)点燃盒中酒精,燃至火焰熄灭。(4)将试样冷却数分钟,按本试验(3)、(4)方法再重新燃烧两次。(5)待第三次火焰熄灭后,盖好盒盖,立即称干土质量ms,准确至0.01g。,4结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含水率:,式中:,w含水率(%),计算至0.1;,m湿土质量(g);ms干土质量(g)。,八、土工试验(1)T0104-1993 含水率试验(酒精燃烧法),(2)试验记录格式如表T 0104-1:表T0104-1 含水率试验记录(酒精燃烧法)工程编号 试验者 土样说明 计算者 试验日期 校核者,(3)精密度和允许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T0104-2规定。表T 0104-2 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5报告(1)土的鉴别分为和代号。(2)土的含水率w值。,八、土工试验(2)T 0111-1993灌砂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铄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注:(1)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2)如最大粒径超过15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例如,粒径达4060mm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150200mm。2仪器设备(1)灌砂筒;(2)金属标定罐;(3)基板;(4)打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如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5)玻璃板:边长约500mm的方形板;(6)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7)台秤:称量1015kg,感量5g;(8)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9)量砂:粒径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3仪器标定(1)确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1.1)在储砂筒内装满砂,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称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每次标定及而后的试验都维持该质量不变。1.2)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洞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5,准确至1g。1.3)将灌砂筒放在玻璃板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关,并小心地取走罐砂筒。1.4)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的砂。1.5)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m2,准确至1g。,八、土工试验(2)T 0111-1993灌砂法,(2)确定量砂的密度2.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a.将空罐放在台秤上,使罐的上口处于水平位置,读记罐质量m7,准确至1g。b.向标定罐中灌水,注意不要将水弄到台秤上或罐的外壁;将一直尺放在罐顶,当罐中水面快要接近直尺时,用滴管往罐中加水,直到水面接触直尺;移去直尺,读记罐和水的总质量m8。c.重重测量时,仅需用吸管从罐中取出少量水,并用滴管重新将水加满到接触直尺。d.标定罐的体积V按下式计算:V=(m8-m7)式中:V标定罐的体积(cm3),计算至0.01;m7标定罐的质量(g);m8标定罐和水的总质量(g);2.2)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罐砂筒放在标定罐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出,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罐砂筒,称筒内剩余的砂质量,准确至1g。2.3)重复上述测量,至少三次,最后取平均值m3,准确至1g。2.4)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ma=m1-m2-m3式中:ma砂的质量(g),计算至1;m1灌砂入标定罐前,筒内砂的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m3灌砂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2.5)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s(g/cm3),:,式中:s砂的密度(g/cm3),V标定罐的体积(g/cm3);ma砂的质量(g)。,八、土工试验(2)T 0111-1993灌砂法,4试验步骤(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约40cm40cm的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如此表面的粗糙度较大,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罐砂筒,并称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2)取走基板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mm。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与标定罐高度接近或一致。凿洞毕,称此塑料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g。减去已知塑料袋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mt。(3)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中,测定其含水率w。样品数量: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粗粒土,不少于500g。(4)将基板安放在试洞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至恒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5)如清扫干净的平坦的表面上,粗糙度不大,则不需放基板,将罐砂筒直接放在已挖好的试洞上。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6)取出试洞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7)如试洞中有较大孔隙,量砂可能进行孔隙时,则应按试洞外形,松弛地放入一层柔软的纱布。然后再进行灌砂工作。,八、土工试验(2)T 0111-1993灌砂法,5结果整理(1)按下式计算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灌砂时试洞上放有基板的情况 mb=m1-m4-(m5-m6)灌砂时试洞上不放基板的情况 mb=m1-m4-m2式中:mb砂的质量(g);m1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平均质量(g);m4、m4灌砂入试洞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m5-m6)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及基板和粗糙表面间砂的总质量(g)。(2)按下式计算试验地点土的湿密度:,式中:土的湿密度(g/cm3),计算至0.01;mt试洞中取出的全部土样的质量(g);mb填满试洞所需砂的质量(g);s量砂的密度(g/cm3)。(3)按下式计算土的干密度:,式中:d土的干密度(g/cm3),计算至0.01;土的湿密度(g/cm3);w土的含水率(%)。,八、土工试验(2)T 0111-1993灌砂法,(4)本试验的记录格式如表。密度试验记录(灌砂法)工程名称 土样说明 砾类土 试验日期 试 验 者 计 算 者 校 核 者 砂的密度 1.28g/cm3,(5)精密度和允许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6报告(1)土的鉴别分类和状态描述。(2)土的含水率w(%)。(3)土的湿密度(g/cm3)。(4)土的干密度d(g/cm3)。,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本试验方法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干密度校正。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范围内。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2仪器设备2.1标准击实仪。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0131-1的规定。表 T0131-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2.2烘箱及干燥器。2.3天平:感量0.01g。2.4台秤:称量10kg,感量5g。2.5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2.6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2.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3试样3.1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各方法可按表T0131-2准备材料。表T 0131-2 试料用量,3.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3.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减。,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4试验步骤4.1根据工程要求,按表T 0131-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率高低),按表在T0131-2规定选用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4.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在筒壁上抹一薄层凡士林,并在筒底(小试筒)或垫块(大试筒)上放置蜡纸或塑料薄膜。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三层法,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每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大试筒击实后,试验不应高出筒顶面6mm。4.3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4.4用推土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率,计算至0.1%。测定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按表T0131-3规定取样(取出有代表性的土样)。两个试样含水率的精度应符合本试验第5.6条的规定。,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表T 0131-3 测定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4.5对于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和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将试样搓散,然后按本试验第3条方法进行洒水、拌和,每次约增加2%3%的含水率,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率,所需加量按下式计算:,式中:mw所需的加水量(g);mi含水率wi时土样的质量(g);wi土样原有含水率(%);w要求达到的含水率(%)。按上述步骤进行其他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5结果整理 5.1按下式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5.2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含水率w(%)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式中:d干密度(g/cm3),计算至0.01;湿密度(g/cm3);w含水率(%)。,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5.3按下式计算饱和曲线的饱和含水率wmax,并绘制饱和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图。,或,式中:wmax饱和含水率(%),计算至0.01;试样的湿密度(g/cm3);w水在4的密度(g/cm3);d试样的密度(g/cm3);Gs试样土粒比重,对于粗粒土,则为土中粗细颗粒的混合比重;w试样的含水率(%)。5.4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把小于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适用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于30%时)。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式中:dm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g/cm3);dm用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g/cm3);p试料中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百分率(%);Gs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毛体积比重,计算至0.01。最佳含水率按下式校正:,w0校正后的最佳含水率(%),计算至0.01;w0用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率(%);p同前;w2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吸水量(%)。,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55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 T0131-4。表 T0131-4 击实试验记录校核者 计算者 试验者,八、土工试验(3)T 0131-2007 击实试验,5.6精密度和允许差。本试验含水率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T 0131-5规定。表 T0131-5 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6报告6.1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6.2土的最佳含水率w0(%)。6.3土的最大干密度dm(g/cm3)。,九、水泥混泥土面层实测项目,十、路面厚度测试方法(T 0912-95),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路面各层施工完成后的厚度检验及工程交工验收检查使用。2仪具与材料本方法根据需要选用下列仪具和材料:(1)挖坑用镐、铲、凿子、锤子、小铲、毛刷。(2)取样用路面取芯钻机及钻头、冷却水。钻头的标准直径为100mm,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不作其他试验时,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50mm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150mm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均必须达达到层厚。(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卡尺。(4)补坑材料:与检查层位的材料相同。(5)补坑用具:劣、热劣、水等。(6)其它:搪瓷盘、棉纱等。,十、路面厚度测试方法(T 0912-95),3方法与步骤:3.1基层或砂石路面的厚度可用挖坑法测定,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厚度应用钻孔法测定。3.2用挖坑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选一块约40cm40cm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用毛刷将其清扫干净。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一层材料,直至层位底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搪瓷盘中。用毛刷将坑底清扫,确认为下一层的顶面。将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坑底,测量坑底至钢板尺的距离,即为检查层的厚度,以cm计,准确至0.1cm。3.3用钻孔取样法测定厚度应按下列步骤执行: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随机取样决定钻孔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按规程规定的方法用路面取芯钻机钻孔,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仔细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土,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值,即为该层的厚度,准确至0.1cm。,十、路面厚度测试方法(T 0912-95),3.4在施工过程中,当沥青混合料尚未冷却时,可根据需要,随机选择测点,用大改锥插入量取或挖坑量取沥青层的厚度(必要时用小锤轻轻敲打),但不得使用铁镐等扰动四周的沥青层。挖坑后清扫坑边,架上钢板尺,用另一钢板尺量取层厚,或用改锥插入坑内量取深度后用尺读数,即为层厚,以cm计,准确至0.1cm。3.5按下列步骤用取样层的相同材料填补试坑钻钻孔:适当清理坑中残留物,钻孔时留下的积水应用棉纱吸干。对无机结合料稳定层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按相同配比用新拌的材料分层填补并用小锤压实。水泥混凝土中宜掺加少量快凝早强的外掺剂。对无机结合料粒料基层,可用挖坑时取出的材料,适当加水拌和后分层填补,并用小锤压实。对正在施工的沥青路面,用相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分层填补并用加热的铁锤或热夯压实。旧路钻孔也可用乳化沥青混合料修补。所有补坑结束时,宜比原面层略鼓出少许,用重锤或压路机压实平整。注:补坑工序如有疏忽、遗留或补的不好,易成为隐患而导致开裂,因此,所有挖坑、钻孔均应仔细做好。,十、路面厚度测试方法(T 0912-95),4.计算4.1按式计算实测厚度Tli与设计厚度Toi之差。Ti=Tli-T0i式中:Tli路面的实测厚度(cm);T0i路面的设计厚度(cm);Ti路面实测厚度与设计厚度的差值(cm)。4.2按本规程附录B的方法,计算一个评定路段检测的厚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并计算代表厚度。4.3当为检查路面总厚度时,则将各层平均厚度相加即为路面总厚度。5.报告路面厚度检测报告应列表填写,并记录与设计厚度之差,不足设计厚度为负,大于设计厚度为正。,十一、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T 0931-95),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规定用3m直尺测定距离路表面的最大间隙表示路基路面的平整度,以mm计。1.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3m直尺:硬木或铝合金钢制,底面平直,长3m。(2)楔形塞尺:木或金属制的三角形塞尺,有手柄。塞尺的长度与高度之比不少于10,宽度不大于15mm,边部有高度标记,刻度精度不小于0.2mm,也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量尺。(3)其它:皮尺或钢尺、粉笔等。3方法与步骤:3.1准备工作按有关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在测试路段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连续测量10尺。除特殊需要者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污物。,十一、3m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T 0931-95),3.2测试步骤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其最大高度(mm),准确至0.2mm。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规定,每200米测2处*10尺,按上述的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4.计算 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5.报告单杆检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测试位置及检测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应报告平均值、不合格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