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器结构》PPT课件.ppt
第五讲 视器与视力,南开大学医学院 刘文,视器的概述 视器的组成 眼球的基本结构 附属器及其功能屈光系统与屈光不正,授课内容,1 视觉器官的概述,视觉器官(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从外界环境接受各种信息时,80-90%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视觉感受器能够感受光波的刺激,经视觉传导通路传导至大脑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视觉。,2 视器的组成,感受器:眼球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眶筋膜、眶脂体。视 路:视神经、视束、视觉中枢。,视路示意图,3 眼球的解剖结构,眼球的位置眼球的毗邻眼球的基本结构,眼球的位置,居骨性眼眶前部,借筋膜与眶壁相连,有眶脂体作衬垫起保护作用。,眼球的毗邻,前面:上、下睑、泪腺;后面:视神经;周围:眼外肌。,眼球的组成,眼球水平切面示意图,眼球的基本结构,球 壁:外膜(纤维膜):支持、保护眼球内容物 中膜(血管膜):营养眼球内组织和遮光 内膜(视网膜):感光内容物:房水:营养角膜和晶体,维持眼内压 晶状体:屈光,吸收紫外线,保护视网膜 玻 璃体:组成屈光介质,支持、减震、营养,眼球壁的外膜,角膜:占外膜的前1/6,致 密透明,无血管,富有 神经末稍。巩膜:占外膜的后5/6,致 密色白,有血管和神经。巩膜静脉窦:两膜交接处的 深面,环行。,眼球壁的中膜,虹膜:占中膜前1/7,盘形,中间 有瞳孔,内有括约肌、开大肌。其颜色有种族差异。睫状体:介于虹膜与脉络膜之间,最厚,内有睫状肌。脉络膜:占中膜的后2/3,柔软较 薄,与外膜间有淋巴间隙,与 内膜紧密结合。,中膜形成的结构,瞳孔眼前房眼后房前房角睫状突睫状小带,眼球壁的内膜,视网膜的视部:紧贴脉络膜的内面,两层构成,外为色素上皮,内为感光细胞。视网膜的盲部:紧贴睫状体和虹膜的内面,睫状体部无色素,虹膜部有色素,均无感光细胞。,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网膜神经细胞示意图,视网膜,细胞层次,7日龄斑马鱼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形成视神经,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视杆细胞:感受弱光,视网膜脱离示意图,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透明,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与角膜共同组成眼的屈光介质,房 水,产生:睫状体,居于眼房。循环途径:睫状体后房瞳孔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睫前静脉。功能:屈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压。,晶 状 体,位置:角膜与玻璃体之间。借睫状小带连于睫状体。外形:呈双凸镜状,无色透明有弹性。分部:晶状体囊、晶状体皮质、晶状体核。功能:屈光。,睫状小带(晶状体悬韧带),透明、坚硬、无弹性。晶状体的曲度随所视物体的远近不同而改变。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变大、变硬、弹性减退及睫状肌萎缩,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出现老视。,玻 璃 体,位置:晶状体与视网 膜之间。性质:无色透明的胶 状物质,表面 有囊。功能:屈光、支撑视 网膜。,4 眼 副 器,定义:指那些位于眼球周围,没有直接的感 光作用,而对眼球有保护、运动和支 持的作用的器官。组成:主要有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眼 睑,位置:眼球前方。分部:上睑、下睑。作用:保护眼球,防 干、防外伤。,眼睑的解剖结构,解剖结构:眼裂、内外眦、睑缘、睫毛、泪湖、泪阜、泪点。组织结构: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睑板腺)、睑结膜。,睑板的解剖形态,睑板腺模式图,上睑沟,上睑皮肤有一条沟,称为上睑沟,即为双重睑。,结 膜,薄而光滑透明的粘膜眼球前面和眼睑后面,富含血管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结膜穹窿上、下睑闭合时,整个结膜形成囊状腔隙称结膜囊,泪 器,组成:泪腺、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功能:分泌泪液,湿润角膜、防干、除尘、杀菌,向角膜提供营养物质。,泪 腺,位置:眶上外侧壁的 泪腺窝内。形态:长圆形,有10-20条排泄管开口 结膜上穹外侧。大小:2*1.2*0.6cm.功能:分泌泪液。,泪囊与 鼻泪管,眼球外肌运动装置,眼球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上睑提肌总腱环:除下斜肌和上睑提肌外,眼外肌均起自总腱环。,眼外肌 示意图,上睑提肌,三角形薄肌,起自视神经管前上方的眶壁,止于上眼睑的皮肤、上睑板。此肌收缩可上提上睑,开大眼裂,该肌受动眼神经支配。该肌瘫痪上睑下垂。,眼球外肌与眼球运动,5 屈光系统与屈光不正,屈光系统的组成正常屈光状态和调节屈光不正及其表现,屈光系统的组成,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屈光系统的作用,屈光系统相当于一组复合透镜,外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 时将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种生理功能称为眼的屈光。眼的屈光状态与各屈光面(角膜、晶状体的前后面)的 曲率半径、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率,以及各 屈光间质彼此间的位置有关。,正常屈光状态和调节,正视: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折射后,聚集 成一个焦点并准确地落在视网膜的黄斑上,所成的清晰物像叫 正视眼。调节:当视物时,光线经过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物象落在视网膜的 前面或后面,需要经过调节屈光度使物象移到视网膜上,眼球 的这种自动调焦的功能称为调节。调节机理:睫状肌收缩,改变晶状体的屈度。,屈光不正及其表现,近视:眼轴长,或屈光过强,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轴短,或屈光较弱,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散光: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径线的屈光率不同,平行光线 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老视: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硬化弹力下降,睫状肌收缩 功能逐渐减退,视点后移,从而引起调节功能减弱 成为老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