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和培养基》PPT课件.ppt
第 4 章,微生物的营养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袁丽红,2009年下半年微生物学授课安排:一、绪论(3)二、纯培养和显微技术(3)三、微生物类群与形态(8)四、微生物的营养(23)五、微生物的代谢(4)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4)七、病毒(4)八、微生物遗传(8)九、微生物与基因工程(2)十、微生物的生态(4)十一、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4)十二、感染与免疫(4),微生物的特点:,食谱广、胃口大,营养物质:能够满足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 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营养: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营养物质是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参见P78),营养物的功能,为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结构物质为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物质为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代谢调节物质为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生理环境,本章内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微生物们需要吃什么?),第三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微生物们是怎样吃东西的),第二节,培养基,(如何给微生物们做饭),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特点,如何根据需要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培养基,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本章学习重点:,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细胞,水:70%-90%,干物质,有机物蛋白质、糖、脂、核酸、维生素等及其降解产物,无机物(盐),微生物、动物、植物之间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细胞化学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微量元素: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参见P79 84),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微生物与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参见P79 84),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分析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详见P7984,微生物的碳源,1、概念:是指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 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大量营养物,2、微生物可利用的碳源物质碳源谱,微生物碳源谱,异养微生物,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碳源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不同微生物对碳源的要求,(1)异养微生物的碳源选择,糖类 有机酸 醇类 脂类,单糖 双糖 多糖,(2)自养微生物的碳源选择,二氧化碳、简单碳酸盐,产甲烷菌:仅能利用CO2和少数1C或2C化合物,甲烷氧化菌:仅能利用甲烷、甲醇两种碳源,(3)假单胞菌:可利用90种以上碳源,4、双功能营养物,对于异养微生物来说,其碳源同时又作为能源物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碳源,糖蜜甜薯干马铃薯玉米粉红糖,微生物的氮源,1、概念:是指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大量营养物,2、微生物可利用的氮源物质氮源谱,微生物的氮源谱,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以氨基酸为氮源,可以将尿素、铵盐、硝酸盐及N2等简单氮源自行合成所需的一切氨基酸。eg:所有的绿色植物及部分微生物,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需要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氨基酸作氮源的生物。eg:动物、大量异养微生物,利用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由廉价易得的尿素、铵盐等氮源转化成菌体蛋白,丰富人类的营养和扩大事物资源。,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与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3、培养基中常用的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植物的饼粕粉(豆粕粉、花生粕粉等)蚕蛹粉,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来源及主要成分,能源,1、概念: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2、能源谱,化学物质(化能营养型),辐射能(光能营养型):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同碳源),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不同于碳源),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还原态无机物,如NH4、NO2、S、H2S、H2和Fe2,生长因子,1、概念: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需要量一般很少。,2、生长因子种类:,广义上:,维生素、碱基、卟啉及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直链或分枝脂肪酸、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所需的氨基酸等,狭义上:,只指氨基酸,某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eg:真菌、放线菌及不少细菌(如:Ecoli),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生长因子才能维持正常生长。eg:各种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生长因子过量合成的微生物:少数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能合成并大量分泌某些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可作为有关维生素的生产菌种。,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过量合成的微生物,富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原料,酵母膏玉米浆肝浸液麦芽汁其它动、植物的汁液等,玉米浆中氨基酸的类别及含量,无机盐(矿质元素),1、概念:是指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2、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是指凡是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 mol/L范围内的元素。如:P,S,K,Mg,Na,Fe等。微量元素:是指凡是生长所需浓度在106108 mol/L范围内的元素。如:Cu,Zn,Mn,Mo,Co,Ni,Sn,Se等。,3、无机盐的营养功能,水,水的功能,为最优良的溶剂,保证几乎一切生化反应的进行;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参与某些重要的生化反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高比热、高汽化热、高沸点、固态时密度小于液态等,这些特性对保证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异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生物生长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光能营养型,化能营养型,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光能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化能自养型:以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参见P84),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营养类型(),(参见P84),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参见P84),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以无机物如H2、H2S、H2O、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藻类及蓝细菌等和植物一样,以水为电子供体(供氢体),进行产氧型的光合 作用,合成细胞物质。红硫细菌,以H2S为电子供体,产生细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CO2+2H2S,光能,光合色素,CH2O+2S+H2O,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 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CHOH+CO2,H3C,H3C,2,光能,光合色素,2 CH3C0CH3+CH2O+H2O,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无机自养型和光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光能生长,在地球早期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 84 倒数第一段),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化能无机自养型只存在于微生物中,可在完全没有有机物及无光的环境中生长。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及水环境中,参与地球物质循环;,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有机物通常既是碳源也是能源;,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P 85 第一段),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腐生型(metatrophy):,可利用无生命的有机物(如动植物尸体和残体)作为碳源;(P 85 第一段),寄生型(paratrophy):,寄生在活的寄主机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P 85 第一段),在腐生型和寄生型之间还存在中间类型:(P 85 第一段)兼性腐生型(facultive metatrophy);兼性寄生型(facultive paratrophy);,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不同营养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P85 第3大段):,异养型微生物并非绝对不能利用CO2;,自养型微生物也并非不能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有些微生物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生长时,其营养类型也会发生改变;,例如紫色非硫细菌(purple nonsulphur bacteria):没有有机物时,同化CO2,为自养型微生物;有机物存在时,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为异养型微生物;光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为光能营养型微生物;黑暗与好氧条件下,依靠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生长,为化能营养型微生物;,微生物营养类型的可变性无疑有利于提高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5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prototroph)。经常用来进行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的研究。(P85 第2大段),微生物生长需要的生长因子与营养缺陷型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培养基,培养基几乎是一切对微生物进行研究和利用工作的基础,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P 85 倒数第二大段),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P80 84):,碳源、氮源、无机盐、能源、生长因子、水,(参见P85),任何培养基一旦配成,必须立即进行灭菌处理(P88 第3大段);,常规高压蒸汽灭菌:1.05kg/cm2,121.3(15磅)15-30分钟;0.56kg/cm2,112.6(8磅)15-30分钟某些成分进行分别灭菌;过滤除菌;,第二节 培养基,(参见P85),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在微生物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配制合适的培养基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4、经济节约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培养不同的微生物应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培养条件;培养目的不同,原料的选择和配比不同;,实验室的常用培养基: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简称普通肉汤培养基);放线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培养;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霉菌:查氏合成培养基;,例如枯草芽胞杆菌:一般培养:肉汤培养基或LB培养基;自然转化:基础培养基;观察芽胞:生胞子培养基;产蛋白酶:以玉米粉、黄豆饼粉为主的产酶培养基;,(参见P85),实验室一般培养:普通常用培养基;遗传研究:成分清楚的合成培养基;生理、代谢研究:选用相应的培养基配方;,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营养物质之间的配比适宜;,高浓度糖类物质、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不仅不能维持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反而起到抑制或杀菌作用。(P87 第2大段),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响较大。(P87 第2大段),发酵生产谷氨酸时:碳氮比为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碳氮比为3/1时,菌体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产量则大量增加。,(参见P87),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氧化还原电位;,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1)pH,培养基的pH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P87 第3大段),通常培养条件:细菌与放线菌:pH77.5 酵母菌和霉菌:pH4.56范围内生长,为了维持培养基pH的相对恒定,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pH缓冲剂,或在进行工业发酵时补加酸、碱。(P87 第3大段),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2)氧化还原电位,(参见P87),又称氧化还原电势(redox potential),是度量某氧化还原系统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正如微生物与pH的关系一样,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同,好氧性微生物:+0.1伏以上时可正常生长,以+0.3+0.4伏为宜;厌氧性微生物:低于+0.1伏条件下生长;兼性厌氧微生物:+0.1伏以上时进行好氧呼吸,+0.1伏以下时进行发酵。(P 88 第1大段),3、物理化学条件适宜,2)氧化还原电位,(参见P85),氧化还原电位与氧分压和pH有关,也受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培养基成分)的影响(P 88 第1大段),增加通气量(如振荡培养、搅拌)提高培养基的氧分压,或加入氧化剂,从而增加值;反之,煮沸驱氧后将培养基与空气隔绝,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抗坏血酸(0.1%)、硫化氢(0.025%)、半胱氨酸(0.05%)、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庖肉等还原性物质可降低值。(P 88 第1大段),培养基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刃天青可对氧化还原电位进行间接测定,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4、经济节约,(参见P88 第2大段),配制培养基时应尽量利用廉价且易于获得的原料作为培养基成份,特别是在发酵工业中,以降低生产成本。(P88第2大段),以粗代精,以“野”代“家”,以废代好,以简代繁,对微生物来说,各种粗原料营养更加完全,效果更好。而且在经济上也节约。,以野生植物原料代替栽培植物原料,如木薯、橡子、薯芋等都是富含淀粉质的野生植物,可以部分取代粮食用于工业发酵的碳源。,以工农业生产中易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作为培养微生物的原料。例如,糖蜜(制糖工业中含有蔗糖的废液)、乳清(乳制品工业中含有乳糖的废液)、豆制品工业废液及黑废液(造纸工业中含有戊糖和己糖的亚硫酸纸浆)等都可作为培养基的原料。工业上的甲烷发酵主要利用废水、废渣作原料,在我国农村,已推广利用粪便及禾草为原料发酵生产甲烷作为燃料。另外,大量的农副产品或制品,如麸皮、米糠、玉米浆、酵母浸膏、酒糟、豆饼、花生饼、蛋白胨等都是常用的发酵工业原料。,某制药厂改进链霉素发酵液中的原有配方,设法减去30-50%的黄豆饼粉、25%的葡萄糖和20%硫酸铵,结果反而提高了产量。,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4、经济节约,(参见P85),配制培养基时应尽量利用廉价且易于获得的原料作为培养基成份,特别是在发酵工业中,以降低生产成本。,以粗代精,以“野”代“家”,以废代好,以简代繁,以烃代粮,以纤代糖,以无机氮代蛋白,以石油或天然气副产品代替糖质原料来培养微生物。生产石油蛋白将石油产品转化成一些产值更高的高级醇、脂肪酸、环烷酸等化工产品和若干合成物;对石油产品的品质进行改良,如脱硫、脱蜡等。,开发利用纤维素这种世界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大量的纤维素农副产品转变为优质饲料、工业发酵原料、燃料及人类的食品及饮料。,以大气氮、铵盐、硝酸盐或尿素等一类非蛋白质或非氨基酸廉价原料用作发酵培养基的原料,让微生物转化成菌体蛋白质或含氮的发酵产物供人们利用。,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5、精心设计、试验比较,进行生态模拟,研究某种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文献查阅,设计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试验比较,确定特定微生物的最佳培养条件;,不同培养基对L106产蛋白酶的影响,第二节 培养基,(参见P88),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1按成份不同划分,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um),以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组成(P88 倒数第2段),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是由化学成份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p89 第1大段),第二节 培养基,(参见P89),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2根据物理状态划分,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第二节 培养基,(参见P91),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3按用途划分,1)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p91 第二大段),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p91 第二大段),第二节 培养基,(参见P91),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3按用途划分,1)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原养型菌株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所有营养缺陷突变菌株生长繁殖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就是枯草芽胞杆菌等的完全培养基,(参见P91),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3按用途划分,3)加富培养基和富集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在普通培养基(如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这些特殊营养物质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用来培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型微生物,如培养百日咳博德氏菌(Bordetella pertussis)需要含有血液的加富培养基。(p91 第3大段),根据待分离微生物的特点设计的培养基,用于从环境中富集和分离某种微生物。(目的微生物在这种培养基中较其他微生物生长速度快,并逐渐富集而占优势,从而容易达到分离该种微生物的目的。)(第二章中的富集培养概念),(参见P91),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3按用途划分,4)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5)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p91 倒数第2大段),用于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p91 倒数第1大段p92第1段),4)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参见P91表413),Eosin methylene blue(EMB),which is differential for lactose and sucrose fermenters.,MacConkey(MCK),which is differential for lactose fermentation.Neutral red dye(which stains microbes fermenting lactose),MacConkey agar,Acting as a visual pH indicator(Neutral red dye),the agar distinguishes those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at can ferment the sugar lactose(Lac+)from those that cannot(Lac-).By utilizing the lactose available in the medium,Lac+bacteria such as E.coli and Klebsiella will produce acid,which lowers the pH of the agar below 6.8 and results in the appearance of red/pink colonies.Non-Lactose fermenting bacteria such as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cannot utilize lactose,and will use peptone instead.This forms ammonia,which raises the pH of the agar,and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white/colorless colonies.,5)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5)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细菌如何吃比其细胞体积大的“食物”?,Uptake of nutrients by the cell,Micro-organisms do not have a mouth.Nutrients enter cell across membrane and cell wall.Nutrient uptake facilitated by specialised proteins in cell wall.Nutrients are broken down or digested outside the cell enzymes secreted to outside.,Uptake of nutrients into microbial cells,Passive diffusionFacilitated diffusionActive TransportGroup TranslocationIron uptake,Define the term passive diffusionconcentration gradient required for adequate nutrient uptake?which molecules?require energy?,Define the term facilitated diffusionDiffusion requires carrier proteins(or“permeases”)?Can rate of diffusion be increased by using carrier proteins?Are carrier proteins embedded in the plasma membrane?Does diffusion require energy?,Active Transport,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active transport?Are specific proteins(called“binding proteins”)involved?Are specific proteins located in the periplasmic space and in the membrane?Does transport require energy?Which form?(ATP or/and others?)Do microbes,eg.Bacteria,may use more than one system(eg.Na+,K+-ATPase)to transport each nutrient?,Active Transport,Follow this link to look a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e transport.,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参见P97),三、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基团转位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主要用于糖的运输。脂肪酸、核苷、碱基等也可通过这种方式运输。(P97 倒数第3大段),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第4章思考题: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与动植物相比有何异同?2)试结合营养缺陷型分析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的特点。3)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一般都是以其群体形式进行研究或利用,这必然就要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能否找到一种培养基,使 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良好地生长?为什么?4)试结合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谈谈在选择、配制和使用培养 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你们在实验中是如何做的?有何 体会?5)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