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药品微生物》PPT课件.ppt

    • 资源ID:5599468       资源大小:521K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药品微生物》PPT课件.ppt

    卫生微生物药品,第十一章 药品微生物,卫生微生物药品,定义:是从卫生微生物学的角度阐明药品生境的特点,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种类、分布、对人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以达到控制污染、安全用药的目的.药品的污染:指由于某种其他物质的黏附、混入而使药品本身的药性受到不良影响的状态。,卫生微生物药品,药品污染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事件:1、1966年,瑞典甲状腺片沙门氏菌污染,206名患者;2、1970年7月-1971年3月,美国25个医院由于输注染菌的葡萄糖致使378个患者得了败血症,40人死亡;3、1970年英国普拉姆斯总医院由于输注染菌的葡萄糖致使6人死亡;,卫生微生物药品,4、我国1991-1993年,发生输注污染的人血白蛋白后46人感染,8人死亡;5、Kallings检测了60份眼药膏,发现47份(78.3%)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6、我国武汉、宜昌曾因中药散剂治疗宫颈糜烂而发生多起事故,因药物污染了破伤风梭菌。,卫生微生物药品,7 2006“欣弗事件”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企业未按批准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不完整。经查,该公司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影响了灭菌效果。这有可能是导致药品集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共造成7人死亡,卫生微生物药品,8 2006年5月“齐二药事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1人药品中毒,5人死亡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 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泰兴化工总厂所产丙二醇(有毒有害的二甘醇被当作药用丙二醇)西安的600支该药品全部召回 9 2007年广州佰易药业生产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卫生微生物药品,第一节 药品的生境特征,1、药品的成分营养物质(糖类和蛋白质,离子物质)K+、Na+、Ca2+、Mg2+可促进微生物的繁殖。Fe3+、Co2+、pb2+、Al3+、Hg2+、Ag+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长。Zn2+、Cu2+、Fe2+等当少量存在时可促进其生长;大量存在时,则具有抑制作用。杀菌、抑菌物质,卫生微生物药品,2、药品的酸碱度细菌 7.2-7.6 真菌 4-6pH12或1.5,抑制微生物3、渗透压 高渗药物不利于一般细菌的生长,但不能抑制耐高渗的细菌和真菌的生长4、含水量5、药品的剂型,卫生微生物药品,第二节 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种类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微生物污染药品的途径1.原料来自植物的原料:中药材(细菌、真菌)来自动物的原料:甲状腺、胰腺、脑、神经组织、内脏、胎盘和血液(细菌、病毒、真菌),卫生微生物药品,2.生产环境(空气)主要是微生物气溶胶微粒,非微生物微粒(50um以下)也有以下危害:(1)直接造成血管栓塞,引起局部缺血和水肿。(2)微粒进入组织,在巨噬细胞的包围下形成肉芽肿。(3)红细胞聚集在颗粒上,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阻塞和静脉炎。,卫生微生物药品,(4)微粒互相碰撞,导致过敏和血小板减少症我国药典规定:100ml以上的输液,10um 以上的不得超过50粒/ml,25um以上50um以下的不得超过5粒/ml.3.生产用水:储水装置、冷却系统、管道,卫生微生物药品,4.操作人员:皮肤、呼吸道洁净室内人员手臂、头轻微动作,每分钟可产生0.31um的微粒50万个工作服一定要穿5.设备装置及包装容器清洗消毒要到位,卫生微生物药品,二、药品污染的常见微生物污染药品的微生物已检出12个属的细菌,10个属的酵母菌,19个属的霉菌1.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梭状芽孢菌2.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噬菌体3.真菌:酵母、青霉、曲霉、毛霉等,卫生微生物药品,三、药品的分类,(一)规定灭菌药物1.注射剂、输液剂及用于无菌体腔、烧伤、眼科外伤用药等制剂。如出现微生物污染,一般是由生产过程中除菌不彻底,包装不严,瓶塞松动等原因造成。污染菌以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G-菌多见。,卫生微生物药品,2.滴眼剂和眼药膏污染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枯草杆菌多见。,卫生微生物药品,(二)非规定灭菌药物包括各种口服药剂和一般外用药剂1.口服药剂(1)固形剂粉末片剂、颗粒制剂、丸剂、胶囊等,较少受到微生物污染含动植物原料的制剂如密丸、散剂等易污染,卫生微生物药品,(2)液型剂各种乳剂、糖浆、饮剂等。易受到真菌的污染(酵母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原因:灭菌不彻底,包装不严密2.外用药剂粉剂、液剂、软膏剂等细菌、霉菌污染,卫生微生物药品,3.消毒剂与洗涤剂绿脓杆菌,克雷伯菌,大肠杆菌4.中药材中成药受微生物污染最严重,仓储螨类和真菌同时污染。,卫生微生物药品,四、药品微生物的危害,(1)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药品出现变色、变味、浑浊、沉淀、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使药品失效。药品变质的现象:异味;变色;粘稠现象(糖浆剂);颗粒现象(乳剂);沉淀、浑浊或云雾状改变、菌膜(液体制剂)。,卫生微生物药品,药品变质的判断:从药品中分离到病原微生物;从口服和外用药品中检出的微生物总数超过限度标准;从无菌制剂中检出微生物;检出微生物毒性代谢产物,如热原质、真菌毒素等;出现肉眼可见的感官性状改变和理化性状改变。,卫生微生物药品,(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感染(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发热、过敏、中毒以及肠道传染病等,卫生微生物药品,第三节 药品微生物的检测与卫生标准,一、药品微生物检测的特殊性1.药品生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微生物在一些药品中可以存活或繁殖,而在另一些药品中则受到抑制或死亡。剂型对药品微生物检测也产生较大影响,卫生微生物药品,2.微生物数量少,分布不匀在药品微生物限度或无菌检验时,都要求达到一定的样本量,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3.多数为亚致死状态的损伤菌受原料处理、加工、加热或冷却,以及防腐剂或抑菌剂的作用如果用常规方法检测控制菌或细菌总数,可出现“阴性”或计数偏低的结果。因此,在药品微生物检验需要进行损伤菌的复苏或修复,然后再用常规方法检测。,卫生微生物药品,4.微生物消长的多变性污染药品的微生物可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亡,也可因环境条件适宜而大量繁殖。,卫生微生物药品,二、药品微生物检测的内容,无菌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灭菌制品、敷料、缝合线、无菌器具等。微生物限度检查:口服、外用等非规定灭菌药物细菌内毒素和热原质检查,卫生微生物药品,(一)、无菌检查:1.方法抽样方法:百分数抽样法、固定抽样法、综合抽样法“批”的概念:灭菌制剂应以同一灭菌器的产品为一批;无菌制剂应以无菌灌装相同的最终容器为一批。不超过24h生产周期内的产品为一批。,对无菌分装产品,应尽量抽取生产开始和结束或者生产过程出现异常情况下的产品组成样本;对最终灭菌产品,应抽取每一灭菌柜中经验证的可能存在灭菌不彻底的产品组成样本。注意无菌操作,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防止微生物污染。,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1)一般规定灭菌药物的无菌检查1)对象:不含抗菌成分的药品2)培养基: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霉菌改良马丁培养基,卫生微生物药品,选择性培养基聚山梨酯80培养基:用于油剂药品的无菌检查培养时间:14天3)培养基测试无菌试验肉眼观察:灭菌后,应澄清,无沉淀。无菌试验:每批培养基随机抽取5支或5支以上,置于30-35,培养48h,或23-28 培养14天均应无菌生长。,卫生微生物药品,灵敏度试验用已知不同菌株做生长试验来监控,根据加入定量菌的生长结果评价所用培养基的灵敏度是否符合规定。需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枯草芽胞杆菌CMCC(B)63501厌氧菌:生孢梭菌CMCC(B)64941真菌: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3,卫生微生物药品,(2)特殊规定灭菌药物的无菌检查1)对象:含有抑菌成分的药物2)去除抗菌作用:稀释法、微孔滤膜过滤法(孔径0.45um,直径50mm薄膜过滤器)中和法和青霉素酶法3)对氨基苯甲酸培养基:用于磺胺类药物的无菌检查,卫生微生物药品,2.无菌试验的结果判定 无菌试验合格判定:阳性对照管应有菌生长,阴性对照管应澄清,所有供试品管均应澄清或者虽然浑浊但证明并非微生物生长所致。我国药典规定:无菌检查结果不得复试。如果供试品检出微生物,但有充分证据证明生长着的微生物并非供试品本身所致时,可判试验无效,可重试,否则应判供试品不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要求。,卫生微生物药品,3无菌检查的局限性与规定灭菌药品的无菌保证 无菌概念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如此绝对的程度是不可能的。一般以无菌保证水平(SAL)表示。对批准灭菌产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检,因此,产品的污染率越低,误判合格的概率就越高。,卫生微生物药品,(二)微生物染菌限度检查法:针对非规定灭菌制剂,不得存在致病微生物1.方法(1)染菌数量的检验1)菌落总数测定:是指每克、每毫升或每10cm2在需氧条件下,30-35培养3d,在肉汤营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cfu).2)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采用玫瑰红钠琼脂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为培养基,2325培养57d,测定和记录单位同样也是菌落形成单位数,卫生微生物药品,3)活菌记数法:平板菌落记数法细菌: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 30-35、72h霉菌、酵母菌: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20-25、5-7天,卫生微生物药品,(2)控制菌的检验:非规定灭菌药物中不得检出的菌类称为控制菌1)我国规定的药品特定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属和白假丝酵母菌。2)控制菌的检验步骤:增菌培养,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及革兰染色镜检。同时需用标准菌株作对照试验。,卫生微生物药品,2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结果判定(1)如果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以及控制菌三项检测结果符合该品种规定,则判定为供试品符合规定;如果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的规定,则判为供试品不符合规定。(2)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的检测,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卫生微生物药品,(3)对于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该品种的规定时,应从同一批样品中随机抽样,独立复试两次,以3次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菌数。(4)眼用制剂检出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总数时,须以2次复试结果均不得长菌,方可判该项指标合格。,卫生微生物药品,(三)、细菌内毒素和热原质的检查1细菌内毒素和热原质检查的概念与意义 内毒素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耐热,加热l001h不被灭活,必须160 持续24h或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煮沸30min才被灭活。,卫生微生物药品,热原质泛指那些能引起机体发热的物质,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热原质。外源性热原质为细菌合成代谢所产生的能导致机体发热反应的物质,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内毒素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分泌的外毒素。内源性热原质则来自机体自身,细菌内毒素可激活机体单核巨噬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使之释放IL-1、TNF-a和IFN-等内源性热原质。,卫生微生物药品,热原质检查法也称为家兔热原试验,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质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也称为鲎试验,是利用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制,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卫生微生物药品,2细菌内毒素和热原质检查的方法(1)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验是一种酶促反应,参与反血的鲎血细胞溶解物的成分是C因子、B因子、G因子、凝固酶原和凝固蛋白原。,卫生微生物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有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试管凝胶法极为简单,即将鲎试剂与可疑含内毒素的供试品稀释液等体积混合,在37水浴中作用l h,然后将试管翻转180观察结果。如果混合液已形成凝胶并保持在试管底部,即为阳性结果。,卫生微生物药品,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逐渐发展成熟并被许多国家的药典收载,统称为光度测定法。浊度法是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鲎试剂与内毒素反应过程中浊度的变化从而定量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显色基质法则是利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酶水解显色底物所释放出有色基团的多少从而定量测定内毒素含量的方法。,卫生微生物药品,(2)热原质检查法: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众多学者在很多动物上研究热原质的发热反应,认为猴、马、犬、猫和家兔与人类发热反应的本质基本相似,其中家兔对热原质最为敏感,更适用于证明热原质的不存在。,卫生微生物药品,(四)活螨的检验:我国的仓储螨类有60多种,全世界有50万种,分布于土壤、水、动植物体内、贮藏食品、药品和药材中。含糖的剂型如大密丸、糖浆剂和含糖的半流体膏剂以及含糖分、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较多的药材。,卫生微生物药品,仓储螨类体内常带有大量的曲霉与青霉菌孢子,有些以真菌孢子为食,消化道和排泄物中带有大量真菌孢子。真菌孢子可通过螨的消化器官而保持活性,故真菌和螨互相促进繁殖,危害药品和食品。,卫生微生物药品,药品活螨的检验方法1.漂浮法取待检品放入盛有饱和生理盐水的扁型称量瓶中,用载玻片盖在瓶口上。沾取液面上的漂浮物,在显微镜下观察。2.分离法漏斗、烧杯、电灯、显微镜60-100W的电灯照射1-2h,距离6cm.用装有半杯甘油水的烧杯收集。,卫生微生物药品,二 药品微生物学标准,(一)规定灭菌药品注射剂、眼用及用于皮肤破损和冲洗体腔的制剂、植入剂、可吸收的止血剂、外科用敷料等,无菌标准是强制性的。(二)非规定灭菌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第四节 药品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赋予药品新的概念:药品不仅要符合质量标准,而且其生产全过程必须符合GMP。一 生产环境洁净厂房的微生物量和微粒数为实施GMP中重要监控对象。,卫生微生物药品,(1)洁净厂房的选择:大气条件良好、空气污染少,无水土污染的地区。(2)空气洁净度要求(3)生产厂房我国GMP规定:一般生产区,空气微粒数不超过35000控制区,空气微粒数不超过3500,菌落数不超过10个洁净区,空气微粒数不超过350,菌落数不超过3个。,卫生微生物药品,还需具备:1)具有无菌操作室,并有相应的更衣室、淋浴室、缓冲间2)洁净区和控制区用红、黄线分开3)一般管道设在夹层内,整体建筑要达到防尘、防虫、防鼠、防漏和污染4)室温2024,相对湿度45%60%,卫生微生物药品,卫生微生物药品,二、仪器和设备及用水的管理1.仪器设备的设计、选型和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或减少污染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一般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卫生微生物药品,2.对仪器设备的管理 所有仪器设备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不合格的设备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者应有明显标志。3生产用水的管理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储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卫生微生物药品,三、原辅料的管理防腐、灭菌处理。辐射灭菌。1药品生产所用原辅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他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2待验、合格或不合格原辅料要严格管理。不合格的原辅料要专区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3原辅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3年,期满后应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卫生微生物药品,四、人员卫生1)熟练的技术人员2)操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前淋浴3)工作时穿着不脱纤维和颗粒的专用、已灭菌的无菌服,放置不超过2天,头、口鼻、手不得裸露,并穿无菌裤和胶鞋4)操作人员不得化妆,不得佩带手表和首饰,卫生微生物药品,五、管理上(1)不经允许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2)人流、物流分开(3)物品进入洁净室必须去掉外包装(4)每天工作后清洁,每周大清洁1次(5)每周1次空气细菌浓度检测,每季1次空气颗粒检测,并做记录,卫生微生物药品,第五节 药品微生物研究的前景,一、我国有关药品微生物方面的成就1.1984我国开始制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88年公布执行,1992年和1999年两次修订.2.1986年和1989年我国卫生部颁发的药品卫生标准及标准补充规定与国际上基本一致.,卫生微生物药品,3.2000版中国药典中按剂型制订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2005、2010版按给药途径制订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和国际接轨.4.中国研制了一些快速、灵敏的药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制的检测药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方法 青岛药检所研制的检测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卫生微生物药品,二、需要加强的方面1.微生物限度标准的研究(1)美、英、日等国微生物限度要求的品种以原料药为多,并且多按品种规定作1或2-3项检查。(2)控制菌的标准,卫生微生物药品,2.检验方法标准化的研究(1)现行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培养基仅规定了成分和配制法,并未对成分列出具体要求,也未规定培养基性能及灵敏度试验等质量保证。(2)菌数测定:抽样及误差分析均缺少科学数据要求,增加了测定结果的不稳定因素。(3)空气洁净度的菌落记数测定中,不同的测定方法其结果差异很大。,卫生微生物药品,3.加速对微生物新技术在药品微生物检验的应用研究快速、灵敏、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如DNA探针、PCR技术快速测定致病菌要研究生产过程中(加工、贮藏、防腐)受损微生物的修复的预增菌方法,卫生微生物药品,4.在药学事业的各个领域中拓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发现新的抗生素、菌苗、疫苗、微生物制剂的开发抗微生物药物的药效学研究药品灭菌、防腐方法的验证,

    注意事项

    本文(《药品微生物》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