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公路水运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指南CQJTZT A04-2022.docx
-
资源ID:5597231
资源大小:179.84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公路水运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指南CQJTZT A04-2022.docx
重庆市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指南CQJTZCQJTZ/TA04-2022重庆市公路水运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指南Guidelinesfor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BuildandOperationofHighwayandWaterwayinChongqing2022-12-20 发布2023-01-01实施重庆市交通局发布前言为贯彻执行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技术经济政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公路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数字化转型,服务重庆市交通强市建设,指导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应用,提升施工现场规范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监管水平,让施工更安全、质量更可靠、管理更精细、监管更高效,重庆市交通局组织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等单位编制了重庆市公路水运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紧紧围绕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特点,以促进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为目标,以推进施工过程的全要素数字化管理为主线,在全面总结国内外智慧工地建设与运行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与应用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重庆市公路水运智慧工地的建设、运行与维护等内容,为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提供指导,以提升重庆市公路水运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水平。指南共分九章,分别是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缩略语、基本规定、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数据库与数据接口、运行维护和升级。本指南由重庆市交通局负责管理,由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函告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兴路58号;邮编:400060;电话:023-62806030)。主编单位: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参编单位: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工程质量监督支队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重庆首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基智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海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中交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中环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沈小俊晏胜波黄福伟王兵李嘉靖甯家成向光华朱建斌齐太山樊德刘建国刘彬赖成军刘炳林贾仙平徐超忠罗晖庞荣田宇航宋涛周先颖刘天建刘大洋吴霄李俊淞欧卫东曾小兵朱晟亿刘刚海滕达李贝李文武贾家银龚明锌南林李广俊杨文琦程静李铁军周群辉主要审查人员:李关寿敬世红王庆珍张绪进陈轩邱娟郭良久吴清高吕忠吴逸飞参加人员:钟达杨洁李睿哲祝君冯江鹏董怡穆喜凤1总则-1-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和缩略语-4-3.1 术语-43.2 缩略语-5-4基本规定-6-5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12-5.1 一般规定-12-5.2 平台总体架构-12-5.3 平台功能体系-13-5.4 平台分级管理-14-6基础设施-15-6.1 一般规定-15-6.2 感知层设备-15-6.3 网络基础设施-18-6.4 控制机房和服务器-18-6.5 信息应用终端-18-7建设功能-19-7.1 一般规定-19-7.2 综合管理-19-7.3 人员管理-20-7.4 设备管理-21-7.5 物料管理-22-7.6 驻地管理-22-7.7 质量管理-23-7.8 安全管理-26-7.9 视频监控-27-7.10 环境管理-28-7.11BIM应用-28-7.12 电子档案管理-29-7.13 其他功能-32-8数据库及数据接口-33-8.1 数据库管理与备份-33-8.2 数据接口-33-9运行维护和升级-34-9.1 一般规定-34-9.2 运行维护内容-34-9.3 运行维护方式-35-9.4 运行维护安全-35-9.5 系统升级管理-35-附录A智慧工地建设方案提纲-36-附录B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数据交换清单-38-1总则.o.为推进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全过程智慧化转型,提升施工现场规范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监管水平,特制定本指南。1.0.2本指南适用于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智慧工地建设及运行维护。1.0.3智慧工地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20001.7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1063.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GBZ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50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8264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GBZT28827.3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GB/T31167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32419.5信息技术SoA技术实现规范第5部分:服务集成开发GB/T34982云计算数据中心基本要求GB/T36951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GBZT38540信息安全技术安全电子签章密码技术规范GBZT39784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3978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BZT51028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GB/T51235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JT/T904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JTG/T2420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JTG/T2422公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JTGZT3650-01公路桥梁施工监控技术规程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S/T198-1水运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JTS/T198-3水运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JTS217港口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规范DA/T18档案著录规则DA"31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3术语和缩略语3.1 术语3.1.1智慧工地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全面采集、分析、应用各相关要素数据,实现互联协同、辅助决策、智能生产、科学监管等功能,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建造工地。3.1.2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informationplatformof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数据全面采集、分析、应用的信息管理平台。3.1.3智慧工地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of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收集、传输、处理、显示数据和信息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自动识别装置、网关、路由器、服务器、显示屏、集成设施等设备,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等。3.1.4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寿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以此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GB/T51235-2017,术语2.0.13.1.5电子档案electronicrecord具有凭证、查考和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电子文件。IGB/T18894-2016,术语和定义3.2|3.1.6电子印章electronicseal-一种由电子印章制章者数字签名的安全数据。GB/T38540-2020,术语和定义3.13.1.7电子签章electronicsignature使用电子印章签署电子文件的过程。GB/T38540-2020,术语和定义3.23.1.8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将感知节点设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的系统。GB/T22239-2019,术语和定义3.153.1.9云计算cloudcomputing通过网络访问可扩展的、灵活的物理或虚拟共享资源池,并按需自助获取和管理资源的模式。GB/T31167-2014,术语和定义3.13.1.10大数据bigdata具有体量巨大、来源多样、生成极快、且多变等特征并且难以用传统数据体系结构有效处理的包含大量数据集的数据。IGB/T35295-2017,术语和定义2.1.13.2 缩略语3.2.1 本指南相关缩略语指代的意义见表1。表1缩略语意义简写英文全称中文解释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APPapplication移动终端应用程序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5G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级别协议UPAuninterruptiblepowersupply不间断电源4基本规定4.0.1智慧工地建设应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和建设管理需求,做到“统筹规划设计,规范建设运维,数据互联互通,分级管理应用”。4.0.2智慧工地建设所采用的技术应与建设管理需求和施工现场环境相适应。4.0.3智慧工地数据采集设备和传输集成系统应匹配,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4.0.4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信息安全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并应参照JT/T904进行安全等级保护定级。4.0.5智慧工地建设应编制智慧工地建设方案,方案编写可参照本指南附录A智慧工地建设方案提纲。4.0.6智慧工地运行维护应配套必要的制度、流程,构建智慧工地运维机制。4.0.7智慧工地主要功能配置应结合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可参照表2。表2智慧工地主要功能清单序号功能名称功能需求1综合管理组织管理组织架构2职责分工3合同管理合同立项4合同登记5合同执行6合同变更7合同结算8进度管理计划制定9过程跟踪10进度管理进度分析11进度预警12进度纠偏13计量管理计量审批序号功能名称功能需求14综合管理计量管理计量统计15清单管理16人工调差17材料调差18变更管理变更审批19变更记录查询20变更图纸查阅21办公管理日常事务管理22收发文管理23人员管理实名制管理24考勤管理25职业健康管理26门禁管理27人员定位管理28安全技术交底管理29教育培训管理30薪资管理31设备管理施工机械管理安装O32运维33拆卸O34特种设备管理安装O35运维36拆卸O37安全状态监测序号功能名称功能需求38设备管理特种设备管理智能感知39智能预警40车辆管理进场管理41车辆定位42清洗状态O43出场管理44物料管理入库管理45统计管理46存储管理47出库管理48溯源管理49驻地管理智慧项目部智能门禁系统50智能监控系统51智慧试验室样品流转52视频监控53环境监控54数据自动采集分析55报告生成56智慧拌合厂生产过程监控57数据统计分析58驻地管理智慧钢筋加工厂进出库管理59订单管理60翻样管理61智慧预制厂生产物料管理序号功能名称功能需求62驻地管理智慧预制厂视频监控63设备监控64环境监控65智能张拉66智能压浆67养护管控68进度管理69数据统计分析70质量管理路基工程压实监控71沉降监测72路面工程摊铺监控73压实监控74桥涵工程桩基施工管控75智能养护76智能张拉77智能压浆78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79开挖数据管理80沉降裂缝监控81环境信息监控82机电工程BIM模拟83信息追溯84安装调试85智能配电网序号功能名称功能需求86质量管理机电工程智能库房O87水下开挖工程船舶定位88开挖深度监测89开挖宽度监测90工程量统计91疏浚土泄露监测92水工建构筑物工程智能养护93智能张拉94智能压浆95设备安装工程BTM模拟96信息追溯97安装调试98智慧用电O99验收环节验收流程100质检评定101整改闭合102安全管理安全教育103风险管理104危大工程管理105应急救援管理106视频监控实时显示107视频存储108视频回放109智能识别O序号功能名称功能需求IlO视频监控自动预警OIll环境管理扬尘监测112噪声监测113水质监测114有害气体监测115BlM应用项目建设准备阶段深化设计116施工模拟117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进度管理118预算与成本管理119质量与安全管理120竣(交)工模型121运维管理阶段运维数据集成122设备设施运维管理123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124生成125归档126检测127移交128利用O备注:1.打“P的为应具备的功能,打的为宜具备的功能。2.智慧工地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表中内容。5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5.1 一般规定5.1.1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除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统计分析、共享利用、可视化展示功能外,还应具备分级管理、与行业管理平台数据对接的功能。5.1.2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应构建标准化数据接口,各应用层级的数据格式应统一,数据接口应规范,并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一致性及完整性。5.1.3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应符合数据和网络安全相关要求,各类用户账号禁止设置弱密码。5.1.4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应支持功能扩展升级。5.1.5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宜由建设单位统筹规划设计,组织建设实施。5.2 平台总体架构5.2.1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由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组成,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5.2.2 感知层包含各类信息感知、采集设备,应满足信息采集的需求。5.2.3 通信层包含现场总线、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等,应满足现场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524数据层包含数据的存储、分析、交换和共享。5.2.5 应用层包括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驻地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视频监控、BIM应用和电子档案等内容。5.2.6 用户层包含使用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的各类用户,主要用户为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等项目级用户,项目参建单位所属集团公司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也可作为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用户直接获取管理信息。用户层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集团公司行业主管部门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移动终端APP应用层 I综合管理11人员管理11设备管理11物料管理11驻地管理I I质量管理 I安全管理11环境管理11视频监控11 BlM应用11电子档案I I 感知层数据采集设备Il环境监测设备11考勤设备11定位设备运行与维护信息安全保障图1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总体架构图5.3 平台功能体系5.3.1 智慧工地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置、数据库建设和应用集成等,平台功能体系如图2所示。5.3.2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驻地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环境管理、BIM应用、电子档案管理。网络基础设l将划层设备控制机房和服务器信息应用终潮传输频率 传输方式 数据格式 数据备份 数据存储 数据库内容运行维护内容运行维护方式运行维护安全系统升级管理图2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功能体系图5.4 平台分级管理5.4.1 项目级用户是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的主要用户,同时也是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的主体,具体负责实施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5.4.2 集团级用户主要负责指导下属项目级用户开展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并利用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获取所需数据,满足集团管理需求。5.4.3 行业主管部门可通过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获取所需数据,满足行业监管需求。6基础设施61一般规定6.1.1 智慧工地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运维便捷的原则。6.1.2 智慧工地基础设施应满足本指南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相关要求。6.2感知层设备6.2.1 信息采集设备应支持TXT、XML、JSON等数据格式。6.2.2 感知层设备应支持蓝牙、蜂窝网络、Wi-Fi、RJ45等网络接入方式。6.2.3 感知层设备应支持通过HTTP协议与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端传输数据。6.2.4 人员信息采集6.2.4.1 应具备考勤功能,考勤机性能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3考勤机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身份识别匹配速度1s2身份识别正确率99%3支持不少于20000条的考勤离线数据存储4具有备用电池,可持续稳定供电5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6.2.4.2应具备实名制登记功能,实名制登记设备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实名制登记设备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系统稳定、运行流畅、噪音小、无机械冲击2具有统一、标准的对外电气接口,便于系统集成3可实现远程控制与管理4具有备用电池,可持续稳定供电5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6.2.4.3应具备人员定位功能,可采取定位安全帽、便携式定位卡、定位基站等技术手段,人员定位设备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表5人员定位设备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定位精度:误差小于5m2定位基站设备具有备用电池,可持续稳定供电3支持周期传输模式,周期可配置范围为:ls30min4人员定位设备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定位终端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6.2.4.4人员穿戴智能设备宜具备求救及一键报警等功能。6.2.5 设备信息采集6.2.5.1 应对主要施工机械、特种设备、车辆进行定位,记录现场主要机械设备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定位精度5m;6.2.5.2 车辆门禁应具备识别车辆信息、自动控制进出的功能,识别率N99%。6.2.6 物料信息采集6.2.6.1 物料信息采集设备包括二维码设备、RFlD设备、Al智能识别设备等。6.2.6.2 物料信息可通过移动端、PC端进行管理。6.263物料信息采集设备宜利用数据采集传输网关采集数据,并实时传输至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6.2.7环境信息采集1.1.1.1 信息采集设施包括扬尘监测、噪声监测、水质监测和有害气体监测等设备,采集的数据应实时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并通过LED屏幕实时显示。1.1.1.2 环境信息监测设备测量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指标应满足相关检验检测规范要求。1.1.1.3 扬尘监测设备应能采集PM2.5、PMl0、PMlOo等数据。1.1.1.4 噪声监测设备应能采集30dB(八)及以上的噪声数据。1.1.1.5 水质监测设备应能采集PH值、氯离子、悬浮物、浊度、石油类污染物等数据。1.1.1.6 有害气体监测设备应能采集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数据。6.2.8 驻地信息采集驻地信息采集设备主要包含智慧试验室、智慧拌和厂、智慧钢筋加工厂、智慧预制厂相关的信息采集设备,其性能要求分别满足表6表9相关要求。表6智慧试验室设备和系统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各数据采集模块支持TCP/UDP透明数据传输,能通过HTTP协议与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传输数据2压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沥青针入度仪、沥青软化点仪、沥青延度仪、马歇尔试验仪等试验检测设备应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功能;支持数据防篡改、断点续传;序号性能要求支持自动出具标准格式的检测报告,并支持检测报告加盖电子签名3试验样品应粘贴二维码或RFlD标签,具备样品流转、溯源管理的功能4标养室应具备温湿度自动监测与控制的功能5化学室、药品室等重点管控室应加装智能门禁,具备授权登记、生物识别、出入记录等功能表7智慧拌和厂设备和系统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读写精度99%2采样频率N5次min,采集间隔可实时授权传输3过磅响应时长ls4网络支持TCP/UDP透明数据传输5拌和厂出料信息应与预制构件和结构部位自动关联6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表8智慧钢筋加工厂设备和系统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过磅响应时长ls2支持模块化硬件添加,以满足数控车床等自动化设备扩能需求3支持数据中心远程管理4支持断网后数据缓存,网络恢复后数据补传表9智慧预制厂设备和系统性能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时间W3s2异常响应时长3s3张拉数据、压浆数据实时上传率应达到100%4无线控制指令延时3s5应支持预制构件场内外跟踪6.2.9 视频监控设备1.1.1.1 监控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满足使用现场的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1.1.1.2 视频抓拍设备应对施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未系安全绳、未穿救生衣等违规行为进行自动抓拍,识别准确率95%°1.1.1.3 视频监控设备性能要求见表IOo表10视频监控硬件设备要求序号性能要求1应具备24h不间断监控功能2前端采集设备每路图像分辨率不应小于1080p3视频监控应能实现滚动存储,储存时长不应少于30天,并符合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相关要求6.3 网络基础设施6.3.1 智慧工地通信网络配置应支持智慧工地功能的实现。6.3.2 通信网络接入带宽应满足相关通信设备、应用终端的网络带宽要求,网络接入带宽应满足传输需求。6.3.3 通信网络信号应全面覆盖信息采集设备装置点。6.4 控制机房和服务器6.4.1 控制机房和服务器应设置集中放置区域,强弱电分离,防止干扰。6.4.2 设备集中放置区域应配置不间断电源,并具备为区域内所有设备提供不少于2小时持续供电的能力。6.4.3 服务器配置应按项目智慧工地使用需求进行。6.5 信息应用终端6.5.1 固定终端设备应具有现场综合信息处理功能。6.5.2 移动终端设备应具有现场识别、监测、管理、控制等信息处理功能。6.5.3 应构建视频监控系统,具备远程视频监控施工现场的功能。6.5.4 应构建信息发布和数据显示终端,具备实时显示施工现场环境监测数据、隧道内作业人员数据等功能。6.5.5 宜构建语音广播系统,并配置语音报警功能。7建设功能7.1 一般规定7.1.1 智慧工地各功能之间应以数据为主线串联各施工现场,应满足项目级用户、集团级用户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差异化数据需求。7.1.2 智慧工地各功能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建设目标等实际情况进行需求分析,选用适宜的软件、设备、工具、技术,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进行全过程动态感知和协同管理。7.1.3 智慧工地各功能应充分考虑养护、运营的需要,软硬件设施配置遵循“永临结合、建养综合”一体化原则。7.2 综合管理7.2.1 综合管理内容综合管理主要包含工程基本信息管理、组织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计量管理、变更管理、办公管理等。7.2.2 工程基本信息管理工程基本信息管理包含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项目概况、参建单位等基础信息的维护和展示。7.2.3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包含组织架构及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等。7.2.4 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包含合同立项、合同登记、合同执行、合同变更、合同结算等流程,并具备合同执行预警功能。7.2.5 进度管理7.2.5.1 应基于项目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确定不同级别的形象进度节点,具备进度计划制定、过程跟踪、进度预警、进度分析、进度纠偏、辅助决策等功能。7.2.5.2 具有自动汇总进度节点,并生成与计量数据相关联的对比分析图表的功能。7.2.5.3 宜利用无人机,阶段性定时航拍、巡查工程施工进度。7.2.6 计量管理7.2.6.1 计量管理包含计量审批、计量统计、清单管理、人工调差、材料调差等内容。7.2.6.2 具备清单计量、变更管理、自动生成数据报表等功能。7.2.63 计量数据宜与质检数据相联通。7.2.64 更管理变更管理包含工程变更审批、变更记录查询、变更图纸查阅等。7.2.65 公管理7.2.65.1 公管理包含日常事务管理、收发文管理等内容。7.2.65.2 公管理系统应与各业务系统、办公系统进行数据交换。7.3人员管理7.3.1 人员管理内容人员管理应包含实名制管理、考勤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门禁管理、人员定位管理、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培训教育管理、薪资管理等。732实名制管理1.1.1.1 应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劳务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1.1.1.2 实名制管理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民族、出生日期、籍贯、家庭住址、用工合同、保险信息、人员证书、健康状况、重大疾病史、奖惩记录等内容。1.1.1.3 部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还应包括所属部门、职务、职责等。1.1.1.4 劳务人员的基本信息还应包括所属单位、工种、进出场日期、安全技术交底与教育培训情况等。7.3.3 考勤管理考勤管理应具有人员身份识别、考勤结果记录、考勤情况统计等功能。7.3.4 职业健康管理7.3.4.1 应对职业健康、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及预警提示。7.3.4.2 应将职业健康信息与实名制管理、考勤管理相关联,具备异常信息预警、同步提示等功能。7.3.5 门禁管理门禁管理应覆盖施工现场关键区域,应配备进出闸机及相关的生物识别设备,具备人员身份识别、进出权限审核、进出时间记录、人员进出场情况统计分析等功能。7.3.6人员定位管理1.1.1 .1人员定位宜覆盖施工现场关键区域,施工现场关键区域宜设置电子围栏。1.1.2 .2应具备记录人员位置、进出时间等功能。1.1.3 具备危险区域告知、危险状态预警提示、违规操作预警提示等功能。7.3.7 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安全技术交底管理应具有自动统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交底时间、交底时长、交底人员与被交底人员等基础信息的功能,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判断安全技术交底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要求。7.3.8 教育培训管理教育培训管理宜采用智能化教育培训设备,自动统计培训内容、参与人员、培训时间、培训时长、考核评价等基础信息,并根据统计结果自动提醒需要接受培训人员和培训管理人员。7.3.9 薪资管理薪资管理应具备薪资发放智能统计、智能分析以及发放提醒预警等功能。7.4设备管理7.4.1 设备管理内容7.4.1.1 设备管理包含主要施工机械、特种设备和车辆的智慧化管理。7.4.1.2 施工机械、特种设备的管理应包含安装、运行、维护和拆除等全过程的智慧管理。7.4.1.3 车辆管理应包含车辆的进出场、定位管理等。7.4.2 主要施工机械管理7.4.2.1 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泵车、冲击钻机、旋挖机、挖掘机、平地机、推土机、压路机、摊铺机等主要施工机械的基本信息、进出场情况、分布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具有设备台账管理功能。7.4.2.2 主要施工机械应粘贴设备二维码或RFlD标签,存储的信息包含设备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所属单位、进场时间、检验时间等。7.4.2.3 对挖掘机、摊铺机等移动施工机械,应利用定位技术,实现施工现场作业轨迹监测,并记录其运行时间。7.4.3 特种设备管理7.4.3.1 应具备授权登记、人员识别等功能,人员被授权方可操作设备,并具有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的功能。7.4.3.2 应具备自动提醒报警功能:临近检验和维护期的设备应自动提醒,检验证书超期应报警提示,设备运行状态下操作人员擅自离岗等违规行为应报警提示。743.3 对于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升降机、架桥机、盾构机、挖泥船、固定式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粘贴设备二维码或RFlD标签,存储的信息包含设备名称、编号、规格型号、所属单位、进场时间、检验时间、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信息、特种设备维护信息等。743.4 .4起重机械安全信息采集源、监控内容应符合GB/T28264的相关规定,架桥机还应对大车行程和横移、小车行程和横移进行自动监控。7.4.4车辆管理7.4.4.1 应设置车辆门禁,具备门禁权限设定、车辆信息登记、车辆身份验证等功能,并具备车辆进出场台账管理等功能。7.4.4.2 应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渣土车安装定位终端,具有运行轨迹实时监测等功能。7.4.4.3 宜对车辆出场前清洗状况进行监控,对未清洗干净的车辆进行预警提醒。7.5 物料管理7.5.1 物料管理内容物料管理应包含主要物料的入库、统计、存储、出库、溯源的智慧化管理。7.5.2 功能要求7.5.2.1 应配备智能地磅、图像识别设备等对物料进出场进行智能统计,记录物料名称、物料规格、产品批号、重量、进场时间等信息,自动生成物料编号、入库出库台账。7.5.2.2 应具有物料库存盘点、库存台账等功能,并具有数据统计、分析、检索功能。7.5.2.3 对存储在固定仓库的物料,宜具备存储环境监控功能。7.5.2.4 应具备物料追溯功能,具体要求如下:a)对于钢材、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粉煤灰、沥青等大宗原材料,具有物料检测、使用等信息追溯查询功能。b)对于混凝土、混合料等有运输时效性的物料,应记录出厂时间、运输车辆轨迹、运输时长、浇筑部位等信息,具有生产、浇筑、养护、质检等信息追溯查询功能。c)对于半成品、成品、大型构配件,应记录规格型号、安装部位、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存放须知等相关信息,具有生产制作、安装部位、质量检测等信息追溯查询功能。7.6 驻地管理7.6.1 驻地管理内容驻地管理应包含项目部、试验室、拌和厂、钢筋加工厂、预制厂的智慧化管理。7.6.2 智慧项目部7.6.2.1 项目部包含办公区和生活区,应采用院落式封闭管理,出入口应设置智能门禁系统。7.6.2.2 应安装监控系统及报警装置,对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关键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7.6.3 智慧试验室7.6.3.1 应具有样品流转信息记录、查询、追溯功能。7.6.3.2 应配置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7.6.3.3 应对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机、压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等试验设备进行智慧化改造,具备数据自动采集、传输等功能。7.6.3.4 应对水泥胶砂抗折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沥青针入度、沥青软化点、沥青延度等试验数据实时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7.6.3.5 应具备试验数据的自动分析功能,通过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将不合格试验结果及时通知相关人员。7.6.4 智慧拌和厂7.6.4.1 智慧拌和厂包含水泥混凝土拌和厂、沥青混合料拌和厂、水稳拌和厂的智慧化管理。7.6.4.2 应对原材料使用、生产配合比、生产数量等进行全过程监控,应自动采集拌和厂配合比、产量等生产数据,并实时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764.3应具有数据存储、统计分析、报表输出等功能。7.6.5智慧钢筋加工厂7.6.5.1 应对钢筋进库、翻样、断料、加工、出库、配送等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具备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