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含计算及应急预案)全.docx

    • 资源ID:5592861       资源大小:42.8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含计算及应急预案)全.docx

    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含计算及应急预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XXXXX施工组织设计2计算软件及版本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3工程图纸4施工规范及规程5其他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主编第二节工程概况第二章塔吊选型及定位第一节塔吊选型考虑工程地下室工期紧,面积大,施工场地狭小,现场施工水平及垂直运输工作量大,结合工程的平面位置、平面形状、主体工程在平面中的位置、施工设备的投资、现场材料的堆放、塔吊的性能、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在土方开挖前安装3台塔吊负责本工程基础、地下室主体的全过程垂直运输任务。2台QTZ63型塔吊,分别位于现场西侧和南侧,负责主楼区域垂直运输任务,塔吊臂长60m;1台ST60/15型塔机,位于现场基坑中间,塔吊臂长60m,负责裙楼区域垂直运输任务。第二节塔机定位工程塔吊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插入现场总平精确定位:第三章塔吊基础设计从本工程的土质情况、土方开挖后对边坡支护影响等因素考虑,塔吊采用承台基础,承台下为预应力管桩,以确保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基础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本标段工程塔吊基础桩基础采用桩径为050Omm预应力管桩,根据承台尺寸,承台下布置四根桩,四角分别布置,桩中心点距离为3800mmo桩顶部伸进承台100mm。承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硅桩承台,承台尺寸为5000mm×5000mm×1300mm,混凝土强度为C40,承台底部钢筋的保护层取100mm,上部钢筋的保护层取50mmo塔式起重机脚部宽度为:160OmmXl60Ommo如图。塔吊桩基及基础的承载力计算详见附件:塔吊基础计算书。第四章塔吊桩基施工第一节塔吊桩基设计塔吊承台下设4根钻孔灌注桩桩,桩径700,桩间距3600;桩身砂标号为C35,采用挖孔灌注桩工艺,配主筋14C16,箍筋A8200,主筋锚入承台800mmo第二节塔吊桩基施工本工程塔吊桩的质量要求应严格按照工程桩的各项技术质量要求进行施工,严禁降低塔吊桩的施工质量要求,保证塔吊桩的成孔质量、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注质量。塔吊桩施工时,每个塔吊留混凝土试块2组,作为安全保证资料存档,试块制作必须在浇筑地点进行。第五章塔吊基础承台施工基础的施工顺序:土方开挖T垫层一放线一支模一钢筋邦扎及避雷接地的焊接一预埋螺栓固定一再复查并做隐蔽记录一磴浇灌-养护一拆模一做基础隐蔽T回填。特别注意预埋螺杆的标高,及时与预埋螺杆人员交底,以保证螺杆高出混凝土的高度要满足塔吊安装单位的要求。第一节基础垫层的施工本工程塔吊基础垫层采用100厚C15碎垫层,基础垫层尺寸为5200×5200,在施工基础垫层前,必须认真夯实基底土层,垫层已浇注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垫层表面的平整度。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采用商品混凝土,汽车泵浇筑,人工振捣。2、在浇捣垫层时,按桩筋上的标高和毛竹桩的标高拉线进行垫层高度控制,按从低到高,按每栋进料口从远到近施工,再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用2m长铝合金刚尺按水平基准点找平,用木抹子抹平,在垫层开始初凝时,用槎板再槎平槎细毛不压光。3、磴初凝前施工人员不得在垫层上踩踏,原则上承台底先浇垫层后砌砖胎模,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侵入和淤泥土易塌方等因素,深承台垫层浇后往往会受到水侵蚀,且硬化速度慢,垫层佐浇筑后开始砌承台胎模,往往把垫层踩踏不成样子,因此为了确保垫层的施工质量,如遇特殊情况采用先砌承台胎模,后浇承台内垫层,从而确保了垫层硅的质量。4、施工垫层时应严格控制垫层标高和平整度,标高考虑取负值(约30mm),并做好表面压实、抹平、收光工作。垫层施工完成后应立即将轴线、承台或底板边线投测到垫层上,以确保下部工序的正常施工。第二节截桩接桩土方开挖后应由测量员测量实际桩顶标高,用红油漆标识设计桩顶标高线,截桩采用专用的切割工具,切断桩的钢筋后再用小锤敲碎多余的混凝土,绝不容许随意敲打预应力管桩。接桩填芯参考图集03SG409,接桩钢筋为618,填芯长度为L2m。填芯混凝土为C40o第三节基础钢筋绑扎经计算后得出基础钢筋配筋,具体计算过程详见后附件塔吊桩基出的计算书,配筋详图如下。钢筋的制作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要求绑扎牢靠,碰撞不变形,绑扎完毕必须经钢筋工长、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承台上下面钢筋均为20钢筋加工时,焊接采用闪光对焊、机械成型。钢筋绑扎的几个关键点:1.承台底为双向双层钢筋,钢筋撑脚的数量应保证,以确保上下层钢筋之间的厚度。钢筋撑脚摆放时应注意避开桩头钢筋。2、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性,在垫层上均弹出中心线和边线,按线绑扎,绑扎完毕,再拉线检查,避免插筋单根或整体偏移。3、避免钢筋整体扭转。绑扎完毕必须经钢筋工长、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4、垫块数量及位置适当。地下室潮湿环境决定了垫块数量及位置得当,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垫块用1:2水泥砂浆制作。5、按图纸和规范认真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钢筋绑扎完毕,项目在要自检的基础上,会同公司工程管理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钢筋严格检查。另外及时通知质监站进行验收,做好隐检记录。6、浇筑碎时,钢筋绑扎班应及时派人看护预埋螺栓及钢筋,以免验的流动带动预埋螺栓或钢筋移位。第四节模板安装模板选用18mm厚多层胶合板模板;模板的支撑体系,选用48焊接钢管脚手架作支撑及抱箍。1.模板安装工艺: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一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一安装立杆及抱箍一第二、三等层模板及抱箍安装一安全面检查校正一群体固定。2、先在基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模板对准边线,作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立杆、水平撑及拉撑钉牢。塔吊基础承台高1.40m采用3道抱箍,每道间距600,转角处采用双扣件加固。3、承台自身加固完毕后要将其进行整体加固,将木方分34层顶入承台边的土体,并用大锤将立杆钉入垫层。第五节塔吊预埋螺栓的安装:安装塔吊预埋螺栓的安装必须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注意事项:1.安装前应对螺栓型号、数量、螺纹的完整性、螺帽等进行核查、验收,并分类堆放、保管。2、固定钢筋上横梁标高控制必须精确,固定钢筋之间焊接必须可靠,使之能形成一个稳固的体系。3、每根预埋螺栓必须在两个方向校正的偏差,标高、位置、垂直度都应经过初步调整并初步固定,以及二次校正、调整,无误后进行最终固定。4、穿筋和绑扎过程中必须小心,防止碰撞固定架或预埋螺栓;绑扎好的钢筋必须与螺栓固定架和预埋螺栓完全脱开,使螺栓固定架和预埋螺栓形成独立的体系,确保预埋螺栓的安装精度。钢筋绑扎完毕后,还需对预埋螺栓进行全面复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5、混凝土浇筑前,对预埋螺栓螺纹部分进行包裹,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造成螺纹损坏。混凝土应沿螺栓周围对称下料,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固定架和预埋螺栓,振捣时严禁振动棒接触固定架和预埋螺栓,以免造成预埋螺栓的的偏位或变形。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看护,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混凝土终凝后,将轴线投测基础面,将标高投到预埋螺栓上,逐根检查并填好记录,以便交安。7、清除检查合格后,用钢丝刷将预埋螺栓上附着的混凝土浮浆清除干净,在丝扣上抹上黄油,并用特制塑料套加以保护,以防止丝扣生锈和损坏,影响安装。第六节基础混凝土的浇注:塔吊基础已采用C40佐商品混凝土,利用汽车泵泵送入模,在浇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浇注操作规程进行。为预防施工缝的出现,保证结构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分层震捣,防止出现施工缝。要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并控制每层的浇筑厚度。混凝土下料时,应沿螺栓周围对称下料,严禁混凝土直接冲击固定架、预埋螺栓和模板,振捣时,不可随意挪动钢筋,振动棒不得直接接触模板、螺栓固定架和预埋螺栓,防止模板变形和预埋螺栓偏位。因钢筋较密,混凝土振捣应设置专门的熟练工人,震动棒插点要均匀,尤其是预埋螺栓附近的碎,要确保碎震捣密实,震动时严禁碰撞预埋螺栓,如发生碰撞,必须检查预埋螺栓是否移位,确认未发生移位等现象后方可进行继续浇注。要安排专人跟班检查钢筋及预埋螺栓,巡察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否出现松动或变形,特别是预埋螺栓位置的准确性,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基础已浇注后,表面收光抹平。第七节基础养护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养护日期至少7天以上。为了地下室底板施工,可对基坑四周进行回填至地下室底板标高,同时夯实回填土方。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塔吊的安装工作。塔吊基础回填时在基础边(地下室外侧)挖1000×1000×1000集水井,用粉煤灰砖砌240厚砖墙,内壁刷1:3水泥砂浆,采用自动抽水泵将集水井内水排出坑外。第六章塔吊监测1塔吊竖直偏移观测Q)监测工期为施工全过程。(2)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检测频率为每两天观测一次。(3)主体施工阶段,检测频率为每两周一次。注:以上监测频率随现场施工进度会有一定调整。监测报警值表监测项目报警值塔吊竖直倾斜量附墙以下2%。,附墙以上4%o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见监测报警值表)时,及时向项目部报告并加强监测措施。项目部得到报警值后,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塔吊进行调正,必要时视情况可拆除部分塔吊标准节。第七章安全措施临边防护: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组成。上横杆离地面高度1.2m,下横杆离地面高度0.6m。横杆长度大于2m时,加设栏杆立柱,栏杆立柱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cm70cm深,钢管离边上的距离不小于50cmo并在栏杆和横杆上设置醒目的黑黄标志。具体安拆方案于厂家进场安装塔吊前提供,安装时需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参加安装作业人员进入安装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好软底鞋,塔机上作业还要系好安全带。2、所用钢丝绳、吊具用具必须配备齐全,禁止使用报废钢丝绳和不安全吊具。3、严禁任何机具超载作业。4、各种绳夹和卸扣要按规范上好。5、不得酒后作业,野蛮作业,超前作业,而且各工种之间人员要相互协调配合。6、塔机上作业人员要注意拿稳工具和螺栓等物体,并留意个人脚步和手动的防滑。7、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装现场或在安装作业范围内经过和停留。8、行走吊车支撑腿底下要垫放枕木方可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如发现不安全或意外情况,要及时停机,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9、安装塔机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条件,电工和塔式超重机安装工必须持证,安装单位必须具备劳动部门核发的安装相应塔机型号的许可证。10、塔机安装工作开始前,必须明确安装工作负责人,以便统一指挥。第八章安全计算书后附加软件广联达安全计算软件计算出的安全计算书。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一.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二.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2)承台参数:(图1)塔吊荷载示意图(图2)塔吊基础布置图(图3)承台配筋图三、基础验算1.荷载计算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k=blhc=5.3×5.3×1.25×25=877.812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k=1.35×877.812=1185.047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k,=1193.9kNmFvk,=Fvk,1.2=56,81.2=47.333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35×1193.9=1611.765kNmFv"=Fv,1.2=76.681.2=63.9kN基础长宽比:lb=5.3/5.3=1Ll,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WX=Ib26=5.35.32/6=24.813m3Wy=bl26=5.32×5.36=24.813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kx=Mkb(b2+l2)0.5=1026.9×5.3(5.32+5.32)0.5=726.128kNmMky=Mkl(b2+l2)0.5=1026.9×5.3(5.32+5.32)0.5=726.128kNm2.偏心距验算(1).偏心位置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Pkmin=(Fi<+Gk)/A-MkX/Wx-Mky/Wy=(357+36.2+877.812)/(5.3×5.3)-726.12824.813-726.12824.813=-13.281<0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外。(2)、偏心距验算偏心距:e=(Mk+FVkh)(Fk+Gk)=(1026.9+14.1X1.25)(357+36.2+877.812)=0.822m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a=(b2+l2)0.52-e=(5.32+5.32)0.52-0.822=2.926m偏心距在X方向投影长度:eb=eb(b2+l2)0.5=0.822X5.3(5.32+5.32)0.5=0.581m偏心距在y方向投影长度:el=el(b2+l2)0.5=0.822×5.3(5.32÷5.32)0.5=0.581m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至ebT则X方向基础边缘的距离:b,=b2-eb=5.32-0.581=2.069m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至el一侧y方向基础边缘的距离:=l2-el=5.32-0.581=2.069mbT=2.069×2.069=4.28m2>0.125bl=0.125×5.3×5.3=3.511m2满足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值Pkmax=(Fk+Gk)3bT=(357+36.2+877.812)(3×2.069×2.069)=98.981kPa4、基础轴心荷载作用应力Pk=(Fk+Gk)/(Ib)=(357+36.2+877.812)/(5.3x5.3)=45.248kNm25.基础底面压力验算(1)、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fak+b(b-3)+dm(d-0.5)=150+0.3×19×(5.3-3)+1.6×19×(1.5-O.5)=193.51kPa(2)、轴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Pk=45.248kPafa=193.51kPa满足要求(3)、偏心作用时地基承载力验算Pkmax=98.981kPa1.2fa=1.2×193.51=232.212kPa满足要求基础有效高度:h0=h-=1.25-501000=1.2mX轴方向净反力:Pxmin=(FkA-(Mk,+Fvk,h)Wx)=1.35×(357+36.2)(5.3×5.3)-(1193.9+47.333×L25)24.813)=-49.279kNm2Pxmax=(FkA+(Mk,+Fvk"h)Wx)=1.35×(357+36.2)(5.3×5.3)+(1193.9+47.333×1.25)24.813)=87.073kNm2假设PXmin=O偏心安全,得Plx=Pxmax-(b-B)2)(Pxmax-Pxmin)b=87.073-(5.3-1.6)2×(87.073+49.279)5.3=39.479kNm2Y轴方向净反力:Pymin=(FkA-(Mk,+Fvk"h)Wy)=1.35×(357+36.2)(5.3×5.3)1193.9+47.333×1.25)24.813)=-49.279kNr2Pymax=(FkA+(Mk,+Fvk"h)Wy)=1.35×(357+36.2)(5.3×5.3)+(1193.9+47.333×1.25)24.813)=87.073kNm2假设Pymin=O偏心安全,得Ply=PymaX-(L-B)/2)(PymaX-Pymin)/1=87.073-(5.3-L6)2(87.073+49.279)5.3=39.479kNm2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Px=(Pxmax+Plx)2=(87.073+39,479)2=63.276kNm2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Py=(Pyma×+Ply)2=(87.073+39.479)2=63.276kNr2基础所受剪力:Vx=Px(b-B)l2=63.276×(5.3-1.6)×5.32=620.42kN基础所受剪力:Vy=Py(l-B)b2=63.276×(5.3-1.6)×5.32=620.42kNX轴方向抗剪:h0l=1.25.3=0.22640.25cfclh0=0.25×l×11.9×5.3×1000×1.2×10001000=18921kNVx=620.42Kn满足要求Y轴方向抗剪:h0b=1.25.3=0.22640.25cfcbh0=0.25×l×11.9×5.3×1000×1.2×10001000=18921kNVy=620.42kN满足要求7.软弱下卧层验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dm=1.5×19=28.5kPa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pz=lb(pk-pc)(b+2ztan)(l+2ztan)=5.3×5.3×(45.248-28.5)(5.3+2×5×2.237)×(5.3+2×5×2.237)=0.614kPa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z=5×19=95kPa软弱下卧层顶面处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fazk+b(b-3)+dm(d+z-0.5)=130+0.3×19×(5.3-3)+1.6×19×(1.5+5-0.5)=325.51作用在软弱下卧层顶面处总压:pz+pcz=0.614+95=95.614kPafaz=325.51kPa满足要求四、基础配筋验算1、基础弯距计算基础X向弯矩:MI=(b-B)2pxl8=(5.3-1.6)2×63.276×5.38=573.888kNm基础Y向弯矩:M11=(l-B)2pyb8=(5.3-1.6)2×63.276×5.38=573.888kNm2.基础配筋计算(1)、底面长向配筋面积Sl=M11(lfcbh02)=573.888×106(l×11.9×5.3×1000×(1.2×1000)2)=0.006l=l-(l-2aSl)0.5=l-(l-2×0.006)0.5=0.006YSI=IYl/2=1-0.006/2=0.997ASl=M11(Slh0fyl)=573.888×106(0.997×1.2×1000×300)=1599.202mm2基础底需要配筋:Al=max(ASlzpbh0)=max(1599.202,0.0015×5.3×1000×1.2×1000=9540)=max(1599,202,9540)=9540mm2al为钢筋间距Asl,=(dl24)(bal+l)=3.1415×2224×(5.3×1000/160+1)=12971.646基础底长向实际配筋:Asl,=12971.646mm2Al=9540mr2满足要求(2)、底面短向配筋面积S2=MI(alfclh02)=573.888×106(l×11.9×5.3×1000×(1.2×1000)2)=0.0062=ll-2aS2)0.5=l-(l-2×0.006)0.5=0.006S2=l-22=l-0.0062=0.997AS2=MI(S2hfy2)=573.888×106/(0.997×1.2×1000×300)=1599.202mm2基础底需要配筋:A2=max(AS2,plh0)=max(1599.202,0.0015×5.3×1000×1.2×1000=9540)=max(1599.202z9540)=9540mm2a2为钢筋间距As2,=(d224)(la2+l)=3.1415×2224×(5.3×1000/160+1)=12971.646基础底短向实际配筋:AS2,=12971.646mm2A2=9540mm2满足要求(3)、顶面长向配筋面积基础顶长向实际配筋:AS31=3.1415×2224×(5.3×1000160+l)=12971.646mm20.5ASl,=12971.646×0,5=6485.823mm2满足要求(4)、顶面短向配筋面积基础顶短向实际配筋:AS4,=3.1415×2224×(5.3×1000160+l)=12971.646mm20.5AS2'=12971.646×0,5=6485.823mm2满足要求应急预案第一章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第一节编制目的为加强对起重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单位起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二节适用范围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工程起重机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1.因检查维修出现问题而造成事故。2、操作不档;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安全意识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发的事故。第二章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第一节指挥机构设置1指挥机构的设置项目部成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为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由技术负责人、质安员、施工员等各承包组组长等人员组成。现场指挥:项目部项目经理工程应急反应小组:项目部管理人员、各班组长成员、义务消防队成员通讯负责人。2项目应急救援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组员: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任务(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要求做到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率,减少事故的损失。(2)指导群众防护,防止事态发展,组织群众安全撤离现场。(3)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4)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公司等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5)做好现场清洁,减少、消除事故灾痕。第二节指挥机构的职责在应急情况下,值班人员组成最初应急组织。值班主管一旦发现或接到紧急情况通知,应马上确定应急级别,报告现场指挥或应急总指挥,调动应急反应小组。在此阶段的指挥和控制通过现场指挥中心来执行,作为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应急总指挥(项目经理)的指示,及时通报公司管理层或指挥联络外界。事故发生初期,先由值班主管担任初期应急岗位指挥,直到按应急预案规定的负责人到岗位后再交接岗位,正式启动应急预案。第三章应急准备1、确定基本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的负责人。2、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调集现场抢险队伍。3、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停止可停止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带领抢险人员集结至抢险现场待命。4、在抢险过程中,一切生产资源服从领导小组的安排,根据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抢险现场。5、应急物资设备:第四章应急救援报警和联络方式根据事故规模危害程度紧急情况确定报警方式,包括城市公用特殊通讯电话:报警IlO;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气象站121o项目部应急救援通讯网络包括本工程应急办公电话:(1)电话;项目部办公室电话(2)应急机构人员手机:(3)场内对讲机。第五章应急措施第一节工作原则事故发生后,救援工作应有序进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扩大为主;统一领导指挥、人员分工、分级负责、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现场自救与上级或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人员急救步骤:急救是对伤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员最大的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个步骤:(1)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调查人、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在工地、工厂大型事故现场,更是如此。(2)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3)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单的救治过程。(4)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第二节应急响应事故处理程序:排除险情、发现事故、尽快切断电源、发出警报,通知应急小组、救治伤者、查明原因、处理、善后1.一旦事故发生,不论事故现场何种情况,发现事故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大声呼叫),由机械操作人员切断电源,通知周边作业人员全部停止作业,撤离到安全地带。并用手机通知项目应急总指挥和联络员。2、应急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召集应急机构人员,带齐必要工具,到事故现场集中。3、应急救援人员集中后,应全面听从应急总指挥的安排,合理分工,一方面排除险情,一方面组织救援人员对伤员实施救护,并根据伤情,实施救治或转送医院。4、险情排除,人员得到有效救护后,应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并按事故类别上报上级相关部门。第三节起重机械伤害急救措施当机械性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搬支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1)止血出血的种类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对象小喷泉一样喷出,时间捎久,就会有生命危险;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时慢慢流出,时间久了也有危险;毛细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常自动凝固。止血方法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折成比比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掌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脏的一头)用力压向其下面的骨头,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堵塞止血法:把消毒过的棉花或纱布堵塞在伤口处,在用加压法包扎,在此适用于腋窝、肩部、大腿部伤口的止血。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当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时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带,也可用绷带、三角巾、布带等代替,使用止血带时要记住六个字:快、准、垫、上、适、放。快:动作快,抢时间;准:看准出血点,准确包扎止带;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上:扎在伤口上方,接近伤出口,但禁扎于上臂中段;适:松紧适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远端脉搏为合适;放:每隔半小时放松23分钟,松止血带时,应同时用指压法压迫止血,缓缓放松。(2)包扎包扎的目的: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肤、减轻疼痛。扎注意事项:动作要轻而熟练,不可碰撞伤口。包扎部位要准确接触、覆盖伤口的敷料要干净,最好经过消毒。包扎要牢固,紧松合适,打结应避开伤口。扎用器材:有条件时可用三角巾,四头带和专用绷带等包扎救护材料。当无专用材料时,可灵活的采用身边干净的衣服、毛巾等进行包扎。第六章应急保障条件1、抢险队伍项目部由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总指挥。2、应急救援装备项目部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电话、报警电话、灭火器材、消防斧、防毒面具、紧急照明灯具、应急药箱及担架等。3、应急救援药品外用药品:通常有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碘酒、消毒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膏、碘胺结晶、烫火膏、清凉油或三风油、三角巾、急救包等。4、内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蕾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等。第九章应急救援措施第七章起重机械事故预防措施1.建筑起重机械必须按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执行,并办理产权登记、安装告知和使用登记等相关手续,各种防护措施应齐全、有效,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2、项目部必须制订起重机械操作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3、建筑起重机械应配备持建筑特种作业物料提升机操作工上岗证的人员,并由专人负责操作。4、每班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5、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禁违规作业、严禁超载,操作时不准擅离岗位。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停止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6、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应同时使用棘轮保险卡牢。7、作业中突然停电,应立即拉闸刀,并将运送物送下。8、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紧电源控制箱,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操作。9、起重机械应定期保养、定期检查,确保机械完好、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杜绝带病运作。

    注意事项

    本文(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含计算及应急预案)全.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